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中國創造故宮

中國創造故宮

發布時間: 2020-12-27 15:01:30

⑴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資料與圖片

1、頤和園 :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2、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修建前後費時近40年,至秦亡時陵園尚末完全竣工,工程之浩大為史所罕見。在秦始皇陵東l千米處,發掘出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馬佣坑。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態各異,體現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藝水平。
3、泰山又名東岳,是中國五大名山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山以雄偉壯麗著稱,歷史悠久,地層古老,風光秀麗,瓊閣掩映,文物古跡眾多。其主峰為玉皇峰,海拔1545米。
4、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5、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風景名勝區范圍154平方千米,區內峰林地貌獨特,座座山峰險峻雄峙,配以變幻莫測的煙雲,使自然美景千變萬化,構成奇、偉、幻、險的奇觀。風景區內共有自然景點400餘處。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名聞中外,號稱「天下第一奇山」。
希望對你有幫助
求採納,謝謝

⑵ 關於有趣的漢字相關資料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

、「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⑶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第一,我國有哪些著名的世界遺產呢

眾所周知,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燦爛歷史文化,在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隨著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當天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5處,現在位居世界第一位。

我們要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流傳千古,供後人瞻仰。

⑷ 中國古代四大書法家分別是誰

古代四大書法家:歐陽洵、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

1、歐陽詢是唐代書法家,也是初唐四大家之一。因為他的兒子歐陽通也非常善書法,為了區別開又稱歐陽詢為「大歐」。他的楷書字體俊美工整,成為後來學習書法者經常模仿的對象。

2、顏真卿是唐代書法家以及政治家,其最大的成就在於擺脫了中國書法的秀雅,創立了一種渾厚飽滿的書體,字體寫的渾厚飽滿,氣勢大方。

3、柳公權是唐代著名書法家,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

4、趙孟頫是元代著名書法家,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有皇族的血脈,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4)中國創造故宮擴展閱讀:

代表作品

1、《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的代表作之一。銘文由魏徵撰,記載了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湧泉的事。歐陽詢奉敕書。

2、《多寶塔碑》全稱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是唐天寶十一年(752年)由當時的文人岑勛撰文、書法家徐浩題額、書法家顏真卿書丹、碑刻家史華刻石而成,是楷書書法作品。現今保存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3、《蒙詔帖》計7行,27字。此帖字形長短寬窄不一,或斷或連,筆墨濃淡輕重有致,線條以中鋒為主,飽滿圓厚。在用筆方式上,有二王為代表的「一搨直下」,也有顏真卿為代表的「篆籀絞轉」。

