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想像產生的條件

創造想像產生的條件

發布時間: 2020-12-28 12:05:57

創造想像形成的條件有哪些

創造想像形成的條件

1.社會實踐要求與人的創造性需要

社會實踐的各個領域,存在著大量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在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實踐不斷向人們提出新的問題,需要人們在創造性想像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思維,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這就不斷產生著創造新事物、解決新問題的需要,當這種需要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激勵人從事各種創造活動,形成創造性想像的動力。例如,以前人們用紙糊窗戶,人們為了提高窗戶的亮度和防人浸濕破壞,產生了對玻璃的想像。它推動了製造玻璃的創造活動,經過反復實踐終於製造出玻璃。但在玻璃的使用過程中,發現玻璃不能透過紫外線和不夠堅固,於是又想像能有一種透過紫外線和像鋼一樣堅硬的新型玻璃。人類的實踐活動就是這樣,已實現的想像引起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產生新的想像,新的想像又推動新的創造活動。

2.廣博的知識與豐富的表象儲備

想像中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是以頭腦中舊有表象為基礎的,沒有舊有記憶表象作為原材料,新的表象是不可能被加工出來的,創造性想像也就根本談不上。另外,人的知識經驗范圍決定著表象的豐富程度。知識愈廣博,已有表象就愈豐富,組成的新形象也愈深刻、愈生動,創造性想像活動也就頻繁。科學家發明創造需要全面掌握有關的豐富資料,文學家創造需要深入生活、廣泛調查研究等,都是創造性活動必要的儲備工作。

3.思維的積極活動

創造性想像是通過對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和重新組合,在頭腦中建立新形象來進行的,它不是感性材料的胡亂堆砌,而是一種嚴格的構思過程,受思維活動的控制、調節和支配。只有通過積極、嚴密的思維才能保證創造想像沿著正確的方向順利進行,它的產物才會符合現實的要求,才會具有社會價值。

4.原型啟發

原型就是與所要創造的事物相類似的事物。原型啟發是指從類似事物中能發現所要創造新事物的形象、構成部件,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等。它是從其他事物中得到解決問題的啟示,從而解決問題的過程。起了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例如,魯班因為茅草割破手而發明了鋸子,牛頓從蘋果落地而聯想到地球引力,並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些都是原型啟發的典型例證。前蘇聯心理學家b.a.克魯捷茨基在《心理學》一書中,對人類在手的啟發下改善勞動工具的創造活動進行了形象的對照,充分說明原型啟發的重要作用。

5.靈感

創造過程中新形象的產生常常帶有突然性,被稱為靈感。它是人以全部精力去解決所思考的問題或完成創造活動時,由於偶然因素的觸發而突然出現的頓悟現象。就像有的詩人在構思時,雖然長期醞釀仍然理不出頭緒,但偶然受到某一事物啟發就豁然開朗,詩句唾手可得,一揮而就。靈感是人們長期艱苦勞動的結果,人長期思索某個問題就會在大腦中形成許多神經聯系,一旦受到某種事物的刺激,這種神經聯系系統就可立即接通產生靈感。所以,靈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腦固有的,它是長期勞動的產物。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說過:「靈感是這樣的客人,他從來也不愛拜訪懶惰的人。」著名畫家列賓也說:「靈感是艱苦勞動的獎賞。」靈感的產生帶有突發性,靈感常出現在一些偶然的情況下,如散步、洗澡、睡夢中等。古希臘阿基米德在一次洗澡時,當他進入浴盆導致水溢出時,突然靈感出現,他激動地在街上狂叫:「我發現了!我發現了!」即發現了阿基米德定律。靈感狀態常和人最清晰的意識、最活躍的思維活動相聯系。靈感狀態表現為注意力的敏銳狀態,思想活動極為活躍,工作效率極高。相反,一個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人,想像貧乏,思維刻板,則無靈感可言。

❷ 中國神話故事有哪些

華夏五千年來流傳的故事數不勝數,老柳在這兒就例舉幾個好了,畢竟如果真要說的話那肯定三天三夜也數不清楚對吧。

第三個,五次封神之戰

在我國的民間傳說以及某些野史記載中,我國歷史上曾有過五次大封神,第一次為眾所周知的姜子牙封神榜;第二次為張子房的無字天書;第三次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馬前課》;第四次唐初袁天罡、李淳風二人的《推背圖》,第五次為明朝初年劉伯溫的《燒餅歌》。

