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大學生發明創造實例

大學生發明創造實例

發布時間: 2020-12-27 00:59:03

1. 有沒有專利因實施例不真實而被起訴無效的案例 因為存在虛構實施例的情況,如果實施例不嚴謹、不真實,是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65條第二款的規定,無效宣告請求的理由如下:
指被授版予專利的發明創造不符合專利法下列具體條款的規定:
① 法2條——關於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定義;
② 法20條1款——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進行保密審查;
③ 法22條——關於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的規定;
法23條——關於外觀設計授權條件的規定;
④法26條3款——關於說明書清楚、完整、實現的要求;
法26條4款——關於權利要求書的依據,清楚、簡要、限定的規定;
⑤ 法27條2款——圖片或照片清楚顯示要保護的外觀設計的規定;
法33條——修改超范圍的規定;
⑥ 細20條2款——獨立權利應當整體反映發、實的技術方案,記載必要技術特徵;
⑦ 細43條1款——分案申請可享有優先權,但不得超出原申請記載的范圍;
⑧ 屬於法5條的情形——違反法律、遺傳資源的問題;
⑨ 屬於法25條的情形——6種不授權的情形;
⑩ 法9條的情形——同樣發明創造只授一項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專利因實施例不真實而被無效的理由可以根據上述「④法26條3款——關於說明書清楚、完整、實現的要求」。

2. 魯班發明鋸的實例主要採用的是什麼發現創造法

《鋸的發抄明》故事是說皇帝叫魯班用三年時間造一座宮殿,魯班想用三年的時間能造完一座宮殿嗎?魯班的徒弟們上山砍柴。都累的不行了。魯班就親自上山看了看他一不小心摔到了劃破了手。是小草劃破了手,原來小草上有鋸齒。魯班想把一些鋸齒合起來不就砍樹聲緊了嗎?於是魯班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果然省勁多了。於是魯班把這個砍樹又省勁的東西教作鋸。
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鋸是魯班發明的。
一個偶然的發現,導致一種新事物的誕生,這種發明創造法在歷史上時很多的,受日常所見事物的啟發而產生的發明方法。大家都知道魯班發明鋸時受茅草劃破手得到的啟發。

3. 人類對大氣壓力的應用有許多創造發明,請舉出3個生活實例

吸盤,吸管 抽水機 打氣筒 高壓鍋
.1 氣壓計
根據托里拆利的實驗原理而製成,用以測量大氣壓強的儀器。氣壓計的種類有水銀氣壓計及無液氣壓計。其用途是:可預測天氣的變化,氣壓高時天氣晴朗;氣壓降低時,將有風雨天氣出現。可測高度。大約每升高12米,水銀柱約降低1毫米,因此可測山的高度及飛機在空中飛行時的高度。
2 抽水機
抽水機又名。水泵。。是利用大氣壓的作用將水從低處提升至高處的水力機械。它由水泵、動力機械與傳動裝置組成。為適應不同需要,而有多種類型。常用的有。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活塞式抽水機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但出水量小,在有能量損失的實際情況下,提水的高度只能達到八米左右,效率也較低。離心式水泵是一種利用水的離心運動的抽水機械,它的出水量大,提水高度高,價格貴,廣泛應用於農田灌溉、排水以及工礦企業與城鎮的給水、排水。
.3 抽氣機
空氣抽氣機之一種,是用來抽出密閉容器內氣體的機器。一般有手搖和電動兩種,主要構造與抽水機相似。其工作原理與抽水機相似,只不過被抽出的物質為空氣。
4 打氣筒
是利用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製成的生活常用工具。打氣筒內有一個活塞,其上有一個凹形橡皮盤,向上拉活塞時,活塞下方的空氣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活塞上方的空氣就從橡皮盤四周擠到下方;向下壓活塞時,活塞下方空氣體積縮小,壓強增大,使橡皮盤緊抵著筒壁不讓空氣漏到活塞上方;繼續向下壓活塞,當空氣壓強足以頂開輪胎氣門(氣門是一個單向閥門)上的橡皮套管時,壓縮空氣就進入輪胎。
5 高壓鍋
高壓鍋是利用增大鍋內氣壓,提高水的沸點的道理製成的。使用高壓鍋燒飯時,高壓鍋蓋子內就是一個密封容器。加熱時鍋內水的溫度不斷升高,水的蒸發也不斷加快,由於鍋是密封的,因此水面上方的水蒸氣就越來越多,鍋內的氣壓就越來越大,直到將氣壓閥頂起發生跑氣為止,鍋內氣壓才不再增大。此時鍋內氣壓一般接近1.2個大氣壓。在這樣的氣壓下,水的沸點接近120℃,而食品由生變熟是個升溫的過程,溫度越高熟得就越快,所以高壓鍋燒飯自然容易熟了。

