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電磁爐
㈠ 誰發明了電磁爐
1957年德國人復發明的,具體是誰就不制知道了! 電磁爐產生的「磁」絕大部分分布在鍋底,形成閉合磁場。 當鍋具放在電磁爐上「工作」時,電磁爐所產生的閉合磁場強度在電磁爐邊緣的最高強度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信號磁場接近1600毫高斯,是電磁爐爐面邊緣磁場的10倍,由此可見,電磁爐所產生的磁場對人體影響遠不如手機。當鍋具垂直離開電磁爐面板3-5cm時,鍋具超出了閉合磁場范圍不會再生熱,同時電磁爐自動停止工作;閉合磁場范圍之外的水平磁場非常微弱,大約占整個磁場能量的百分之零點零幾,甚至基本接近於地球的磁場。當鍋具的最小直徑小於8cm時,電磁爐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電磁爐的「磁」對人體的影響
㈡ 電磁爐誰發明的
1957年德國人發明的。
電磁爐民用化的最早記載是從1957年德國公司開始的,而後在1972年美國也開始了電磁爐的研發,而到上世紀年代初,電磁爐已經在西方普及開來了。美國研究電磁爐歷史悠久,100多年前已研製出電磁爐,由於該種電磁爐熱效率不是很高,並且易產生工頻雜訊,所以沒有大量推廣。
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率先研製出高頻電磁爐(工作頻率20一50KHz),緊接著日本也研製出高頻電磁爐。
國內電磁爐市場最初的啟動時間是上世紀年代末,在年代初期,由於技術不過關,難以適應國內電網質量不穩定以及中國人大火爆炒的飲食需求,曾經一度出現過空檔期,直到世紀末才出現起色,並引起國內家電行業的關注,隨之而來的是眾多家電品牌以及新品的誕生。
國內電磁爐市場比西方發達國家至少晚了5-10年的時間。隨著技術的進步,元器件質量的提高,國產電磁爐己走向成熟。
(2)發明電磁爐擴展閱讀:
第一代產品有環保牌(包括雅達)電磁爐等,其特點為採用獨立振盪單元,多個功率管並聯、驅動放大電路採用分立元件,電路可靠性較好,工作穩定,缺點是電路復雜,維修不太方便。
第二代產品有上海德興和富士寶電磁爐、控制電路用3片LM339、採用大回環振盪工作原理,保溫功能用硬體電路實現(用74Lsl45),功率管用IGBT,可靠性尚可,缺點是電路較復雜,返修率略高。
第三代產品有美的PSD系列產品和浙江永康公司電磁爐產品等。美的PSD系列產品採用大回環振盪原理,其保護電路做得非常完善,重點解決了工作過程突然拔電燒機等長期困擾國內其他廠家的難題,是國內第一款較成熟的採用IGBT的電磁爐產品。其缺點是電路偏復雜,維修不太方便。
佳玲電磁爐由深圳拓邦公司開發生產控制板部分,採用獨立振盪單元,其可靠性很好。缺點是電路較復雜,生產測試不方便,第四代產品有美的PD系列產品和廣東南海威利寶電磁爐等。
㈢ 電磁爐是德國人發明的嗎﹖
電磁爐又被稱為電磁灶,第一台家用電磁爐1957年誕生於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專生產電磁爐,20世紀屬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電磁爐的原理是磁場感應渦流加熱。即利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當磁場內磁力線通過鐵質鍋的底部時,磁力線被切割,從而產生無數小渦流,使鐵質鍋自身的鐵分子高速旋轉並產生碰撞磨擦生熱而直接加熱於鍋內的食物。
電磁爐的加熱原理決定了這個產品熱效高、安全、無污染、節能、使用方便等特點,也正是這些特點促成了電磁爐產品在國外的普及
㈣ 電磁爐是誰發明的
1957年德國人發明的,具體是誰就不知道了!
電磁爐產生的「磁」絕大部分分布在內鍋底,形成閉合磁容場。
當鍋具放在電磁爐上「工作」時,電磁爐所產生的閉合磁場強度在電磁爐邊緣的最高強度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信號磁場接近1600毫高斯,是電磁爐爐面邊緣磁場的10倍,由此可見,電磁爐所產生的磁場對人體影響遠不如手機。當鍋具垂直離開電磁爐面板3-5cm時,鍋具超出了閉合磁場范圍不會再生熱,同時電磁爐自動停止工作;閉合磁場范圍之外的水平磁場非常微弱,大約占整個磁場能量的百分之零點零幾,甚至基本接近於地球的磁場。當鍋具的最小直徑小於8cm時,電磁爐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電磁爐的「磁」對人體的影響
㈤ 電磁爐是誰發明的
電磁來爐又被稱為電磁灶,第一台家源用電磁爐1957年誕生於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20互單皋竿薤放鴿虱龔僵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電磁爐的原理是磁場感應渦流加熱。即利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當磁場內磁力線通過鐵質鍋的底部時,磁力線被切割,從而產生無數小渦流,使鐵質鍋自身的鐵分子高速旋轉並產生碰撞磨擦生熱而直接加熱於鍋內的食物。
據悉,他已經去見帝哥了
㈥ 電磁爐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德國。
第一台家用電磁爐1957年誕生於德國。
㈦ 電磁爐是那個國家發明
電磁爐又被稱為電磁灶,第一台家用電磁爐1957年誕生於德國。
㈧ 電磁爐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957年,德國發明的電磁爐。
70年代,開關電源就出現了,也是德國發明的。
日本80年代就有民用電磁爐賣了
㈨ 電磁爐是什麼人發明的
1957年德國人發明的復
電磁爐產制生的「磁」絕大部分分布在鍋底,形成閉合磁場。
當鍋具放在電磁爐上「工作」時,電磁爐所產生的閉合磁場強度在電磁爐邊緣的最高強度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信號磁場接近1600毫高斯,是電磁爐爐面邊緣磁場的10倍,由此可見,電磁爐所產生的磁場對人體影響遠不如手機。當鍋具垂直離開電磁爐面板3-5cm時,鍋具超出了閉合磁場范圍不會再生熱,同時電磁爐自動停止工作;閉合磁場范圍之外的水平磁場非常微弱,大約占整個磁場能量的百分之零點零幾,甚至基本接近於地球的磁場。當鍋具的最小直徑小於8cm時,電磁爐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電磁爐的「磁」對人體的影響
㈩ 電磁爐是誰發明的
1957年德國人發明的,具體是誰就不知道了!
電磁爐產生的「磁」絕大部分分布在鍋底,形成閉合磁場。 當鍋具放在電磁爐上「工作」時,電磁爐所產生的閉合磁場強度在電磁爐邊緣的最高強度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信號磁場接近1600毫高斯,是電磁爐爐面邊緣磁場的10倍,由此可見,電磁爐所產生的磁場對人體影響遠不如手機。當鍋具垂直離開電磁爐面板3-5cm時,鍋具超出了閉合磁場范圍不會再生熱,同時電磁爐自動停止工作;閉合磁場范圍之外的水平磁場非常微弱,大約占整個磁場能量的百分之零點零幾,甚至基本接近於地球的磁場。當鍋具的最小直徑小於8cm時,電磁爐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電磁爐的「磁」對人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