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又誰創造
A. 籃球是誰創造的
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 )博士(1861-1939),加拿大安大略省人,後加入美國籍 。是籃球運動的發明者,被譽為「籃球之父」。
發明籃球:
1891年,奈史密斯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這所學校體育系主任盧瑟·古利克為貫徹冬季體育課教學大綱委託奈史密斯尋找一種有趣易學且可以打發學生無聊的冬季室內體育課的游戲。
奈史密斯從一些加拿大兒童用球投入桃子筐在加拿大被稱之為「Duck-on-a-Rock」的游戲 中受到啟發,奈史密斯的籃球游戲在11月15日初步構思完成,最早的規則沒有運球這一規定,只允許球在球場內傳遞,之後他又編寫了13條籃球規則,其中有12條仍然延用至今。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桃籃分別釘在鍵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人們稱這種游戲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經過他與同事們反復商量才定名為「籃球」。
詹姆斯·奈史密斯未曾料到,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著,而且至今。
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籃球的功績,在春田學院校園內修建了美國籃球名人館 - 詹姆斯·奈史密斯紀念館。
籃球當時成為了美國和加拿大廣受歡迎的男子運動,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其他國家傳播開來。另外也為建立了一套女子籃球的規則做了一些努力,最初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在真正的推廣上的步伐要顯得緩慢一些。
B. 籃球是誰創造的
籃球 據文字記載,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人詹姆斯奈史密斯發明的。當時,他在馬薩回諸塞州斯普林菲爾答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由於當地盛產桃子,這里的兒童又非常喜歡做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戲。這使他從中得到啟發,並博採足球、曲棍球等其它球類項目的特點,創編了籃球游戲。
C. NBA是誰創造的
1946年4月6日,由美國波抄士頓花園老闆沃襲爾特·布朗發起成立了「全美籃球協會」(英文簡稱BAA)",BAA成立時共11支球隊。布朗首次提出了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是指職業籃球必須有雄厚的財政支援,這樣才能使比賽保持在高水平上。合同制是指一名選手只能與一傢俱樂部簽訂合同,並設立選手儲備制,以防球員突然離隊時受到損失。11月1日,BAA的比賽正式開始。對陣雙方是多倫多愛斯基摩人隊和紐約尼克斯隊,比分是66:68,尼克斯獲勝。
1947年,在費城勇士隊的聯盟中首位得分王喬·福爾克斯(場均23.2分)的率領下,以4:1戰勝芝加哥牡鹿隊,成為第一支總冠軍。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國兩大籃球組織BAA和NBL合並為"全國籃球協會(簡稱NBA)。
D. 最開始的籃球出現於什麼時候,是誰創造的籃球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
E. 籃球是誰創造的
1891年12月初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後為春田學院),由該專校體育教師詹姆屬斯·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當年的籃球規則只有13條,奈史密斯博士於1939年去世,終年78歲。他未曾料到,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市面著,而且至今美國籃球還譽滿全球。 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籃球的功績,在春田學院校園內修建了美國籃球名人館—詹姆斯·奈史密斯紀念館。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桃籃別釘在鍵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
麻煩採納,謝謝!
F. 籃球是哪個國家由誰創造的
籃球
