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課程
1. 音樂創造作為課程基本理念,其具體涵義是什麼
音樂是一種非語義的信息,音樂的這種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特徵給人們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提供了想像、聯想的廣闊空間。音樂藝術的創作、表演、欣賞等各個環節均體現了鮮明的創造意識並伴隨著獨特的創造行為,因此,音樂是創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音樂藝術的這一特質,使音樂教育在發展孩子們的創造力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優勢,這無疑為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創造,對於基礎音樂教育的價值,已引起包括課程專家和學科專家在內的眾多音樂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越來越成為廣大基礎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因此,如果僅僅把音樂創造融在其他音樂教學內容之中,就不可能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審美育人作用。只有把音樂創作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獨立出來加以強調,中小學音樂教學才能夠獲得最大的教育效益。而且就世界范圍而言,音樂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世界上著名的音樂教學法以及音樂教育家,也都十分重視音樂創造教學。在具體的創造教學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正確處理模仿與創造的關系。中小學生的音樂創造活動常常是從模仿入手的,模仿是音樂創造的必經之路。通過模仿,可能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創造學習。 第二,分清即興創造與創作的異同。即興創造是指學生根據當時的感受而產生的一種音樂創造行為,是事先不必做准備的臨時創作,它往往與即興表演聯系在一起。而創作或改編樂曲則需要經過准備孕育,在醞釀創意之後再進行的加工塑形,最終成為一部音樂作品。即興創造與創作是音樂創造教學領域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教學中缺一不可,不能偏廢。 第三,注意在音樂創造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內心聽覺,啟發學生想像自己的創造效果,先描述,再與實際音響對照,如此反復練習,使學生的內心聽覺與創造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關注對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同時,更要關注音樂教育方式的創新。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首先需要一種創造性的音樂學習。雖然,作為一個學科,音樂某些規律性東西需要向學生傳授,但音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殊性質只能靠想像力去再創造。那種傳統的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師徒式教學方式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背道而馳、大相徑庭。而音樂教育方式的創新,則追求一種無權威的學習機制,追求一種自由、和諧、雙向交流的教學氛圍。要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憑借音樂交流審美信息,這里沒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那種權威性和強迫性,教學雙方完全是一種平等的關系。音樂教師要勇於從傳統的角色中跳出來,「教書匠」為「教學設計師」、「指導者」、「合作夥伴」,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寬松、融洽的人際環境。音樂課堂上,學生可以說不,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允許質疑,鼓勵探索,尊重學生對音樂的不同體驗與獨立思考。如果從更深的層面上來說,那麼音樂教育方式的創新則應體現較強的民主意識,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基礎音樂教育是義務教育,無論學生是否具有音樂天賦,都有接受音樂教育的權利,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終生享有音樂樂趣,是基礎音樂教育的崇高責任。 四、 如何理解「倡學科綜合」? 綜合,是基礎教育的一種基本理念。它體現了現代教育的一種發展趨勢,是學科體系向學習領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回歸。以審美教育為主旨的基礎音樂教育,之所以倡導「綜合」的理念,根本的要義在於「綜合」有益於改變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諧發展。 音樂課程的綜合,是以音樂為本的綜合。實踐證明,中小學接受音樂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所接受的音樂教育的廣度與深度較大地影響著其他素養的提高與音樂能力的發展。