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音箱誰發明的

音箱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 2020-12-24 17:37:34

㈠ Marshall音箱是誰發明

這個是我搜到的一些資料,請看一下~~~ 音箱的歷史 如果不是因為Marshall音箱,Cream和Jimi Hendrix Experience在60年代末時就不會那麼出色,如果Cream和Hendrix沒有那麼棒,重金屬可能就沒有誕生。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重金屬音樂,那麼也不會有《Guitar World》雜志。那麼你們這些讀者可能現在正在學吹單簧管,或者在努力訓練成為一名體育明星。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欠這個非常熱心的有涵養的倫敦紳士一個大人情——他的名字是Jim Marshall。Marshall音箱是搖滾樂發展歷程中最偉大的豐碑,同時影響了搖滾樂歷史中最有影響力的偉大吉他手們:Pete Townsend、Jimi Hendrix、Eric Clapton、Jeff Beck、Jimmy Page、Ritchie Blackmore、Mick Ralphs、Angus Young、Billy Gibbons、Eddie Van Halen、Yngwie Malmsteen、Slash、Dave Navarro和Tom Morello,這里只列出一部分人。今年(2002年)是Marshall Amplification公司成立的第40個年頭。正是我們做一個全面的回顧Marshall歷史的好時機。 作為一位現年已是79歲的老人,Jim Marshall仍然一如既往的每天都去位於英國Milton Keynes的公司總部參與一切和公司有關的運作。「我仍然早上6點就起床,我從來都是第一個進公司,我不喜歡浪費光陰。」 Jim Marshall 13歲就進入了演藝圈,他做過從跳踢踏舞、合唱團員、鼓手、樂團領隊和打鼓指導。在1960年,他在Hanwell的Uxbridge路旁開了他的第一家專門賣鼓的商店。但是在經常光顧商店的年輕搖滾樂手的鼓動和要求下,Marshall也開始做起了其他樂器的生意,包括電吉他和擴音器/音箱。這些鼓動他的樂手中就有一個吉他手,他的名字是Pete Townsend。在之後的幾年內,他和他的樂隊The Who走紅了整個英國,但是在1960年時,Marshall只知道這個年輕人是他的一個吹薩克斯管的老朋友Cliff Townsend的兒子。 Marshall回憶當時年輕的Pete總是和他的朋友在抱怨。「Pete總是說,『在倫敦西面的樂器店裡,那的人總是瞧不起我們,就因為我們是玩搖滾樂的。為什麼你不在你的店裡賣吉他和音箱呢?』我就說,「我只會打鼓,我可不懂吉他和音箱,不過我可以試試。』我試了,自從這個「試」字出了口,我就一直成功至今。」 很多那個時代的大樂團的樂手都對搖滾樂有很大的成見。但是Marshall很早就對這些不在乎了。「Mick Waller(後來與Jeff Beck和Rod Stewart合作)是最早跟我學鼓的學生中的一個,他就要我教他學打搖滾樂鼓。」「我就告訴他『其實那是很容易的,因為節奏全是四分音符,和拉丁音樂一樣,只不過重音在不同的地方。但是相信我,這種流行的東西幾個月以後就會被人們忘記。』我當時有多麼的糊塗啊?」 Marshall在一個非常適合的時機進入了音樂樂器這一行。The Beatles1963年的首張專集開啟了英國搖滾樂征服美國和全世界流行音樂界的篇章。全世界都在關注著英國。但是多數英國樂手用的樂器都是美國做的。Marshall的商店裡賣的最好的兩件樂器是Gretsch Country Gentleman (George Harrison非常喜歡用的琴)和幾乎完全美國製作的Fender Tremoulx音箱。 但這個局面將馬上改變。在1962年,Jim Marshall雇了一個修理工——Ken Bran,他曾經是倫敦走場樂隊Peppy & the New York Twisters的成員。兩個人都經常和光顧商店的樂手交流意見。其中包括Pete Townsend,錄音棚手Big Jim Sullivan和當時的流行樂隊Brian Poole & the Tremoloes的成員。「他們來我的商店看我,說外面能買到的音箱不適合他們玩的這種音樂。」