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管理財富
1. 如何管理財富要比如何創造財富更重要
深刻理解客戶群的特徵和需求。任何財富管理業務的成功都有賴於對客戶特徵及其需求的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吸引不同客戶群的各種業務模式。根據管理資產額和客戶情況將客戶細分為不同群體是很有必要的;此外,確定客戶群規模以及深入理解客戶需求(從產品、服務、品牌、客戶管理、互動渠道以及總體風險回報狀況的角度考慮)也同樣重要。另外,還必須明白競爭對手採用何種定位,爭取不同的客戶群,必須利用各種方式來識別、吸引和挽留目標客戶。
BCG建議採用針對具體客戶群的客戶戰略。客戶細分框架涵蓋的要素包括財富段、人口概況以及財富來源。實際上,在大型企業家客戶群方面,我們還可以考慮哪些行業增長最快,哪些來源創造出的財富貢獻最多,上述高增長行業中的高凈值客戶通常尋求哪些理財建議、產品和服務,甚至研究這些客戶的理財偏好如何隨他們家鄉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對各客戶群進行高度差別化的價值定位。為各客戶群進行高度差別化的價值定位包括在了解客戶需求和價值的基礎上,對應該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做出明確選擇。在境外私人銀行業務方面,可供選擇的產品非常豐富,但像我們曾經說過的那樣,中國市場總是偏好那些能夠滿足中國資產分配兩極化特點的產品和服務。
在境內私人銀行業務方面,中國各家銀行能夠提供的產品在種類上受到明顯限制。國際財富管理機構普遍提供的產品如境外投資、首次公開招股(IPO)投資、對沖基金等在中國還是一片空白。反過來看,這也是為理財客戶開發一系列量身定製產品的大好機會,而此類機會大多還有待利用。此類產品主要分為三類:金融產品、顧問產品和生活方式產品。
為實現價值定位度身定製客戶服務模式。實現價值定位的關鍵能力在於能將價值定位轉化為客戶的具體需求和銀行提供理財服務的具體方法。
這類服務模式必須經過認真的規劃和組織,以確保所有員工和網點布局的一致性;這類服務模式必須能夠反復利用並具有可持續性;提供的客戶體驗要與理財業務的整體品牌協調一致。在中國,人們常常會發現銀行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銀行也很少致力於增強理財業務的VIP特徵。
內部驅動力:組織,人力資源,政策、流程和工具,系統。成功開展全新的財富管理業務要求通過調整和變革確保新平台的順暢運轉。成功的財富管理業務需要關注四個關鍵的領域:組織,人力資源,政策、流程和工具以及系統。
管理業務模式的經濟效益。以不恰當的業務模式為某一群體的客戶提供服務肯定不能成功,並往往無利可圖。有時是因為業務產生的收入往往無法抵償高水平優質服務付出的成本,有時則是因為更富有客戶不滿銀行提供的服務,轉投其他銀行。例如一家理財機構利用一個高凈值模式為小客戶提供服務,結果是該銀行30%的客戶需要銀行倒貼成本,而另外24%的客戶無法為銀行帶來任何利潤。
過去五年中,BCG對全球約100家金融機構進行了理財業務的基準比照調研。研究發現,所有地區和業務模式類別都能產生利潤,但各競爭者之間存在巨大差異。有效的經濟效益管理是其中的關鍵。關鍵的成功因素包括:
確保細致的客戶細分,並針對各客戶群實際情況,量身定製價值定位和業務模式;
保持嚴格規范的客戶服務方式,包括規定賬戶余額必須達到的下限並對價格變動保持警惕;
嚴格控製成本;嚴格管理客戶經理,定期評估他們的業績表現,根據實際收益產出支付薪酬
2. 管理財富與創造財富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處
共同點:相同的目的為了獲得更多的錢
不同點:管理財富是自己原有的財富升值;內創造財富是從容無到有
優勢點:管理財務肯定會更小心一點,謹慎一點,注重的是穩中求賺,風險小一點
創造財務風險大,孤注一擲,像賭博一樣,要麼賺的盆滿缽滿,要麼賠的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