❸ 什麼是創造想像創造想像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創造想像是一種有意想像。

它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腦海中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用以積累的知覺材料作為基礎,使用許多形象材料,並把他們加以深入,通過組合,創造出新的形象來。

在新作品創作、新產品創造時,人腦中構成的新形象都屬於創造想像。

創造想像 具有首創性、獨立性和新穎性等特點。

它需要對已有的感性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綜合、加工、改造,在頭腦中進行創造性的構思。

產生的條件

1、強烈的創造願望

現代社會的發展不斷地向人們提出創造新事物、解決新問題的要求,當這種要求被人接受時,就會在人腦中變成創造性活動的需求和願望。

2、豐富的表象儲備

進行創造想像,還必須對有關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儲備豐富的表象材料。因為,想像依賴於已有表象材料的數量和質量。

3、積累必要的知識經驗

進行創造想像,還必須對有關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必要的知識。每一項發明都是對相應領域深入研究的結果。例如,牛頓對物理學進行研究,發現了三大定律;達爾文對生物學進行研究,寫出了《物種起源》。

4、原型啟發

原型啟發,是指從其他事物上發現解決的方法。對問題解決起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原型。任何一個人對某一項發明創造或革新,都不是憑空想像而來的,在開始總要受到某種類似事物的啟發。例如,魯班從茅草割破手得到啟發,發明了鋸子。

5、積極的思維活動

創造想像不是一般的想像,而是一種嚴格的構思過程,必須在思維的調節支配下進行。

6、靈感的作用

在創造想像的過程中,新的形象的產生往往帶有突然性,這種突然出現的狀態,稱為靈感。

此外,創造性思維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豐富的情緒生活,正確的理想和世界觀也是創造想像的條件。

❹ 什麼是創造想像創造想像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創造想像是一種有意想像。它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腦海中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用以積累的知覺材料作為基礎,使用許多形象材料,並把他們加以深入,通過組合,創造出新的形象來。在新作品創作、新產品創造時,人腦中構成的新形象都屬於創造想像。
創造想像 具有首創性、獨立性和新穎性等特點。例如作家所創作的藝術形象雖來源於生活,但它又高於生活。工程師發明的新機器,雖然綜合了許多機器的特點,但它又具備有前所未有的新性能、新造型,因此它比再造想像更加復雜、更困難。它需要對已有的感性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綜合、加工、改造,在頭腦中進行創造性的構思。
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務,利用自己以往經驗在頭腦中獨立創造新形象的過程稱為創造想像。區別「創造想像」與「再造想像」的關鍵,是看個體是否在頭腦中獨立創造了新形象。

創造想像產生的條件
1、強烈的創造願望
現代社會的發展不斷地向人們提出創造新事物、解決新問題的要求,當這種要求被人接受時,就會在人腦中變成創造性活動的需求和願望。
2、豐富的表象儲備
進行創造想像,還必須對有關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儲備豐富的表象材料。因為,想像依賴於已有表象材料的數量和質量。
3、積累必要的知識經驗
進行創造想像,還必須對有關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必要的知識。每一項發明都是對相應領域深入研究的結果。例如,牛頓對物理學進行研究,發現了三大定律;達爾文對生物學進行研究,寫出了《物種起源》。
4、原型啟發
原型啟發,是指從其他事物上發現解決的方法。對問題解決起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原型。任何一個人對某一項發明創造或革新,都不是憑空想像而來的,在開始總要受到某種類似事物的啟發。例如,魯班從茅草割破手得到啟發,發明了鋸子。
5、積極的思維活動
創造想像不是一般的想像,而是一種嚴格的構思過程,必須在思維的調節支配下進行。
6、靈感的作用
在創造想像的過程中,新的形象的產生往往帶有突然性,這種突然出現的狀態,稱為靈感。
此外,創造性思維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豐富的情緒生活,正確的理想和世界觀也是創造想像的條件。

❺ 世界是怎麼形成的

宇宙的最初源頭是一個奇點,即所謂的「宇宙蛋」,它凝聚了所有的時空質能,孕育著未來物質世界的一切,包括天體和生命。大約150億年以前,宇宙蛋在一場無與倫比的大爆炸中猝然爆發。大爆炸震撼出時空,物質世界破殼面出,宇宙史的紀元從此開始。

剛剛誕生的宇宙,空間從無到有並急劇猛增,僅僅10-32秒後,就暴脹到大約1光年的直徑。在1秒鍾時,由於大爆炸產生的極強高能輻身均勻地充滿整個空間,宇宙成為100億k高溫的熔爐,所有物質被熬成一鍋基本粒子湯。