所以Marshall決定試一試自己製作為當時的搖滾樂量身定做的音箱。從純粹的經濟角度上來說,這個主意也是非常可行的,因為英國產的音箱可以以比美國進口的音箱更便宜的價格在英國本土出售。 Jim Marshall在二戰期間曾修理過戰斗機上的電路,但是他從來沒有音響器材方面的經驗。「我和Ken Bran談過,然後他說『我的技術還不夠獨立的從什麼都沒有開始製作一個音箱。但我知道EMI有個特聰明的18歲孩子,叫Dudley Craven。』我就說,『帶他來見我,我和他聊聊。』後來我就問這個年輕人,『你願意加入我們的團隊一起製作第一個搖滾樂音箱嗎?』他說,『我太願意了,但是我現在在EMI打工。』我問他,『你掙多少錢?』他回答,『一周四個英鎊。』我說,『如果我一周發你15英鎊,和Ken一樣呢?』他爽快的答應了。可能現在聽起來挺可笑的,但是當時15英鎊可是不少錢呢。」到1962年9月,Bran和Craven已經完成了第一個Marshall音箱的雛形。那是一個模仿了Fender Bassman 5F6A的35瓦音箱。雖然有些電路的偏壓和阻尼器和其他的零件因為當時可供選擇電器零件缺乏的限制而有所不同。但是Marshall仍需要為它製作一個Cab。Marshall以前在樂團里時就製作過喇叭音箱,他就在家裡的車庫里開始做了起來。他一開始是打算根據Bran和Craven的設計加上分開的兩個12英寸的喇叭。 「但是擴音器很快就把喇叭給爆了,因為當時的喇叭只能承受25瓦。所以我就說,『我試試用4個喇叭。』但是我需要把它做的盡可能的小。因為當時的交通運輸全靠小貨車。我把喇叭箱子的後蓋上蓋上了一塊硬板,因為我知道那樣更好聽。」 這么一個平凡的考慮就演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4X12喇叭箱子,命中註定要成為搖滾音箱設計中的經典。「但是當我把擴音器放在直面的喇叭箱子上時,它怎麼看也不好看,看起來太平常了。所以我把喇叭箱子做成了正面有斜度的樣子。」 封閉式的音箱後蓋也證明了比它之前的開放式的有更緊的音質。而且,Bran和Craven製作的電路也產生了獨特的音色。兩者結合,產生了非常不同於Fender Bassman的音色,Marshall團隊設計音箱最初的參照物。一個全新的聲音就這樣誕生了。這個Marshall的第一個音箱最初被叫做MARK II但最終確定在了JTM45。代表了Jim和Terry Marshall,Terry就是Jim的兒子,在一個倫敦的樂隊里吹SAX,也是店裡的幫手。不用說也知道,他的樂隊的設備總是最好的。 還有很多其他的倫敦樂隊感謝Marshall。直到1962年底,JTM45已經開始生產而且銷量非常好。Marshall總是在不停的改進和更新他的產品。到1964年,Marshall開始使用KT66電子管,把音箱的瓦數從35提升到45。 1965年對Marshall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從生意上來說,Jim和一家英國公司Rose-Morris簽了一份15年的代理銷售合同。這份合同為他的生意提供了原始資本,但是有代價。相反,Marshall相信這份和Rose-Morris簽的合同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Rose-Morris根本就不懂經營。比如說,他們在我的價格上提高了55%,就等於直接把我們自己的產品從世界市場上給擠了出去,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Rose-Morris合同同時也把Marshall原本已經建立起來的銷售網路給中斷了,其中包括Jim的老朋友Johnny Jones,在英國北部銷售Marshall的音箱。為了補償他的這位朋友,Jim開發了Park的品牌。基本上就是Marshall音箱,但是商標上寫著Park (也是Jones老婆Margaret的娘家名)。這樣Jones就可以在不違背Rose-Morris合同的前提下繼續銷售Jim的產品了。在之後的歲月中,Marshall經常用Park牌子來常試一些實驗性的產品和那些Rose-Morris不感興趣的產品。也是Marshall根據不同的商業需要所注冊的不同品牌。其中有Big M (針對德國市場)、Kitchen-Marshall(提供給英國北部的Kitchen樂器連鎖店)和Narb(Ken Bran的姓的字母倒過來拼寫)。因為這些牌子的稀少和怪異,所以在音箱收藏市場上總能賣出高價來。