4. 我們生活中利用組合進行發明創造的例子

如帶橡皮的鉛筆是由橡皮和鉛筆組合而成,電水壺是由電熱器與炊壺組合而成。帶日歷的手錶,帶溫度計的台歷架,帶有圓珠筆的鋼筆等,都是由兩種東西組合而成的一種新東西。像這樣將已有的兩種或多種物品或部件進行巧妙地組合,構成新的更好的物品的發明方法稱為組合法。 組合可分為近緣組合和遠緣組合。 近緣組合是指待組合的事物原本是"一家人",或者是"直系親屬",它們常常在一起"接觸",雖各自有著不同的功能,但彼此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那麼,可以將它們"固定化"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編碼桿秤桿秤這種傳統的計量工具,使用時間不下千年了。但由於它的秤桿和秤砣是分開的兩個部件,所以攜帶很不方便,特別是有些人還利用換秤砣的方式坑人,使消費者深受其害。於是,四川的張鵬程同學對傳統的桿秤作了改進,他在桿秤上開槽,把秤砣做成條形,並把兩者通過活節鉚在一起,使兩者不能分開,再刻上編碼。不用時,可以把秤砣鑲在桿秤的槽里,既攜帶方便,又可防止弄虛作假,有利於維護消費者的利益。 這項名為"編碼桿秤"的小發明榮獲了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一等獎。其成功之處就在於巧妙地將秤桿和秤砣這兩件"形影不離"的部件綜合在一起,把傳統的桿秤來了一番革命性的變革,是成功地運用近緣組合的範例。 像這種近緣組合的例子很多,只要你留心是可以找出發明的結合點的。比如:飯菜盒許多同學喜歡用鋁制飯盒買飯或帶飯,但這種飯盒盛菜時很不方便。能不能把盒蓋與盒體組合在一起製成"飯菜盒"呢?首先可以將普通飯盒的盒蓋加深些,使之可盛菜。其次將盒蓋與盒體用合頁連接起來,買飯時,打開盒蓋,盒體盛飯,盒蓋盛菜,用一隻手即可端住,特別是在無桌放飯盒時用尤其方便。 無塵掃帚能否將灑水與掃地兩個步驟合成一個步驟,發明一種無塵的掃帚?如在掃把上安一個帶微孔盛水的塑料袋,邊掃地邊灑水滅塵。 有時兩件事物不是"親戚",甚至一點聯系也沒有,但把它們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後,就增加了新的功能,出現了新的事物,這就是遠緣組合。如傘是大家常用的雨具,而手電筒是照明用具,兩者本不相干,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下雨天走夜路時,既可遮雨,又可照路,一舉兩得。還有人把星座圖繪制在傘面的內側,那麼在打傘的同時又可觀察星空,增加天文知識,豈不妙哉! 自動報警的證件夾