緊接著,一場肆虐的原始宇宙風暴開始了,基本粒了之間發生猛烈撞擊,中了熔入質子形成了氦核。這個過程延續了大約三分鍾,直至所有的中子消耗殆盡為止。有約22%質量的物質聚合成氦核,餘下的物質幾乎為沒有聚合的質子,即氫核,僅有十萬分之幾屬於同位素氦3和氘,百億分之幾歸之於鋰。原始星雲形成。

星系形成

構建原始宇宙的原生物質(主要是約78%的氫和22%的氦)的產生過程,在宇宙史的最初三分鍾便告完成;在此後宇宙由於膨脹面冷卻,如此大規模的核合成過程再也不可能發生了,而小規模的核合成也只有等到恆星產生以後。初生宇宙的空間充斥著極強壯的高能輻射,熾熱驚人。原生物質氫核和氦核均勻分布在整個太空,它們之間的引力微弱,遠不足以克服巨大的擴散壓力和輻射壓,因此列法凝聚成團。看來要打破這種物質均勻分布的狀態,還有竺宇宙冷卻到足夠的程度。

光陰一分分,一年年地流逝著,30萬年過去,宇宙的溫度溫度隱降到了4000K,然而其均勻狀態依然如故;1000萬年過去,宇宙中高能輻射冷卻變成微波背景輻射,氫核和擬核形成了各自的原子,原子間的引力也終於戰勝擴散壓力和輻射壓,在它的作用下漸漸形成了一個個物質密度較大的地區,並繼續向中心收縮;原始星雲就這樣形成了。在宇宙誕生1000萬年以後,由氫擬兩種元素構成的巨大原始星雲彌漫著太空,雖然非常稀薄,卻表明宇宙物質不再處於均勻分布的狀態,這預示了宇宙星光燦爛的未來。

恆星形成

原始星雲在引力的作用下繼續向中心聚集,並因星雲間的潮汐作用開始旋轉,漸漸形成一雙凸透鏡的形狀。星雲收縮使引力不斷增強,從而促使旋轉不斷加速,而旋轉加速又導致星雲緣不穩定,從而裂成兩個旋臂。旋臂上發生局部的凝結,每個凝塊具有適當體積,可以在我們所見的恆星狹小限度內形成恆星。

以上過程不斷進行著,整個星雲最終演化成星系。宇宙中最初形成星系的時間大約是大爆炸後十億年。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可以發現在我們星系以外的遙遠空間里正在形成的其它星系,那正是幾十億年前形成這些星系的情形。目前用天文望遠鏡觀測的星系總數須以10億來計算,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員而已。這些星系都是龐大的恆星集團,且距離我們極其遙遠,因此稱之為「島宇宙」。十幾個或幾十個星系由引力維系在一起,組成星系團;隨著宇宙的膨脹,星系團間正彼此遠離。

恆星的生命歷程

恆星是宇宙物質凝聚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起源於旋渦星雲臂上的一塊區域。在這塊區域物質較密集的部分,由於自身的引力較強,就會使物質聚集得更快,溫度也上升更快,旋轉得更快。這一過程逐漸加劇,當某一區域的中心溫度上升到約1000萬k時,就會引發熱瓜反應,向外發放輻射,恆星的生命歷程便開始了;而旋轉速度達到一定值時,恆星就會分裂成互相繞行的雙星或多星。雙星(或多星)是恆星演化的正常規程,而伴有行星的單星(例如太陽)則是恆星演化中極其罕見的事件,大約在十萬個恆星中才有一個,它的起源過程至今仍然只是一個猜想:在恆星演化的某一早期階段,兩個氣體星運行到彼此鄰近時,便產生了潮汐波。及至兩星接近到某一臨界距離時,這潮汐波即射出長臂狀的物質,然後再裂成具有適當大小與特性的物體,形成像地球這樣的行星。起源於原始星雲中的恆星為第一代恆星,它們是由原生物質組成的氣體星球。宇宙史紀元50億年時,第一代恆星產生了,它們照亮了幽暗的太空,從此一個新的宇宙時代來臨了。

