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新型傳染病如何預防

新型傳染病如何預防

發布時間: 2020-12-25 05:15:45

A. 小學生應該怎樣預防常見傳染病的防治措施

安全是指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危害的隱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安全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將系統的運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損害控制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aware天貓
一、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傳染源為患者和病毒攜帶者,在發病前的最初三天,傳染性最強。病毒隨打噴嚏、咳嗽或說話噴出的飛沫傳播,主要表現:起病急驟、高熱、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乾咳,少數患者可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二、普通性感冒
成人感冒以鼻病毒為主,兒童以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為主。臨床表現:潛伏期短,約一天左右,起病較急,一般僅有輕度發熱,體溫多不超過39攝氏度。常咽痛、頭痛、全身乏力,並有鼻塞、噴嚏、流涕、胃不適等。
三、麻 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兒、未患過麻疹者,主要臨床表現是發燒、咳嗽、流涕、瞼結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發熱3-4天後出現全身紅色斑丘疹,經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復,注意防止合並肺炎、心肌炎。
四、水痘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開始常有低熱,上呼吸道及胃腸道症狀,此期約為一天。發熱一天左右即出現皮疹。先由軀干及頭部出現,後見於面部及四肢,皮疹軀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為小丘疹,一天內即變成泡疹、透明如水珠,橢圓形、大小不一。周圍有紅暈,皮疹有搔癢感,水泡一天後混濁,2-3天干縮結痂,一兩周內痂皮先後脫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內皮疹陸續分批出現。
五、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常先有發燒、頭痛、食慾減退,惡心嘔吐、全身不適等。1-2日後出現腮腺腫脹,先發生於一側,1-2天內另一側也腫大,也可兩側腫大,2-3天內達高峰,特點是以耳垂為中心,嚴重者頜下、頸側及面頰的軟組織也發生腫脹,邊緣不太清楚,有彈性感覺,觸摸時感覺疼痛,張口咀嚼時更明顯。並發症主要有無菌性腦膜炎、腦膜腦炎、腦炎,合並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腎炎、耳聾等。病後一般可獲終身免疫。
雖然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是各種傳染病的基本的預防措施是相通的,只要我們按時完成兒童計劃免疫程序、了解和掌握一下一些基本的預防知識,就能有效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1、接種疫苗:進行計劃性人工自動免疫是預防各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環節,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
2、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教室、電腦房等;
3、不到人口密集、空氣污染的場所去,如商場、浴室等;
4、勤洗手,洗手時要用流動水徹底清洗干凈,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5、到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家後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7、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應多吃一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
8、發熱或有其它不適及時就醫;
9、 避免接觸傳染病人,盡量不到傳染病流行疫區;
10、培養健身興趣,加強體能鍛煉,提高預防疾病的能力;
11、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及房間適當消毒,如日光下晾曬衣被,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用消毒劑噴灑、擦拭。
秋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是只要我們積極預防、正確對待,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將它們拒之門外。

B. 怎樣預防傳染病,一二條

「傳染病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人群當中通常對於傳染病有一些不專正確的認識,甚至屬有一定的恐懼的心理,認為和傳染病人接觸都會造成疾病的感染,但是不同類型的傳染病,傳播途徑、傳播特點是不相同的,要通過了解不同傳染病的特點,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

C. 豬傳染病該如何防治

(1)嚴格按科學規律飼養管理
豬只具有健壯的體質是防止疾病發生的基本保證。優良品種豬,生長快,肉質好,但對各種不良的飼養條件反應敏感,所以對這種豬更應該加強飼養管理。
(2)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減少發病的機會
應盡可能地減少不良環境條件對豬只發育的影響,如冬季保暖、夏季防暑、自動飲水、高床網上培育等,減少自然選擇對人工選擇作用的抵消。
(3)切斷傳染鎖鏈,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包括三個環節,即病原體—傳播途徑—易感動物,這三個環節構成了傳染鎖鏈,只要能夠有效地切斷傳染鎖鏈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但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局限在一個方面,應從三個方面同時入手。
①消除病原體
患有傳染病的豬,特別是發病嚴重的豬會不斷產生和大量排出感染力極強的病原體,是重要的傳染源。所以,必須對病豬實行隔離措施,對因傳染病死亡的豬,必須嚴格按獸醫衛生管理措施深埋或銷毀。
②控制傳播途徑
對於直接傳播途徑,要通過隔離方法進行。間接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病豬污染的飼料、飲水、用具等。在日常飼養管理中,應嚴格地分群使用工具,杜絕人員流動,杜絕非豬場人員隨意來場參觀和從事其他活動。本場工作人員也必須注意每個環節的消毒衛生。
③建立正確的免疫制度
消除豬對某些傳染病的易感性。使豬只對該地區傳染病處於非易感狀態並具有強大的免疫能力。

