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創造機會
⑴ 寫一句自己喜歡的名人名言,並說說理由(200至300字左右)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夠到達彼岸。——[法國] 馬克思
我很喜歡這版條名言,權它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發:只有擁有堅強的意志力,才能夠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到達勝利成功的彼岸。生活如同是廣闊的海洋,時不時會遭遇狂風大浪,只有用堅強做遠航的白帆,挑戰這些困難,才可以安然度過困境,重見風浪之後的寧靜。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不停奮斗,堅持不懈,靠著堅強的意志發現了鐳元素,並兩次獲得諾貝爾獎;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戰斗中雙眼失明,卻以頑強的信念支撐自己,終於完成了長篇巨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由此可見,通向輝煌彼岸的道路總是艱辛而又漫長,我們只要以堅強的意志勇於去克服種種困難,就會見到勝利的彼岸發出的那份誘人的光環!
⑵ 為什麼要善於捕捉和創造銷售機會
銷售的機會往往是稍縱即逝的,必須迅速、准確判斷,細心留意,以免錯失良機。作為一名優秀的銷售人員,不僅要抓住每一個銷售機會,還要善於創造銷售機會。
在銷售過程中,銷售人員必須充分把握隨時出現的各種機會。所謂機會,是指由於環境的變化,而為人們提供的實現某種目的的可能性。而銷售機會則是指在銷售過程中,由於環境經常發生變化,給銷售人員提供的實現其銷售目的的一種可能性的統稱。
在產品同質化日益明顯的今天,企業間的競爭愈益激烈,各種商機往往稍縱即逝。企業必須對商機保持高度的敏感,能夠快速地對其做出正確的反應,否則就會在競爭中失去先機。這就要求銷售人員能夠及時收集並分析研究影響銷售環境的因素,形成有關信息和資料,從中發現銷售機會出現的可能性和具體內容;要求銷售人員能正確地感知機會和機會的狀態,以恰到好處的處置銷售機會,不斷地創造好的銷售業績。
一天,有一位歸國華僑和一位開戶在他行的炒匯戶來一家農行辦理取現金業務,金額是8萬歐元,這種情況的結果大致上會有兩種:一是8萬歐元出去之後就回不來了,第二往好的方面想,那位華僑會將近80萬的人民幣從他行再存入農行,碰巧那天受理該業務的是位新員工,在沒有詢問清楚的狀況下就准備予以支取,這時,一位老員工發現這一問題後及時與兩位客戶溝通,積極向炒匯戶介紹農行外幣質押率高,且外匯交易點數低等這些優勢。而華僑客戶經過這位員工的熱情接待滿意地把80萬人民幣存為2年長期存款,並表示要將他行的5萬多歐元再存入農行。最終這位員工既為農行增加了人民幣、外幣存款,又銷售出貸款為農行創利,可謂贏利雙豐收。
可見,在銷售過程中,銷售人員只要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和辦法,就能夠捕捉和創造有利於自己的銷售機會。
一般來說,從事同一領域銷售活動的銷售人員,所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是基本相同的。由於客觀環境的變化,為每個銷售人員帶來的機會也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可以說機會面前人人平等。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及時並充分地把握機會,創造銷售佳績,則完全依賴於銷售人員自身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
對於銷售人員來說,捕捉市場信息、發現潛在銷售機會並不是問題,真正讓他們苦惱不已的是如何辨別真正的銷售機會並成功把握它。數據顯示,銷售人員通常在70%的時機上浪費了大量的精力,從而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真正把握30%的有效機會。
如果銷售人員在錯過了銷售機會後能夠認真分析,不斷總結提高,總能抓住下一個機會。銷售機會隨時會出現,關鍵是銷售人員的把握能力。這就要求銷售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觀察,並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來認識機會、把握機會並利用機會。
成功的銷售人員是自己創造機會,而失敗的銷售人員是自己等待機會。作為一名成功的銷售人員,不僅要抓住每一個銷售機會,還要善於創造銷售機會。銷售中的很多事情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關鍵在於創造一個機會,然後努力去實現。很多時候,顧客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其他需要,銷售人員應提醒並幫助顧客一起認識,從而達到銷售的目的。所以說,銷售機會的有無,取決於捕捉和創造。
⑶ 智者善於抓住機會,強者善於創造機會。這兩者間具體的意思是什麼
智者代表有頭腦、聰明的人,他善於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能在變化中發現利於自己的機會。
強者代表有膽量、有勇氣的人。敢與嘗試不怕輸的精神,前提是自己時刻都給成功做好准備的人。
呵呵,這是我小小的見解,別笑話。
樓主,你是智者還是強者呢?