因此,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勢,對音樂教育的各種影響因素給予高度重視。從藝術的本質上講,一切藝術都是心靈的藝術,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藝術形式或同一藝術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審美意蘊、表現手法等方面本來就有許多相通之處。從發生學的角度看,各藝術門類本是源於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與此同時,這種藝術之間或同一藝術形式的不同內容之間所固有的融合趨勢與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也存在著某種同構關系。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通感」這一心理現象,也使得藝術之間或同一藝術形式的不同內容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必要和可能。在另一方面,作為藝術的一個最主要的門類,音樂也同廣泛的文化領域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這也使得音樂課程同其他非藝術課程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可能。如在中小學各門課程中,語文、歷史、地理、生物、數學、體育等都或多或少與音樂有著一定的聯系,這也使得音樂教學與這些課程之間的聯系成為可能。此外,只要音樂教學能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勢,具有較寬的視野,那麼,課外音樂活動、社會音樂教育環境便都能成為音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音樂課程中貫徹綜合原則,可以有以下具體做法:其一,把包括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文化等在內的音樂教學的各方面內容充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音樂文化知識可以在學生參與的創作、演唱、演奏、欣賞等音樂實踐活動中結合著講解;許多音樂欣賞內容可以通過演唱、演奏來加深體驗,加深理解;可以結合唱歌與演奏來進行創作教學,並通過唱歌與演奏來展示學生的創作成果。其二,把音樂與包括舞蹈、戲劇、美術等在內的其他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讓學生通過舞蹈、律動來表現音樂。音樂與美術融合即是聽覺與視覺的結合,可使學生更形象地理解音樂。其三,把音樂課程與包括語文、歷史等在內的與音樂藝術有關的其他非藝術課程適當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音樂與文學關系密切,音樂教學可與語文教學(詩詞、戲劇段落等)溝通;音值、節奏等內容可與數學課中的數量概念結合講解;節奏與自然界現象、與人的生理現象以及人的運動方式有關,教學時可與自然常識課溝通;體育課的廣播操、韻律操等與音樂節奏感、旋律感的聯系很緊,也能夠有效結合;一定的音樂與這種文化產生的民族、地理、環境、歷史條件、語言語音特點、生活習俗、文體交流等有著密切聯系,故音樂課與歷史課、地理課的結合也並非困難。
2. 中學生創新課程都有哪些
創業創新課程類型
船業創新課分為理論課和實踐課
開展動態的創新思維訓練是為了培養同學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把原本是教師講解的內容設計成問題,讓同學們尋找生活中的例子進行理解,然後替代教師來講解,教師起引路的作用。這類歸為理論課。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設計問題和情境,由同學們以團隊為單位自己進行創新或創業方案的設計,並完成自己所設計的方案,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的機會。這類歸為實踐課。
(三)創業創新課程學習要求
動腦、動手、動口相結合,變單純接受知識為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積極開展創業創新的團隊訓練。
躍躍欲試 腦力激盪
心有靈犀 一點就通
感悟夢幻 超越自我
體驗創造 放飛心靈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快樂分享 回味無窮
學有所得 課後拓展
(四)創業創新課程需要轉變觀念
WTO的學習觀、就業觀、智慧觀
學習觀的新視野:教師的職責是一張「地圖」,真正去游覽、欣賞、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的是學生自己。
就業觀的新視野:國際大市場。向大學生呼籲「創造新職業,何必守著現有的職業群!」WTO就是一個全球就業的大市場。
智慧觀的新視野:系統科學方法論。方法論給人以智慧,但卻缺少創造技法課程,創新思維訓練的教學活動就是在追求這個目標。 與此同時要更好的學會合作。
————(21世紀中國教育論壇)
3. 課程中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誰的價值,公眾?自己的,會被停課程。
4. 如何提升學校課程領導力,創造出獨特的課程
如何提升對課程教學的領導力 對課程的領導力,是一所學校發展的軟實力,主要是指回學校領導教答師團隊根據新課改的課程方案和學校的辦學目標,創造性地設計、編制、開發、實施新課程,從而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辦出學校特色品牌的能力。新課程方案確定...