5. 本次科技節活動案例,到底有什麼內容

順德陳村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科技教育活動案例
[ 活動目的 ]
61 通過活動激發廣大職業院校師生創造發明的興趣,鍛煉學生發明創造的能力,使師生在活動中懂得專利發明申請程序,學會書寫專利發明書,怎樣搞創造發明。
61 為職業院校發掘一批會創造發明的人才,促進學校教研教改,為當地經濟服務。
[ 活動內容 ]
一、發明創造的來源
61 讓學生知道什麼是發明創造。
61 讓學生學會怎樣去發現,怎樣去選擇發明創造的題目。
61 讓學生懂得掌握怎樣構思及實現發明的方法。
61 讓學生學會創造發明的技巧。
二、專利文獻基礎及檢索
61 專利文獻概論知識。
2 、專利文獻出版物的類型與專利說明書種類。
61 介紹國際專利分類法。
61 介紹專利文獻檢索知識和方法(主要網路查詢法)。
三、專利申請及其審批程序
61 發明專利申請審批流程。
2 、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必備文件。
3 、專利申請文件書寫要求。
四、上繳專利發明大賽作品(專利發明書和實物、模型等)
[ 活動對象 ]
順德區陳村職業技術學校一、二年級學生
[ 活動時間 ]
從 2003 年 3 月至 2003 月 6 月。
[ 活動指導 ]
一、活動准備
1 、學校領導大會給師生發通知,說明此次大賽的意義和重要性。
2 、針對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我校以高一、二年級學生(本學期,高三年級已到社會實習)作為參賽主要對象,同時選拔一些思維活躍、有創造能力的學生為主要培養對象。以班為單位,每班選 10 名學生,由各班班主任推薦。
61 以班為單位,分別選兩名專業老師作為 10 名學生的輔導老師,組織輔導老師學習培訓工作,學習專利發明的要求和申請書的書寫。
61 通過講座、上課等形式,對每班 10 名學生進行培訓。
二、活動過程設計
1 、本人作為這次大賽的輔導老師,積極響應學校領導的安排,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輔導二( 3 )班 10 名學生完成發明創造的過程:學生先交給老師自己具體的想法,然後老師從中選出有創意的想法,並在課余時間師生共同研究,利用專利網站查詢資料,對可行性的創造作品進行保留,按照專利發明申請書的範文(實用新型和發明創造兩種文體),指導學生完成專利發明申請書。
2 、在調動師生參與的積極性的同時,學校分別通過邀請順德專利協會領導來做報告、給師生上課等形式,讓輔導老師和學生明確大賽目的及掌握操作方法,以最高的熱情參與這次大賽的設計。
3 、學生 4 月 20 日完成專利申請書,輔導老師向負責人匯報近階段出現問題和取得成果; 4 月 21 — 23 日開放電子閱覽室、電腦室,由輔導老師指導學生進行網上專利檢索; 4 月 24 、 25 日學校篩選出一些有創意的專利申請書上交主辦單位。
獎勵方案:能被學校挑選到區里參賽的作品,每人思想品德加 10 分,在區里入圍、獲獎的作品,除區獎勵外,學校還給以一定的物質獎勵,獲獎每人思想品德加 15 — 20 分;另外,學校要肯定輔導老師的勞動成果,對輔導學生獲獎的老師,學校給以物質獎勵,重要的是還是精神鼓勵,如發給證書等做法。
三、活動注意事項
1 、讓學生知道大賽的重要性和教會學生一些發明創造的方法後,提供廣泛的空間,讓學生自主創造,想出一些別人想不到、並可以應用到社會生產實際中去的想法。
2 、當學生有一些怪異的想法時,輔導老師不要嘲笑他們,而應該注意引導他們改善和改造,向發明創造過渡。對於能用到實際中去的想法,應立刻贊成採用,師生一起共同完成專利申請書的書寫。
[ 活動總結 ]
1 、這次大賽,我校管理措施到位,科學,取得全區第三名(高中組第二)的好成績。主要表現: 1 )領導高度重視,從開始到結束,校長、主任分別親臨指導,特意安排幾個電腦室進行專門訓練。 2 )四層管理,職責分明,第一層:副校長為第一負責人,與外界聯系,收集大賽資料;第二層:實訓處主任為第二負責人,負責全面組織和管理活動。第三層:兩名有發明創造經驗的老師作為大賽指導老師,負責培訓師生和與上級領導聯系的工作。第四層:輔導老師、班主任,負責培訓、輔導學生和做學生的思想工作。
2 、大賽目的性明確,學生踴躍參加,老師工作積極性高。到 4 月底為止,我校共收到上百份學生書寫的申請書,其中 45 份被學校選中,最後到區里參賽, 15 份專利書入了圍。輔導老師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都做到細心、耐心,明確職責,個別學生不會書寫申請書,老師也很有耐心指導學生完成。
3 、我校輔導老師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能做到為人師表,無私奉獻。這次大賽主要對象是廣大職業院校的學生,而不是老師。對於某些學生不完整的、分散的,但有創意的想法,輔導老師不計較個人得失,毫無保留地輔導學生完成作品。對於怪異的想法的、不能完成任務的學生,輔導老師也不會嘲笑他們,而是為人師表,讓自己的學生從活動中學習到東西,從中共同提高。
4 、從此次大賽中,發現職業中學確實存在一些』怪'才,他們雖然文化課學得不那麼好,但是他們很有創造潛能,動手能力較強,這些學生如果被發掘出來,將會是社會生產中一批無形的「資產」,為社會創造價值。