恆星的生命歷程

恆星形成後開始進入生命周期中的氫燃燒階段,氫的原子核聚變成氦,並向外發放光和熱。當恆星中的氫消耗掉10%時就發生收縮,恆星中心部位的溫度升高到1億k以上。同時,由於恆星內部的活動,恆星外層被中心區域推開,膨脹的恆星變成一顆紅巨星。於是,在星球密度很大溫度極高的中心部分開始發生氦的燃燒,氦核聚變成鈹,碳和氧。這一階段一直延續到恆星中心部分的氦消耗殆盡,碳和氧所佔的比例大致相等時才結束。氦的燃燒階段結束時,星球中心區域收縮,溫度重新上升。在一些質量足夠大(質量至少是太陽的4倍)的恆星里,中心的溫度可以達到10億k,碳和氧的燃燒得以開始,結果形成了鈉,鎂,硅和硫等元素。當恆星中心部分的碳和氧消耗殆盡並富含硅時,便開始了硅的燃燒階段,硅轉化成硫,氬和其它一些更重的元素。如果恆星通過收縮,能使內部溫度升到30億k左右,那麼恆星便開始了它生命周期中的平衡階段,形成鐵及附近的一些元素。鐵在所有元素中,其原子核最為穩定,因此一顆恆星能燃燒到生命的終結,將形成一個鐵球,它的末日也便來臨了。

垂死的恆星與自身的引力作著最後抗爭,但最終還是跌進了引力深淵之中。外圍各層數以萬億噸計的物質以每秒幾成公里的速度朝核區坍縮,與核區發生了極為強烈的碰撞,這就是「超新星爆發」。爆發的巨大能量使恆星外圍物質得以加熱,鐵吸收中子及能量後,在恆星熔爐的是最後階段煉出了金,鉛,鈾等更重的元素。以上過程表明目前人類所利用的核能(確切說應該是核裂變能)歸根到底是久遠的超新星爆發能,正如煤,石油所含的化學能是古老的太陽能一般。超新星爆發產生的巨大激波,將恆星外圍的物質拋入廣闊無垠的太空;這些物質由恆星各個燃燒階段產生的92種元素構成。恆星的一生燦爛輝粕,它的光和熱孵育了生命;它亦是宇宙中神奇的煉金爐,組成我們及地球的每一個原子,都曾在那些久已熄滅的古老恆星中經受熔煉。

恆星的物質循環

第一代恆星消亡了,它歸宿於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然而悲壯的死亡中醞釀著燦爛的新生,在它們的廢墟上將升起新一輪的恆星,一個有生命的宇宙時代即將拉開序幕。超新星爆發拋出的物質,在廣袤的星際空間漫無目的地遨遊,在碰撞和輻射的作用下,被原始星支攜帶著運行。幾百萬年過去了,這些物質因膨脹而變香稀薄,最終與原始星雲混而為一了,因此宇宙中的星雲不再只是由原生物質氫和氦構成,而是遭到重元素的污染;由開這種污染,恆星之外有了出現自然景觀,生命,技術和能源的可能。在宇宙史紀元100億年時,這種被「污染」的星雲在引力作用下收縮,坍縮和碎裂。核子活動再度爆發,第二代恆星及行星誕生了,太陽便是其中一例。這些恆星也將開始其生命歷程,最終與會因缺乏燃料而死去;它們的碎屑又與尚示聚集成恆星的原生物質一道凝聚成下一代恆星。但這各物質的再循環並非永無止境的,原生物質會一點一點地並入新生的恆星,直至全部用完。當最後一代恆星走完它們的生命輪回而死亡時,宇宙永恆的長夜就來臨了。

