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仙王

創造仙王

發布時間: 2020-12-20 17:08:43

Ⅰ 《仙王》大結局,為何男主王令屢屢爆種,卻把孫蓉捧成了真主角

掛了四個月b站熱搜榜一的國產動畫《仙王的日常生活》終於迎來了結局,在看結局之前,可能很多觀眾會想:主角王令都憋屈了14集了,第15集大結局怎麼樣都得讓他表現表現吧,你還別說,第十五集王令一劍一個新世界,一掌一個江流影,可以說是逼格滿滿。但尷尬的情況出現了,看完十五集之後,觀眾們齊呼“牛逼”的對象不是王令,卻是女主角孫蓉,這又是為什麼呢?小編覺得《仙王的日常生活》第十五集之所以捧不紅王令,反而捧紅了孫蓉,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這時候咱們的瑪麗蘇女主站出來了,她找到了自己在海外新交的閨蜜,把自己送回了國內,然而女主一頓騷操作把“廢材”男主當水潑出去的家產都收回來了,還贖回了整個公司的人。而孫蓉就是這個拯救世界的瑪麗蘇萬能超級女主,王令則是處處被欺負,唯一一次出手還搞砸的“廢材”男主,所以小編認為《仙王的日常生活》,其實可以改名叫《瑪麗蘇孫蓉的日常生活》。

Ⅱ B站爆火的仙王的日常生活竟然是抄襲的是真的嗎

一月新番播出至今大多都已經過半,各類番劇在國內的熱門程度已經可以窺見一二了。但讓我沒想到的是一月番最火的一部動漫竟是一部國產動畫,而且還曾多次被指抄襲。它就是《齊木楠雄的災難》的國產修仙版——《仙王的日常生活》!


但如果沒有這樣做,對不起,我只能當《仙王》是一部抄襲作進行抵制,即便它播放再高,熱度再大,也不配冠以“國漫之光”之名!

Ⅲ 孫蓉的魂魄閻王不敢收,她的祖先究竟是誰

現在國漫漸漸的起死回生,不再是日漫異軍突起的狀態,國漫也都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比如《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武神主宰》等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受到年輕朋友們的喜愛。還有一部《仙王的日常生活》這部國漫也受到了大家的追捧,雖然第一第已經完結了,但是對於裡面的一些情節仍然還有熱議,孫蓉是裡面的主角之一,她死後因為魂魄到了閻王殿,因為她是孫悟空的後人,就被閻小羅給放回了陽間等等情節,讓觀眾還意猶味盡

從這里我們得知,孫蓉是孫悟空的後代,所以閻王就將孫蓉的魂魄給放回了陽間。究竟跟王令有沒有關系,劇中沒有透露這個信息,我們也無從得知。《仙王的日常生活》這部劇是枯玄的得意之作,講述的是一群熱血青春在修真的世界裡面無所不能,揮灑熱血。讓人看的熱血沸騰,不熱血不少年。在劇中導演也說過下一次,暗示著會有第二季的出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Ⅳ 完美世界小說里為什麼說石昊不屬於這個世界

有一章說他的仙王頭骨師傅,求助盤王將石昊送入一個試煉之地,石昊進去後專邊去了其他時代修煉,還屬遇到了屠夫年輕的時候,屠夫後來說一世不容兩天驕,所以他那時退讓了……試煉的時候,其他幾個仙王推演石昊的時候發現推演不出來,好像不屬於整部古史(因為荒去了過去,但又不屬於過去,現在也找不到,所以推演不出來)。
另一章便是大戰屍骸仙帝了,石昊剎那間屹立在仙帝層次,施展了他化自在他化萬古帝法,又借大羅仙劍斬身躲避了仙帝一擊,血雨灑遍了歷史長河,融入各個時代修煉,大因果之力蒙蔽了所有關於自己的天機,所以他的過去和未來都變得不可推演。所以曾經那個少女看到石昊才會說「我遙望未來,一片混沌,再回首,你的身後一片虛無,為什麼會這樣?」

Ⅳ 差的動漫很多,為什麼只有《仙王的日常生活》受罪

顯示出對別人的歡樂不屑一顧的樣子,那是侮辱了別人。 ——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國產動漫一直是深受國人矚目和愛戴,一部好的作品能讓國人捧在手中,差的作品會被「萬人血噴」直擊作者內心深處,讓人跌入深谷,絲毫不給作者翻身機會,這就是國漫現狀。