⑷ 關於機遇的名人事例
1,越王勾踐在戰敗的情況下被迫到吳國當奴隸,在吳國,勾踐受盡了恥辱,但在許多羞辱面前,他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直起反抗,只是默默地忍受著,忍受著。
終於有一天,吳王看到了勾踐忠誠的表現,而釋放他回到越國。被釋放的勾踐下定決心,重整旗鼓,重拾舊河山,他抓住了一次難得的機遇,回到越國用了十年之久壯大人口,富國強兵,壯大軍隊,最終滅掉了吳國。勾踐正是因為抓住了這次機遇,才使得自己報仇雪恨,滅掉了吳國。
2,牛頓當年在蘋果樹下休息,一顆蘋果掉落砸中了他,牛頓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經過他努力的探索、研究,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這可以說明牛頓把握住了這個機會,這個機會造就出了這位受人敬仰的科學家。如果當年休息的不是牛頓,那麼那個人可能會不屑一顧,甚至大聲咒罵。
3、年輕的洛克菲勒剛進入石油公司工作時,由於學歷不高,又沒有什麼技術,因此被分派巡視並確認石油罐有沒有自動焊接好。這是石油公司最簡單的工作崗位,連一個小孩子都能勝任。
每天,洛克菲勒眼盯著焊接劑自動滴下,沿著石油罐蓋轉一圈,看自動輸送帶再把石油罐移走。工作簡單又枯燥,沒干幾天,洛克菲勒就有些厭倦了。但由於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洛克菲勒決定安下心來,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經過多次測試,他終於研製出「三十八滴型」焊接機。也就是說,使用這種焊接機,每次可以節約一滴焊接劑。盡管節約的只是一滴焊接劑,可一年下來,「三十八滴型」焊接機為公司節省了五百萬美元的開支。
那三十九滴焊接劑滴在公司每個人的眼裡,卻只滴在洛克菲勒一個人的心裡。就是這么一滴不值一提的焊接劑,改變了洛克菲勒的一生。
4,世界酒店大王希爾頓,早年追隨掘金熱潮到丹麥掘金,他沒有別人幸運,沒有掘出一塊金子,可他卻得到了上天的另一種眷顧。
當他失望地准備回家時,他發現了一個比黃金還要珍貴的商機,也迅速地把握住了它。當別人都忙於掘金之時他卻忙於建旅店,他頓時成為了有錢人,也為他日後在酒店業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5、拿破崙·波拿巴,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尉級炮兵軍官。1793年,他參加進攻土倫的戰役。正當前線指揮官面對土倫堅固的防守犯難的時候,拿破崙提出新的作戰方案。看拿破崙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崙為攻城炮兵副指揮,並提升為少校。
拿破崙抓住這個機遇,充分顯示出他的膽識和才智,最後攻克了土倫。他因此榮立戰功,並被破格提升為少將旅長。終於一舉成名,最後登上權力登峰。
⑸ 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
成事的九種能力:
1、敢於決斷--克服猶豫不定的習性
很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敢於決斷的手段,總是左顧右盼、思前想後,從而錯失成功的最佳時機。成大事者在看到事情的成功可能性到來時,敢於做出重大決斷,因此取得先機。
2、挑戰弱點--徹底改變自己的缺陷
人人都有弱點,不能成大事者總是固守自己的弱點,一生都不會發生重大轉變;能成大事者總是善於從自己的弱點上開刀,去把自己變成一個能力超強的人。一個連自己的缺陷都不能糾正的人,只能是失敗者!