生命的形成與進化

生命是宇宙物質演化的最高級形式,也有人認為生命只是宇宙演化的副產物中微不足道的偶然現象,由於發生了種種時間和空間的巧合,才得以在地球上出現。的確,在宇宙中滿足生命形成與演化所必需的地方,即使不是唯有地球,也是很少的,地球所繞轉的太陽是恆星中少有的單星,例得它外圍有穩定的生態圈存在;太陽又是第二找恆星,使得其行星從一開始形成就有生命所必需的碳,氧等重元素存在;太陽大小適宜,使它既有足夠的存在時間供生命形成與進化,又有足夠的光和熱去孵育和羊育生命,地球本身也是一個特殊的行星,它的軌道全部在太陽的生態圈內;它大小適宜,使它的引力能保留住水和大氣,且大氣層厚薄適當,即擋掉了大多數紫外線,又不至於遮住過多的陽光;地球有較強的磁場,使生命免遭宇宙帶電粒子的致命轟擊……,總之地球在許多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生命存在條件,使其成為宇宙中少有的生命家園.地球在46億年前形成後,便開始了生命形成歷程:原始地球中的無機物在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形成了簡單有機物,它們通過水流匯集於海洋,在那裡化合成復雜的有機物:這些復雜有機物形成生命的過程,至今仍然是個疑案,但其中必定有不計其數的巧合,在地球形成生命的過程中幸運地發生了;這樣,原始生命在地球形成15億年後出現了。原始生命在漫長的歲月里不斷進化:16億前有細胞核的單細胞生物出現,7億年前多細胞生物出現,3.7億年前陸地生物出現,2.8億年前爬行動物出現,1.8億年哺乳動物出現,7000萬年前靈長目動物出現,3500萬年削類人猿出現,400萬直前原人出現,50萬年削直立人出現,直至3.5萬年前出現了現代人類;於是在宇宙史紀元150億年時,宇宙中便月了智慧生物創造的技術和文明.我們目前所知的生命僅限於地球生命,而科學家對地外生命和文明的樂觀估計是:僅銀河系就可能有6億個行星有生命存在,其中擁有技術和文明的的行星也多達100萬個!

宇宙的終結

宇宙的未來命運如何?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一個目前被普遍認同的觀點是:宇宙作為物質世界的全部,也就遵守物質自身和規律;而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得出的結論實在令人難以接受:宇宙將在遙遠的未來走向死亡——永恆的死亡。

設想在非常非常遙遠的未來,所有恆星因缺乏燃料而熄滅,宇宙一片黑暗。在這漆黑的浩瀚太空中,潛伏著許多帶自轉的黑洞、離散的中子星和黑矮星,另外還有一些行星級的天體,它們在引力的作用下進行著一場戰爭,戰爭的結局是星系解散了,絕大多數天體被引力彈弓拋入星系際空間,永遠漫遊在膨脹著的太空中;而星系中心的黑洞取得了兼並戰的局部勝利,它吞並了百分之幾的天體,形成了更大的黑洞。這場戰爭持續時間長得超乎想像,大約是今天宇宙年齡的十億倍。

在又一段長長得超乎想像的時間里,當宇宙背景輻射由於膨脹降至足夠低的程度時,所有的黑洞最終都會在一陣快輻射中一下子化為烏有,在宇宙永恆夜幕中劃出一道道瞬現即逝的閃光;而其它天體也將在這漫長和時間里發生衰變而漸漸蒸發,直至完全消失,變成正電子或其它粒子;宇宙變成一鍋令人難以置信的稀湯,其中有光子、中微子及數量正在逐漸減少的電子和正電子。宇宙曾經擁有的輝煌,包括閃爍的群星及智慧生命創造的無數奇跡,都湮沒在這荒涼而又空虛的宇宙中,不留下任何記憶,只有時間在無休止地流逝,空間在無止境地膨脹……

簡單說就是:世界是由地球幾億年來逐漸轉化而來的, 起初,地球表面十分的薄,然後,有了很多的火山,在地球的地殼運動下,無數的火山逐一噴發,使之地球表面開始堅硬,又過了一段時間,世界下起了雨,出現了還,同時出現了單細胞水生物,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一切都進化,出現了很多動植物,世界就形成了。

❻ 川端康成為什麼要自殺

1972年4月16日,虛無與悲觀的川端康成突然採取口含煤氣管的自殺方式離開了人世,未留下紙質遺書。他早在1962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而川端的虛無與悲觀卻不是以現實生活條件的荒誕為前提,也不表現為價值觀念的空缺和自我意識的破滅,而是通過非現實的、抽象的環境,來表現人生無常,滅我為無即是解脫的思想,它與川端的禪宗意識有很大的關聯。