㈡ 誰發明了揚聲器

揚聲器的發明人

自從人類有了夢想,我們就一直努力著,企盼著有一天可以把那些天籟留下,藏在懷里,甚至可以將它們重復播放。這從企盼到嘗試到最終如願以償的過程,就是人類在電與聲的探索中逐漸摸索、逐步成長的過程。
靜電揚聲器:
為了能更好的講述人類電聲史的故事,我們從第一次把人類的聲音傳達到遠方的「電話」開始說起。一百多年前的1876年2月14日,Alexander Graham Bell提出了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專利「電話」。該項發明讓人類的聲音從此可以傳到比叫喊更遠的地方,人類也從此懂得了聲與電的轉換關系,並從此樂此不疲。
為了更好的回放記錄被記錄下的聲音,1910年,S. G. Brown將驅動力和振膜分離,發明了'armature' 電樞耳機。
平衡電樞耳機:
而在1910年,Baldwin 又發明了'balanced armature'平衡電樞耳機。電樞式耳機是在一個U型的磁鐵的中間架設可移動鐵片(電樞),當電流流經線圈時電樞會受磁化與磁鐵產生吸斥現象,並同時帶動振膜運動。這種設計成本低廉,雖然效果不佳,但在當時也是劃時代的發明,該項技術多用在電話筒與小型耳機上。
在記錄聲音的科技方面,1917年,Wente 和Thuras設計了電容式麥克風。
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根據電容式麥克風原理,靜電揚聲器面世。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C. V. Bocciarelli 提出 'constant charge'恆定電荷法則。P. Walker在同一時期獨立發展了相同理論,並將其應用到著名的Quad靜電揚聲器設計中。
靜電揚式聲器基本原理是庫倫(Coulomb)定律,通常是以塑膠質的膜片加上鋁等電感性材料真空汽化處理,兩個膜片面對面擺放,當其中一片加上正電流高壓時另一片就會感應出小電流,藉由彼此互相的吸引排斥作用推動空氣就能發出聲音。靜電單體由於質量輕且振動分散小,所以靜電揚聲器工作於中高頻段,音質輕盈細致,富有特色,很容易得到清澈透明的中高音。但是它的效率不高,聲壓輸出低,動態小,成本較為昂貴也是其弱項。
電動式揚聲器:
和Bell同一時期,不同的揚聲器類型被提出。作為一種業余興趣,Ernst W. Siemens (Siemens & Halske公司創始人)於1874年1月20日,申請了電動式揚聲器原型專利,讓帶支撐系統的音圈處於磁場中,以便使振動系統保持軸向運動。當時主要用於繼電器而不是揚聲器領域。1877年12月14日, Siemens申請了號筒專利,在一個移動的音圈上面附著一個羊皮紙作為聲音輻射器,羊皮紙可以製成指數型錐體形狀,這是第一個留聲機時代的號筒實型。
1898年,Oliver Lodge申請了第一個實用電動式揚聲器專利,將音圈放在內外圓極板的磁隙中運動,和許多發明一樣,當時這個偉大的發明太超前了。這個發明決定了現在99%的現代動圈揚聲器的結構。
又過了整整25年,20世紀20年代,無線電廣播出現。C. W. Rice 和 E. W. Kellogg發表了劃時代的論文'新型非號筒式單元',詳細介紹了直接輻射式揚聲器,利用這個理論設計的售價為250美元的Radiola 104音箱風靡美國。
在過去的五十年間,電動式揚聲器的基本原理沒有變化,只是改進了設計細節及零件。頻響范圍動態范圍等方面較老產品有了長足的發展。電動式揚聲器以結構簡單,音質優秀,成本低,動態大已經成為目前市場主流。
號筒式揚聲器:
號筒式揚聲器起源於留聲機。1928年,Wente 和Thuras 生產了他們的高效率的號筒式揚聲器接受器。號筒式揚聲器的原理是振膜推動位於號筒底部的空氣而工作,因為聲阻很大所以效率非常高,但由於號角的形狀與長度都會影響音色,要重播低頻也不太容易。今天,高效率的號筒主要應用於專業擴聲領域。
帶式揚聲器:
在上述揚聲器技術逐漸成型期間,人們開始明白了理想的換能器應當使用可以通過電流的薄片振動膜,大家開始構思帶式揚聲器。
1923年1月,Siemens Halske的Schottky和Gerlach申請了第一個帶式揚聲器專利。它將一個水平波浪型純鋁簿膜安裝在磁體兩極之間,波浪形純鋁膜可以降低縱向硬度,降低了諧振頻率。
1931年,Olson 和 Massa 生產了帶式麥克風。
帶式揚聲器主要應用於中高頻段,由於其頻響曲線平直,高頻上限極高,有著非常好的瞬態效果,因此可以方便的形成線性聲源。
雖然人類電聲的歷史是如此曲折復雜,但如今確實涌現出非常多的優秀創新型電聲揚聲器,而事實上,這些創新的揚聲器設計讓很多上世紀最好的電聲科學家絞盡腦汁。