⑸ 大藏經為什麼叫康熙大藏經

大藏經 大藏經是匯集佛教一切經典成為一部全書的總稱。古時也叫作「一切經」,又略稱「藏經」。其內容主要是由經、律、論三部分組成,又稱為「三藏經」,分別稱為經藏、律藏和論藏。經是佛為指導弟子修行所說的理論;律是佛為他的信徒制定的日常生活所應遵守的規則;論是佛弟子們為闡明經的理論的著述。「藏」有容納收藏的意義。 佛教三藏的分類,起源很早。相傳佛滅不久,他的弟子們為了永久保存佛所說的教法,開始進行了遺教的結集,即通過會議的方式,把佛說的話加以統一固定下來。佛教的經藏是經過幾次結集(編纂)會議才形成的。 在佛教傳世二千五百年間,經典的流傳大體上經過了背誦、書寫、印刷三個時代。印度民族是慣於記憶的。他們最初結集三藏時,只是通過問答的形式,把佛所說的教法編成簡短的語句,以便佛弟子們能夠共同背誦而已。其後才有書寫流傳的作法。 我國現存漢譯大藏經,是自後漢(公元一世紀)以來,直接和間接從印度和西域各國輸入的寫在貝葉(貝多羅樹葉)上的各種佛經原典翻譯過來的。自漢至隋唐,都靠寫本流傳。到了晚唐(九世紀時)才有佛經的刻本。現存唐咸通九年(868)王玠所刻的《金剛經》便是世界上一本最古的,並附有美麗版畫的印刷佛經。 由於佛經的翻譯越來越多,晉宋以後就產生了許多經錄,記載歷代佛經譯本的卷數、譯者、重譯和異譯等。在現存許多經錄之中,以唐代智升的《開元釋教錄》最為精詳。該書著錄當時已經流傳的佛經五千零四十八卷,並用梁周嗣興撰的《千字文》編號,每字一函(又稱一帙),每函約收佛經十卷。《千字文》自「天」字至「英」字,共四百八十字,每字一函,合四百八十函。歷代刻藏,相沿不改,使漢文大藏經的規模基本定型。 大藏經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它是佛教及有關文化的一部大叢書。在大藏經裡面,保存著現在印度久已失傳的許多佛教經典,也包括了中國學者對於佛教原理所作的創造性的闡釋。大藏經不僅是佛教徒研究佛學的重要典籍,也是一般學者研究古代東方文化非常重要的資料。 此外,在西藏地區,自唐宋以來,由梵文和漢文譯成藏文的經典,也經過整理匯編成為西藏文大藏經。其中佛說的經律稱為「甘珠爾」;佛弟子及祖師的著作稱為「丹珠爾」。自元以至近代分別在西藏的拉薩、日喀則、奈塘,甘肅的卓尼,四川的德格,北京,都有過多次刻本。西藏文大藏經的內容約十分之八是漢文藏經中所沒有的,特別是密教部分。清代還將西藏文佛典譯為蒙文、滿文,刻成蒙文大藏經和滿文大藏經。這種藏經流傳稀少,甚為名貴。 在雲南傣族地區流傳著的上座部佛教,其佛經是用巴利文寫的小乘三藏。一般還是用書寫的方式流傳,國內還沒有刻印過巴利文大藏經。 《大藏經》採用了保留至今的雕版印製。《大藏經》卷帙浩繁的清乾隆版《大藏經》有許多書中之最。其中關於雕版,其材質要求之嚴、數量之巨,堪稱一絕,令人驚嘆不止。雕版總重四百八十噸。清乾隆版《大藏經》是惟一一部皇家主持印製的宮廷版《大藏經》,史稱《龍藏》、又稱《清藏》。清代雍正、乾隆兩位皇帝決定用漢文雕印《大藏經》。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北京賢良寺設藏經館,由和碩庄親王允祿、和碩和親王弘晝主持。雍正十三年開雕,乾隆三年竣工。全藏724函,分正續兩部分,千字文編次。正藏485函,千字文編次天字至漆字;續藏239函,千字文編次書字至機字。全部經版有79036塊,梨木雕成,重約480噸。

⑹ 當年偷走故宮9件古董的小伙,最終賣出多少錢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在中國五千年的歲月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無數的奇跡,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價值無法估量的歷史文物,。作為中國寶貴的財富,能夠度過漫長的歲月保留至今,實屬不易。因此作為中國人,我們有義務保護我們國家文物的安全。但是在總有一些不法分子想要通過盜取文物換取大量錢財,這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為國人所不齒。在2011年,紫禁城中存放著大量的文物,而有一個小夥子居然在不被他人察覺的情況下盜走了九件文物。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讓我們來了解下具體情況。

由於史百奎並不了解這些文物的價值,在古董店估價的時候,被告知這些文物都是假貨,價值並不高。聽到這里,史百奎難以相信,自己費了這么大勁搞到手的文物居然不值錢,心情不佳的他直接將這四件文物扔進了垃圾桶,然後回到網吧繼續沉迷在游戲世界中。