因為,大多數人都很希望國漫能崛起,擁有與日漫匹敵的實力,但很多人卻被日漫蒙蔽了雙眼,只看到別人的強大,而忽略了國產動漫一步一個腳印的提升。很多人國創作者都希望自己作品能讓眾人喜愛,給我們帶來快樂的觀看體驗,不僅僅是為了自身職業,更多是為了自己夢想。



動漫界有很多作品都是不太理想,我們不能只看到他人的第一次,而否定後續的製作能力,誰沒有第一次呢?反而我覺得這次的製作能給作者帶來沉重打擊,同時也讓自己得到不一樣的成長,所謂成長總是來之不易,有些事情不是要別人教才叫成長,而是通過過程來感受其中的挫折和磨難才叫成長,或許是痛苦,或許是悲傷。


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經歷,小豬對著這部作品的處境深有感受,不要因為他人的不足,而強行補上自己的結論,只會讓事情變得無法收場。

Ⅵ 仙女座是誰創造

仙女座是希復臘神話中仙後卡制西奧佩婭的女兒,仙女的頭為壁宿二,是飛馬座四邊形的其中一隻角。仙女座中有一個主星系,M31(仙女座星系),是該星系群中的最大成員之一。
秋夜的星空不像春夏兩季的星空有那麼多明亮的星座,一群王族星座是秋夜星空的最大特點。這些王族星座的主人公是古代衣索比亞的國王、王後和公主,以及從海中怪獸的手裡救回公主的勇士,即英仙。
在仙王座、仙後座、仙女座、英仙座等一批王族星座當中,仙女座因為擁有M31而成為最受人們矚目的星座。仙女座大星雲大致位於仙女座的中心位置,在南緯48°以北的廣大地區都可以看到仙女座大星雲。

Ⅶ 修煉境界劃分

法力,乃諸天萬界至高修煉體系。
①總的來說,凡人→仙人→混元級(聖人)→天道級→大道級。
②詳細來說,煉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渡劫(合道)→地仙→天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准聖→混元大羅金仙(聖人)→天道→大道。
ps:①很多小說里還有真仙,玄仙,九天玄仙,太乙真仙,羅天上仙等等。其中玄仙往往被設定為高於天仙,但我總感覺別扭,因為天地玄黃的順序是天>地>玄。
②鴻鈞合道後,鴻鈞是天道,天道卻不是鴻鈞。此時鴻鈞已經不能算一個生靈。如果非要算是生靈的話,那就是半步天道級的存在。
③盤古是半步大道級,他開天,以力證道,如果成功,就是大道聖人,和大道平起平坐,算是大道級。但是他失敗了。另外還有沒有其他成為大道聖人的方法,不知道。
④人族創造了自己的武道修煉一途。境界由低到高是:後天→先天→宗師→大宗師→武道金丹→丹碎成嬰→武道元神。其中後天、先天相當於煉氣,宗師、大宗師相當於築基,後面3個境界分別相當於金丹、元嬰、化神。但是武道一途成就有限,習武之人的最高境界是修煉出武道元神。以武入道修煉出來的元神無法合道,無法渡劫成仙。
⑤基本上每個境界都可以分為初期、中期、後期、巔峰。煉氣期又可以根據功法的不同分為9層或10層或12層或13層,就好比同樣從山腳爬到山頂,走的路線不同,所分的階段不同。築基期算是邁入了修仙的大門,一入築基,仙凡永別。進入金丹期(結丹期)才算是真正的修仙者(修真者),正所謂「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金丹期有丹火。金丹之後是丹碎成嬰,就像雞蛋孵出小雞,元嬰現,元嬰期有嬰火。再之後元嬰壯大,和魂魄融為一體,靈魂升級為元神,自此進入化神期,可以元神出竅。之後是合道期(也叫渡劫期,這里的合道不是鴻鈞身合天道的合道)渡劫期隨時可以渡劫成仙,渡劫初期就可以引動天劫,但是修為越高渡劫成功幾率越大。一般說的渡過天劫是指雷劫,成功以後是地仙,也可以引動雷、風、火三劫齊至,渡劫以後直接是天仙(但是沒有這么做的,因為太危險,幾乎不可能成功)。再之後是金仙,金仙不朽(金者,不朽也)。太乙金仙有太乙道果,頂上三花,胸中五氣;大羅金仙有大羅道果。大羅金仙修習斬三屍之法,斬去一屍為准聖初期,斬去兩屍為准聖中期,斬去三屍為准聖後期,在此基礎上繼續修煉可達准聖巔峰。再往後成聖之法有三:以力證道、斬三屍證道、功德證道,三種都叫天道聖人,成聖後實力由高到低,其中以力證道成功者和天道平起平坐,是為天道級存在。斬三屍證道只有鴻鈞成功,三清以立教功德引動開天功德成聖,女媧以造人功德成聖(冥河老祖學女媧,造阿修羅族,但因為所造種族不是未來天地主角,雖有功德卻不能成聖,當然他也沒有鴻蒙紫氣),接引准提立西方教並對天道立下宏願,功德成聖。洪荒六聖可以強行提升人的修為,最高可至大羅金仙,後果是修為再難寸進,天道鴻鈞可以強行提升人的修為至准聖(玉帝王母就是這樣成為准聖,修為也再難寸進),聖人雖強,但修真者本就是逆天而行,所以聖人強行提升人的修為也有限制。

