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發明面料

發明面料

發布時間: 2020-12-24 04:36:06

『壹』 作文我發明的布料

我發明的百變衣服像它的名字一樣會變來變去,什麼?不信?我就給你介紹一下吧專!
它的樣子跟普通屬的衣服沒什麼兩樣,只有幾個顯眼的紐扣。白色的紐扣只要轉動,就會把臟東西輕輕彈開,旋轉的角度越大就會彈得越干凈。紅色的和藍色的紐扣是可以讓衣服內的溫度升高降低,往左邊轉動溫度就會?升高;往右邊轉動溫度就會降低。花花綠綠的紐扣會讓衣服的顏色變深變淺。棕色的紐扣能使一種布料變成另一種布料。這樣,我們就不用買太多的衣服了,衣櫃也省了。這種衣服好不好?

『貳』 牛仔布料哪國最先發明

LEVI'S是來自美國西部最聞名的名字之一。它也是世界第一條牛仔褲的發明人 Levi Strauss(利瓦伊.史特勞斯)的名字。
1847年 Levi Strauss於1847年十七歲時從德國移民至紐約。幾乎完全不會講英語的他在美國的起初幾年是為他的兩名兄長打工。他在紐約及肯德基一帶的偏僻市鎮和鄉村到處販賣布料及家庭用品。他有時甚至露宿路邊或在空的車房裡過夜。
1853 年 史特勞斯搭船航行到舊金山。他帶了數卷營帳及蓬車用的帆布准備賣給迅速增加的居民。但他發現帆布有更好的用途,因為有一名年老長的淘金人表示他應該賣的是能承受挖金粗用的長褲。於是他把賣不完的帆布送到裁縫匠處訂制了第一件Levi's牛仔褲。就在那一天,Levi's的傳奇誕生了。
1855年 史特勞斯放棄帆布,改用一種結實耐磨的靛藍色粗斜紋布製作工裝褲,並用銅釘加固褲袋和縫口。這種堅固美觀的長褲迅速受到市場的青睞,大批訂貨紛至沓來。斯特勞斯用自己的名字Levi』s作為產品品牌,並在舊金山開了第一家店。
1873年 史特勞斯用撞釘固定縫口的褲子獲得注冊專利
1890年 Levi』s首次將牛仔褲編碼,舉世聞名的501就是它的第一個牛仔褲型號。
1936年 Levi』s開始把有「LEVI』S」字樣的紅色小旗標縫在後褲袋上,這成了它日後的品牌標記。
1954年 Levi』s牛仔褲皮標停產,開始使用紙標。
1974年 公司開始生產水洗系列牛仔褲,1986年又推出預先磨破穿洞的牛仔褲。

『叄』 中國什麼朝代發明布料的為什麼不在布上寫子

中國紡織的起源相傳由嫘祖養蠶冶絲開始,考古則在舊石器時代山頂洞人的考古遺址上發現了骨針,1975年,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紡專、管狀骨針、打緯木刀和骨刀、繞線棒等紡織工具。這是距今六千多年前已有最早的原始織機的佐證,也是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原始織布工具。
西周則出現了原始的紡織機:紡車、轈車,漢朝時發明了提花機,宋朝宋應星編撰天工開物將紡織技術編入其中。中國最著名的紡織品莫過於絲綢。
古人也在布上寫字。叫帛書。

在戰國時期,有一種用帛作為書寫材料的書體--帛書,帛是白色的絲織品,漢代總稱絲織品為帛或繒,或合稱繒帛,所以帛書也叫繒書。中國目前現存最早的帛畫是20世紀30年代在長沙的楚墓中發現的。近些年又出土了大批的竹木簡。如1951年湖南長沙五理碑,1954年長沙仰天湖古墓,1954年長沙楊家灣古墓,1957年河南信陽台古墓,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1980年四川青川郝家坪土墓,發掘了大量的戰國時代的竹木簡。另外還有1942年長沙楚墓出土帛書(1945年流入美國),又山西侯馬盟書等。無論是寫在竹木簡還是絲織品上的書體,都是戰國時代的手跡。這些簡與帛書墨跡,不僅是珍貴的文物,尤其對於研究書法史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

『肆』 為什麼要發明領帶

法國路易十四統治時期,因受到羅馬軍裝穿著形式的影響,皇家的版Croat聯軍漸漸流行蕾絲滾邊的權服裝,並在領口處以簡單的系結作為裝飾。這便是法文Cravate,就是源自Croat這個字。

漸漸地,原本的領結形成為一種較小的高領圈取代,上面並綴有皺褶。當時時髦的流行打法,即在領圈的底部繫上長形黑色緞帶。後來,領帶開始變寬,這種款式流行了近一個世紀1930年,領帶的形式漸漸具有今天的模樣。
1949年,依照當時規定,沒有打領帶的紳士無法進入正式場合,慢慢地領帶成為社會地位的特殊符號,並因此開始風行。