但是這些文物並不是假的,專家解釋道,這些雖然不是紫禁城的文物,是從國立故宮博物館借來進行展示的,但是絕對不是一文不值的,每件都價值數千萬美元。而史百奎偷走的文物價值最少在十億元之上。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犯法之後想要全身而退根本不可能,史百奎很快就被警方抓獲,丟失的文物找到了,但還是丟失三件,損失巨大。所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任何時候都不要動歪點子,否則等待著他的就是法網的制裁。你對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⑺ 中國歷史上擅長畫馬的畫家有哪些

擅長畫馬的畫家有:曹霸、韓干、李公麟、趙孟頫、郎世寧

曹霸(約704~約770年)譙郡人,唐沛國譙(今亳州市)人,魏武王曹操後代、曹魏高貴鄉公曹髦後人,官左武衛將軍。唐玄宗時期畫家,能文善畫,時人甚至以其祖先「三曹」比之,有「文如植武如操字畫抵丕風流」 之美譽。 擅畫馬,與其門生韓干最著名。成名於玄宗開元年間。天寶(742~756)間曾畫「御馬」。亦工肖像,曾修補「凌煙閣功臣像」。杜甫作有《丹青引》及《觀曹將軍畫馬圖》二詩,對其畫藝極加稱贊。晚年免官流落四川。今畫跡已不傳。

韓干,生卒年不詳,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著名畫家。相傳年少時曾為酒肆僱工,經王維資助,學畫十餘年而藝成。擅繪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畫馬,曾師曹霸而重視寫生。經歷唐玄宗年間,被召入宮封為「供奉」。此後專跟宮中畫馬名家陳閎學習畫,經常到馬廄里去,細心觀察馬的習性,對比找出馬的性格特徵,找出馬的動作規律,並把各種各樣的馬記錄在案。日子久了,人們對韓干經常進入馬廄,甚至搬到馬廄里和飼養人一起住感到奇怪。韓干回答說:「我學習畫馬,馬廄里所有的馬都是我的老師」。為了深入了解馬的習性,他常痴呆地觀察上幾個時辰,把別的畫家不了解的具體細節都弄得清清楚楚,並牢記心上。這樣時間久了,馬的各種體貌,奔跑雄姿,千變萬化的動態,在作畫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活現在紙上,所以人們都稱贊韓干筆下的馬是能跑動的馬。

李公麟(1049-1106年)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漢族,舒州(今安徽舒城縣)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好古博學,長於詩,精鑒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尤擅畫馬,人物、道釋深得吳道子旨趣,運筆如行雲流水,造型正確,神態飛動;山水氣韻清秀,得王維正傳;著色山水追李思訓心法;畫馬過韓干。能集諸家之長,得其大成,師法自然,大膽創新,自成一家,被後代敬為第一大手筆、百代宗師。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等。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他的特長是工畫草蟲鳥獸,馬是他常作的題材。

郎世寧(1688—1766年),是義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生於米蘭,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在繪畫創作中,郎世寧融中西技法於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出了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盡管如此,洋畫家郎世寧也必須遵守作畫前繪制稿本,待皇帝批准後再「照樣准畫」的清宮繪畫制度,保留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郎世寧《百駿圖》稿本就說明了這一點。

⑻ 中國書法協會主席是誰

1、第1屆主席:舒同

舒同(1905年11月25日~1998年5月27日),男,字文藻,又名宜祿。東鄉人(今江西撫州市東鄉區)。書法大師。原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陝西省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2、第2屆主席:啟功

啟功(1912——2005),自稱「姓啟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號苑北居士,北京市滿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 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鑒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

曾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教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九三學社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創會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顧問,西泠印社社長。

第3屆主席:邵宇

邵宇(1919年8月21日—1992年6月),曾用名邵進德,遼寧丹東人。著名的速寫、水彩畫家,所創連環畫受到徐悲鴻先生的稱贊,認為其畫風用來描寫中國社會非常適合。代表作品:《選舉》、《早讀》等。

