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

發布時間: 2020-12-24 06:14:49

A.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 閱讀題

小題1:示例一:為什麼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示例二:世界上古文字相繼成為歷史陳跡,為什麼唯獨漢字獨存?示例三:「漢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與「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小題2:說明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小題3:不適合;西方學者的主張是針對「單腦文字」提出來的,而漢字是「復腦文字」,已經具有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小題4:示例:「塵」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細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誹」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實」。 小題1:試題分析:就內容提問題,需明白說明對象(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作為說明文,探討原因提問題是捷徑。小題2:試題分析:找出第②段的說明內容——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首句為中心句,本段所有說明都是為它而設,結束句是對中心句的意義闡述,抓住這兩句即可得到答案。小題3:試題分析:第④段的中心句為漢字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即為觀點,以此為依據,從本段中找出理由,「從神經心理學和神經語言學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腦左半球的「單腦文字」,而漢字是大腦左、右兩半球並用的「復腦文字」」加以概括即可。小題4:試題分析:答此題首先了解字意,然後將偏旁部首拆分,分析其義。點評:閱讀說明文要明確說明對象,抓住中心句,段落所有說明都是為中心句而設。根據題干要求,找到相關的語段、語句,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從中概括出信息回答。

B. 中國第五大發明_漢字讀後感

香港語文協會名譽會長安子介先生說:「漢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專」「漢字能使人引起聯屬想,聯想是一切發明之母。」「漢字是拼形文字,學了漢字能使人變得更聰明。」「漢字的內涵外延、意氣磅礴,十分邏輯化,把漢字應用於認識過程,可以把『浮想聯翩』和『思緒萬千』的人的思維系統化、邏輯化。」

現在已有人提出將來國際語言必須用意符而不能用音符。這是對未來文字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論斷。因為語言千差萬別,而超越語言障礙的表意符號、表意的文字將容易為全人類接受。
漢字幾千年來成為超越時間、空間、超越語言的文化載體和信息工具。因此,我們可以預言,正是由於漢字的這一本質及其優越性,使其將來有可能成為國際重要的通用的文字。
華文在世界上大行其道,有其自身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超越時空的功能。漢語的簡潔,舉世公認。這既是漢語本身的特質,也反映出漢民族思維方式比較快捷,一般而言,兩千個字便可開展中華文化、語言教育。
此外,漢字還具有超越方言和時代的功能,不論古今作者操何方母語,漢字全通,而且本身就包容豐厚的中華文化的底蘊。

C. 漢字— 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閱讀

暢想的,沒有對明天的美好嚮往,我們就難以邁開今天的腳步,我們今天的幸福與快樂,就是昨天憧憬的種子孕育出

D.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中題目將漢字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有什麼用意

說明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E. 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回答小題。(11分)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①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小題1:示例一:為什麼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
示例二:世界上古文字相繼成為歷史陳跡,為什麼唯獨漢字獨存?
示例三:「漢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與「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
小題2:說明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對即可得滿分)
小題3:不適合;西方學者的主張是針對「單腦文字」提出來的,而漢字是「復腦文字」,已經具有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
小題4:示例:「塵」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細小的土」。
「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
「誹」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實」。

F. 漢字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你喜歡漢字嗎

我認為漢字是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載體。

G. 中國第五大發明 漢字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漢字的作用

漢字的基本單位是字,而每個漢字對應的語言單位,大體上是一個語素,所以,從文字單位同語言單位的對應關系看,漢字是語素文字。語素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例如漢語的「祖國」是由「祖」和「國」兩個語素構成的。每個語素都有音和義:「祖」的音是zǔ,意思是先代;「國」的音是ɡuó,意思是跟「國家」相對。漢字的一個個的單字記錄的是漢語里的一個個語素,因此漢字是語素文字。漢語語素有同音的,也有不同音的。不同音的語素一般用不同的漢字來表示。例如漢語里的「人」和「民」是兩個不同音的語素,書寫時就用「人」和「民」這兩個不同的漢字。而同音語素也常常用不同的漢字來表示。例如"一、依、衣、醫、伊、銥、漪"這七個語素都讀yī,而書寫時用七個不同的漢字,從而在形體上把不同的語素區別開來。形態各異的漢字可以有效地區別同音字。

每個漢字除了有形體和讀音外,還有意義。這和英文字母、日文假名很不相同。語素是最小的音義結合體,是有意義內容的,因此,漢字記錄語素,它的音和義來自它所記錄的語素的音和義。例如我們用「書」這個字表示漢語里「書」這個語素,因為語素「書」讀shū,意思是「成本的著作」,於是漢字「書」就讀shū,意思就是「成本的著作」。漢字的形和它所表示的語素的音和義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音義的統一體。漢語語素大多數是單音的,但也有一些是多音的。多音語素有的是連綿詞和疊音詞,例如「蜘蛛、琵琶、鞦韆、茫茫、漸漸」等;有的是是譯音詞,例如「吉它、巧克力」。記錄多音語素的每個漢字,只有形體和讀音,而沒有意義,必須幾個字合起來才有意義,因而不是形音義的統一體。這樣的漢字數量不多,不反映漢字的本質特點,不影響漢字是語素文字的論斷。