D. 如何預防冬季傳染病

1、積極學習和了解冬季常見傳染病的基本知識,掌握防病知識,樹立防病意識。

2、注意氣候專變化,隨時增減衣服屬,避免受涼。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3、凈化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工作、學習、生活環境通風換氣,辦公室、教室及寢室等開窗通風,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3次,每次30分鍾以上。尤其是寢室,在離開時一定要把門窗打開,讓陽光充分照射。

4、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抵抗力。要注意飲食平衡,營養搭配,保證每日適量的蛋白質、澱粉、脂肪和維生素的攝入。注意多飲水,多食新鮮的瓜果、蔬菜,忌煙酒。

5、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如:早操、晨跑、散步、太極拳等,平時增加戶外活動,可增強血液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從而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6、加強個人衛生和個人防護。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

E. 油輪上有預防新型傳染病措施嗎

科學家們時刻在監測著襲擊人類的新病原體。美國野生生物基金會的巴爾博士認內為,自然環境的優容劣,是關繫到人類健康與否的無法迴避的大問題。以巴爾博士為首的一個課題小組,始終在孜孜不倦地探索這樣一個重大課題:人類健康與野生生態系統之間究竟存在一種什麼樣的關系?該科研小組向以「環境保護醫學」先驅的形象享譽世界。

F. 怎樣預防傳染病小學生作文

豐腴的土地里種出一個春季。半剪雲彩映一片蔚藍藍的天,絢風中的花悄悄地在清晨梳妝,山巒間溪水喧嘩地叫醒了太陽。溪谷中的夜還有冬天未融化的水,「哈嚏」的一聲天光朦朧時。
現病史:
兒童多動症
春天的早晨像一個青澀的蘋果,帶些涼意,拌些醉。
早自修的鈴聲沒響時就有人抄作業,他們喜歡在作業中一「寫」千里的滑行而不是思考。一氣呵成的感覺令他們心兒蹦蹦跳,老師時隱時現真是憂心忡忡啊,還好沒什麼異樣。
醫生看看臉色,診診時間的脈搏說:「何必忐忑不安,為什麼不去自己做作業呢?那些懶散的時間又付之何處?」
溫度低於37『C,PH值淡淡的顯出1……兒童多動症。
病人也是有例可援,哎,「這什麼學校啊,離我的大同社會還有多遠啊,手上的筆成了拐杖,17歲的學生成了機器,還可悲的患上了兒童多動症。」
都是作業惹的禍,那些抄作業的太累人。
流感
過去啊,像蠟片一樣剝去,痛苦與快樂都寡然無味。
現在啊,崢嶸歲月,有人樂此不疲,有人睡眼惺松。
不可以視而不見,不可已充耳不聞。對於哼鼻涕的聲音我們不應該抱怨。春天的確也感冒了,下了幾場雨,開了幾天晴。在下雨天時太陽在一旁袖手旁觀而同學們卻在為體育課的泡湯感慨。在陽光明媚的時同學們一個個活靈活現,精血誠聚有什麼病也都拋之腦後。爾後一場快樂瘋狂的籃球戰後鼻涕好象在懲罰不懂把握的他們。
幽靜的校園,橘紅色的落日像山水畫一樣在苗圃的莊稼安靜地呼吸這春的氣息。夜的黑色很快污黑了一天,就好象老學校教室中的黑板那些漆黑那般深邃。是哪般風熱之氣烘托棉被一陣暑熱,掀片角,赤著膀子。還是些暖意,深沉地浸在春夜中。夜還是冷的光看他的顏色就知道了。就接連的一個咳嗽,一個頭痛,鼻塞,咽痛,發熱的相繼而來。
這些同學中的病人需要注意保養了。其他的人也一樣。
周老師常說;「要是能分快班慢班就好了,可現在不許了。」的確《亭林文集》中也記載著;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說的是即是書友。良師益友則為宜而壞的風氣使人懶惰,散漫,這種習慣也像流感一樣蔓延著。
孟母何必三遷,只為求朝夕的琅琅。
今我何必流涕,只為求朝夕的靜謐。
今你何必言語,只為求朝夕正氣。
曹劌曰;夫戰,勇氣也。
我說;夫考試,風氣也。