起源於美國。最初是開展於冬季和雨季的室內游戲。始於1891年12月21日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在體育館內組織學生進行的游戲。他將竹籃固定在離地高約3.05米的牆上,然後將全班18個人分為2隊。游戲時各隊將球投入對方的竹籃內,進球多者為勝。因游戲使用的器材主要是籃和球,故稱籃球。1892年1月25日奈史密斯在《訓練學校研究報告集》上介紹了"籃球"游戲方法,同年制定了13條比賽規。1893年3月11日在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舉行了教師隊與學生隊的比賽,這是世界上有記載的最早的籃球賽。同年籃板、籃圈、籃網形成,每隊上場人數由最初的10人逐漸減為9人、7人,1920年規定為5人。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籃球運動流傳到歐洲。1950年舉行首屆世界籃球錦標賽,1953年起舉行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籃球場長28米,寬15米,中線將其分為兩個半場。場地中央有一半徑為1.80米的圓,用於比賽開球。籃板要用透明材料製成,橫寬1.80米、豎高1.05米,底端距地面2.90米。球重600~650克。地區或國家協會也可以使用橫寬1.80米、豎高120米,底端距地面2.75米的籃板。比賽時分兩隊,每隊5人。將球投入對方球籃得2分,在三分區投入對方球籃得3分,罰球中1次得1分。全場比賽40分鍾,分上半時和下半時,每半時20分鍾,中間休息10~15分鍾。以全場得分多者為勝。男女籃球分別於1936年和197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G. 籃球是誰創造的
籃球用球向懸在高處的目標進行投准比賽的球類運動。最初是用裝水果的籃筐作投擲目標,回所以叫「答籃球」,是1891年美國體育教師奈史密斯博士所創造的。1904年第3屆奧運會第1次舉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用多種文字出版,向全世界發行。籃球運動逐漸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1932年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成立。1936年第11奧運會後將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一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
H. 籃球得是誰創造的
1891年,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的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後為春專田學院),來了一個叫屬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的年輕人擔任體育教師。由於該校是神職人員訓練所,所以學員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剛出校門的奈史密斯和他們處得不錯。
當地的冬天在十一月就開始下雪,室外運動不得不停止,而當時的室內運動只有體操和器械操,學員們時常覺得無聊而無精打采。奈史密斯為了提高學生鍛煉的興趣,決心創造出一種既能鍛煉學生的奔跑能力和彈跳力,活動起來又不單調,而且讓學生十分感興趣的新的體育運動項目。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他終於有了奇妙的主意。他從當地兒童喜歡用球投向桃子筐(當地盛產桃子,各戶備有桃筐)的游戲中得到啟發,在聖誕節前夕,一個全新的「籃球游戲」就創編出來。
哪裡來的加拿大...要是加拿大發明的怎麼會變美國國球. 膝蓋想都知道
I. 籃球是誰發明的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人詹姆斯·奈史密斯發明的。
當時,他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由於當地盛產桃子,這里的兒童又非常喜歡玩將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戲。這使他從中得到啟發,並博採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類項目的特點,創編了籃球游戲。
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並且2002年姚明以狀元的身份入選NBA,開啟了中國籃球新的狂潮。
主要的國際性籃球組織是成立於1932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籃球聯合會(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當今世界籃球水平最高的聯賽是美國籃球職業聯盟(NBA)比賽。代表中國的水平最高的聯賽是中國職業籃球聯賽(CBA)比賽。
(9)籃球又誰創造擴展閱讀:
籃球運動特性:
1、對抗性:籃球運動持續時間可長可短,但需要參與者快速奔跑、突然與連續起跳、敏捷反應與力量抗衡。
2、集體性:籃球運動不僅要求運動員具有技戰術能力,以及在比賽中表現出的智慧、膽略、意志、活力與創造力,運動員也必須具備勇敢頑強的鬥志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3、觀賞性:籃球比賽中,可以欣賞到嫻熟的運球、巧妙的傳球、准確的投籃、機智的搶斷、精彩的扣籃和出奇的封蓋,再加上攻守交錯、對抗變換,從而使比賽雙方鬥智斗勇,球場形勢變化富有戲劇性,能使參與者和觀看者得到心理的滿足和愉悅。
4、趣味性:籃球運動簡單易行,趣味性很強,可以因人、因地、因時、因需而異。通過變換各種活動方式,籃球運動更加方便與吸引人們的參與,以達到活躍身心、健身強體的目的,進而提高社會的文明氛圍,充實人們業余文化娛樂生活。
