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顯微鏡的發明歷史

顯微鏡的發明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2-27 20:13:28

① 顯微鏡的發明者是誰

亞斯·詹森和漢斯·利珀希。

亞斯·詹森,荷蘭人,發明家,顯微鏡的發明者之一,與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各自獨立發明了顯微鏡。眼鏡製造商亞斯·詹森在1590年左右發明了顯微鏡。它由凹面鏡和凸面鏡組成,製作水平很低。

雖然亞斯·詹森是顯微鏡的發明者之一,但沒有發現顯微鏡的真正價值。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亞斯·詹森的發明並沒有引起全世界的注意。顯微鏡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在它被發明之前,人類對周圍世界的概念僅限於用手持鏡片幫助肉眼能看到的東西。


(1)顯微鏡的發明歷史擴展閱讀:

顯微鏡的發明過程: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二人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後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第一位是伽利略,一位義大利科學家,在顯微鏡下觀察昆蟲後,首次描述了昆蟲的復眼。第二個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自己也學會了磨鏡片,首次描述了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微小動植物。

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製電子顯微鏡,徹底改變了生物學。這使得科學家可以觀察到小到百萬分之一毫米的物體,於1986年獲得諾貝爾獎。

② 第一台顯微鏡是哪一年由哪國人哪個人發明的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亞斯·詹森是眼鏡製造匠他於1590年左右發明了顯微鏡。它是用一個凹鏡和一個凸鏡做成的,製作水平還很低。詹森雖然是發明顯微鏡的第一人,卻並沒有發現顯微鏡的真正價值。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詹森的發明並沒有引起世人的重視。

(2)顯微鏡的發明歷史擴展閱讀

光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光學顯微鏡主要由目鏡、物鏡、載物台和反光鏡組成。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焦距不同。物鏡的凸透鏡焦距小於目鏡的凸透鏡的焦距。物鏡相當於投影儀的鏡頭,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於普通的放大鏡,該實像又通過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經顯微鏡到人眼的物體都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反光鏡用來反射,照亮被觀察的物體。反光鏡一般有兩個反射面:一個是平面鏡,在光線較強時使用;一個是凹面鏡,在光線較弱時使用,可會聚光線。

③ 顯微鏡的發展史

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里,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顯微鏡還有助於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有助於醫生治療疾病。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後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第一個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他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一種昆蟲後,第一次對它的復眼進行了描述。第二個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學會了磨製透鏡。他第一次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

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製電子顯微鏡,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場革命。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像百萬分之一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

(3)顯微鏡的發明歷史擴展閱讀:

成像的原理:

1、光學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主要由目鏡、物鏡、載物台和反光鏡組成。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焦距不同。物鏡的凸透鏡焦距小於目鏡的凸透鏡的焦距。物鏡相當於投影儀的鏡頭,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於普通的放大鏡,該實像又通過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經顯微鏡到人眼的物體都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反光鏡用來反射,照亮被觀察的物體。反光鏡一般有兩個反射面:一個是平面鏡,在光線較強時使用;一個是凹面鏡,在光線較弱時使用,可會聚光線。

2、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20世紀70年代,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約為0.3納米(人眼的分辨本領約為0.1毫米)。

現在電子顯微鏡最大放大倍率超過300萬倍,而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率約為2000倍,所以通過電子顯微鏡就能直接觀察到某些重金屬的原子和晶體中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

顯微鏡的保養

1、顯微鏡在從木箱中取出或裝箱時,右手緊握鏡臂,左手穩托鏡座,輕輕取出。不要只用一隻手提取,以防顯微鏡墜落,然後輕輕放在實習台上或裝 入木箱內。

2、顯微鏡放到實習台上時,先放鏡座的一端,再將鏡座全部放穩,切不可使鏡座全面同時與檯面接觸,這樣震動過大,透鏡和微調節器的裝置易損壞。

3、顯微鏡須經常保持清潔,勿使油污和灰塵附著。如透鏡部分不潔時,用擦鏡紙輕擦,如有油污,先將擦鏡紙蘸少許二甲苯拭去。

4、顯微鏡不能在陽光下暴曬和使用。

5、接目鏡和接物鏡不要隨便抽出和卸下必須抽取接目鏡時,須將鏡筒上口凈用布遮蓋,避免灰塵落入鏡筒內。更換接物鏡時,卸下後應倒置在清潔的檯面下,並隨即裝入木箱的置放接物鏡的管內。