5. 簡述創新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本課程的抄宗旨,就是為學生提供一襲個學習如何把自己已經掌握的各個方面的知識(實踐知識與理論知識)調動和融會貫通起來,並發揮想像力解決實際問題的環境。在教學當中通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培養學生對於事物的洞察能力與發現事物之間的異同點並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培養他們「異想天開」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掌握基本的「智力激勵法」、「提問追溯法」、「聯想類推法」、「反向探求法」、「系統搜索法」、「 組合創新法」和「知識鏈接法」等創造性思維的技巧與策略。
6. 創新課程怎麼寫
1、明白知識就在身邊,從生活中激發對數學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在備課時根據給出的例題,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感興趣的事進行改編,然後進行教學,讓學生覺得自己學習的數學都是生活中常見、熟悉的事物,學習後又能把這些知識拿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所以他們很快會明白學數學知識是很有價值的。 生活中的事情有絕大部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做過,大腦中可以很快呈現出這種印象,不抽象。所以舉手回答的學生明顯比以前多了,大家都很願意去思考,回答也非常流利。這樣不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完課本中的知識,明白學習數學就是幫助自己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同時營造了一個活躍、和諧的良好課堂教學氛圍。本文來源於,網路一下「」你就能找到本站。 2、融洽師生感情,促進學習的興趣。 根據我平日的教學觀察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由於喜歡某個老師而對她所任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某個教師而對她所任學科毫無興趣,學生這方面的表現特別明顯。我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同樣一節課的知識內容在兩個班教學,其中一個班我用微笑的臉、表揚、肯定的語言進行教學,這堂課在輕松、愉快、和諧中順利完成;而另外一個班,我板著臉孔,粗聲粗氣地對他們說話,這堂課在沉悶、壓抑中進行,到最後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教師一個親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熱情而富有鼓勵的話,一個肯定表揚的手勢,都能使學生萌生積極愉快的感覺。相反,教師過分嚴厲的批評,兇狠的目光,斥責的聲調會使學生望而生畏,產生一種壓抑,甚至恐懼、害怕的心理,因此教師應該善於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和不良心境,用積極姿態,滿腔熱情地進行教學,用自己飽滿的精神狀態去感染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以飽滿的熱情去學習數學。 3、課堂用賞識的語言激勵學生,激發自主探究的動機。 在教學中,運用賞識、表揚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暗示,看到學生的閃光點,一一加以肯定,學生可能會因為教師的一句話而使陰霾的心情雲收雨霽,使平淡無奇的日子絢爛繽紛,甚至可以發跡他的一生,所以教師不要吝嗇表揚贊美之詞,因為在學生心目中教師的地位是神聖的,教師即使說一句:「回答正確」「你真棒」「真愛思考」「好口才」等一句簡單的話而產生對老師、對學習的濃厚興趣,進而主動、積極地去探究知識。
7. 什麼是創新課程
創新課程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如何把自己已經掌握的各個方面的知識(實屬踐知識與理論知識)調動和融會貫通起來,並發揮想像力解決實際問題的環境。
在教學當中通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培養學生對於事物的洞察能力與發現事物之間的異同點並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培養他們「異想天開」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8. 創新課程包括哪些
課程特點:
1. 幼兒離不開游戲,在游戲中幼兒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本課程採用幼兒所喜愛的低結構、快速塑型材料,讓孩子們能夠使用點、線、面、軸、齒這5個基本元素進行自由拼插。在游戲中,幼兒能夠使用運動方舟創造力游戲材料,藉助「積木語言」,運用與身俱來或自己所創造的符號系統,表現自我,滿足自我,實現自我。
2.體能創新課程的創造力游戲通過由簡單到復雜,由平面到立體,由靜態到動態,由動態到機械聯動的建構模式,讓孩子在玩游戲過程中完成一維、二維、三維再到四維的持續漸進學習。
3.3-7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體能創新課程的創造力課程結合27項手部訓練,鍛煉孩子手部精細化程度,使孩子得到手手協調,手眼協調以及手腦協調的全面鍛煉,從而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本課程運用獨特的設計理念讓孩子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情緒飽滿,態度積極,通過眼、耳、手、口、鼻、身、心等多感官共同協調鍛煉,促進豐富而健康的腦神經鏈接,構建出優質、高效的大腦神經網咯、從而達到促進孩子全腦發育和開發的目標。
這套課程結合運動方舟運動器械多變的特點,一物多用、一物多練開發了科學,規范以及充滿童趣的體育活動,既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性,又關注幼兒發展的整體性,最終促成幼兒全面發展的目標。
9. 教練技術為了自己在課程中創造最大價值你需要冒的險是什麼
1、面子問題: 日常生活中沒有人願意去得罪你,說你的不足,都只是按照《人回際關系鐵律》來答說你的好。 在教練技術課程中,你的教練,你的同學,甚至於你自己,都會對你進行赤裸裸的分解,讓你看到你的真實自我。
2、成長問題: 在你看到自己的不足,想要去改變的時候,總會有別的什麼人去擋道,親戚,朋友,等等,因為他們不了解你的轉變,再者基於他們自身的觀點去評論你,要求你, 這個成長過程也很有風險, 要麼改變了,要麼維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