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發明的鹼
⑴ 「侯氏制鹼法」的發明者是誰
「侯氏制鹼法」即「聯合氨鹼法」,正式命名於1941年3月15日。他的發明者是中國版制鹼專家權侯德榜。該方法的創立經歷了一段曲折的艱辛歷程,體現了中國人的氣節和智慧。「侯氏制鹼法」融「索爾維法」和「察安法」的精華於一體,為世界制鹼業樹起了一座豐碑。
⑵ 發明了「聯合制鹼法」的科學家是()A.侯德榜B.拉瓦錫C.門捷列夫D.張青
A、候德榜改進了制鹼工藝,發明了聯合制鹼法,被譽為我國「制鹼工業先驅內」,所以正確.
B、拉瓦錫容在化學方面的貢獻是測定了空氣的組成,所以錯誤.
C、門捷列夫首次發現元素周期律,並編制了元素周期表,所以錯誤.
D、張青蓮在化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在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方面,所以錯誤.
故選A.
⑶ 「侯氏制鹼法」是誰發明的
「侯氏制鹼法」即「聯合氨鹼法」,正式命名於1941年3月15日。他的發明者是中國制鹼專家侯德榜。該方法的創立經歷了一段曲折的艱辛歷程,體現了中國人的氣節和智慧。
20世紀20年代,世界上最先進的制鹼法是為索爾維公司壟斷的索爾維制鹼法。1921年,為改變中國制鹼業落後狀態,中國實業家范旭東特邀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侯德榜任工程師,創辦永利鹼廠。侯氏只用了4年的時間,就模仿索爾維法制出了純度大於99%的純鹼。後來為了提高食鹽利用率,降低原料成本,永利鹼廠打算購買德國「察安法」專利。對方的苛刻條件激怒了熱愛祖國的侯氏。經過幾年的努力,他於1941年終於成功地開創了「侯氏制鹼法」。
「侯氏制鹼法」的原理是聯合制鹼工藝與合成氨法以同時製取純鹼和氯化氨。具體為:利用合成氨中的廢氣CO2作為碳化原料,省去了石灰窯。由此,純鹼的成本與國際通用的「索爾維法」比降低了40%。同時循環利用食鹽水,並利用其中的Cl生產農用肥NH4Cl,將食鹽水的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與「索維爾法」、「察安法」的間斷生產不同,「侯氏制鹼法」採用了連續生產法,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侯氏制鹼法」融「索爾維法」和「察安法」的精華於一體,為世界制鹼業樹起了一座豐碑。
⑷ 食用鹼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食用鹼在古代就開始用,如果追朔到近代的話,我國有:為了實現中國人自己制鹼的夢想,回揭開蘇爾維法生產的秘答密,打破洋人的封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和改進制鹼工藝上,經過5年艱苦的摸索,終於在1926年生產出合格的純鹼的侯德榜先生。
⑸ 發明聯合制鹼法是誰發明的
候德榜
⑹ 酸鹼指示劑是誰發明的
17世紀復的一天,一位花匠在制英國化學家波義耳的實驗室里,擺了一籃美麗的深紫色的紫羅蘭。波義耳就拿了一束放到了實驗室的桌子上。
青年助手威廉把鹽酸倒進一個燒杯里,一不小心把鹽酸濺到紫羅蘭花上,花上微微冒出了白霧,他趕緊把花放進水裡沖洗。過了一會兒,紫羅蘭竟變成了紅色。
「這是為什麼呀?」波義耳找來幾個杯子倒進鹽酸,接著在每個杯子中都放進一朵花,結果,紫色的花逐漸變成了紅色。用其他酸進行實驗也是這樣。「哈哈!要判斷一種液體是不是酸,只要把紫羅蘭放進去就行了。」
「說不定鹼也能使紫羅蘭變色呢?」威廉說。
「對,你這個思路很好!」波義耳說著繼續進行實驗,結果發現,鹼確實也能使紫羅蘭變色。他還實驗了薔薇、丁香、苔蘚、五倍子等多種植物的根,發現一種地衣植物——石蕊中提取的紫色溶液對酸鹼最敏感:遇到酸會變成紅色;遇到鹼會變成藍色。就這樣,他發現了酸鹼指示劑。
⑺ 紅三角純鹼是誰發明的
侯德榜 純鹼是製造食品和葯品的重要化工原料,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侯德榜了解到內中國所需純鹼全靠容國外進口,而制鹼技術「蘇爾維氨制鹼法」又被國外資本家嚴密封鎖,民族工業的發展受到阻礙。1921年10月,侯德榜回國,出任范旭東創辦的水利鹼業公司的技師長(總工程師)。他和工人們經過幾個寒暑緊張而又辛苦的奮戰,終於研製出「紅三角」牌中國純鹼,並在美國費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獲得了金質獎章,為中國民族工業贏得了榮譽。侯德榜成為世界聞名的「制鹼大王」。
⑻ 中國發明鹼的科學家是哪一位
現代的「鹼」,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但工業化學專家侯德榜發明了「侯氏制鹼法」。
⑼ 誰發明的「鹼」
應該說是誰發現了鹼
⑽ 中國制鹼技術的發明者
20 世紀20 年代,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發明聯合制鹼法,並撰寫了《制鹼》一書,將制鹼的奧秘公諸於世,打破了制鹼業的壟斷,他還探索出制鹼的新工藝,比歐洲的制鹼方法,降低成本百分之四十,這種制鹼法被命名為「侯氏制鹼法」.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