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祖沖之發明

祖沖之發明

發布時間: 2020-12-27 03:57:42

① 祖沖之的發明

祖沖之
姓名:祖沖之

國家或者地區:中國

學科:數學家 天文學家

發明創造:圓周率之父

祖沖之(429年—500年),字文遠,南北朝時期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為避戰亂,祖沖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遷至江南。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學識淵博,受人敬重。

祖沖之公元429年生於建康(今江蘇南京)。祖家歷代都對天文歷法素有研究,祖沖之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天文、數學知識。在青年時代祖沖之就博得了博學多才的名聲,宋孝武帝聽說後,派他到「華林學省」做研究工作。公元461年,他在南徐州(今江蘇鎮江)刺史府里從事,先後任南徐州從事史、公府參軍。公元464年他調至婁縣(今江蘇崑山東北)任縣令。在此期間他編制了《大明歷》,計算了圓周率。宋朝末年,祖沖之回到建康任謁者僕射,此後直到宋滅亡一段時間後,他花了較大精力來研究機械製造。公元494年到498年之間,他在南齊朝廷擔任長水校尉一職,受四品俸祿。鑒於當時戰火連綿,他寫有《安邊論》一文,建議朝廷開墾荒地,發展農業,安定民生,鞏固國防。公元500年祖沖之在他72歲時去世。

祖沖之的主要成就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個領域。此外祖沖之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祖沖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傳。祖沖之是一位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

祖沖之的兒子祖暅也是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家。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科學家,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將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祖沖之在天文歷法方面的貢獻

祖沖之在天文歷法方面的成就,大都包含在他所編制的《大明歷》及為《大明歷》所寫的《駁議》中。

在祖沖之之前,人們使用的歷法是天文學家何承天編制的《元嘉歷》。祖沖之經過多年的觀測和推算,發現《元嘉歷》存在很大的差誤。於是祖沖之著手制定新的歷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他編製成了《大明歷》。大明歷在祖沖之生前始終沒能採用,直到梁武帝天監九年(公元510年)才正式頒布施行。《大明歷》的主要成就如下:

區分了回歸年和恆星年,首次把歲差引進歷法,測得歲差為45年11月差一度(今測約為70.7年差一度)。歲差的引入是中國歷法史上的重大進步。

定一個回歸年為365.24281481日(今測為365.24219878日),直到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楊忠輔制統天歷以前,它一直是最精確的數據。

採用391年置144閏的新閏周,比以往歷法採用的19年置7閏的閏周更加精密。

定交點月日數為27.21223日(今測為27.21222日)。交點月日數的精確測得使得准確的日月食預報成為可能,祖沖之曾用大明歷推算了從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到大明三年(公元459年),23年間發生的4次月食時間,結果與實際完全符合。

得出木星每84年超辰一次的結論,即定木星公轉周期為11.858年(今測為11.862年)。

給出了更精確的五星會合周期,其中水星和木星的會合周期也接近現代的數值。

提出了用圭表測量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
發明:指南車
圓周率
「大明歷」
述異記,等
(還有許多,您在那裡慢慢找吧)

② 祖沖之發明的千里船長什麼樣

千里船指遠航之船。

《南齊書·文學傳·祖沖之》:「又造千里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里。」

唐 陸龜蒙 《和醉中即席贈潤卿博士韻》:「登山凡著幾緉屐,破浪欲乘千里船。」

據史料記載,我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科學家祖沖之曾製造出一種「千里船」,這種船可以日行一百餘里。有關「千里船」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南齊書·祖沖之傳》中。書中記載:「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又造千里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里。……」

由此可見,祖沖之不僅以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為藍本,發明了新式的「木牛流馬」,而且還經過認真深刻地探索研究後,創造出了一種新型的水上交通工具——「千里船」。

「千里船」,顧名思義,應該是日行千里的高效的水上交通工具。但從《南齊書·祖沖之傳》的記載中我們知道,這種船其實「日行百餘里」,與史書上記載的當時船舶的行駛速度「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相比,這個速度的確是太慢了。

史學家認為,祖沖之在新亭江為他的「千里船」所做的處女航,其實追求的不是高效和速度,而是在驗證一種高效推進方式的可能性。這種「高速船」,很可能應用了一種新的動力源或者新的動力方式。在古代,船隻一般是以風力和人力作為動力源,以槳、櫓或水車明輪等作為推進工具的。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可以推斷,祖沖之發明的「千里船」,有可能是對傳統的船隻作了嘗試性的改進,擬或增加了一種高效的原動力,或者說改進和提高了比「蒙沖小艦」的水車更好的明輪推進裝置。