Ⅷ 梵天創造了世界,又說元始天尊創造世界,又說盤古開天闢地,上帝又說創造了世界,到底誰才是創造世界的啊

總的來說 每個國家神話故事中 創造世界的人物各有不同
誰對誰錯,主要看你信仰或者喜歡那一種神話體系

以我國神話而言,一般是說盤古開天闢地 身化萬物 創造世界
但有的地方稱是元始天尊創世,甚至直接說元始天尊就是盤古
比較糾結的就是《老子開天經》中說太上老君創世
通常我們民間一般認為是盤古創世,且元始天尊和盤古不是同一個人

釋迦摩尼、孔子、老子(太上老君)是歷史上實際存在的人物,智慧很難說高下
釋迦摩尼創立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孔子的儒家說法現在外國人也在學習
老子的道家內容 「五行」被認為是樸素唯物主義的代表 其道德經目前國外也有一定的讀者
個人覺得 三人的智慧是人類文化的瑰寶
平常的人連完全理解他們的寫的著作內容都做不到,更別說看出誰智慧更高了

梵天原本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
梵天是創世者,卻不是三大主神里最強的(最強的是濕婆)
但是隨著佛教的發展,印度教三大主神被編入佛教人物之中
(這一點類似於中國一些無教派神靈,在道教誕生後被歸入道教一樣)
濕婆就是佛教里的大自在天

我國神話里「六道輪回」是 後土所化
皇天後土一詞在我國也是比較常見的
我國民間一些地區,在墳墓左上角一般都弄一個小土包,用以祭祀後土,期盼死者在六道輪回中投胎轉世時後土保佑
所以六道輪回和梵天應該關系不大
至於說梵天是四面佛
據說梵天原本有五個腦袋,因為伸出五個腦袋觀看濕婆的老婆,於是被濕婆砍掉了一個腦袋
貌似就剩四個腦袋了

最後,其實各大神話體系都是在吹
佛教講除佛教外的教派稱之為「外道」,即使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道教老子開天經寫「化胡為佛」,即貶低佛教抬高自己
總的來說 還是看你喜歡哪個教派的說法

Ⅸ 怎樣演好《仲夏夜之夢》之中——仙王的角色(英文版)

看賞析介紹等
仲夏夜之夢

在古老而繁榮的雅典城,最受人尊敬的特修斯公爵的婚禮正在有條不紊的准備著。就在公爵與未婚妻希波里特互訴衷腸之時,一樁包辦婚姻的爭吵打破了兩人的甜蜜氣氛:頑固的老頭伊吉斯要將他的女兒赫米婭許配給門當戶對的貴族青年迪米特呂斯,可是女兒不同意,因為她已經愛上了另外一個叫做拉山德的雅典青年。

公爵命令赫米亞服從她父親的安排,這一不幸的消息讓一對深愛的人痛苦不已,於是二人決定私奔,離開雅典。但是赫米亞的好友,深愛著迪米特呂斯的海麗娜卻故意將這件事泄露了出去。當天晚上,這對情侶跑到了樹林里,迪米特律斯也一路追蹤赫米亞,希望挽回芳心,緊隨其後的是自找沒趣的海麗娜。