3、突破困境--從失敗中撮成功的資本
人生總要面臨各種困境的挑戰,甚至可以說困境就是「鬼門關」。一般人會在困境面前渾身發抖,而成大事者則能把困境變為成功的有力跳板。
4、抓住機遇--善於選擇、善於創造
機遇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有些人浪費機遇輕而易舉,所以一個個有巨大潛力的機遇都悄然溜跑,成大事都是絕對不允許溜走,並且能縱身撲向機遇。
5、發揮強項--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一個能力極弱的人肯定難以打開人生局面,他必定是人生舞台上重量級選手的犧牲品;成大事者關於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充分施展才智,一步一步地拓寬成功之路。
6、調整心態--切忌讓情緒傷害自己
心態消極的人,無論如何都挑不起生活和重擔,因為他們無法直面一個個人生挫折,成大事者則關於高速心態,即使在毫無希望時,也能看到一線成功的亮光。
7、立即行動--只說不做,徒勞無益
一次行動勝過百遍心想。有些人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所以看不到更為實際現實的事情在他身上發生;成大事者是每天都靠行動來落實自己的人生計劃的。
8、善於交往--巧妙利用人力資源
一個人不懂得交往,必然會推動人際關系的力量。成大事者的特點之一是:善於靠借力、借熱去營造成功的局勢,從而能把一件件難以辦成的事辦成,實現自己人生的規劃。
9、重新規劃--站到更高的起點上
人生是一個過程,成功也是一個過程。你如果滿足於小成功,就會推動大成功。成大事者懂得從小到大的艱辛過程,所以在實現了一個個小成功之後,能繼續拆開下一個人生的「密封袋」。
可以講任何一種手段,都可以導致一種結果,但這個結果是不是最佳的結果,恐怕就很難說了。成大事者總是選擇最佳的手段,達到最完善的結果,這就是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因此在成功之路上,你要想成大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你的手段對你推動成功的計劃是否立竿見影!敏捷的市場洞察力、領導力、凝聚力、親和力、感召力、決策力總之,事在人為。提高自身修養是一切成功的基礎。
⑹ 教育學生要抓住哪些契機
一、教育者要善於利用「教育契機」。
我們教師有時也要抓住教育契機,小題大做,放大契機的效果,使德育有效度放大,讓學生的思想有其奮斗的目標,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建立自覺自律機制。
二、教育者要善於發現「教育契機」。
要善於發現挖掘生活中的可用素材,抓住教育契機,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學校最近要求同學在餐廳就餐定人定位。如果僅僅提個要求,沒有教育,那麼不僅這件事不容易做好,也喪失了應有的意義。我們班主任可以結合全國大興勤儉節約之風,利用各種場合、開展各種活動、創造各種機會進行教育,讓同學們認識到學校這種措施對自身素質提升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則功莫大焉。
如果你是一位即善於捕捉教育契機的班主任,你就會覺得教育好一個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並不很難。
三、教育者要善於創造「教育契機」。
教師應該給每個人創造合適的機會,讓他們不斷地發現自己的成功。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本來是很煩瑣的。此時你可以把這些事情分割開來,當作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成功機遇」,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找到自己的位置,創造自己的「成功」。比如心細、有責任感的孩子,讓他管理班級的衛生工作;活潑好動、體育技能好的孩子,讓他帶操;語文成績好的孩子當語文科代表;音樂特長的孩子當文娛委員,有管理能力的孩子當小組長……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大膽挖掘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做,都會有不同的收獲的。
在課堂上,我們可以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讓層次不同的學生都有機會找到自己懂得的問題來解答,或根據課程的需要時而叫他們即興表演、時而讓他們當眾演說,甚至用歌、用舞、用畫來表現課文都可以的。他回答對了,有了表現的舞台,就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興趣和動力,學習就更加帶勁了!「人有目標的時候走得快,沒目標的時候走得慢。」所以教師要善於創設機會,讓學生有一種追求的動力。
⑺ 在上海月薪兩萬算高嗎
先說結論:2萬的收入在上海是高收入群體。
2019年上海市社會平均工資9580元/月;
按照國家統計局對於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統計,中位數約為平均數的85.2%,所以上海市的中位數收入約為8162元/月。
但是,上海市勞動人口的工資中位數應在6800元左右(樣本調查報告)。
超過2萬元的只有18.8%。
無
所以,對於你的收入表示贊賞,同時祝賀你已經晉升到前20%的收入群體了。
如果是普通家庭、在上海有居所(不一定有房子,可能是使用權房),那還是日子過的可以的。
不論是稅前還是稅後。
稅前的話:
20000的工資,稅後15560元,公積金個人1400、公司1400.