『伍』 布料是誰發明的求大神幫助

是螺祖 黃帝共有四個妃嬪:正妃為西陵氏女,名螺母,《史記·王帝本紀》中說:「黃帝娶於西陵之女,是為螺祖,為黃帝正妃」。螺祖發明了種桑養蠶和抽絲,織絲為綢,縫綢做衣,後人稱她為「先蠶娘娘」, 黃陵縣城有螺祖養蠶遺址。 《史記.五帝本經》載:「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嫘即是螺。《山海經.海內經》載:「黃帝妻雷祖。」《史記》索隱《帝王世紀》載:「黃帝元妃西陵氏女,曰雷祖。」「雷祖」即「螺祖」,古同音之轉。 王引之的《經義述聞》稱:蝸、螺在上古乃是一切水中甲介類的通稱。何新稱:「累」字古代還有一音讀luo(螺)。田螺,蛤蚌,古人稱作「仆累」,也稱作「媧」。螺、蝸音近義同。這樣女媧——嫦娥——女發——西王母——雷祖——螺祖也同樣演化為了同一性質的人或神。西王母、嫦娥的原型都是女媧或嫘祖女神的延展神,或是同一神的異名分化。 宜昌,遠古稱西陵,是西陵部落分布的中心地區。《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這位偉大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正妃,相傳就生長在這片土地上。 嫘祖,又稱雷祖、累祖,民間謂之蠶母娘娘。作為黃帝元妃,是遠古神州大地的第一夫人。她與黃帝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囂,一個叫昌意。根據《大戴禮記》和《史記》的記載,夏、商、周三世帝王,春秋十二諸侯以及戰國七雄的祖先,均屆於黃帝與嫘祖的血系,跟他們一脈相承。因此,西陵之女螺祖這位與黃帝並列的「人文初祖」,不愧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 嫘祖,聰慧勤勞,是中國教民養蠶繅絲的創始人。為解決人們的穿衣問題,促進人類社會的文明進化,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被後世尊為「先蠶」,享譽海內外。據大韓民國《東亞日報》1993年5月12日題為「恢復停了85年的先蠶節」報道:1993年5月16日,慶祝漢城定都600周年的活動中.將恢復先蠶節,以祭祀中國的西陵氏。 螺祖,不僅教民養蠶繅絲,而且還輔佐黃帝,巡作九州,為開創中華基業,盡心盡力。終因積勞成疾而死,被葬於出巡的途中衡山岣嶁峰。 作為螺沮故鄉的宜昌人民,索有尊賢敬祖的優良傳統。早在宋代,即將西陵山列為峽州(即宜昌)八處古跡之首。明代又在此山興建西陵山廟。每逢農歷三月十五,相傳這天是嫘祖的生日,舉行廟會。祭祀螺祖,世代延續。直至1940年5月,嫘祖祠堂毀於戰亂時,才終止。為紀念這位,中華炎黃子孫的偉大母親,時下,我市又在西陵山廟舊址重建嫘祖廟。前期工程竣工後,將在這里舉行」94中華螺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屆時,全國有關專家、學者聚集炎黃子孫偉大母親的聖地,交流螺祖文化研究成果,讓炎黃文化發揚光大。

『陸』 記憶面料是什麼

記憶面料通過增加纖維表面的摩擦,處理的形狀將保留,並且纖維似乎具有記憶功能。在圖像方面,這種新型織物在用手抓住後會有皺紋,但會隨著撫平而消失。這與人類記憶功能非常相似。具體來說這種面料在其原始狀態固定後,如果發生形變,可以經過一些外界的刺激,恢復到原始狀態。這種面料一旦定型之後就可以發生任意的形變。

當然,記憶面料的價格並不便宜,每米售價近50元。主要原因是記憶材料不是在中國生產,需要從國外進口,這增加了成本。

「記憶」實際上是PTT纖維,這是殼牌和杜邦公司發明的新纖維。它被廣泛使用並將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聚酯和尼龍。國內市場做了一點,但沒有成功。

(6)發明面料擴展閱讀:


記憶面料主要用於:功能性戶外運動服、賽車服、品牌成衣、羽絨衣、雨衣、夾克、運動裝、風衣等。

但由於記憶絲的價格比較貴,近年來又出現了防記憶面料,它是由全滌纖維經過加捻後織造出來的布,手感硬挺,也具有記憶效果,但沒有真記憶的效果好,有的客戶為了降低成本也只能選擇仿記憶面料。

怎樣判斷仿記憶和真記憶,首先仿記憶的抗褶皺性沒有記憶的好,你可以用手把布揉成團,然後看他褶皺情況,還可以看它的外觀,真記憶用手輕輕的抹一下就看不到褶皺的痕跡,記憶布的手感會更硬一點。光澤度也比仿記憶的好,兩種都有各自的優勢跟特點,根據產品要求而進行選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記憶面料