而此時,一幫業余演員,也來到了樹林里排練節目。不過即使是他們的主演,胖子玻特,也是個非常笨拙的人,表演得滑稽搞笑。雖然如此,他們仍舊充滿熱情的排練著,希望能夠在公爵的婚禮上表演這個節目。

但是不管對於兩對情侶還是對於演員們來說,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慢慢地接近了精靈們的秘密家園。

仙王奧布朗和他的仙後為了爭奪一個得寵的俊童相互爭吵著,為了愚弄仙後,他命令精靈迫克去尋找一種奇異的愛情花汁,並順便藉此解決兩對情侶的愛情苦惱,但沒想到由於迫克的大意,反倒引起了情人們的混亂;而對於演員們來說,他們的排練就要結束了,而玻特卻在精靈的魔法下,變成了驢子,並成了受花汁作用的仙後提塔尼婭的情人,引發了種種笑料。

經過一陣混亂後,眾人終於恢復了正常。仙後受到愚弄,只得認輸,屈服於仙王的意志,從此做一個懂得溫柔順從的好妻子。兩對情人的愛情在奧布朗的幫助下也都得到了美滿的結局。而憨厚的玻特也重變成人,和其他演員一起完成了戲劇排練。雅典城內,一片歡樂景象,人們用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慶祝快要舉行的婚禮。