6. 通過自己生活中的具體案例談談創造的作用

作用:
1、經濟開發意義:
發明創造的巨大作用,可以通過經濟開發以及其效益最直接、最內明顯容地反映出來。成功的發明創造,能夠創造極大的經濟效益。
2、人類潛能的開發作用:
發明創造活動能夠更集中、更有效地開發利用人的潛能和智慧。
3、科技與文化開發作用:
對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增強人的認識自然,對人的生活習俗的影響,可改善人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的生存質量;可擴大人的交往,還可對人的社會倫理道德、精神狀貌、觀念意識產生影響。
4、整個人類發展史,實質上正是一部光輝的發明創造史:
比如:中國的古長城,埃及的金字塔,曹雪芹的《紅樓夢》,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古代的四大發明,今天的電腦網路。
(6)大學生發明創造實例擴展閱讀:
創造力對於個人的作用:
(1)創造力就會幫你滿足你的需求,而你會得到精神食糧,讓你的生活更充實;
(2)如果你是一位保守的人,那麼你欠缺的就是創造力;
(3)當你遇見它,你就會渴望得到它,讓你灰色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關於創造的詞句:
1、正確對待前人理論,學百家之長,自主創新。
2、任何研究工作都應有所創新。創新的基礎,一是新概念的指導,二是新方法的突破。
3、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的拓荒者,永遠是不朽的。

7. 發明創造的事例有哪些

發明創造的故事


高跟鞋


15世紀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啟發,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將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裡。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


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追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就很快地盤行起來了。


雨衣


18世紀,在蘇格蘭橡膠廠的麥金托什因生活窘迫,無力購買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不小心將橡膠汁沾滿衣褲,怎麼也擦不掉,只好穿著這身臟衣服回家。室外陰雨綿綿,麥金托什回到家卻驚喜地發現,穿在裡面的衣服一點沒有濕,他索性將橡膠汁塗滿全身衣服。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膠布雨衣。


剃須刀


1828年謝菲爾德製成一邊有保護的刀片,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1895年,美國一位推銷員吉列偶遇發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賺大錢,想發明一種人人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東西。一天,吉列刮鬍子,佩因特發現剃刀的刀片正適合這種構想。他設計出一種安全剃刀夾持柄,但找不到能製造刀片的廠家。到1901年,他遇見機械師卡森,才解決了技術問題,使鋤形刀架與雙刃可換刀片合成一體,並申請了專利。早在1900年,電動剃須刀已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第一種適於商業製造的電動剃須刀是由美國退役陸軍上校希克設計,並於1928年獲得專利的。


鏡子


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鏡」。14世紀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
銀塗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製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


拉鏈


拉鏈是1891年由美國芝加哥機械師賈德森最先發明的。賈德森為了解除每天系鞋帶的麻煩,就發明一種可以代替鞋帶的拉鏈。這種拉鏈是由一排鉤子和一排扣眼構成,用一個鐵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就可使鉤子與扣眼一個個依次扣緊。賈德森把樣品送到1893年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出,得到好評,並因此取得了專利。 如今,拉鏈的品種不斷增多,其應用不只限於日用品,而且已進入科研、醫療、軍事等領域,被某些譽為20世紀科技界的十大發明之一。


冰箱


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機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發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闆,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鉛字時,他發現乙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乙醚是一種沸點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蒸發吸熱現象。哈里森經過研究研製出了使用乙醚和壓力


泵的冷凍機,並把它應用在澳大利亞的一家釀酒廠,供釀酒時製冷降溫用。 第一台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一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於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1.根據海豚的定位系統發明了聲納~ 2.根據鳥巢的結構建造的北京2008奧運會主場管(名字就叫鳥巢) 3.根據變色龍遇到危險變色逃生的啟示人們發明了用與不同地理環境的特種軍服


通過蜻蜓發明了直升機


1907年,世界上第一架像晴蜒一樣的直升機由法國工程師伯雷格和黎歇才研製成功。這架飛機沒有機翼,第一個機臂頭上有兩副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轉的四葉螺旋槳。在試飛時發現飛機振動厲害,安全性能差。直到1932年以後,前蘇聯工程師布拉圖欣才設計製造出了一架名為「歐米加號」的高性能直升機。從此,直升機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飛行工具。