稅後的話:
稅前26300,公積金個人和公司各1724。如果你是外地人、無房:
租房住的話,一般的住宿條件、老小區、市區,差不多5000-8000,合租比較合適,人均3000-4000元;
交通的話,上海的地鐵比較發達,當然租房靠近公司的話倒能省下開支;
吃飯:公司有食堂最好,能解決午飯;一般cbd的話在30-50左右可以解決溫飽;一般園區的食堂在20塊上下解決溫飽;早飯的話,外面吃差不多在10-15左右、晚飯的話30上下。全部取中間值,一天80元;
寬頻,一年800、合租400、每個月35;
電視,一年240、合作120、每個月20;
手機,每個月120;
每個月理發1.5次、每次40元,60;
差不多一個月的固定開支:3500租房+200交通+2400吃飯+180電視寬頻手機+200燃氣電費水費+理發60=6440元。
這是一個典型外地社畜的開支底線。
然後,買衣服優衣庫,按照我這種24k純屌絲的風格大概是6件t恤(60)、4條運動短褲(100)、4條運動長褲(150)、10件襯衣(250)、6條褲子(300)、6條內褲(50)、2條皮帶(150)、兩雙正裝鞋(500)、2雙休閑鞋(500)、2雙運動鞋(500)、10雙襪子(50),合計9760,穿三年換一遍,每個月271元;
手機用華為4000元機,三年一換,每個月111;
偶爾出去聚餐,每個月預算300;
偶爾打車,每個月預算200;
每年一個朋友結婚,預算每個月100;
這個差不多又982.
7442元。
所以如果做一個普通的社畜,稅前2萬你大概能存下8000元、稅後2萬你能存在1.25萬。
假如你想買房,買在比較偏遠的地方,300萬的預算、首付100萬,稅前2萬只要存10年、稅後2萬只要存7年。
但遺憾的事現在外地人在上海買房,單身還不行,要已婚。
你只要找個和你差不多收入的社畜(異性,中國還不承認同性婚姻),存錢時間可以減半。
當然如果雙方父母都拿出20萬(這個努力一下很多家庭還是可以的,畢竟給兒子娶媳婦的錢、給閨女的准備的嫁妝估計都有攢),
分別是3年和2年。
唾手可得
⑻ 營銷機會有哪些
營銷機會是市場上尚待滿足的需要、慾望和需求。營銷機會的特性包括:公開性、時限性、平等性和多樣性。需求的多樣化,導致機會的多樣性。如何尋找營銷機會和如何創新營銷機會和如何評估營銷機會便是營銷制勝的關鍵。
企業要從被人們忽略和丟棄的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中尋找營銷機會,其途徑有:
(一)從供需缺口中尋找營銷機會
某類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時,就表明了可供產品在數量、品種方面的短缺,反映了消費者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這種供需缺口對於企業來說就是一種市場機會。尋求供需缺口可採用以下方法:
1.需求差額法。即從市場需求總量與供應總量的差額來識別市場機會。
2.結構差異法。即從市場供應的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的差異找尋市場機會。產品的結構包括品種、規格、款式、花色等。有時供需總量平衡,但供需結構不平衡,仍然會留下需求空缺,分析供需結構差異,企業便可從中發現市場營銷機會。
3.層次填補法。即從需求層次方面來尋求市場機會。市場需求層次可分為高、中、低三檔。馬斯諾又把需求層次分為五個等級,可以通過分析各層次需求滿足的情況,找出未被滿足的「空檔」,並生產相應產品予以填補。
(二)從市場細分中尋求營銷機會
從細分市場中尋找營銷機會的主要方法有:
1.深度細分。即把某項細分標準的細分程度加深拉長。如按服裝型號可分為小、中、大號。但如果採用延伸法把細分度拉長,則可分為:特小號、小號、中號、大號、特大號和特型號等,也可將細分度加深,如特型號中分寬長型、寬短型、窄短型等。深度細分,照顧了消費者復雜的需求差異,通過這次細分,可以發現未被滿足的市場。
2.交叉細分。即採用兩上標准細分。例如傢俱可以用收入、年齡兩個標准細分市場,可以把市場分成若干個次市場。
3.立體細分法。即採用三個細分法。如按收入、年齡、人口三個標准細分,可以把市場分成(3×3×3)27個次市場,這27個市場各不相干。
4.多維細分法。即採用多種標准對市場進行細分,如按文化程度、購買動機、生活方式、年齡、職業、收入等細分市場,可以細分出更多的市場,從中發現被他人忽略的市場機會。
(三)從產品缺陷中尋求營銷機會
產品缺陷往往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興趣及兩次購買的可能,不斷彌補產品的缺陷則可能給企業帶來新的生機
⑼ 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於抓機會,成功者善於創造機會.
營銷,簡單的說就是進行銷售.但是因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往往添加了很多詞彙來裝飾他們,
這個意思表示就是愚笨的人,會把握不住機會,錯失機會,或者有一些是自己不願意把握機會的.
聰明的人會把握機會,並且發展機會,讓機會帶著自己進入成功的路程.
成功的人,往往知道怎麼去利用時機,發展機會,創造機會,產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