G. 常見流行病及其預防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其發病率占傳染病之首位。潛伏期1—3日,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乾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傳染期為1周。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 2、水痘 水痘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臨床表現是中低等發熱,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的卵園形的小水皰,24小時後水皰變渾濁,易破潰,然後從中心干縮,迅速結痂。臨床上往往丘疹、水皰疹、結痂同時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軀干,繼頭面、四肢,而手足較少,且瘙癢感重。接受正規治療後,如果沒有並發感染,一般7-10天可治癒。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染和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觸傳染。人群普遍易感,兒童多見。由於本病傳染性強,患者必須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乾燥結痂為止。 3、流行性腮腺炎 俗稱「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傳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癒。典型的臨床症狀是發熱、耳下腮部、頜下漫腫疼痛,腮腺腫大的特點是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方蔓延,可並發腦膜腦炎、急性胰腺炎等。傳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病毒經過飛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預後良好,病後有持久的免疫力。 二、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基本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 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為例,來說明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當流感患者講話、咳嗽、打噴嚏時,會從鼻咽部噴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懸浮於空氣中,周圍的人吸入了這種帶有病毒的空氣以後,病毒進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見,流行性感冒的傳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傳播途徑是飛沫、空氣傳播,易感人群則可以包括大多數人。 三、預防措施 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基本的預防措施是相通的,我們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有效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1.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2.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染的場所去,如:農貿市場、個體飲食店、游藝活動室等; 3.勤洗手,並用流動水徹底清洗干凈,包括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4.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宿舍、電腦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潔的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及吃帶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隨便倒垃圾,不隨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類並統一銷毀。 7. 注意個人衛生,不隨便吐痰,打噴嚏; 8.發熱或有其它不適及時就醫;到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後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觸傳染病人,盡量不到傳染病流行疫區; 10.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及房間適當消毒,如日光下晾曬衣被,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 春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H. 什麼口罩才能預防傳染性疾病

什麼口罩才能預防傳染性疾病?這幾種一定不要買,不然病魔會來敲門

如今新型肺炎,大家都非常關注,為了安全,大家出門也都戴了口罩。但是一些人再買口罩的時候,可能並不在意,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口罩,才能預防傳染性疾病,如果弄錯了,買了一些沒有防護作用的口罩,那麼即使戴口罩出門,依舊免不了病魔來敲門,你知道么?

(所有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百家、頭條、企鵝等多平台賬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I. 因傳染病疫情取消旅遊怎麼扣費