第4屆主席:沈鵬

沈鵬,1931年出生,江蘇省江陰市人。書法家、美術評論家、詩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1950年起在《人民畫報》社工作,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總編室主任、副總編輯並兼任編審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享受國務院批準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代主席、主席、榮譽主席及藝術品中國榮譽藝術顧問。作品參加2011年8月23日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的「光榮的使命——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書畫展」。

第5屆主席:張海

張海,1941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師縣。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批准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藝術品中國資深顧問,河南省書畫院院長、鄭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等。

第6屆主席:張海

第7屆主席:蘇士澍

蘇士澍,1949年3月生於北京,滿族,中國當代書法家。2015年12月8日蘇士澍當選第七屆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

現兼任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 、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名譽社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研究所名譽所長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西泠印社理事 等。1999年榮獲國家人事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2008年榮獲新聞出版總署第十屆韜奮出版獎

中國書法家協會創建於1981年5月。建立以來,書法在藝術創作、學術研究、書法教育、對外交流和組織管理等方面都有長足的發展。中國書法家協會現有團體會員35個,個人會員8000餘人。

中國書法家協會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活動,加強同港、澳、台地區和各國書法界的聯系,發展與世界各國同行的友好合作,廣泛建立國際聯系,為發展和促進中國書法藝術,為世界文化和世界和平作出應有的貢獻。

拓展資料:

經典書法代表作有:

1、王羲之,其代表作為《蘭亭序》;顏真卿,其代表作為《祭侄文稿》;米芾,其代表作為《研山帖》;趙孟頫,其代表作為《洛神賦卷》;歐陽詢,其代表作為《九成宮醴泉銘》;王鐸,其代表作為《擬山園帖》。

2、楷書:有王羲之的《樂毅論》,顏真卿的《顏勤禮碑》以及《多寶塔碑》為其比較著名的作品;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為其代表作。趙孟頫的《膽巴碑》、《妙嚴寺記》,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等作品。

3、行書:比較著名的有王羲之的《蘭亭序》,王洵的《伯遠帖》,王獻之的《鴨頭丸帖》,蘇軾的《黃州寒食帖》,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智永的《千字文》,歐陽詢的《夢奠帖》、《張翰帖》,趙孟頫的《赤壁賦》(此碑內有行書,也有楷書)、王鐸的《擬山園》等。

4、隸書:比較著名的名作主要以漢碑為主,有《曹全碑》、《乙瑛碑》、《禮器碑》、《張遷碑》、《封龍山碑》等碑帖。代表人物有伊秉壽等。

5、魏碑:主要是以碑拓,墓誌,摩崖為主,比較有名的有《鄭文公碑》、《張猛龍碑》、《嵩山靈廟碑》《高貞碑》及《張玄墓誌》,《龍門二十品》,《敬史君碑》》、《元瑛墓誌》、

《司馬悅墓誌》、《元懷墓誌》、《元倪墓誌》,《石門銘》,《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司馬紹墓誌》,《爨寶子碑》,

6、大篆:主要《史頌鼎》、《毛公鼎》、《散氏盤》、《睡虎地秦簡》等名作。在當代臨習大篆並卓有成就的書法家有王友誼、鞠稚儒、劉興、劉江、蘭靜孚等人。

7、小篆:主要是秦朝以創造的《泰山刻石》、《琅玡刻石》,雖已殘毀,但秦篆面目尚存,而李斯的《嶧山刻石》、《會稽刻石》均為後人翻刻。

8、草書:有名的作品有:趙佶《草書千字文》,張旭《古詩四帖》,懷素《自敘帖》,孫過庭《書譜》,《急就章》,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李志敏《草論》,於右任《標准草書》等。

9、漢簡:比較有名有敦煌漢簡、居延漢簡、內蒙古漢簡、武威漢簡、馬王堆漢簡等書法。

10、甲骨文:比較有名的有:羅振玉、凌競歐的甲骨文書法,董作賓、商承祚等也擅長甲骨文書等。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