『柒』 誰發明的針織面料,在哪一年,由哪個設計師將針織面料搬上了歷史的舞台。

1589年英國人W.李發明了第一台編織襪片的針織機後,針織生產開始由手工逐漸向半機械化轉化。

『捌』 關於面料花樣專利的問題,如何申請及費用

可以啊 如果有興趣的話把您的具體技術領域說一下我發給您一個範本,供您參考回一下 您可以自己申請也可答以委託代理機構幫您申請,不過我建議您最好是找個代理公司,因為專利申請是集法律、相關法規和技術於一體的綜合性的事務。而且專利代理公司相對來說很專業,能增加你的授權率。 發明專利的話費用一般是四五千,實用新型是二千多!有問題再聯系我

『玖』 牛仔面料是誰發明的

牛仔布(Denim)也叫作丹寧布,是一種較粗厚的色織經面斜紋棉布,經紗顏色深,一般為靛內藍色,緯紗顏容色淺,一般為淺灰或煮練後的本白紗。又稱靛藍勞動布。始於美國西部,放牧人員用以製作衣褲而得名。經紗採用漿染聯合一步法染色工藝,特數有80tex(7英支),58tex(10英支),36tex(16英支)等,緯紗特數有96tex(6英支),58tex(10英支),48tex(12英支)等,採用3/1組織,也有採用變化斜紋,平紋或縐組織牛仔,坯布經防縮整理,縮水率比一般織物小,質地緊密,厚實,色澤鮮艷,織紋清晰。適用於男女式牛仔褲,牛仔上裝,牛仔背心,牛仔裙等。

『拾』 布最早何時發明出來

最早使用的布是麻布,起源不可靠,但可以追溯到新時期晚期。最早的麻脫膠方法是自然漚漬法。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流域已用此法。商周時代又盛行於黃河流域。浙江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河北蒿城、北京平谷商墓、陝西寶雞西周墓、江蘇六合東周墓和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麻布,都可辨認出經過脫膠的痕跡。

古代麻紡有搓法和績法。原始的麻紡是由手搓開始的,以後才利用紡專紡紗。距今69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一段三股麻繩和一段兩股麻線,同時還出土了最原始的紡紗工具紡輪。大麻纖維短而弱,多用紡專加工成有統體拈度的麻紗。

近代四川溫江地區大麻紡紗仍沿用此法。薴麻纖維長而強,多用績法成紗。先用手指將脫膠後的纖維粘片分劈成細長的麻絲(縷),然後逐根拈接。由於麻絲上有膠質糊狀薄層加上接頭部位的拈合力就使得接頭牢固,從而將麻絲續接成細長的麻紗。這個過程稱為績麻。這種麻紗在古文獻里稱為麻縷或麻。

(10)發明面料擴展閱讀:

中國古法染布中的「三纈」,即絞纈(扎染)、蠟纈(蠟染)、夾纈延續至今,用這三種方法染出的手工布至今仍深受人們的喜愛。

雲南絞纈

據史書記載,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就有了絞纈染布法,大理人稱其為疙瘩花布或疙瘩花。染色前需把布折疊捆紮,然後浸入色漿進行染色。由於色漿用板藍根等植物製成,因此對皮膚沒有任何傷害。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的大倉、廟街等地仍保留著這一傳統技藝。走在大理的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色彩艷麗的各種扎染裝飾品,以及服裝、鞋帽等製品,給風景如畫的高原小城增添了幾分美麗的色彩。

貴州蠟纈

蠟纈始於漢代,盛於唐代。這種染布法需要先用液狀蠟將圖案繪制在布上,再經染色後除去蠟質而成。

蠟纈的防染劑是黃蠟(即蜂蠟),它是蜜蜂腹部蠟腺的分泌物,不溶於水,但加溫後可以融化。所用的染料是貴州盛產的藍草,把藍草葉放在坑裡發酵便成為藍靛,就可以用來染色了。

貴州少數民族地區保留了傳統的蠟纈工藝,而且成為少數民族婦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黃平、重安江一帶和丹寨縣的苗族婦女,她們的衣服、傘套、枕巾等都是蠟染製成;安順、普定一帶的苗族婦女則把蠟染花紋裝飾在衣袖、衣襟等處,她們背孩子的蠟染背帶,還加染上紅、黃、綠等色,成為明快艷麗的多色蠟染。

蒼南夾纈

夾纈布的顏色和圖案是用雕版夾印出來的:將布固定在兩塊鏤空版之間,在鏤空處注入色漿,解開鏤空版後花紋就出現在布上了。

與扎染、蠟染相比,夾纈的工藝更加復雜,因此經歷唐朝短暫的繁榮後,到了宋代,這種印染工藝就逐漸消失了,直到人們在浙江蒼南再次發現這種被稱為「活化石」的染布方式。

蒼南宜山鎮八岱村盛產夾纈布。唐代宮廷用絲、絹、錦為主,蒼南夾纈雖不能與精美的唐代宮廷夾纈相比,但在印染工藝上仍保留傳統夾纈印染的特色。早年,浙南地區將夾纈布作為嫁女娶媳的必備品。蒼南的幾位夾纈傳承人都已年過半百,傳統的染布工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