通過魚的身體發明了水下動力學


人類的發明——來自動物的靈感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科學家根據火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hang)。人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


現代的雷達


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科學家研究發現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組成的回聲定位系統。因為蝙蝠魔在飛行時發出超聲波,又能覺察出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科學家據此設計出了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 …科學家通過對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發明了能提高魚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運動形式的無輪汽車(跳躍機)等。 前蘇聯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企鵝王的啟示下,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汽車--「企鵝王」牌極地越野汽車。這種汽車的寬闊的底部,直接貼在雪面上,用輪勺撐動著前進,行駛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

8. 發明創造的事例

1、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

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因為他有電燈、留聲機、電影和蓄電池等一千多種發明成果,所以人們稱他為「發明大王」、「魔術師」。

愛迪生最大的功績是發明了電燈,然而在他的發明創造中,最引起當時社會震驚的,莫過於留聲機了。在1877年秋天,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轟動了整個紐約,各家報館的新聞記者。

像潮水般地涌來報道這一特大新聞。這一發明一經傳出,激起當時社會急速而巨大的狂熱達數月之久,鐵路特開專車前去參觀,許多人開始不相信這個發明。

疑心他是先在裡面藏了個什麼會說話的東西騙人的,有個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對著收音盤背誦《聖經》中的一串專門名詞。

當這些名詞一字不漏的從機器中重復出來時,人們才相信這東西確實不是虛假的,並且齊聲稱奇,報紙把留聲機稱之為19世紀的奇跡。

2、電話的發明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

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應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

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

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

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

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製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

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那裡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3、羅蘭·希爾發明郵票的故事

人類社會的發展,決定了人類單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在地球上長期存活下去的。人類需要幫忙,人類需要交流,信息傳遞成了人類生存必需的基本活動之一。

最初是打手勢,之後發明了語言,用馬拉松式的長跑傳遞口信。再以後發明了文字,開始書信傳遞,於是有了古代郵驛。當時的郵資是按郵件運遞路程和信件紙張數量逐件計算的。

即「遞進郵資制」,收費的標准也很高。如果遇到江河泛濫、橋梁坍塌,信件就得多走幾百公里。總計下來,郵資高得嚇人。如此昂貴的郵資,是平民百姓望而生畏。

他們把寄信看成一件奢侈的事情。19世紀30年代是改革的黃金年代,改革造就了一代英雄。羅蘭·希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在世界郵政史上樹起了一座劃時代的里程碑。

羅蘭·希爾經過多年的調查主張大幅度降低郵費,實行郵件不分遠近、一律收費1便士的均一郵資。他還提出使用「印刷精美的郵政用品」來預先支付郵資。這種紙的大小與郵資圖樣大小相仿。

背面塗上一層薄膠,人們只要沾濕背膠就能夠將其貼在信件上,這就是羅蘭·希爾關於郵票的最初創意。為此,羅蘭·希爾上書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推薦。

1839年8月17日,維多利亞女王批准了這個議案,決定英國自1840年1月10日起實行1便士均一郵資法。羅蘭·希爾也被女王任命負責郵政改革工作。為了把創意中的1便士郵票變成現實。

羅蘭·希爾要求就應使用具有防偽性能並能在公眾中取得信譽的圖案作為郵票的圖案。於是採用了威廉·懷恩創作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頭像,這樣既顯示了發行郵票的權威性。

又透過郵票宣傳了英國,宣傳了女王。郵票採用黑色油墨印刷,1840年4月15日,最後印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郵票——黑便士郵票。

4、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

中國的歷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將相,也有很多的科學家,張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個。張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發明就是「地動儀」了。

那個時期,經常發生地震。有時候一年好幾次。發生一次大地震,就會給老百姓和國家帶來很多的傷害。當時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徵兆,認為是鬼神造成的。

張衡卻不信神邪,他對記錄下來的地震現象經過細心的考察和試驗,發明了一個能測出地震的儀器,叫做「地動儀」。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像一個酒壇,四圍鑄著八條龍。

龍頭伸向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裡含著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隻張著大嘴的蛤蟆。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

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告訴人們那邊發生地震啦。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動儀正對著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這是報告西部發生了地震呀。