㈢ 音響是怎樣發明的

1915年,有一個美國人名叫E. S.Pridham將一個當時的電話收聽器套在一個播放唱片音響的號角上,而聲音可以給一群在舊金山市慶祝聖誕的群眾聽時,電聲學就誕生了。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在美國哈定總統(Harding)就職典禮上,美國貝爾公司把電話的動圈收聽器連接在當時的唱片唱機的號角上,就能夠把聲音傳給觀看總統就職典禮的一大群群眾,因此就產生了很多專業的音響研究及開發了擴聲工程這門學問。音響研究人員不單純是努力地把音響器材進行改進,也做了各類不同音響的實驗來了解人類對聽覺的反應。但最高級的音響研究人同都明白音響學是要整體的研究,要了解音響器材的每一個環節,及人類對聽覺的生理反應,他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發展歷史
電子管
1906年美國人德福雷斯特發明了真空三極體,開創了人類電聲技術的先河。1927年貝爾實驗室發明了負反饋技術,使音響技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遜放大器,較成功地運用了負反饋技術,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上世紀50年代,電子管放大器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高潮時期,各種電子管放大器層出不窮。由於電子管主要技術指標放大器音色甜美、圓潤,至今仍為發燒友所偏愛。
晶體管
上世紀60年代晶體管的出現,使廣大音響愛好者進入了一個更為廣闊的音響天地。晶體管放大器具有細膩動人的音色、較低的失真、較寬的頻響及動態范圍等特點。
集成電路
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首先推出音響技術中的新成員——集成電路,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集成電路以其質優價廉、體積小、功能多等特點,逐步被音響界所認識。發展至今,厚膜音響集成電路、運算放大集成電路被廣泛用於音響電路。
場效應管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生產出第一隻場效應功率管。由於場效應音響功率管同時具有電子管純厚、甜美的音色以及動態范圍達90dB、THD<0.01%(100kHz時)的特點,很快在音響界流行。現今的許多放大器中都採用了場效應管作為末級輸出。

音響組成
音響設備大概包括功放、周邊設備(包括壓限器、效果器、均衡器、激勵器等)、揚聲器(音箱、喇叭)、調音台、聲源(如麥克風、樂器、VCD、DVD)顯示設備等等加起來一套。其中,音箱就是聲音輸出設備、喇叭、低音炮等等,一個音箱里包括高、低、中三種揚聲器,三種但不一定就三個。

㈣ 喇叭是誰發明的

Athena
雅典娜是宙斯的大女兒,兼職戰神,是正義之師。母親是宙斯的首任妻子及堂妹,懷孕後被宙斯吞噬,以阻止雅典娜的出生。但智慧產生自大腦,她全副武裝、破顱而出。她貌美多才,發明了喇叭與長笛;武藝超群又善於針織;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她還曾以和平的橄欖枝贏得雅典城邦。因此,雅典被叫做Athens。在荷馬史詩第五卷中,她身披戰袍,金盔金甲;持長槍,乘火焰戰車,肩掛恐怖大盾牌;目光炯炯,力大無窮。然而優秀的女神不適合做庸者的妻子。她堅守童貞,與灶神、月神合稱處女三女神。

㈤ 第一台藍牙音箱的設計者是誰

藍牙音箱指的是內置藍牙晶元,以藍牙連接取代傳統線材連接的音響設備。藍牙音箱將藍牙技術應用在傳統數碼和多媒體音箱上,讓 使用者可以免除惱人電線的牽絆,自在地以各種方式聆聽音樂。音箱通過與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本等藍牙播放設備連接,達到方便快捷的目的。 目前藍牙音箱以便攜音箱為主,外形一般較為小巧便攜,藍牙音箱技術也