❼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所謂「想像」,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愛因斯坦也強調指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以這樣說,一切創造發明都是從想像開始的,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發明。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任務一方面要教會學生聽、說、讀、寫,另一方面要挖掘學生的潛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而培養想像力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語文教學中離不開想像。學生有了豐富的想像力,思維縱橫馳騁,凌空翱翔;正是有了想像,人類才能夠超越常規思維的約束,沖破現有知識經驗的局限,以大膽、奇特的方式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創造性的探索,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所以說,想像構成了創新的基礎,是一種極其可貴的思維品質。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呢?
一、運用教材,啟發想像力
想像主要來源於現實,但語文教材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想像能力的一種展示,因此,可以說語文教材就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開闊視野、儲存知識、啟發豐富的重要的「訓練器材」之一。語文教材中精選了許多語言生動、感情充沛、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的文質兼美的課文。教學時,可藉助於各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喚起學生內心的想像,把課文中的人、事、景、物變成可以看到、聽到、聞到、觸到的客觀世界中的種種事物,從而啟發學生想像力。
科林伍德指出:「真正藝術的作品不是看見的,也不是聽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種東西」。教學中,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馳騁想像,透過文字看到畫面,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置身於作品之中,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魯迅的小說《故鄉》結尾寫到:「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小說結尾用「路」來比喻希望的有無、揭示小說的主旨,留下了懸念。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想像「路」的形成離不開人們的開辟、行走,認真領悟作者的「弦外之音」,從而很快把握住了小說的主旨。
二、引導質疑,展開想像力
馬克思說過:「想像是促進人類發展的偉大天賦。」沒有想像力,不可能打破常規,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東西,才可能幹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語文教學中通過提出問題,為他們質疑創設條件,激發他們激越亢奮的創造情緒。教師要設計好有意義的課堂提問來引導學生解開束縛,打開思路,不斷創新。提問是語文教學的常規武器,精心設計的提問應該是富有啟發性的。它的外延與內涵都應該是廣泛的。但要注意的是,由於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在對作品的理解和鑒賞上很多時候都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一千個讀者眼睛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本人應該脫去陳舊的外衣,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詮釋,深入的思考,不能僅停留在教參的某些粗淺的解讀和大致概括上。只有教師的理念新,才能用行動去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也惟有如此,教師才能在允許學生充分思考,有自己見解的同時,對學生思維的偏差給予及時的糾正。我經常訓練他們多用「為什麼?」「還有沒有反彈琵琶的想法?」「假如……」等句來思考問題,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學生思考。學生的想像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決的問題而引發的,提出問題不是單向的,不僅教師要有目的性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而且教師提問如果能夠讓學生產生思維上的矛盾,往往會使學生得到超常發揮。
如教《荔枝蜜》一課時,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作者盡管把蜜蜂的外形、動態描繪得很形象,我進一步啟發他們:「文中描繪的小蜜蜂,它們不計報酬,不辭辛勞,無私工作,這形象像誰呢?」於是,學生依賴「原型」展開了創造想像。有的說:「蜜蜂像培育我們的老師,一生辛勤無私地工作。」有的說:「蜜蜂就像我認識的那位黃大爺,他總是不辭辛勞地工作著。」還有的說:「蜜蜂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努力工作的人們。」經過引導,同學們展開自己的思維想像力,對蜜蜂形象的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想像力的火花迸發出來了,教學效果遠在課堂之上。
三、強化訓練,提高想像力
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展示出來。訓練是一切學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只有通過問題的訓練,才可以使所學知識得以鞏固和強化,語文學科也同樣如此。訓練時採取一題多變和多題歸一的方式,對知識進行深化並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創新性。一題多變是培養學生思維想像力的有效方法。在一個知識點的基礎上,改變問法、改變材料或改變因果關系,使之變為更多的有價值的有新意的問題,可以使更多的知識得到應用,從而獲得一題多解的效果,使學生的思維能力隨問題的不斷變換而得以提高。在許多問題當中,進行分類分析,抓住問題的共同特徵,掌握解答相同問題的規律,達到解答一題則弄通一片的效果,從而總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法。這樣通過變化題型,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良好的訓練與提高。
訓練時一定要有恰當的數量,最好以一個單元為標准,不宜過多或過少。太多,學生做起來困難,會產生厭倦;過少,則達不到培養思維想像力的目的。
