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是誰發明的
⑴ 縫紉機是誰發明
遠在舊抄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已經懂得使用針和線縫制衣服了?此後人們一直用手工縫制衣服,直至18世紀末縫紉機才出現?
最早用機器代替手工縫紉的是英國人遜德,他在1790年製造了第一台供縫紉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手搖縫紉機,這時世界上就出現了「縫紉機」這個名稱?
縫紉機
⑵ 誰發明的縫紉機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製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
1790年,英國的聖托馬斯發明縫制靴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的手搖縫紉機,這台縫紉機是用木材做機體,部分零件用金屬材料製造,它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台縫紉機。
1841年,法國的蒂莫尼埃設計和製造了實用的雙線鏈式線跡縫紉機;1846年,美國的豪取得曲線鎖式線跡縫紉機專利,縫紉速度為300針/分,效率超過五名手工操作的縫紉師;1851年,美國機械工人勝家獨立設計並製造出勝家縫紉機,縫紉速度為600針/分,並於1853年取得美國專利。此後,縫紉機便開始大量用於生產,並逐步增加了釘鈕扣、鎖鈕孔、加固、刺綉等功能。
1975年美國發明了微型計算機控制的家用多能縫紉機。專業性工業縫紉機發展更為廣泛,縫紉速度越來越高,如包縫機已達到1萬針/分。1979年,世界縫紉機的總產量達到15885000台,其中中國產量為5870000台,是世界上縫紉機產量最高的國家 。
縫紉機的分類方法很多,比較普遍的是按線跡和用途區分。縫紉機的線跡可歸納為鎖式線跡和鏈式線跡兩類。鎖式線跡最為常見,它由兩根縫線組成,像搓繩那樣相互交織起來,其交織點在縫料中間。從線跡的橫截面看,兩縫線像兩把鎖相互鎖住一樣,因而稱為鎖式線跡。這種線跡用在收縮率小的棉、毛織物或皮革等縫料,正面和反面形狀相同,如同一條虛線。線跡分布密實,縫紉的牢度一般超過手工縫紉。
鏈式線跡是由縫線的線環自連或互連而成,常用的有單線鏈式、雙線鏈式和三線包縫線跡。這種線跡的特點是線跡富有彈性,能隨縫料一起伸縮而不會崩斷縫線,適用於線制彈性織物的服裝或包縫容易鬆散的製品和衣坯等。
一般縫紉機都由機頭、機座、傳動和附件四部分組成。
機頭是縫紉機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鉤線、挑線、送料四個機構和繞線、壓料、落牙等輔助機構組成,各機構的運動合理地配合,循環工作,把縫料縫合起來。
機座分為台板和機箱兩種形式。台板式機座的台板起著支承機頭的作用,縫紉操作時當作工作台用。台板有多種式樣,有一斗或多斗折藏式、櫃式、寫字台式等。機箱式機座的機箱起著支承和貯藏機頭的作用,使縫紉機便於攜帶和保管。
縫紉機的傳動部分由機架、手搖器或電動機等部件構成。機架是機器的支柱,支承著台板和腳踏板。使用時操作者踩動腳踏板,通過曲柄帶動皮帶輪的旋轉,又通過皮帶帶動機頭旋轉。手搖器或電動機多數直接裝在機頭上。
縫紉機的附件包括機針、梭心、開刀、油壺等。
⑶ 縫紉機是誰什麼時候發明的
縫紉機是英國木工托馬斯·山特,在1790年發明的。
1790年,英國木工托馬斯·山特(Thomas
Saint)首先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後穿線、縫制皮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手搖縫紉機。1841年,法國裁縫B·蒂莫尼耶,發明和製造了機針帶鉤子的鏈式線跡縫紉機。
1845年,伊萊亞斯·豪(又譯埃利阿斯·霍威)也獨立地發明了縫紉機,1851年,美國機械工人I.M.勝家〔又譯列察克·梅里特·勝家〕發明了鎖式線跡縫紉機,並成立了勝家公司。
(3)縫紉機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中國成為世界縫制設備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
10年發展,我國縫制機械產業經過艱辛發展迅速崛起,一舉奠定了世界縫制機械大國地位,並正由縫制機械製造大國向強國邁進。
上世紀90年代末至2007年,我國縫制機械行業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的發展階段,國產縫制機械產品產量至2007年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行業「頂峰」。
2002年,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在當年的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上發布的一份文件中顯示出一個重要信息—————中國成為世界縫制設備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
據中縫協信息中心統計數字顯示,中國有各類規模以上縫制設備及零部件生產企業近500家,年產各類縫制設備800萬台,年出口創匯4億多美元。
10年間,我國縫制機械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據統計,「十五」末期,我國縫制機械的年產量佔世界縫機總產量的比重為71%,到「十一五」末期,這一比重提高到了80%,年產值佔比也由「十五」末的45%提高到目前的59%,產業繼續向中國大陸聚集,推動了下遊行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得到提升。
⑷ 縫紉機是怎麼發明的