提出公司思樂智公司

提出時間1995

更多

定義解釋

藍牙音箱藍牙音箱就是將藍牙技術應用在 傳統數碼和多媒體音箱上,讓 使用者可以免除惱人電線的牽絆,自在地以各種方式聆聽音樂。自從藍牙音箱問世以來,隨著智能終端的發展受到手機平板等用戶的廣泛關注。 藍牙技術(Bluetooth)讓音箱 無線化變為可能,各類知名品牌都紛紛推出許多外形五花八門的「藍牙音箱」,消費者大約花費幾十元至3000餘元不等的價格,就可以讓自己擁有超級時尚便捷的藍牙音箱。

相關介紹

藍牙音箱藍牙是一種低成本大容量的短距離無線通信規范。藍牙 筆記本電腦,就是具有藍牙無線通信功能的筆記本電腦。藍牙這個名字還有一段 傳奇故事呢。公元10世紀,北歐諸侯爭霸,丹麥國王挺身而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血腥的戰爭被制止了,各方都坐到了談判桌前。通過溝通,諸侯們冰釋前嫌,成為朋友。由 於丹麥國王酷愛吃藍梅,以至於牙齒都被染成了 藍色,人稱藍牙國王,所以,藍牙也就成了溝通的代名詞。一千年後的今天,當新的無線通信規范出台時,人們又用藍牙來為它命名。

1995年,愛立信公司最先提出藍牙概念。藍牙規范採用微波頻段工作,傳輸速率每秒1M位元組,最大傳輸距離10米,通過增加發射功率可達到100米。藍牙技術是全球開放的,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全世界可以通過 低成本的無形藍牙網連成一體。

藍牙技術不僅僅運用於電腦,像移動 電話、數字相機、攝像機、列印機、傳真機、家電等許許多多電子設備都可以採用藍牙技術,實現無線連通,而不必拖一條尾巴(連接線)。隨著藍牙技術的普及,家庭裝修時不再為電器的布線而煩惱;使用家電時,不必為一大堆 遙控器而頭疼,一部手機或是一把汽車鑰匙就能一切搞定;出門在外,公司的工作安排和家裡親人的畫面可以隨時隨地獲得;打卡、 繳費不用排隊,從繳費點附近經過,不必進門就可以輕松完成……藍牙技術的 廣泛應用將使我們的生活無比輕松。

㈥ 世界上第一隻音箱是誰發明的

1837 Page應用電磁體發聲
1876 貝爾和沃森申請電話專利,發明第一個實用的電話受話器
1877 德國人西門子提出了揚聲器雛形的專利
1878 英國物理學家瑞利發表了"聲學原理"
1890 懷特(A.White)發明肩背式送話器(現在電話機的原型)
1907 福雷斯特(De Frorest)發明三極電子管
1911 出現用於收音機的杠桿式揚聲器(如圖1-6所式)
1917 E.C.Weute發明靜電傳聲器
1918 美國Wester Electric公司生產了將電話受話器房子留聲機號筒的擴聲設備
1919 韋伯斯特(A.G.Webster)第一個將數學方法用於揚聲器號筒設計
1920 強生發表了收音機揚聲器專利
1921 Magnavox公司生產號角揚聲器
1922 西門子的格洛克(E.Gterlach)發明了帶式電聲換能器
1923 Kellev提出背後開放式障板和密閉箱
1924 美國Wester Electric公司生產電磁式紙盆揚聲器(如圖1-7所示)
1924 賽克斯(A.S.Sykes)和格洛克發明電動式揚聲器
1924 美國賴斯和凱洛格發明電動式傳聲器
1925 美國的漢納(Hanna)和斯利伯(Slperian)論述了號筒揚聲器的設計方法
1925 出現了帶式揚聲器(如圖1-8所示)
1926 電動式紙盆揚聲器有Magnavox公司投入市場
1927 正縫圈被採用
1929 凱爾(Kyle)推出經典揚聲器