祖沖之是一位博學多才的科學家,對於各種機械都有著深刻的研究。長期以來,他奔走民間進行考察,深知民間疾苦,從內心同情勞動人民,有著悲天憫人的博大胸懷。他的多項機械發明,都是本著「不勞人力」、「不因風水」的思路來進行創新和設計,他設計製造的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糧食的工具)、銅制機件傳動的指南車,以及一些陸上運輸工具、計時儀器漏壺、欹器等工具,都是高效乃至具有革命性的偉大創新。由此可見,祖沖之的設計理念,就是要減輕勞動人民的負擔,讓他們專心農業生產。因此,我們可以推斷,祖沖之製造的「千里船」,很有可能是不靠人力作為原動力的一種高效的水上交通工具,或者說是基於東晉末年的「蒙沖小艦」改良而來的新型的快速車船。

能「不勞人力」 作為動力源,又「不因風水」影響高機動性的船舶,推想起來,不外乎另一種情況,那就是使用畜力。因為在古代,曾經出現過以牛拉明輪船的實例。就古代車船的發展情況而言,我國水系眾多,且境內戰事頻頻,軍隊過江過河,都是舟船載人載馬。鑒於此,我們可以設想,祖沖之發明的「千里船」,完全有可能使用畜力來駕船的。但是,在地面上拉船,牲畜的動力可以驅動地面上的車輪做簡單的連續運動。而一旦到了船上,畜力的優勢就會受到限制,難以讓牲畜代替人類操作諸如劃槳等比較復雜的間歇式運動,由此就造成了 「千里船」速度慢、低效率的情況。

為此,我們想像,祖沖之的「千里船」在新亭江試行時,也許本身就是一種測試性的嘗試或者驗證,為求安全,不得不保留了一些實力,最終得出了 「日行百餘里」的結論。

也許,「千里船」得名於「千里馬」驅動的船之意。或許對於「千里船」的速度問題,我們可以如此理解了。

記載祖沖之設計製造機械的文獻有《南齊書》和《南史》。

南朝(梁)蕭子顯的《南齊書·祖沖之傳》記載:

「初,宋武平關中,得姚興指南車,有外形而無機巧,每行,使人於內轉之。升明中,太祖輔政,使沖之追修古法。沖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鈞以來未有也。時有北人索馭驎者,亦雲能造指南車,太祖使與沖之各造,使於樂游苑對共校試,而頗有差僻,乃毀焚之。

……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又造千里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里。於樂游苑造水碓磨,世祖親自臨視」。

唐朝李延壽的《南史·祖沖之傳》幾乎重復了上文,但文字上有個別差異:

「……得姚興指南車,有外形而無機抒,……高帝使與沖之各造,……

……於樂游苑內造水碓磨,武帝(公元483-493年在位)親自臨視。」

引文中的「造」字的第一層含義是「設計」,第二層含義則是「製造」。參與製造「水碓磨」、「千里船」的可能還有一些工匠。

「升明中,太祖輔政」指南朝劉宋升明年間(公元477-479年),肅道成輔政。這期間,祖沖之成功地製造了帶著「銅機」的指南車,而索馭驎卻未製成指南車。顯然,祖沖之不能從前代指南車那裡繼承任何傳動機構。

「千里船」顯然是一種快船。「木牛流馬」應當是一種運輸機械。說它「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這並是不可信,因為這顯然違背基本的科學原理。可見,古人的描述並不都是可靠的。

③ 祖沖之發明了什麼

圓周率
提出了用圭表測量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
指南車
大明歷
述異專記祖沖之
姓名:祖沖之

國家屬或者地區:中國

學科:數學家 天文學家

發明創造:圓周率之父

祖沖之(429年—500年),字文遠,南北朝時期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

④ 祖沖之發明了什麼東西

祖沖之是世界第一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

他發明製造版過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糧權食的);銅制機件傳動的指南車;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欹器」就是用水的定時器等。

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4)祖沖之發明擴展閱讀:

1986年中國傑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

1986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傑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3組),其中22克銀幣背面圖案之一就是祖沖之。

祖沖之銀幣由童友明設計雕刻,人物主體形象刻畫細膩,背景案幾上是「指南車」(發明與黃帝時代,後失傳,祖沖之追修古法重造)左上角為幾何圖案的「祖率」。

參考資料:網路-祖沖之



⑤ 祖沖之的發明是什麼

祖沖之,中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他是世界上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的第一人,這一研究發現比西方早了1100多年。

⑥ 祖沖之發現了什麼發明了,圓周率

地動儀
祖沖之在科學發明上是個多面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彎版,車上的銅人
總是指著權南方;他又造過「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試航過,一天可以航
行一百多里。他還利用水力轉動石磨,舂米碾穀子,叫做「水碓磨」。