因疫情。呃,傳染病取消旅遊的這個不可以扣除任何費用,可以說是原價返回,你如果是有扣款的可以到當地部門投訴。

J. 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

傳染病肆虐人類的歷史不下數千年,是對人類危害最大的疾病。隨著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醫葯學科也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生活衛生條件的改善、抗菌素的應用和免疫疫苗的不斷問世,使傳染病對人類生存和健康的威脅日益減輕,疾病的防治重點由傳染病逐漸向非傳染性慢性病過渡和轉移。然而,近年來,全球傳染病發病率大幅度回升,流行、暴發事件不斷,一些被認為早已得到控制的傳染病卷土重來,同時又新發現了數十種傳染病。WHO總幹事在《1996年世界衛生報告》中振聾發聵地提出:「我們正處於一場傳染性疾病全球危機的邊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躲避這場危機。」因此,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仍是世界各國乃至全球的一個突出重點。
1、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策略
(1)預防為主:預防為主是我國的基本衛生工作方針。多年來,我國的傳染病預防策略可概括為:以預防為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發展三級保健網,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傳染病的預防就是要在疫情尚未出現前,針對可能暴露於病原體並發生傳染病的易感人群採取措施。
①加強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通過改變人們的不良衛生習慣和行為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可通過大眾媒體、專業講座和各種針對性手段來使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獲得有關傳染病預防的知識,其效果取決於宣傳方式與受眾的匹配性。健康教育對傳染病預防的成效卓著,如安全性行為知識與艾滋病預防,飯前便後洗手與腸道傳染病預防等,是一種低成本高效果的傳染病防治方法。
②加強人群免疫:免疫預防是控制具有有效疫苗免疫的傳染病發生的重要策略。全球消滅天花、脊髓灰質炎活動的基礎是開展全面、有效的人群免疫。實踐證明,許多傳染病如麻疹、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乙型肝炎等都可通過人群大規模免疫接種來控制流行,或將發病率降至相當低的水平。
③改善衛生條件:保護水源、提供安全的飲用水,改善居民的居住水平,加強糞便管理和無害處理,加強食品衛生監督和管理等,都有助於從根本上杜絕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
(2)加強傳染病監測:傳染病監測是疾病監測的一種,其監測內容包括染病發病、死亡;病原體型別、特性;媒介昆蟲和動物宿主種類、分布和病原體攜帶狀況;人群免疫水平及人口資料等。必要時還應開展對流行因素和流行規律的研究,並評價防疫措施效果。
我國的傳染病監測包括常規報告和哨點監測。常規報告覆蓋了甲、乙、丙三類共37種法定報告傳染病。國家還在全國各地設立了艾滋病、流感等監測哨點。
(3)傳染病的全球化控制:傳染病的全球化流行趨勢日益體現了傳染病的全球化控制策略的重要性。繼1980年全球宣布消滅天花後,1988年WHO啟動了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經過14年的努力,全球脊髓灰質炎病例下降了99.8%,病例數從1988年估計的350000例減至2001年的483例;有脊髓灰質炎發病的國家由125個降至10個。中國在2000年也正式被WHO列人無脊髓灰質炎野毒株感染國家。
為了有效遏制全球結核病流行,2001年,WHO發起了全球「終止結核病」合作夥伴的一系列活動,其設立的目標為:2005年,全球結核病感染者中的75%得到診斷,其中85%被治癒。2010年,全球結核病負擔(死亡和患病)下降50%。2050年,使全球結核病發病率降至l/百萬。
此外,針對艾滋病、瘧疾和麻風的全球性策略也在世界各國不同程度地展開。全球化預防傳染病策略的效果正日益凸現。
2.傳染病預防和控制措施
包括傳染病報告和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的多種預防措施。
(1)傳染病報告:是傳染病監測的手段之一,也是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重要措施。具體要求參照《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
(2)針對傳染源的措施
①病人: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病人一經診斷為傳染病或可疑傳染病,就應按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實行分級管理。只有盡快管理傳染源,才能防止傳染病在人群中的傳播蔓延。
甲類傳染病病人和乙類傳染病中的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病人必須實施隔離治療,必要時可請公安部門協助。
乙類傳染病病人,根據病情可在醫院或家中隔離,隔離通常應至臨床或實驗室證明病人已痊癒為止。