㈦ 喇叭聲是誰發明的

早在1877年,德國西門子公司的Erenst Verner就根據佛萊明左手定律,獲得動圈式喇叭的專利。1898年,英國Oliver Lodge爵士進一步依照電話傳聲筒的原理發明了錐盆喇叭,與我們所熟悉的現代喇叭十分類似,Lodge爵士稱為「咆哮的電話」。不過這個發明卻無法運用,因為直到1906年Lee De Forest才發明了三極真空管,而製成可用的擴大機又是好幾年以後的事,所以錐盆喇叭要到1930年代才逐漸普及起來。另一個原因是1921年以電氣方式錄制的新唱片問世了,它比傳統機械式刻制的唱片有更好的動態范圍(最大到30dB),逼得人們不得不設法改良喇叭特性以為配合。1923年,貝爾實驗室決定要發展完善的音樂再生系統,包括新式的唱機與喇叭,立體聲錄音與MC唱頭、立體聲刻片方式等,就在這波行動中被發明出來。研發喇叭的重責大任,落在C.W. Rice與E.W. Kellogg兩位工程師身上。他們所使用的設備都是當時人前所未見的,包括一台200瓦的真空管擴大機、許多貝爾實驗室自己完成的錄音,以歷年來貝爾實驗室發展出來的各種喇叭 - 像是Lodge的錐盆喇叭雛形、用振膜瓣控制壓縮氣流的壓縮空氣喇叭、電暈放電式喇叭(今天叫電離子驅動器),以及靜電喇叭。

㈧ 誰發明了音箱

貝爾發明的好像是電話吧 電話不是音響吧
電話=音箱??? 還是我搞錯了 ??? 他之後又發明了音箱??
不知道???

1837 Page應用電磁體發聲
1876 貝爾和沃森申請電話專利,發明第一個實用的電話受話器
1877 德國人西門子提出了揚聲器雛形的專利
1878 英國物理學家瑞利發表了"聲學原理"
1890 懷特(A.White)發明肩背式送話器(現在電話機的原型)
1907 福雷斯特(De Frorest)發明三極電子管
1911 出現用於收音機的杠桿式揚聲器(如圖1-6所式)
1917 E.C.Weute發明靜電傳聲器
1918 美國Wester Electric公司生產了將電話受話器房子留聲機號筒的擴聲設備
1919 韋伯斯特(A.G.Webster)第一個將數學方法用於揚聲器號筒設計
1920 強生發表了收音機揚聲器專利
1921 Magnavox公司生產號角揚聲器
1922 西門子的格洛克(E.Gterlach)發明了帶式電聲換能器
1923 Kellev提出背後開放式障板和密閉箱
1924 美國Wester Electric公司生產電磁式紙盆揚聲器(如圖1-7所示)
1924 賽克斯(A.S.Sykes)和格洛克發明電動式揚聲器
1924 美國賴斯和凱洛格發明電動式傳聲器
1925 美國的漢納(Hanna)和斯利伯(Slperian)論述了號筒揚聲器的設計方法
1925 出現了帶式揚聲器(如圖1-8所示)
1926 電動式紙盆揚聲器有Magnavox公司投入市場
1927 正縫圈被採用
1929 凱爾(Kyle)推出經典揚聲器

http://ke..com/view/13534.htm#10

㈨ 揚聲器的發展歷史

為了能更好的講述人類電聲史的故事,我們從第一次把人類的聲音傳達到遠方的「電話」開始說起。一百多年前的1876年2月14日,Alexander Graham Bell提出了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專利「電話」。該項發明讓人類的聲音從此可以傳到比叫喊更遠的地方。人類也從此懂得了聲與電的轉換關系,並從此樂此不疲。
為了更好的回放記錄被記錄下的聲音,1910年,S. G. Brown將驅動力和振膜分離,發明了'armature' 電樞耳機。
而在1910年,Baldwin 又發明了'balanced armature'平衡電樞耳機。1898年,Oliver Lodge申請了第一個實用電動式揚聲器專利,將音圈放在內外圓極板的磁隙中運動,和許多發明一樣,當時這個偉大的發明太超前了。這個發明決定了現在99%的現代動圈揚聲器的結構。
號筒式揚聲器起源於留聲機。1928年,Wente 和Thuras 生產了他們的高效率的號筒式揚聲器接受器。號筒式揚聲器的原理是振膜推動位於號筒底部的空氣而工作,因為聲阻很大所以效率非常高,但由於號角的形狀與長度都會影響音色,要重播低頻也不太容易。今天,高效率的號筒主要應用於專業擴聲領域。
在上述揚聲器技術逐漸成型期間,人們開始明白了理想的換能器應當使用可以通過電流的薄片振動膜,大家開始構思帶式揚聲器。
1923年1月,Siemens Halske的Schottky和Gerlach申請了第一個帶式揚聲器專利。它將一個水平波浪型純鋁簿膜安裝在磁體兩極之間,波浪形純鋁膜可以降低縱向硬度,降低了諧振頻率。
1931年,Olson 和Massa 生產了帶式麥克風。
帶式揚聲器主要應用於中高頻段,由於其頻響曲線平直,高頻上限極高,有著非常好的瞬態效果,因此可以方便的形成線性聲源。
電聲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改變著人類的未來,我們期待將來有更多的電聲轉換器被發明並改變人類的娛樂方式,讓天籟真正的留在人類的懷中。
詳細見 http://www.yxokjob.com/Html/12065/1030055063.html