6、顯微鏡用完後,取下標本片,經聚光器降下,再將物鏡轉成「八」字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下降,以免接物鏡與聚光器相碰。

7、顯微鏡應放在乾燥的地方,以防生霉。

④ 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來的顯微鏡誕生於1590年,是荷蘭自一位名叫江生的少年在偶然機會中發現的。

這位少年的父親是一個眼鏡師,因而他平時經常擺弄的玩物就是鏡片。一天,他無意中把兩片大小不同的凸透鏡重疊在一起,當移動至適當的距離時,突然發現特別小的東西一下子被放大了許多倍。這個不尋常的發現使他興奮極了。他把這個奇異的現象告訴了父親,父子兩人立刻動起手來,做成了兩個不同口徑的鐵片筒,把它裝在大鐵筒里,使其能自由滑動,用以調整兩個透鏡的距離,然後外面再套上一個大鐵筒。世界上最早的顯微鏡就是這樣誕生的。

1665年,英國物理學家胡克自製了一架由上下兩塊透鏡組成的復合顯微鏡,形成了顯微鏡的基本機制。胡克用這架顯微鏡第一次發現了細胞,「cell」一詞即為他所定名,一直沿用至今。現在這架顯微鏡存放在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

⑤ 世界上第一台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一個偶來然的機會,列文·虎克得到一個源兼做德爾福特市政府看門員的差事,這是一個很清閑的工作,空閑時間很多。然而,列文·虎克是個閑不住的人,他小時候曾跟人學過磨製鏡片,對此也很著迷。所以,在空閑時間里,他就用來磨製鏡片,寒來暑往,總不間斷。

有一次,列文·虎克透過兩片透鏡看東西,發現能把很小的東西放大許多倍。一下子引起了他的興趣,他花在磨製鏡片上的時間更多了。漸漸地,列文·虎克磨製的鏡片放大倍數越來越高。為了用起來方便,他用兩個金屬片夾住透鏡,再在透鏡前面按上一根帶尖的金屬棒,把要觀察的東西放在尖上觀察,並且用一個螺旋鈕調節焦距,這樣就製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連續好多年,列文·虎克先後製作了400多架顯微鏡,最高的放大倍數達到200~300倍。

⑥ 誰發明了顯微鏡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製電子顯微鏡。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像百萬分之一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

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6)顯微鏡的發明歷史擴展閱讀:

顯微鏡的分類:

1、偏光顯微鏡

偏光顯微鏡(Polarizing microscope)是用於研究所謂透明與不透明各向異性材料的一種顯微鏡,在地質學等理工科專業中有重要應用。

2、光學顯微鏡

通常皆由光學部分、照明部分和機械部分組成。無疑光學部分是最為關鍵的,它由目鏡和物鏡組成。早於1590年,荷蘭和義大利的眼鏡製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

3、攜帶型顯微鏡

攜帶型顯微鏡,主要是近幾年發展出來的數碼顯微鏡與視頻顯微鏡系列的延伸。

4、數碼顯微鏡

數碼顯微鏡是將精銳的光學顯微鏡技術、先進的光電轉換技術、液晶屏幕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開發研製成功的一項高科技產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顯微鏡

⑦ 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亞斯·詹森與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各自獨立發明了顯微鏡。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亞斯·詹森是它是用一個凹鏡和一個凸鏡做成的,製作水平還很低。詹森雖然是發明顯微鏡的第一人,卻並沒有發現顯微鏡的真正價值。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詹森的發明並沒有引起世人的重視。

(7)顯微鏡的發明歷史擴展閱讀:

顯微鏡發展歷史:

1611年,Kepler(克卜勒):提議復合式顯微鏡的製作方式。

1876年,Abbe(阿比):剖析影像在顯微鏡中成像時所產生的繞射作用,試圖設計出最理想的顯微鏡。

1930年,Lebedeff(萊比戴衛):設計並搭配第一架干涉顯微鏡。另外由Zernicke(卓尼柯)在1932年發明出相位差顯微鏡,兩人將傳統光學顯微鏡延伸發展出來的相位差觀察使生物學家得以觀察染色活細胞上的種種細節。

1981年,Allen and Inoue(艾倫及艾紐):將光學顯微原理上的影像增強對比,發展趨於完美境界。

1988年,Confocal(共軛焦)掃描顯微鏡在市場上被廣為使用。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