關於縫紉機的發明,眾說紛紜。據考證,第一台縫紉機是美國人伊萊專亞斯?豪(1819—1867)發明屬的。伊萊亞斯?豪生長在馬塞諸塞州的斯賓塞,並在當地一家紡織廠由學徒工成長為一名能乾的機械師。由於興趣所致,他潛心於縫紉機的研究,到1845年4月,終於創造出一台實用的縫紉機。公開演示證明,他的發明要比敏捷的縫紉工操作效率高出5倍。伊萊亞斯?豪因自己發明的機械在美國的市場化難以成功,便於1846年去了英國,並將機器的專利權賣給一位生產婦女束胸、鞋和雨傘的大製造商威廉?托馬斯。
⑸ 縫紉機是哪一年發明的
是英國人Thomas Saint(托馬來斯·山特),第一台自縫制機械的發明者。在1790年,他用機械來模仿替代手工縫制的過程,製造出第一台縫制皮鞋的縫紉機。當時因沒有縫制機械製造的記錄,他的專利被歸在紡織機械的專利庫內被人疏忽了83年,後來這台機器經過復制,曾在1878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上展示。
⑹ 縫紉機最早是什麼牌子,誰發明的
1790年,美國木工托馬斯·賽特發首先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後穿線、縫制皮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手搖縫紉機。
⑺ 縫紉機是由誰發明的
縫紉機的發明可追抄溯到18世紀。英國人托馬斯?塞因特為提高製鞋的生產效率,苦苦思索設計了縫制靴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的機器。1790年,他在倫敦造出了第一台用木料做機體,部分零件是用金屬製成的手搖縫紉機。這台機器雖然粗陋而且不太實用,但它開啟了縫紉機發明的大門。當時因沒有縫制機械製造的記錄,他的專利被歸在紡織機械的專利庫內被人疏忽了83年,後來這台機器經過復制,曾在1878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上展出。
⑻ 縫紉機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到底是誰發明縫紉機
是英國人Thomas Saint(托馬斯·山特)發明的。
第一位是英國人Thomas Saint(托馬斯·山特),第一台縫制機械的發明者。在1790年,他用機械來模仿替代手工縫制的過程,製造出第一台縫制皮鞋的縫紉機。當時因沒有縫制機械製造的記錄,他的專利被歸在紡織機械的專利庫內被人疏忽了83年,後來這台機器經過復制,曾在1878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上展示。
第二位是法國人Bartfelemy Thmonner(蒂莫尼亞),他是裁縫出身的縫紉機設計發明家,他發明製作了80台機器,供巴黎陸軍軍服廠使用。為此,一些工人失去了就業機會,在當時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一群工人將機器搗毀,他居住的房屋兩度被焚,他本人受到巨大的威脅而逃離。但是蒂莫尼亞並不灰心,繼續從事他的研究發明,製造出更高轉速的縫紉機。法國政府為了紀念這位優秀的發明家,特地發行了一枚郵票,上面有他的半身像和他發明的縫紉機。
第三位是美國人Merritt Singer(梅薩特·勝家),是一位機械工人。他看到朋友在研究縫紉機後自己也產生了興趣,於是一發而不可收。他綜合了各種發明和專利技術,使縫紉機的結構更加完善。1851年,他規范定型縫紉機的機型,開始建立縫紉機製造工廠,開辦縫紉示範中心,並在世界各地設立縫紉機銷售分公司,縫紉機就此從美國走向了世界。 縫紉機究竟何時進入我國,還有待於專家的考證。美國為了打開日本的口岸,曾將縫紉機作為禮品贈送給日本的將軍。1860年,日本人去美國考察,也從美國帶回了縫紉機。據了解,縫紉機正式批量進入日本還是在1900年。中國在19世紀末,已經有了縫紉機,開始也是通過贈送方式舶來的。但縫紉機作為商品批量出現,也在此後不長的時間。1905年上海開設了縫紉機維修商店,製作一些簡單的零部件。從時間段上分,20世紀上半葉是縫紉機在我國的萌芽時期,下半個世紀是發展期。 上半個世紀,上海、天津、廣州、蘇州、青島等地都相繼開設了一些縫紉機商行,主要以服務為主,提供維修和配件,之後陸續出現了一些製造工廠。
⑼ 世界上第一台電動縫紉機產生於哪個國家
1790年,英國木工托馬斯·
縫紉機賽特發首先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後穿線、縫制皮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手搖縫紉機。1841年,法國裁縫B·蒂莫尼耶發明和製造了機針帶鉤子的鏈式線跡縫紉機。1851年,美國機械工人I.M.勝家發明了鎖式線跡縫紉機,並成立了勝家公司。這一時期的縫紉機基本上是手搖式的。 1859年,勝家公司發明了腳踏式縫紉機。從托馬斯和愛迪生發明了電動機後,1889年,勝家公司又發明了電動機驅動縫紉機。從此開創了縫紉機工業的新紀元。 1940年,瑞士愛爾娜公司發明了採用筒式底版鋁合金鑄機殼、內裝電動機的攜帶型家用縫紉機。1950年以後,進一步發展了家用多功能縫紉機。 建立
縫紉機於1851年的勝家公司是美國最早開始生產縫紉機的公司,當時,縫紉機的產量僅次於時鍾。1870年,美國生產縫紉機的公司有69家,1871年,美國縫紉機年產量為70萬台。到1891年,勝家公司已累計生產1000萬台縫紉機。可以說,在較長時間內,勝家公司基本上壟斷了世界縫紉機的生產。 二次世界打戰以後,原西德、義大利以及日本縫紉機工業發展很快,歐洲各國除仍然生產高檔傳統家用縫紉機的公司以外,大多企業開始生產工業用縫紉機。在此時期,日本縫紉機企業在政府的資助下,開始生產廉價的縫紉機,並銷往美國及世界各地。 70年代初期,工業先進國家的家用縫紉機市場已趨飽和,日本企業,在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也不得不轉向生產工業用縫紉機,而韓國特別是台灣抓住機會, 使得縫紉機工業崛起, 生產中、低檔縫紉機並投入國際市場。
⑽ 縫紉機是誰發明的
最先發明縫紉機的是法國人西莫尼爾,他發明的是一個木製的縫紉機。然而,真正使縫紉機具有實用價值的發明者是美國人霍克,他發明的縫紉機使用幾年後進行了改進,並大量生產,直到現在人們還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