仲夏夜之夢》是莎劇中最常被搬演改編也是最受歡迎的喜劇之一,有不少人都還是透過《仲夏夜之夢》開始接觸到莎翁作品。近幾十年來,此劇因為含有夢的成分,因此受到不少心理分析大師的青睞。又因內容提及父親意圖掌握女兒,仙王意欲控制仙後,因此也有人引用女性主義來探討此劇。
本劇敘述雅典城內的一對戀人荷米雅和萊桑德,荷米雅的父親反對他們在一起,他要求公爵下令,若荷米雅不肯嫁給德米崔斯,就要判她死罪。荷米雅深愛萊桑德,又因德米崔斯曾對摯友海蓮娜示愛,所以不願依從父命。荷米雅和萊桑德決定逃出雅典,而熱愛荷米雅的德米崔斯和迷戀德米崔斯的海蓮娜,亦跟隨這對戀人逃進森林。
林子里的仙王歐伯龍為幫助海蓮娜贏取德米崔斯的愛,就命令帕克趁德米崔斯睡著時,把神奇的情水滴在他的眼臉上,待他醒來,就會愛上睜眼後第一個看到的人。未料陰錯陽差,帕克搞錯對象,把情水滴在萊桑德的眼上,使萊桑德愛上海蓮娜。歐伯龍得知後,趕緊把情水滴在德米崔斯的眼裡,讓他也愛上海蓮娜,然後再把解葯倒進萊桑德的眼裡解除魔法,而讓德米崔斯繼續迷戀海蓮娜。荷米雅的父親發現荷米雅和德米崔斯各有意中人後,也就答應了荷米雅和萊桑德的婚事,最後這兩對戀人就雙雙在同一天舉行婚禮。
整場戲就情節推演而言,可分三個部分:首先是一條地位崇高卻荒謬無比的律法;其次,他們逃往林子後,精靈的介入使彼此愛的對象混淆,因而產生誤解與沖突;最後,一陣混亂之後,終於恢復理智和諧。本故事發生在仲夏夜晚,故事的主人翁們一度失去自我,事實上在西方文化中,有所謂的仲夏瘋(midsummer madness)和月暈(moonstruck),象徵黎明之時,混亂才能回復秩序,疑惑沖突才會得到解決。
此劇的架構如幾何圖形般對稱,故事發生於城市與森林、清醒與睡眠、真實與夢幻之間,成為兩兩對比的元素。底修斯掌管現實的雅典城,歐伯龍則是夢幻的森林之王,分別象徵理智和潛意識。
森林代表激情、焦慮、混亂、不受管束,隱藏許多不可預測的因素,甚至有身分錯置的危機,彷佛是一場紛擾的夢境,時空與真實世界截然不同。雅典城代表社會機制、社會運作的秩序,可以化解所有的沖突。
鄉巴佬和帕克這兩個角色,恰可以做為真實世界與夢幻世界的代表人物。庸俗也好,質朴也罷,許多評論家特別中意鄉巴佬這個角色,認為他腳踏實地,對仙後的地位和法力不為所動,只關心找到路回家、覓食、搔癢、睡覺。帕克則是抱持游戲人間的態度,他捉弄村民,對自己找錯對象、滴錯情水不但不以為意,還覺得趣味十足,代表了對脫序狀態的偏好。
另一個對稱的安排是兩兩成雙的戀人,萊桑德和德米崔斯,荷米雅和海蓮娜,他們之間的角色互換,撲朔迷離。
本劇看似簡單,實則具有不凡的文學與戲劇價值。另外,在莎翁眾多的劇本當中,《仲夏夜之夢》也是少數極具原創性的劇本,不像其大部分的劇本,取材其他作品而融合改編。
此劇約於1595-96年間完成,雖然可能只是為一般大眾而寫的通俗劇,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是因應某節慶或某貴族婚禮而寫就演出,所以充滿希望和歡娛氣氛。現代歷法的仲夏指的是六月二十四日,但劇中提及五月節慶,所以故事發生的時間可能在五月。在早期,只有夏秋冬三個季節,夏天包含春天,所以仲夏便落在五月初,但確切的時間背景,莎士比亞並沒有明白點出。
莎士比亞在當時期似乎特別偏好「夢」,在同時期的作品《理查二世》和《羅密歐與茱麗葉》中,「夢」字的出現也特別頻繁,其在這三個劇本中出現的次數,就佔了他所有劇作的三分之一。
夢境光怪陸離,醒來之後,知其不可思議,卻不會令人無法接受,這就是夢的特質。潛意識藉由我們可感知的方式,在夢里呈現出來。夢處理不同於理性的情緒,透露我們的真正想法、感覺、慾望或恐懼等等,揭露隱而不見的潛意識。夢也帶有預示作用,預示未來的可能變化。
據此,仲夏夜之「夢」屬於預示的夢,夢醒後,戀情圓滿成雙,好友重修舊好,死罪撤銷。但仲夏夜之「夢」又不是真正的夢,夢醒後之所以圓滿,乃是因為精靈從中介入。所以劇終時,劇中人才會告訴觀眾讀者,如果本劇顯得似是而非、不合情理,那就當看戲是做夢,就把整出戲看作是一場夢吧。
提到精靈,伊莉莎白時期的人們大都相信精靈的存在,鄉間尤其流傳精靈傳說。他們認為精靈和祖先凱爾特人(Celtic)同源,會騎馬打獵、跳舞歡宴,也能夠變身或是飛天隱形。精靈既對凡人慷慨贈與,也會懲戒凡人。他們處罰人類的方式常常是捏擰一把,或是用丑小孩來和人類的小孩調包。這些精靈一般都稱為帕克(puck,意指淘氣、喜歡惡作劇的小妖精)或者小妖魔(hobgoblin),他們多半喜歡在夜晚作怪,有些邪惡意味,有些大人會拿這些小妖怪來嚇唬不聽話的孩子。
此外,神話傳說中的仙王一般就叫做歐伯龍(Oberon),仙後則稱為黛安娜(Diana)、辛西亞(Cynthia)、妃比(Phoebe)或黑克悌(Hecate)等,而仙王的地位通常略遜於仙後。漸漸地,人們不再信仰精靈,但精靈仍成為通俗的娛樂文化中受人歡迎的主題,尤其是台上歌舞表演的主要角色。《仲夏夜之夢》中對仙王、仙後和帕克的描述,大致與傳說吻合,這顯示莎士比亞熟悉民間傳說。他直接沿用各種傳說,唯獨仙後泰坦妮的名字取自歐維德的《變形記》。另外,帕克愛捉弄人,卻無惡意,這似乎也是莎翁的創舉。
本出戲中的有許多場景特別適於劇場表現,例如夏夜森林、森林精靈、精靈魔法、好事多磨的兩對戀人,或是仙後和驢頭鄉巴佬的滑稽邂逅等等。事實上,這部戲的演出史簡直就是精靈的造型史。十九世紀起,精靈的演出常由數十位歌者或舞者集體表現,他們或為兒童,或為少年,或為成人。此時,甚至也出現了東方造型的精靈。
此劇歷久不衰,深受喜愛。其一般的製作和演出,傾向以芭蕾劇或歌劇呈現,其中最著名的舞台演出是英國導演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於1970年的作品,近年來則有羅伯.樂帕許(Robert Lepage)為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執導的版本,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葛瑞飛茲(Trevor R. Griffiths)所編纂的《仲夏夜之夢》演出紀錄,而喜好電影的讀者,也可能看過多部電影版的《仲夏夜之夢》了。