訓練時要以質量為主,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允許想像離奇些,不要抑制他們的想像。教師不能因其想像離奇不合情理就橫加指責,如果這樣,想像力便永遠不會提高。教師一定要注意給予適當評價,對其不合理之處要曉之以理,細心糾正,對其思維想像力要及時鼓勵。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激活其思維,開發其深藏的想像力。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看到母雞孵蛋,相信自己的身體也可以孵出小雞來;看到氣球上天就想像人吃了蘇打片,肚皮里有了「氣」,人也可以騰空,雖充滿稚氣,但其中就蘊含著讓人驚訝的「想像」元素。事實上許多有成就的人物,其共同點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像力,惟其如此才會做出傲人的成績。
只要有計劃的進行系統的訓練,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題型的訓練,讓學生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量。在訓練中,可以用各種各樣方法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如:《一條未走的路》一課,1、詩人寫了自己選擇的一條路,但文章重點卻放在另一條未選擇的那條路,這是為什麼?2、詩人選擇了自己的路,可為什麼題目卻是:「一條未走的路」?引導學生思考:體會作者的用意,理解其中的哲理,這樣在思考討論中提高了學生的想像力。又如《再別康橋》中「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一句,平常人劃船都是向沒有水草或者沒有阻礙的地方劃船,而作者卻為何「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呢?學生自由發言,說出各自的理由,讓他們在自主活動中敢於想像,勇於創新,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這樣,通過恰當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想像力。
四、延伸課外,豐富想像力
理學家朱熹有詩雲:「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就告訴我們,要豐富學生的想像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只限於課堂,只限於課本,那就太狹窄了;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深入生活、觀察生活;要經常帶領他們到大千世界去接觸,去思考,去學習,去受影響,並有的放矢,隨時點撥,方可收到預期效果。
劉勰雲:「夫神思方運,萬塗競萌,規矩虛位,刻鏤無形,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素材是想像力的翅膀,而情感是想像力的動力。學生如果知之不多、知之不真、知之不廣、知之不深、知之不新,想像力就會失去源頭活水,難以插翅飛翔。想像力必須以素材和情感為底蘊、為依託,才能充滿活力,騰飛到更廣、更深、更高的水平,達到如劉勰所說的神馳境界,而課堂之外的素材是無窮無盡的。因此,延伸到課外,學生想像的翅膀得以高飛遠揚。
黑格爾說:「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像,它啊是創造性的,屬於這種創造性活動的,首先是掌握現實及其形象的資稟和敏感,這種資稟和敏感通過常在注意的聽覺和視覺,把現實世界的豐富多彩的圖形印入心靈里。此外,這種創造活動還要靠牢固的記憶力,能把這種多樣圖形的花花世界記住……藝術家必須置身於這種材料里,跟它建立親切的關系;他應該看得多,聽得多,而且記得多。一般地說,卓越的人物總是有超乎尋常的廣博的記憶。」加強素材積累訓練,拓展素材積累空間,能很好地豐富與激活學生的情感與想像力。語文教學時,我要求學生多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妙詞佳句,懂得文章的謀篇布局,而且可以間接地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為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打下基礎。因此,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對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是很重要的。如中國的《西遊記》、《聊齋志異》,外國的《魯濱遜漂流記》、《一千零一夜》等文學作品,都是開啟學生智慧、培養學生想像力的「訓練器材」。2007年廣東省文科狀元嚴俏華,她從小就是一個嗜書如命的人,讀過許多中外名著,小說中豐富的內容、精彩的情節、精巧的構思很好地豐富了她的想像力。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閱歷豐富的人,知識儲備才豐富,知識儲備豐富才利於通過粘合、誇張和聯想等方式創造出更多的想像。而課堂之外的天地是極其廣闊的。因此,要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機會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山川河流,去觀察草木魚蟲;引導他們接觸社會,去體驗人間冷暖、去感受世態炎涼;引導他們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積累知識,讓學生為自己插上想像的翅膀。如學了《廢墟的召喚》一課,我就帶領學生參觀珠海新圓明園,指導他們精心欣賞這形式優美的裝飾斗拱,雕梁畫棟的窗欄屋檐,以及雄偉壯麗的新圓明園全貌。通過實際觀察,引導學生聯想我國古代的建築和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結果發現,學生們想像的閘門打開了,洶涌而至的思潮不可遏止,寫出了情節離奇,引人入勝的好文章。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的「我站在庄嚴雄偉的新圓明園里,踩著腳下的青磚,扶著樓台上的條石,感到氣勢磅礴,胸襟開闊,不由想起了古代修築圓明園的勞動人民來。」「看著這古香古色的擺設,摸著這巧奪天工的雕刻,欣賞著這獨具風格的建築,望著這中西藝術的結晶,我不由感嘆道: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多麼的偉大啊!」圓明園不僅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高度發展的代表,也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經過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豐富多了。
沒有想像的思維是枯萎的枝柯,沒有超越的天空不會廣闊。要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就必須最大限度的延伸到課外,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廣闊的思維空間之中,調動已有的生活知識和閱歷,不斷地發揮自己豐富的想像力。
因此,在日常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多措並舉,不斷強化訓練,引導學生養成思維想像習慣,方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想像