丙類傳染病中的瘤型麻風病人必須經臨床和微生物學檢查證實痊癒才可恢復工作、學習。
傳染病疑似病人必須接受醫學檢查、隨訪和隔離措施,不得拒絕。甲類傳染病疑似病人必須在指定場所進行隔離觀察、治療。乙類傳染病疑似病人可在醫療機構指導下治療或隔離治療。
②病原攜帶者:對病原攜帶者應做好登記、管理和隨訪至其病原體檢查2~3次陰性後。在飲食、托幼和服務行業工作的病原攜帶者須暫時離開工作崗位,久治不愈的傷寒或病毒性肝炎病原攜帶者不得從事威脅性職業。艾滋病、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瘧疾病原攜帶者嚴禁做獻血員。
③接觸者:凡與傳染源有過接觸並有受感染可能者都應接受檢疫。檢疫期為最後接觸日至該病的最長潛伏期。
留驗:即隔離觀察。甲類傳染病接觸者應留驗,即在指定場所進行觀察,限制活動范圍,實施診察、檢驗和治療。
醫學觀察:乙類和丙類傳染病接觸者可正常工作、學習,但需接受體檢、測量體溫、病原學檢查和必要的衛生處理等醫學觀察。
應急接種和葯物預防:對潛伏期較長的傳染病如麻疹可對接觸者施行預防
接種。此外還可採用葯物預防,如服用青黴素預防猩紅熱等。
④動物傳染源:對危害大且經濟價值不大的動物傳染源應予徹底消滅;對危害大的病畜或野生動物應予捕殺、焚燒或深埋;對危害不大且有經濟價值的病畜
可予以隔離治療。此外還要做好家畜和寵物的預防接種和檢疫。
(3)針對傳播途徑的措施:傳染源污染的環境,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去除和殺滅病原體。腸道傳染病通過糞便等污染環境,因此應加強被污染物品和周圍環境的消毒;呼吸道傳染病通過痰和呼出的空氣污染環境,通風和空氣消毒至關重要;艾滋病可通過注射器和性活動傳播,因此應大力推薦使用避孕套,杜絕吸
毒和共用注射器;而殺蟲是防止蟲媒傳染病傳播的有效措施。
消毒(disinfection)是用化學、物理、生物的方法殺滅或消除環境中致病微生物的一種措施,包括預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兩大類。
預防性消毒:對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場所和物品施行消毒。如乳製品消毒、飲水消毒等。
疫源地消毒:對現有或曾經有傳染源存在的場所進行消毒,其目的是消滅傳染源排出的致病微生物。疫源地消毒分為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隨時消毒是當傳染源還存在於疫源地時所進行的消毒;終末消毒是當傳染源痊癒、死亡或離開後所作的一次性徹底消毒,從而完全清除傳染源所播散、留下的病原微生物。只有對外界抵抗力較強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才需要進行終末消毒,如霍亂、鼠疫、傷寒、病毒性肝炎、結核、炭疽、白喉等。對外界抵抗力較弱的疾病如水痘、流感、麻疹等一般不需要進行終末消毒。
(4)針對易感者的措施
①免疫預防:傳染病的免疫預防包括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其中計劃免疫是預防傳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此外,當傳染病流行時,被動免疫可以為易感者提供及時的保護抗體,如注射胎盤球蛋白和丙種球蛋白預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等,但因為血液製品的安全性尚存在隱患,除非必要,目前已不主張使用。高危人群應急接種可以通過提高群體免疫力來及時制止傳染病大面積流行,如麻疹疫苗在感染麻疹三天後或潛伏期早期接種均可控制發病。
②葯物預防:葯物預防也可以作為一種應急措施來預防傳染病的傳播。但葯物預防作用時間短、效果不鞏固,易產生耐葯性,因此其應用具有較大的局限性。
③個人防護:接觸傳染病的醫務人員和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配置和使用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有可能暴露於傳染病生物傳播媒介的個人需穿戴防護用品如口罩、手套、護腿、鞋套等。瘧疾流行區可使用個人防護蚊帳。安全的性生活應使用安全套。
(5)傳染病暴發、流行的緊急措施: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需立即組織力量防治,報經上一級政府決定後,可採取下列緊急措施:①限制或停止集市、集會、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活動;②停工、停業、停課;③臨時徵用房屋、交通工具;④封閉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
在採用緊急措施防止傳染病傳播的同時,政府衛生部門、科研院所的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和微生物學專家、各級衛生防疫機構的防疫檢疫人員、各級醫院的臨床醫務人員和社會各相關部門應立即組織開展傳染病暴發調查,並實施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包括隔離傳染源,治療病人尤其是搶救危重病人,檢驗和分離病原體,採取措施消除在暴發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傳播途徑和危險因素,如封閉可疑水源,飲水消毒,禁食可疑食物,捕殺動物傳染源和應急接種等。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