⑦ 李時珍,祖沖之,華佗,司馬遷,畢升,分別發明了什麼。

李時珍(《本草綱目》),祖沖之(祖率),華佗(麻沸散),司馬遷(《史記》),畢升(活字印刷術)。

1、《本草綱目》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

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葯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

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

2、祖率

祖沖之算出圓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祖沖之因此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

祖沖之還給出圓周率(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

祖沖之對圓周率數值的精確推算值,對於中國乃至世界是一個重大貢獻,後人將「約率」用他的名字命名為「祖沖之圓周率」,簡稱「祖率」。

3、麻沸散

華佗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葯,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

華佗到處走訪了許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葯物,經過多次不同配方的炮製,終於把麻醉葯試製成功。

他又把麻醉葯和熱酒配製,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覺,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塗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因此,華佗給它起了個名字——麻沸。

4、《史記》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5、活字印刷術

畢升(一作升)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

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像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

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復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畢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時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祖沖之

⑧ 祖沖之在哪發明了圓周率

古今中外,許多人致力於圓周率的研究與計算。為了計算出圓周率的越來越好的近似值,一代代的數學家為這個神秘的數貢獻了無數的時間與心血。十九世紀前,圓周率的計算進展相當緩慢,十九世紀後,計算圓周率的世界紀錄頻頻創新。整個十九世紀,可以說是圓周率的手工計算量最大的世紀。進入二十世紀,隨著計算機的發明,圓周率的計算有了突飛猛進。藉助於超級計算機,人們已經得到了圓周率的2061億位精度。歷史上最馬拉松式的計算,其一是德國的Ludolph
Van
Ceulen,他幾乎耗盡了一生的時間,計算到圓的內接正262邊形,於1609年得到了圓周率的35位精度值,以至於圓周率在德國被稱為Ludolph數;其二是英國的William
Shanks,他耗費了15年的光陰,在1874年算出了圓周率的小數點後707位。可惜,後人發現,他從第528位開始就算錯了。把圓周率的數值算得這么精確,實際意義並不大。現代科技領域使用的圓周率值,有十幾位已經足夠了。如果用Ludolph
Van
Ceulen算出的35位精度的圓周率值,來計算一個能把太陽系包起來的一個圓的周長,誤差還不到質子直徑的百萬分之一。以前的人計算圓周率,是要探究圓周率是否循環小數。自從1761年Lambert證明了圓周率是無理數,1882年Lindemann證明了圓周率是超越數後,圓周率的神秘面紗就被揭開了。現在的人計算圓周率,
多數是為了驗證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還有,就是為了興趣。

⑨ 祖沖之發明了什麼

祖沖之的成就發明:

1、數學上編制《綴術》

他寫的《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可惜後來失傳了。《隋書·律歷志》留下一小段關於圓周率(π)的記載,祖沖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

2、天文上創制了《大明歷》

祖沖之創制了《大明歷》,最早將歲差引進歷法;採用了391年加144個閏月的新閏周;首次精密測出交點月日數(27.21223),回歸年日數(365.2428)等數據,還發明了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後若干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

3、機械製造

他設計製造過水碓磨、銅制機件傳動的指南車、千里船、定時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學、考據方面也有造詣,他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是歷史上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

4、完善歷法

採用「閏月」的辦法。在若干年內安排一個閏年,在每個閏年中加入一個閏月。每逢閏年,一年就有十三個月。由於採用了這種閏年的辦法,陰歷年和陽歷年就比較符合了。

除了改革閏法以外,祖沖之在歷法研究上的另一重大成就,是破天荒第一次應用了「歲差。」

資料拓展:

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⑩ 祖沖之發明了什麼

祖沖之大家都還算熟悉,都應該學過他在圓周率上的偉大貢獻。

你不知道的是,祖沖之可不僅僅算了圓周率。按咱們現在的說法,祖沖之是個大神級別的人物。

  • 祖沖之最有名的身份,數學家。

他寫的《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可惜後來失傳了。《隋書·律歷志》留下一小段關於圓周率(π)的記載:「宋末,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更開密法,以圓徑一億為一丈,圓周盈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數在盈朒二限之間。密率,圓徑一百一十三,圓周三百五十五。約率,圓徑七,周二十二。"

祖沖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是世界第一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這一紀錄直到15世紀才由阿拉伯數學家卡西打破。

祖沖之還給出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荷蘭數學家奧托重新發現。祖沖之還和兒子祖暅一起圓滿地利用「牟合方蓋」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球體積公式。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