5、健身性:人們通過參與籃球運動,既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使個性、自信心、審美情趣、意志力、進取心、自我約束等能力都有很好的發展,也有利於培養團結合作、尊重對手、公平競爭的道德品質。
J. 籃球是誰創造的
籃球運動原於1891年12月21日,由國際基督教青年會(YMCA)訓練學校的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所創。 奈史密斯是加拿大安大略人,先在麥克吉爾大學攻讀牧師學准備作牧師,但讀了三年卻發現根本不適合,他的興趣是體育,但是麥克吉爾大學並沒有這一科系,因此忍耐到畢業,然後到了美國麻省的春田學院,謀得一個體育指導員的職位。由於春田學院是神職人員訓練所,所以學員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奈史密斯和他們處的不錯。 麻省的冬天在十一月就開始下雪,室外運動不得不停止,但當時的室內運動只有體操與器械操,學員們覺的無聊而無精打采。有一天,春田大學體育系主任高力克博士找奈史密斯問說:學員們是因為沒有適當的運動才如此無精打采,所以你去動點腦筋,想一種能引起同學活動興趣的室內團體運動,讓大家快活起來。 該校所在地是一個盛產蜜桃的地方,各家各戶都備有裝蜜桃的籃子,奈史密斯一日在市場看見工人在搬運水蜜桃,卡車上的工人和卡車下的工人合作無間,用投擲水密桃的功夫代替搬運工,而且工人們投擲技術高明,每投必中,這是引起奈史密斯創編籃球的啟發意識。奈史密斯以裝水密桃的籃子釘在室內運動場兩端,二樓凸出懸空的走廊外緣,由於懸廊有十尺高,因此決定梨桶就訂在十尺高的地方。再以美式足球、歐式足球與冰上曲棍球的規則,擬定了游戲規則共十三條。此時就在聖誕節假期前夕,也就是籃球運動是在一八九一年聖誕節假期前夕發明的。 就在聖誕節假期收假後的體育課上,奈史密斯將十八位學生分成兩隊,每隊九人。在奈史密斯原來的構想是每隊人數不拘,主要是能夠讓全部的學生參與活動即可,所以每隊上場球員最多允許四十名,最少三名。主要規則是把球丟進桶里算得二分,防守者第二次犯規要下場禁足,直到對方進球後方可解禁再上場。如果一隊犯規到第三次,則算對方得一分。值得注意是在最原始的規則中不允許球員運球或拍球,只允許傳球或擲球到某一點,然後擲球員跑過去接球。同時也沒有罰球的規定,罰球在一八九四年才納入規則。 奈史密斯在當初的比賽中為球員的職責與位置做一個劃分,但名稱都是沿用歐式足球與冰上曲棍球,如中鋒、左右鋒、左右衛、中場衛和守門員等。在比賽中奈史密斯不停吹著哨子糾正不合規則的動作,同時不停的叫到「傳球!傳球」,也還商請兩名校工,搬了兩張梯子在桶子邊侍候。可惜兩隊直到最後才投進一球,比賽結果一比零,雖如此學生們玩的興高采烈,渾身大汗,一個個精神煥發,恢復了應有的活力。 過沒幾天,有位名叫弗蘭克.馬洪的學生來問奈史密斯說:那是什麼運動? 奈史密斯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這位學生建議說:叫奈史密斯球如何? 奈史密斯說:不可,不可!弗蘭克.馬洪再建議說:那就叫籃球(BasketBall)怎麼樣? 奈史密斯即刻贊成。在初期打字的十三條規則中,只有標題,而手寫的「籃球」兩個字,是後來加上去的。「籃球」這兩個字一直使用到一九二一年才轉化成一個字「Basketball」。 開創初期進行這種游戲,碰上最大的一件麻煩事,就是籃框有底,每投中一次,球便留在籃子里,必須有人拿梯子爬上去把球拿下來,才能繼續比賽。據傳說,後來會取消籃底的原因是,因為一名慌慌張張的學生從梯子上摔下來後,所提出的建議。這樣一「摔」,使籃球有突破性的進展。雖然此事已不可考,但卻蠻有趣的。 在美國,籃球發明後立即被人們所接受。當時所採用的水果籃、足球和9人制賽規已經不存在了,但原來3.05米(10英尺)的藍筐高度和其他一些規則卻保留了下來。1895年美國各大學開始把它作為一項競技運動,1898年成立了第一個職業聯盟。 籃球比賽從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開始成為表演項目,直到1946年的柏林奧運會上才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年由於缺乏比賽場地,奈史密斯博士為室內比賽而發明的籃球賽被改在室外進行。在那次決賽中,美國隊擊敗加拿大隊而奪冠。 到1992為止,美國已統治奧運會籃球比賽項目達半個世紀之久,期間只在1972年有爭議地輸給了蘇聯隊,1980年抵制了莫斯科奧運會,1980年在漢城未得到金牌。最後一次失去金牌導致了這項比賽放開了對職業運動員限制。NBA球星首次參賽並贏得了「夢之隊」的美譽。到那次比賽結束時,麥克爾-喬丹、魔術師約翰遜、拉里-伯德和他們的隊友的得分平均超過對手40分以上。從那以後情況有了很大變化,歐洲國家的球隊進步速度非常快,特別是克羅埃西亞、南斯拉夫和立陶宛,澳大利亞也即將獲得獎牌,他們的男隊在1988和1996年兩次取得第四名,女隊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獲得了銅牌。 奧運會上得分最多的運動員是巴西的奧斯卡-施密特,他一共參加過38場奧運會比賽,總共得了1093分,平均每場得到28.8分。巴西隊在1988年和1992年都取得了第五名,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取得了第六名。巴西女隊近年來實力大增,她們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獲得了銀牌。 女子籃球比賽始於1976年,最響亮的名字是前蘇聯2米18的中鋒朱麗婭娜-塞莫諾娃,她率領蘇聯隊奪得了1976年和1980年兩屆奧運會金牌。美國女隊也在該項目上處於領先地位。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