關於漢字的性質,歷來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比較典型的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詞素-音節文字(或語詞-音節文字)幾種說法。

漢字是表意文字,這個說法的出發點是漢字不限於同一種讀音掛鉤,從讀音看漢字缺乏體系性,而從意義角度看漢字顯得非常有規律性,而且字形結構反映了字義特點,例如「樺、桉、柳、桂、椅」等字以「木」表示字義類屬,體現出表意特點。不過,由於漢字經過隸變和簡化後,字形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字形結構與字義的直接聯系遠不如古代漢字那樣明顯,而且表意與否本身也是比較模糊的,所以近年來採用這種說法的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說漢字絕大多數都有意義,因此從這樣的角度說漢字是表意文字也是可以的。

意音文字的說法著重於漢字80%以上都是形聲字這一客觀事實。但如我們教材分析的那樣,現代漢字中真正稱得上是形聲字的已經很少了,大部分形聲字或者意符不表意,或者音符不表音,從現代漢字的角度看,這樣的字不應該再當作是形聲字,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形聲字不多,到底有多少,筆者尚沒有看到這方面的確切資料,但比較肯定的數據是,現代形聲字,音符和字音完全相同的只有全部形聲字的20%,如果這20%的形聲字再用意符和字義的聯系情況加以考察,估計又得排除一些形聲字,這樣所剩就無幾了。由此可見,把漢字稱為意音文字並不合適。

也有人將構成漢字的符號分為意符、音符和記號三類,而根據符號所能表示的語言結構層次來看,漢字有些字元只跟語素這個層次聯系,有些字元則起音節符號的作用,因此把漢字看作是語素-音節文字,而且認為這個名稱適用於古代漢字和現代漢字。不過,音節文字現在一般專指拼音文字的一種,用來指稱漢字容易引起混淆。盡管漢字是代表音節的,但是其結構中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專職的表音成分,因此用音節文字這種名稱是否合適值得斟酌。

以上種種說法,大家可以了解,也可以深入研究。但從我們課程的教學實際出發,弄清楚漢字是語素文字的立腳點,能作必要的解釋說明就可以了。

H.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閱讀根據第一段文字,說說為什麼漢字堪稱

15.根據第①段文字,就內容方面提出一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2分)

【命題立意】本題是對根據內容提問能力的考查。

【答題思路】解答這題,必須注意兩點:一、所提問題必須以第①段文字內容為載體,不能甩開原文隨意提問;二、所提問題必須有思考價值,即能引起讀者的思考興趣,有一定的獨特性,如「為什麼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 發明』?」不能人雲亦雲。

【標准答案】示例一:世界上古文字相繼成為歷史陳跡,為什麼唯獨漢字獨存?示例二:「漢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與「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

16.選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話意在說明什麼?(3分)

【命題立意】本題是對說明方法作用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題思路】解答這題,要了解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如舉例說明可以通過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實、有力地說明事物或事理;列數字能起到更准確、更具體地說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可以化深奧為淺顯,變復雜為簡明,可以更清晰、更鮮明地說明事物,增強說明效果。等等。

【標准答案】說明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對即可)

17.根據選文第④段,你認為西方學者針對拼音文字提出的「開發右腦」的主張,是否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請說明理由。(3分)

【命題立意】本題是對說明內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題思路】解答這題,要認真讀原文,明確作者所說明的主要內容,從原文內容來看,作者重點說明了「拼音文字」和「漢字」對生理機能的不同反應,由此可得出答案。

【標准答案】不適合;西方學者的主張是針對「單腦文字」提出來的,而漢字是「復腦文字」,已經具有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

18.依照下面示例,從「塵、吠、誹」中任選一個,說出這個字引發了你怎樣的想像和聯想。(3分)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經過思考而有所領會」。

【命題立意】本題是對測字解說能力的考查。

【答題思路】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解答這題,先要將漢字拆開,然後指出其形旁和聲旁,最後聯合起來進行解說。解說時,不能脫離漢字的字義,要言之成理。

【標准答案】示例:「塵」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細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誹」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實」。——還望 採納、么么噠、

I.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①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從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歷史


小題1:示例一:為什麼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
示例二:世界上古文字相繼成為歷史陳跡,為什麼唯獨漢字獨存?
示例三:「漢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與「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
小題2:說明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題3:不適合;西方學者的主張是針對「單腦文字」提出來的,而漢字是「復腦文字」,已經具有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
小題4:示例:「塵」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細小的土」。
「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
「誹」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實」。

J. 《漢字——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閱讀文答案

友的哥.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