㈩ 音箱是誰發明的

箱的歷史 如果不是因為Marshall音箱,Cream和Jimi Hendrix Experience在60年代末時就不會那麼出色,如果Cream和Hendrix沒有那麼棒,重金屬可能就沒有誕生。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重金屬音樂,那麼也不會有《Guitar World》雜志。那麼你們這些讀者可能現在正在學吹單簧管,或者在努力訓練成為一名體育明星。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欠這個非常熱心的有涵養的倫敦紳士一個大人情——他的名字是Jim Marshall。Marshall音箱是搖滾樂發展歷程中最偉大的豐碑,同時影響了搖滾樂歷史中最有影響力的偉大吉他手們:Pete Townsend、Jimi Hendrix、Eric Clapton、Jeff Beck、Jimmy Page、Ritchie Blackmore、Mick Ralphs、Angus Young、Billy Gibbons、Eddie Van Halen、Yngwie Malmsteen、Slash、Dave Navarro和Tom Morello,這里只列出一部分人。今年(2002年)是Marshall Amplification公司成立的第40個年頭。正是我們做一個全面的回顧Marshall歷史的好時機。 作為一位現年已是79歲的老人,Jim Marshall仍然一如既往的每天都去位於英國Milton Keynes的公司總部參與一切和公司有關的運作。「我仍然早上6點就起床,我從來都是第一個進公司,我不喜歡浪費光陰。」 Jim Marshall 13歲就進入了演藝圈,他做過從跳踢踏舞、合唱團員、鼓手、樂團領隊和打鼓指導。在1960年,他在Hanwell的Uxbridge路旁開了他的第一家專門賣鼓的商店。但是在經常光顧商店的年輕搖滾樂手的鼓動和要求下,Marshall也開始做起了其他樂器的生意,包括電吉他和擴音器/音箱。這些鼓動他的樂手中就有一個吉他手,他的名字是Pete Townsend。在之後的幾年內,他和他的樂隊The Who走紅了整個英國,但是在1960年時,Marshall只知道這個年輕人是他的一個吹薩克斯管的老朋友Cliff Townsend的兒子。 Marshall回憶當時年輕的Pete總是和他的朋友在抱怨。「Pete總是說,『在倫敦西面的樂器店裡,那的人總是瞧不起我們,就因為我們是玩搖滾樂的。為什麼你不在你的店裡賣吉他和音箱呢?』我就說,「我只會打鼓,我可不懂吉他和音箱,不過我可以試試。』我試了,自從這個「試」字出了口,我就一直成功至今。」 很多那個時代的大樂團的樂手都對搖滾樂有很大的成見。但是Marshall很早就對這些不在乎了。「Mick Waller(後來與Jeff Beck和Rod Stewart合作)是最早跟我學鼓的學生中的一個,他就要我教他學打搖滾樂鼓。」「我就告訴他『其實那是很容易的,因為節奏全是四分音符,和拉丁音樂一樣,只不過重音在不同的地方。但是相信我,這種流行的東西幾個月以後就會被人們忘記。』我當時有多麼的糊塗啊?」 Marshall在一個非常適合的時機進入了音樂樂器這一行。The Beatles1963年的首張專集開啟了英國搖滾樂征服美國和全世界流行音樂界的篇章。全世界都在關注著英國。但是多數英國樂手用的樂器都是美國做的。Marshall的商店裡賣的最好的兩件樂器是Gretsch Country Gentleman (George Harrison非常喜歡用的琴)和幾乎完全美國製作的Fender Tremoulx音箱。 但這個局面將馬上改變。在1962年,Jim Marshall雇了一個修理工——Ken Bran,他曾經是倫敦走場樂隊Peppy & the New York Twisters的成員。兩個人都經常和光顧商店的樂手交流意見。其中包括Pete Townsend,錄音棚手Big Jim Sullivan和當時的流行樂隊Brian Poole & the Tremoloes的成員。「他們來我的商店看我,說外面能買到的音箱不適合他們玩的這種音樂。」所以Marshall決定試一試自己製作為當時的搖滾樂量身定做的音箱。從純粹的經濟角度上來說,這個主意也是非常可行的,因為英國產的音箱可以以比美國進口的音箱更便宜的價格在英國本土出售。 