《序言》

姜翠芬副教授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戲劇是西方文學的瑰寶。同一時期的英國著名文人班‧強生(Ben Jonson)就曾贊美莎翁:
勝利,我的不列顛,你有一位
讓全歐洲俯首敬拜的人。
他不屬於一個世紀,而是永恆。
Triumph, my Britain , thou has one to show
To whom all scenes of Europe homage owe.
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雖然我們對莎翁生平能確實掌握的不多,但這四百年來卻也證明莎翁名劇魅力銳不可當。他的劇作不但擁有廣大的讀者,還不斷地被搬上舞台及銀幕。
綜觀莎士比亞戲劇偉大之處,可由四個層面來探討:主題、劇情、人物及語言。莎翁作品的主題都在探討人性。舉凡悲劇及歷史劇作品中的人性陰暗面,喜劇作品中的人性光明面或可笑處都剖析在我們眼前。這些雖說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主題,莎翁卻像閱盡人間冷暖似的,道盡人性的自私、陰險、野心、毅力、親情、愛情等。莎翁三十八部劇作中涉及層面涵蓋政治、性別、宗教、社會階層、性、身體、家庭、醫學、法律、歷史、軍事、戰爭、神話、巫術等,真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包。
莎翁對人性研究透澈也反映在他深諳觀眾喜好上。投觀眾所好,他劇情安排上,常選擇吸引觀眾的結構。例如,在許多悲劇作品中,他沿用希臘悲劇英雄失敗的命運模式,來博取觀眾的嘆息、憐憫及尊敬;在諸多喜劇中,他則安排一個接著一個的驚奇(surprise),雖然喜劇中充滿不少不合理之處,但就是這些安排使我們大笑愉稅。本來莎翁名劇因其人性探討及豐富題材,已使他的作品成為「人(性)的網路全書」,現在再加上引人入勝的劇情,更增加其超越時空的可看性。
在戲劇里多層面人性探討的實際化身,即眾多生動的人物。憂郁多慮的哈姆雷特、野心勃勃的馬克白、令人惋惜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潑婦凱瑟琳(Katherine)、慧黠的鮑希雅(Portia),信手拈來,不勝枚舉。他們個個性格鮮明,無論在紙上或舞台上都令我們印象深刻。然而,讓這些人永垂不朽的卻是莎翁所賦予他們的語言。莎翁文字的洗鍊無人能出其右。例如,前所提及的憂郁王子哈姆雷特,之所以四百年來屢獲批評家及讀者青睞,除了他原有之性格,另外他犀利的對白及獨白更使他永垂青史。他的短語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及"Frailty,thy name is woman"已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
莎翁的長篇獨白更將人物活生生地刻畫在我們眼前。四百年前尚無心理分析理論,但藉由他的語言,莎士比亞帶領讀者直入那不測的心靈深處,透視他的人物。
除此之外,莎翁的雙關語俏皮又似是而非,他的意象及譬喻新穎而富創造力,他對人生的詠嘆深遂而富哲理,他戲劇中的語言文字使英國文學和英語言言都活了起來。
璀璨如莎翁名劇亦不免有瑕疵及美中不足處。首先是莎翁戲劇作品數量龐大。三十八部長篇鉅著,除少數耳熟能詳之劇目,常令讀者在有限時間里不知應先選擇哪幾出來欣賞。第二是因年代差距及其當時文學環境影響,莎翁戲劇的語言有不少對現代英語讀者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對中國讀者來說更是艱澀。第三則是劇情的繁雜,人物的眾多,亦容易使讀者無法立即掌握名著精髓。
