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發明收糧食

發明收糧食

發布時間: 2020-12-28 05:42:24

1. 水和糧食的集合發明了什麼

水和糧食的集合發明了酒。

2. 酒來自糧食,古代有時飯都吃不飽,為什麼還發明了酒,並流傳了下來

酒並不是達官貴人所造,其實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水酒的製作了。應該是他們儲存糧食是儲存不當,導致水酒意外釀造出來。

當時糧食製造的酒的度數很低,不會讓人醉,所以古代文人都喜歡喝點小酒刺激自己創作。在元朝之後才有了燒酒的誕生,成為了酒精濃度比較高的蒸餾白酒。可以說在歷史上酒在什麼地方一直都有一席之地,也受到無論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的追捧。

3. 歷史上糧食擴大機是誰發明者

歷史上糧食擴大機說的是中美建交之前,我們的開國總理周恩來,一次他陪來華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來到鄉下,正好看到那裡的人在爆米花.基辛格看到那一聲巨響後的大米竟大了好多倍,不禁目瞪口呆,忙問總理那是什麼神奇的機器.總理笑笑,很風趣地說,那是我國人民發明的"糧食擴大機",擴大糧食用的哦!基辛格一看,我的上帝,太厲害了,擴大了十來倍!怪不得毛主席他老人家說:只要「自己動手」,就能「豐衣足食」,原來竟然是用這個神奇的東東來實現的!
結果後來基辛格回去認真給他們的科學家匯報了,說中國雖然耕地很少產量也不高,之所以沒出現飢荒,就是因為有這個糧食擴大機。可以把糧食擴大十幾倍的東東,美國還木有!老美的很多科學家琢磨了好久,竟然就是沒研究出來!
爆米花是一種古已有之的膨化食品,起源可上溯到宋朝。當時的詩人范成大在他的《石湖集》中曾提到上元節吳中各地爆谷的風俗,並解釋說:「炒糯谷以卜,谷名勃婁,北人號糯米花。」為什麼把爆米花叫做「孛婁」呢?爆米花想是摹擬爆谷時的響聲,因為當地的方言把打雷的聲音叫做「孛轆」。清代學者趙翼在他著的《檐曝雜記》記收有一首《爆孛婁詩》:「東入吳門十萬家,家家爆谷卜年華。就鍋排下黃金粟,轉手翻成白玉花。紅粉美人占喜事,白頭老叟問生涯。曉來妝飾諸兒子,數片梅花插鬢斜。」詩人筆下的爆米花不僅寫得很美,而且洋溢著生活的情趣。

4. 發明糧食

諸葛亮 發明過運糧車,運送糧草的是"木牛流馬「,只是到了後來失傳了。
陳壽內曾任西蜀衛將軍姜維的主簙容,衛將軍主簙即掌管防衛部隊的文書,賬簿的官員。三國 歸晉後任著作郎,專管編修國史,後撰寫《諸葛亮集》若干年後,原圖竹簡老化,附圖盡失。

5. 水稻這種糧食最早是被誰在哪裡發現的並開始種植的

界上究竟是誰發明了水稻種植?這個問題在學術界爭論了 100多年。 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原始遺址的發現,使中外學者不得不重新下結論:最早的種稻人就是長江下游的中國先民。

距今 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穀、米粒、稻根、稻稈堆積物。這些豐富遺存,證明早在 7000年前,我國長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經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種植技術,並把稻米作為主要食糧。最早的水稻種植僅限於杭州灣和長江三角洲近海一側,然後像波浪一樣,逐級地擴充到長江中游、江淮平原、長江上游和黃河中下游,最後形成了今天水稻分布的格局。簡言之,長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區是我國也是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

水稻在我國推廣種植後,很快傳到了東亞近鄰國家。大約在 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國水稻北傳朝鮮、日本,南傳越南。漢代,中國粳稻傳到菲律賓。公元 5世紀,水稻經伊朗傳到西亞,然後經非洲傳到歐洲。新大陸被發現後,再由非洲傳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粟,去皮後稱為小米。它最初是由野生的狗尾草「馴化」而成為糧食作物。這「馴化」之功,首推中國人。粟的種植為中國人首創。據最新的考古資料,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粟,出土在我國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距今 7300年左右。磁山遺址是 1976年至 1978年發掘的,那裡儲存糧食的窖穴有 88個,所藏全部為粟。這是中國粟出土年代最早的實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粟。這證明, 7000多年前,粟已成為我國北方人民的主要食糧。

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粟由東向西傳播,經阿拉伯、小亞細亞、俄國、奧地利傳遍整個歐洲。同時又向東傳到朝鮮、日本等地。日本在傳入稻作之前,粟曾是國民的主要食糧。粟是中國人民早期對世界文明做出的又一重大貢獻。

6. 發明國際象棋的故事,「棋盤上的米粒」是怎樣的

根據歷史傳說記載,國際象棋起源於古印度,至今見諸於文獻最早的記錄是在薩珊王朝時期用波斯文寫的。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年在《亞洲研究》上發表《印度象棋》一文,認為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大約公元2~4世紀時,印度次大陸有一種叫作「恰圖蘭加」的棋戲,內有車、馬、象、兵 4種棋子,象徵著印度古代的軍制。在當時流傳的印度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有「四軍將士已安排」的詩句。「四軍」就是指軍隊分為車、象、馬、兵 4個兵種。這種「四方棋」,當時是由擲骰子的方法來進行的。游戲的目的也不是將死對方的王,而是吃掉對方全部棋子。

棋盤上的米粒的故事是在古代印度有一個國王,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難以計數的財富。但是權力和財富最終使他對生活感到厭倦,渴望著有新鮮的刺激。某天,一位老人帶著自己發明的國際象棋來朝見。國王對這新奇的玩意非常喜歡,非常迷戀,並感到非常滿足。對老人說:「你給了我無窮的樂趣。為了獎賞你,你可以從我這兒得到你所要的任何東西」。

老人的要求是:請您在棋盤上的第一個格子上放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2粒,第三個格子上放4粒,第四個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個次序在後的格子中放的麥粒都必須是前一個格子麥粒數目的倍數,直到最後一個格子放滿為止。國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應了老人這個卑微的請求。然而,國王最終發現,按照與老人的約定,全印度的麥子竟然連棋盤一小半格子數目都不夠。

(6)發明收糧食擴展閱讀:

其實老人索要的麥粒數目實際上是天文數字,按照老人的要求,放滿64個格,這個數是18,446,744,073,709,551,615,是二十位的數字。折算重量約為2000多億噸,即使現代,全球小麥的年產量也不過是數億噸。如果造一個倉庫來放這些米粒,倉庫高4公尺,寬10公尺,那麼倉庫的長度就等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兩倍。而要生產這么多的麥子,全世界要兩千年。盡管國家非常富有,但要這樣多的麥子他是怎麼也拿不出來的。

7. 農業社會的技術發明中有沒有糧食生產

有呀,一些農機,技術,比如無土栽培,大棚技術,滴灌噴灌,很多的,有的用在糧食生產上

8. 種植糧食是黃帝時期的發明

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

9. 被稱之為"發明之母"和"產業糧食"的技術

是以納米技術為首的「新材料技術」

10. 發明種糧食的帝王

糧食,馬匹,珠寶,美女!說白了就是小國給大國送禮,禮少了或太輕了那是不可能的,必須得大禮!進貢就說的好聽點不傷國家尊嚴而已!其實就是給人大國送禮!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