但是,那天洛陽一點地震的跡象也沒有,更沒有聽說附近有什麼發生了地震。於是,朝庭上下都議論紛紛,說張衡的地動儀是騙人的玩意兒。

過了沒幾天,有人騎著快馬來向朝廷報告,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金城、隴西一帶發生了大地震,連山都有崩塌下來的。大夥兒這才真正的信服了。

5、避雷針的發明

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並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天氣里用麻線把風箏放上天空。麻線下端系了一把金屬鑰匙,當雨水把麻線澆濕以後就變成了導電體。

這時,他把手靠近鑰匙,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了天空中打雷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

由此,使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築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的危險。這就導致了避雷針的發明。

由於避雷針的發明,人類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幾分安全。關於避雷針的發明,似乎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巧合提醒了一位偉人突發奇想,導致了發明和創造。

9. 案例分析

根據《專利法》職務發明創造的確認:
職務發明是指發明創造人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1.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具體包括:
(1)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2.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以及對「職務發明創造的權利歸屬」的說明:
1.職務發明專利申請權和取得的專利權歸發明人或設計人所在的單位。
2.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3.發明人和設計人享有在專利申請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設計人並獲得獎勵和報酬的權利。可享受榮譽和精神獎勵。

只要你能證明你沒有利用公司的原材料、設備等本單位的物質條件就可以了。
自己購買材料的發票作為證據。
但你還必須證明:沒有利用公司任何設備。

10. 請結合兩個實例,說明科學發明創造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愛因斯坦逃學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義大利與父母團聚。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麼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生那裡弄來一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 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麼了。他只是為自己想出一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鏡子趣話 最初沒有鏡子的時候,人們只好到湖邊看看自己的模樣,或用盆盛水來照臉。後來人們把青銅製成板狀,把板的面打光,發明了青銅鏡。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鏡子是400多年前在威尼斯出現的。這種鏡子比青銅鏡具有更好的清晰度。 當時,一面鏡子價值幾十萬塊錢。歐洲許多的王公貴族都不惜出大價錢到威尼斯買鏡子。據說法國女王結婚時,威尼斯贈送給她的就是一面鏡子。 威尼斯政府看到做鏡子這么賺錢,就下令把全國的制鏡工廠都搬到木蘭諾島上,並派重兵把守,嚴禁把製造鏡子的秘密泄露出去。直到300多年前,法國大使派人買通了島上的三個工匠,讓他們坐船逃離木蘭諾島來到了法國,制鏡的秘密才公布於世。 制鏡的秘密公開後,就有更多的人研究制鏡技術了,人們不斷地加以改進,發明出用化學方法在玻璃上鍍一層極薄的銀,這種鏡子不但製作省力、質量高,而且省錢。 現在,鏡子已經是一種很便宜的日用品了。 自行車的發明者——德萊斯 現在,自行車像潮水一樣,遍及世界各地,進入家家戶戶。但很少有人知道,發明自行車的是德國的一個看林人,名叫德萊斯(1785—1851)。 德萊斯原是一個看林人,每天都要從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發明一種交通工具的慾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輪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嗎!就這樣,德萊斯開始設計和製造自行車。他用兩個木輪、一個鞍座、一個安在前輪上起控製作用的車把,製成了一輛輪車。人坐在車上,用雙腳蹬地驅動木輪運動。就這樣,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問世了。 1817年,德萊斯第一次騎自行車旅遊,一路上受盡人閃的譏笑,……他決心用事實來回答這種譏笑。一次比賽,他騎車4小時通過的距離,馬拉車卻用了15個小時。盡管如此,仍然沒有一家廠商願意生產、出售這種自行車。 