Jim Marshall在二戰期間曾修理過戰斗機上的電路,但是他從來沒有音響器材方面的經驗。「我和Ken Bran談過,然後他說『我的技術還不夠獨立的從什麼都沒有開始製作一個音箱。但我知道EMI有個特聰明的18歲孩子,叫Dudley Craven。』我就說,『帶他來見我,我和他聊聊。』後來我就問這個年輕人,『你願意加入我們的團隊一起製作第一個搖滾樂音箱嗎?』他說,『我太願意了,但是我現在在EMI打工。』我問他,『你掙多少錢?』他回答,『一周四個英鎊。』我說,『如果我一周發你15英鎊,和Ken一樣呢?』他爽快的答應了。可能現在聽起來挺可笑的,但是當時15英鎊可是不少錢呢。」到1962年9月,Bran和Craven已經完成了第一個Marshall音箱的雛形。那是一個模仿了Fender Bassman 5F6A的35瓦音箱。雖然有些電路的偏壓和阻尼器和其他的零件因為當時可供選擇電器零件缺乏的限制而有所不同。但是Marshall仍需要為它製作一個Cab。Marshall以前在樂團里時就製作過喇叭音箱,他就在家裡的車庫里開始做了起來。他一開始是打算根據Bran和Craven的設計加上分開的兩個12英寸的喇叭。 「但是擴音器很快就把喇叭給爆了,因為當時的喇叭只能承受25瓦。所以我就說,『我試試用4個喇叭。』但是我需要把它做的盡可能的小。因為當時的交通運輸全靠小貨車。我把喇叭箱子的後蓋上蓋上了一塊硬板,因為我知道那樣更好聽。」 這么一個平凡的考慮就演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4X12喇叭箱子,命中註定要成為搖滾音箱設計中的經典。「但是當我把擴音器放在直面的喇叭箱子上時,它怎麼看也不好看,看起來太平常了。所以我把喇叭箱子做成了正面有斜度的樣子。」 封閉式的音箱後蓋也證明了比它之前的開放式的有更緊的音質。而且,Bran和Craven製作的電路也產生了獨特的音色。兩者結合,產生了非常不同於Fender Bassman的音色,Marshall團隊設計音箱最初的參照物。一個全新的聲音就這樣誕生了。這個Marshall的第一個音箱最初被叫做MARK II但最終確定在了JTM45。代表了Jim和Terry Marshall,Terry就是Jim的兒子,在一個倫敦的樂隊里吹SAX,也是店裡的幫手。不用說也知道,他的樂隊的設備總是最好的。 還有很多其他的倫敦樂隊感謝Marshall。直到1962年底,JTM45已經開始生產而且銷量非常好。Marshall總是在不停的改進和更新他的產品。到1964年,Marshall開始使用KT66電子管,把音箱的瓦數從35提升到45。 1965年對Marshall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從生意上來說,Jim和一家英國公司Rose-Morris簽了一份15年的代理銷售合同。這份合同為他的生意提供了原始資本,但是有代價。相反,Marshall相信這份和Rose-Morris簽的合同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Rose-Morris根本就不懂經營。比如說,他們在我的價格上提高了55%,就等於直接把我們自己的產品從世界市場上給擠了出去,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Rose-Morris合同同時也把Marshall原本已經建立起來的銷售網路給中斷了,其中包括Jim的老朋友Johnny Jones,在英國北部銷售Marshall的音箱。為了補償他的這位朋友,Jim開發了Park的品牌。基本上就是Marshall音箱,但是商標上寫著Park (也是Jones老婆Margaret的娘家名)。這樣Jones就可以在不違背Rose-Morris合同的前提下繼續銷售Jim的產品了。在之後的歲月中,Marshall經常用Park牌子來常試一些實驗性的產品和那些Rose-Morris不感興趣的產品。也是Marshall根據不同的商業需要所注冊的不同品牌。其中有Big M (針對德國市場)、Kitchen-Marshall(提供給英國北部的Kitchen樂器連鎖店)和Narb(Ken Bran的姓的字母倒過來拼寫)。因為這些牌子的稀少和怪異,所以在音箱收藏市場上總能賣出高價來。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