❽ 創造想像的形成與發展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創造想像不是依據現成的描述,而是根據一定目的和任務,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創造想像形成的基本條件有:1、社會實踐的要求和人的創造要求.
2、豐富的知識和表象.
創造性活動可以從兩方面理解:首先從客觀的角度看,它是首創的新事物.
不斷開辟新途徑,推陳出新的活動.創造力即指創造性活動的主觀心理方面的能力. 包括: 1、探素問題的能力;
2、預見的能力;
3、產生新思想的能力;
4、聯想能力;
5、轉移經驗的能力;
6、靈活思考與統攝思維活動的能力等. 頑強的意志在創造性活動中有比智力還重要.在創造性活動的大地里只要有知識、有技能、有毅力、創造的機會總是有的.

❾ 宇宙怎麼形成的

宇宙起源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現代天文觀測證明它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麼時候、如何形成的。許多科學家認為,宇宙是由大約138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起初,無空間、時間,未知原因,空間開始暴漲式出現,振動使得物質誕生,這次大爆炸的反應原理被物理學家們稱為量子物理。大爆炸使空間擴張,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

(9)創造想像產生的條件擴展閱讀:

據日媒報道,5月16日,日本大阪產業大學、日本國立天文台及名古屋大學等組成的團隊宣布,使用南美智利的阿塔卡瑪(ALMA)射電望遠鏡,在距地球132.8億光年的獅子座方向銀河中,發現存在氧。

據報道,這一觀測結果反映出132.8億年前的宇宙存在氧,大阪產業大學博士研究員橋本拓也表示,「這將有助於查明宇宙最初期星體如何形成。」

此次的發現除了刷新迄今發現氧的最遠紀錄之外,還刷新了知曉最遠的正確距離的銀河記錄。據悉,該成果被發表在16日的英國科學雜志《自然》網路版上。

據悉,該團隊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對位於獅子座方向的銀河展開觀測,檢測出有氧特徵的光。2017年公布的、在132億光年外銀河發現的物質,此前被認為是最遠的紀錄,此項研究又將紀錄提升了8000萬光年。

該團隊稱,氧應該是宇宙形成之初,在重量為太陽8倍以上的巨大質量星體內部,發生核聚變而產生,受星體壽命的最後階段發生的超新星爆炸影響,氧被分散到了太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宇宙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宇宙最初星體如何形成?距地132.8億光年銀河發現氧

❿ 想像產生的條件

創造想像是一種有意想像。它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腦海中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用以積累的知覺材料作為基礎,使用許多形象材料,並把他們加以深入,通過組合,創造出新的形象來。在新作品創作、新產品創造時,人腦中構成的新形象都屬於創造想像。創造想像 具有首創性、獨立性和新穎性等特點。例如作家所創作的藝術形象雖來源於生活,但它又高於生活。工程師發明的新機器,雖然綜合了許多機器的特點,但它又具備有前所未有的新性能、新造型,因此它比再造想像更加復雜、更困難。它需要對已有的感性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綜合、加工、改造,在頭腦中進行創造性的構思。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務,利用自己以往經驗在頭腦中獨立創造新形象的過程稱為創造想像。區別「創造想像」與「再造想像」的關鍵,是看個體是否在頭腦中獨立創造了新形象。創造想像產生的條件1、強烈的創造願望現代社會的發展不斷地向人們提出創造新事物、解決新問題的要求,當這種要求被人接受時,就會在人腦中變成創造性活動的需求和願望。2、豐富的表象儲備進行創造想像,還必須對有關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儲備豐富的表象材料。因為,想像依賴於已有表象材料的數量和質量。3、積累必要的知識經驗進行創造想像,還必須對有關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必要的知識。每一項發明都是對相應領域深入研究的結果。例如,牛頓對物理學進行研究,發現了三大定律;達爾文對生物學進行研究,寫出了《物種起源》。4、原型啟發原型啟發,是指從其他事物上發現解決的方法。對問題解決起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原型。任何一個人對某一項發明創造或革新,都不是憑空想像而來的,在開始總要受到某種類似事物的啟發。例如,魯班從茅草割破手得到啟發,發明了鋸子。5、積極的思維活動創造想像不是一般的想像,而是一種嚴格的構思過程,必須在思維的調節支配下進行。6、靈感的作用在創造想像的過程中,新的形象的產生往往帶有突然性,這種突然出現的狀態,稱為靈感。此外,創造性思維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豐富的情緒生活,正確的理想和世界觀也是創造想像的條件。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