1839年,蘇各蘭人馬克米廉發明了腳蹬,裝在自行車前輪上,使自行車技術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後幾十年中,涌現出了各種各樣的自行車,如風帆自行車、水上踏車、冰上自行車、五輪自行車,自行車逐漸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以後隨著充氣輪胎、鏈條等的出現,自行車的結構越來越完善。 德萊斯還發明了絞肉機、打字機等,都能減輕勞動強度。現在鐵路工人在鐵軌上利用人力推進的小車,也是德萊斯發明的,所以稱它為「德萊斯」。 馮如——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中國的第一位飛機設計師馮如,生於1883年12月15日,廣東恩平縣人,12歲時,因生活所迫,隨親戚赴美國舊金山謀生。 1903年,當得知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後,馮如決心要依靠中國人的力量來製造飛機。他得到當地華僑的贊助,於1907年在舊金山以東的奧克蘭設立飛機製造廠,1909年正式成立廣東飛行器公司,馮如任總工程師。公司於當年便投入製造飛機。 1909年9月21日,馮如於接近黃昏時在奧克蘭附近一個圓形山丘旁進行了第一次試飛,這是一個遠離居民點的地方,在場的除記者外,就是他的三個助手。當飛機起飛後飛行了0.8公里,離地4.57米准備作一次轉彎時,螺旋槳突然停轉,飛機摔在地面,馮如被摔出機外,幸沒受傷。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於螺旋槳槳軸螺絲擰得太緊,致使槳根斷裂。 1910年7月,馮如根據寇蒂斯「金箭」和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一號」,又製作了第二架飛機,10月至12月,馮如駕駛它在奧克蘭進行飛行表演大獲成功,並受到孫中山先生和旅美華僑的贊許,同時獲得美國國際航空學會頒發的甲等飛行員證書。1911年2月,馮如謝絕美國多方的聘任,帶著助手及兩架飛機回到中國。辛亥革命後,馮如被廣東革命軍政府委任為飛行隊長。1912年8月25日,馮如在廣州燕塘飛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犧牲,被追授為陸軍少將,遺體安葬在黃花崗,並立碑紀念,被尊為「中國首創飛行大家」。 電視的發明者——貝爾德 1929年的一天,當英國人第一次看到電視圖像時,無不興高采烈,奔走相告。在他們中間的電視發明者貝爾德(1888—1946),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貝爾德出生在英國,從小體弱多病,好多次差一點被病魔奪去生命。然而,身體的脆弱磨煉了他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大學畢業後,他在電氣公司工作。他對工作一絲不苟,很短時間就修好了幾台幾乎淘汰的機器,深受公司器重。 無情的病魔纏住了他,只好辭職養病。1923年的一天,一個朋友告訴他:「既然馬可尼能夠遠距離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那麼發射圖像也應該是可能的。」這使他受到很大啟發。貝爾德決心要完成「用電傳送圖像」的任務。他將自己僅有的一點財產賣掉,收集了大量資料,並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到研製電視機上,最後,完成了電視機的設計工作。 要把設計圖紙變成實物樣機,不是容易的事。一間小小的屋子,既是卧室又是工作室。雖然疾病折磨著他,但他仍頑強地工作著,常常是日以繼夜,連夜戰斗,餓了吃麵包,困了和衣睡一會兒,沒有錢買實驗器材就以舊茶葉箱、舊帽子盒蓋、編織針等代替。 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奮斗和無數次失敗之後,貝爾德終於用電信號將人的形像搬上了屏幕。1929年,英國廣播公司允許貝爾德公司開展公共電視廣播業務。30年代以後,貝爾德又轉向了彩色電視的研究,並有所成就。 第一個稱量地球的卡文迪許 英國人卡文迪許(1731—1810)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實驗科學家之一。他在力學、熱學、電學、化學等領域都有劃時代的貢獻。一百多年前,卡文迪許就用自己設計的扭秤,推算出了地球密度是水密度的5.481倍(現在的數值為5.517),並計算出了地球的質量和萬有引力常數。後人稱他是「第一個稱量地球的人」。在研究電學的時候,卡文迪許把自己的身體當作試驗儀器,根據身體各部位的麻木感覺,來估計電流的強弱。憑著這種奮不顧身的精神,他發現了電荷的平方反比定律等重大電學規律。 卡文迪許還善於將科學應用於社會。他曾為火葯倉庫研究避雷裝置,為國家造幣廠研究減少金幣磨損消耗的辦法。 卡文迪許在科學上有那麼多的貢獻,可在生活上卻被稱作怪人。他腰纏萬貫,但沒有一件不掉扣子的衣服;他有一處寬大漂亮的住宅,卻沒有妻子兒女;他不善交際,見人會臉紅,甚至連女僕也迴避,因此還得罪過不少人。 他死後留下大量資料和手稿,麥克斯韋整理了五年,最後出版了《亨利·卡文迪許的電學研究》一書。 一生儉朴的卡文迪許留下大筆遺產,其中一部分由他的家族在1871年捐贈給劍橋大學,劍橋大學用這筆錢建立了舉世聞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對一百多年來物理科學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前後培養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26人。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