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蘇頌的發明

蘇頌的發明

發布時間: 2020-12-26 03:10:40

㈠ 蘇頌發明了什麼儀器,叫什麼

蘇頌一生標志性的貢獻,在於他製成了水運儀象台———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鍾版。http://cathay.ce.cn/person/200709/13/t20070913_12892529_2.shtml更多詳細權內容請看改網頁

㈡ 蘇頌發明了什麼

水運儀象台,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鍾。
蘇頌和韓公廉在完成水運儀象台之後,又版研製了一台單獨的水權力推動的渾天象。人鑽入天球內觀看,在天球上鑿孔為星,十分逼真。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架有明確記載的假天儀,它的創造性也是前無古人的。

㈢ 蘇頌發明什麼儀器

蘇頌一生最大的貢獻在於復制水運儀象台,與掌禹錫、林億等編輯補注了《專惠佑補注神農本草》,校正出版屬了《急備千金方》等書。又獨立編著了《本草圖經》21卷.他又復製成銅質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鍾、近代鍾表關鍵部件「天關」(擒拿器)的創始人,。在這個領域里,他的發明創造比歐洲的羅伯特·胡克早6個世紀。紹聖二年至四年(1094—1097年),蘇頌寫出《新儀象台法要)3卷,詳細介紹了水運儀象台的設計及使用方法,繪制了我國現存最早最完備的機械設計圖,附星圖63種,記錄恆星1434顆,比300年後西歐星圖紀錄的星數還多442顆。

㈣ 蘇頌發明的軍儀是什麼東西

公元1088年,來當時我國宋朝源的科學家蘇頌和韓工廉等人製造了水運儀象台,它是把渾儀、渾象和機械計時器組合起來的裝置。它以水力作為動力來源,具有科學的擒縱機構,高約12米,七米見方,分三層:上層放渾儀,進行天文觀測;中層放渾象,可以模擬天體作同步演示;下層是該儀器的心臟,計時、報時、動力源的形成與輸出都在這一層中。雖然幾十年後毀於戰亂,但它在世界鍾表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此,我國著名的鍾表大師、古鍾表收藏家矯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國人開創鍾表史」的觀點。

㈤ 蘇頌發明了什麼

水運儀象台。

蘇頌一生最大的貢獻還在於復制水運儀象台,在天文與機械製造方面攀登了專十一世屬紀的世界高峰。

「水運儀象台」是東漢張衡所創制的天文儀器,可惜已失傳。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粱令瓚復制,後又失傳。1088年,蘇頌應用自己豐富的天文、數學、機械學知識,組織科學家韓公廉、周日嚴等,著手進行復制。

他吸收了勞動人民使用水車、筒車、桔槔、凸輪等生產機械的經驗,通過精密的理論計算及模型研製,終於在短短的兩年內,於1090年復製成功,把天文觀察、天象演示、自動報時集於一機,把漢、唐「水運儀象台」的功能與製作水平大大地提高了。

(5)蘇頌的發明擴展閱讀:

蘇頌的儀象台為正方形上狹下廣的木樓式建築,高三丈五尺,底寬二丈一尺。台分三層,上層放置「渾儀」觀象,有「望筒」以觀察天體運行。

中層為天象演示台,有「渾象」,球面上畫著天體星宿的形狀位置,球外有經緯圈,設有「晝夜機」,可在樓內准確演示天象,與實際天象無異。這一層實際上是現代天文台室內天文演象館的前身。底層為木閣,共分五層,每層置有數量不一的木人,分報時、刻、更等。

㈥ 蘇頌發明了什麼

水運儀象台 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一種大型的天文儀器,由宋朝天文學內家蘇頌等人創建。它是集觀測容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計量時間的漏刻和報告時刻的機械裝置於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儀器,實際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這台儀器的製造水平堪稱一絕,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富於創造的精神。

望採納

㈦ 中國古代的創造發明

除了抄四大發明以外,還有蠻多的襲:

計時器、橋牌、馬鞍。

陰陽合歷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張衡的地動儀

歷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氣歷》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

祖沖之和圓周率

算盤

磁偏角和磁傾角

測量工具——游標卡尺

投影 幻燈——走馬燈

竹簡和木簡

帛書和帛畫

絲棉紙——赫蹄

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

漢代洛下閎的赤道式儀器

蘇頌--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

馬鈞——魏國人,發明了水龍骨車

丁緩(漢代)發明了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

杜詩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㈧ 蘇頌發明了什麼儀器

蘇頌一生標志性的貢獻,在於他製成了水運儀象台———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鍾。http://cathay.ce.cn/person/200709/13/t20070913_12892529_2.shtml更多詳細內內容容請看改網頁

㈨ 蘇頌發明了什麼

《念奴嬌。赤壁懷古》……

㈩ 蘇頌發明了什麼

水運儀象台。

蘇頌是中世紀開封水運儀象台的設計工程師,為世界上早期採用擒縱器的機械設計。擒縱器是由佛教和尚一行與梁令瓚於公元725年所發明的,但被應用於環形球儀機械上,蘇頌是第一人。

儀象台的頂部有九塊活動屋面板覆蓋,是現代天文台活動圓頂的「祖先」。其「渾象」一晝夜自動均勻旋轉一圈,為現代轉儀鍾(天文台的跟蹤機械)的「祖先」。

其木人寶石設施是在一組由水力推動的復雜的齒輪系統的帶動下自動實現的。其中的「天衡」(擒縱器)是現代鍾表的關鍵部位,具天文鍾的雛型。

1094年─1096年,蘇頌寫了《新儀象法要》三卷,詳細介紹水運儀象台的設計及使用方法,書中附圖六十三種,當中的星圖記錄恆星1434顆。

蘇頌設計之水運儀象台原件靖康之亂後被金兵丟棄而被毀。宋高宗南渡後想復制,蘇頌之子蘇攜獻上蘇頌遺書,竟無人能通,蘇攜本人也不懂,故無法仿製。直到1958年歷史學家王振鐸成功復原。

(10)蘇頌的發明擴展閱讀:

蘇頌在集賢院校理任上,與同時代的葯物學家掌禹錫、林億等編輯補注了《嘉佑補注本草》一書,校正出版了《急備千金方》和《神農本草》,在此基礎上,獨力編著了《本草圖經》二十一卷。

《本草圖經》是一部承前啟後的葯物學巨著,是宋朝最完善最科學的醫葯書。書中繼承了中國千多年來的古代醫葯學遺產,補充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發現,繪制了大量的葯物圖形,加以文字說明,

准確地記載了各種葯物的產地、形態、性質、用途、採集季節、煉制方法、鑒別方法與配伍、禁忌等,圖文並茂,使用准確方便,開了明代集大成醫葯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之先河。

可惜封建統治階級對科技發明不予重視,令此巨著在蘇頌身後亡帙不傳,其內容只能散見於後代諸家本草,其中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作了較多的保留和借鑒,但也未能窺其全貌。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