寂天出版社所出版之《莎士比亞故事集》叢書,對台灣讀者而言,實在是一大福音。就龐大的劇目而言,這套叢書已將三十八出篩選減至十六齣。其中包括眾人皆知的悲劇五齣(《哈姆雷特》、《馬克白》、《李爾王》、《奧塞羅》及《羅密歐與茱麗葉》);浪漫劇二出(《暴風雨》及《冬天的故事》);其餘九出均為喜劇。雖無法完全閱讀莎翁戲劇,這十六齣精選出來的劇碼卻能讓我們一窺堂奧。
本叢書第二個優點是它採用蘭姆(Charles Lamb, 1775-1834)的改寫版本《莎士比亞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原來蘭姆的版本即是針對英國的兒童所寫的,因此,艱難的語言及復雜的情節都變得簡單多了。這對一般台灣的讀者來說是十分適合的。除此,台灣的讀者還可學到簡單但精湛的散文,因為蘭姆本身也是英國文學浪漫時期最優秀的三位散文家之一。他的抒情文及評論文讀來平易近人又不失優雅。在一八○七年改寫版問世後,英美學童對莎翁戲劇接觸,亦多從蘭姆本入門。
同時,寂天出版的《莎士比亞故事集》叢書,又將蘭姆版中十九世紀時期的英語辭匯予以標出解釋,適度調整段落,並保留原用法、語法、標點符號,以符合現代情況及國內英語學習者的需要。這對國內讀者來說,真是十分方便。
這套叢書的第三個優點是它在編排上的精心設計。為了讓讀者能學到英文,欣賞文學典律,叢書的編輯組仿照國外文學名著參考書作法,增加中文的劇作家簡介、蘭姆版本的編撰簡介及導讀。
在〈莎士比亞簡介〉中,讀者可暸解莎翁的家世概況,他受到古典或前輩之影響。他早期的童年及婚姻,在倫敦時演藝及創作事業、晚年退休生活,以及世人對他作品的評價。在〈編撰簡介〉中,讀者可藉此了解蘭姆姊弟二人獨特的生平改寫莎翁名劇的情況。
最能引領讀者賞析莎翁作品的〈導讀〉 不但有簡單的故事大綱、寫作背景或題材來源的介紹,更有主題、人物、意象、寫作技巧的評析。〈導讀〉並將每一單獨劇本與其他相關劇本比較,讓莎翁劇本間脈絡更緊密。同時還加上後世批評家對該劇的看法,使讀者置身在四百年來的莎翁戲劇研究中。以《暴風雨》為例,讀者不難發現其〈導讀〉亦提到莎劇批評推陳出新,我們亦可用後殖民主義觀點將《暴風雨》老戲新讀一番。
因為劇本改寫後的文本簡單有趣,稍難之單字又有英漢意義注釋,讀者在閱讀時會覺得讀來十分順暢。之後,亦可透過書中〈Quotable Quotes〉部分,進一步欣賞原文中雋永的對白,優美的詞句。
本叢書的第三個優點即是接下來的〈Exercises〉。這其中包括讀後問答題、字匯選擇填充、同義字、人物選擇問答、故事內容問答、閱讀測驗、問題討論,及活動。對台灣的高中生、大學生的英文閱讀、字匯的增進都非常有幫助。同時,也可在課堂上做英文的討論及活動,作為英語口語或甚至寫作的訓練。
本書最後中文部分則可讓無法完全了解劇情的讀者,也能有機會盡其可能的欣賞莎翁舞台劇之美。
《莎士比亞故事集》叢書的編撰認真、負責、嚴謹。例如從其年代新近的參考書目及方便讀者的網路資料來看,就可知編撰的用心,另外再搭配英文版本的有聲書,真是國內閱聽者的福音。就國內現在英語書籍市場來看,《莎士比亞故事集》不但可讓讀者學習英文,還可閱讀世界文學名著,一舉兩得,非常值得!

Ⅹ 希臘神話中的天馬誕生於一個非常動人的傳說,現在星空中有六個星座來源於那個故事,那六個星座是......

有關天馬座的誕生傳說,就記載於希臘神話,英仙砍下梅杜沙的頭的一內段。神話容中講述英仙(即英仙座)為要收拾蛇發女妖梅杜沙,由於望到梅杜沙的眼睛的所有東西都會變成石頭,因此英仙便以盾(此盾為雅典娜所贈)阻擋著梅杜沙的視線。並借機會砍下她的頭顱。就當血從頸項上噴出來的同時,一匹長著翅膀的白色飛馬,亦同時跳出……………………
這就是天馬座誕生的神話。
-
不知道是否是這個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