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自從發明以來

自從發明以來

發布時間: 2020-12-28 13:55:16

『壹』 自從象棋發明以來有哪些戰爭關於象棋而引發的

合眾國已故前總統羅斯福就是國際象棋高手,冷戰時期菲舍爾先生在棋盤上好好的教訓了赤色主義

『貳』 幫忙! 關於中國自從建國以來中過的經濟變化歷程的內容

新中國經濟史論

老田

新中國早期的快速工業化過程,與西方國家以私人資本主導工業化的歷史經驗完全不同,是國家主導型的「非西方的工業化道路」。這就使得新中國早期的經濟發展,與建立在西方國家工業化經驗基礎上的經濟學知識積累,缺乏明確的對應關系,相應地,研究新中國早期的經濟問題,如果把研究視野局限在西方經濟學理論的認識框架里,肯定無法給出適當的理解和評價。

新中國與西方經驗的明顯區別在於:工業化進程的主導力量是政府而非私人資本,經濟主體和勞動者的地位也與市場競爭條件下的私人企業極為不同,而且中國的資源稟賦也與西方國家完全不一樣:體現在勞動力、土地和資本的存量和相對價格都不一樣。由於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們多年來過分執著於西方經濟學理論,因而未能對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歷程作出適當的總結。

主流經濟學家們強烈表現出想要壟斷「改革的解釋權」的意願,但是對於「改革」本身的認識卻很可憐,吳敬璉在回顧經濟學界幾次重要會議的文章中間透露,他們在理論上基本是靠「道聽途說」和「現炒現賣」來提出政策主張的,並沒有對於發展中國經濟的全面認識和通盤考慮。人們今天普遍認識到改革的結果是「醫療改革不成功」、「市場換技術的設想失敗了」、「企業改革把企業徹底改垮了」,只要想想主流們在理論上心中無數,在對中國經濟現實的把握上又是以一知半解的西方理論進行「生搬硬套」的,那麼,這樣一場「盲人騎瞎馬」的摸索走到今天,確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主流經濟學家們至今仍然拒絕對過去的歷史,作出起碼的反思和總結,而且還以扣「反改革」帽子為手段,阻撓別人對改革歷程作出適當的反思。這其實也很好理解,他們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總是要做點什麼才好,「面子價值」對主流們來說也許並不為零;特別是今天主流們的學術地位聯系著巨大的職業利益,「反思改革」有打破主流們「話語權壟斷地位」的危險,畢竟沒有了壟斷地位就肯定沒有高收益。由於認真總結和反思新中國過去的經濟建設歷程,已經與主流們的職業利益相矛盾,因此總結工作就只能由主流之外的人士來承擔了。

對於中華民族而言,有更重要的利益高於主流經濟學家們的職業利益總和,也高於主流和非主流的觀點分歧。總結和反思工作,對於我們正確地把握過去、現實和未來卻越來越重要。客觀上就需要有人作一些開拓性的工作,因此老田就不揣鄙陋,作出一些嘗試性的工作。由於過去在理論建設方面所存在的欠缺,對於社會主義工業化歷程的總結從來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因此我們今天對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作總結和反思,將不得不更多地求助於對經驗和現實的記錄和敘述。注重事實和經驗,顯然是認真總結歷史的起點,如果簡單地套用某種現成的理論,對於那些無法適應既定理論的現實就只能是強行「加工」和扭曲,這樣的總結工作就肯定顯得「削足適履」了。我的總結工作,將始終把中國的快速工業化進程、技術進步的條件、中國的資源稟賦和管理成本問題,作為分析的主要線索。

國內已經出版的各種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在敘述方式和內容安排上,多未能突破「宣傳提綱」的局限,共同點是聲稱「社會主義好、公有制好、計劃經濟好」,再後來,這些教材按照「時代要求」不得不加上市場經濟就是好的內容,就顯得「理不直、氣不壯」了,再作為宣傳提綱都已經不合格了。

一、 新中國的快速工業化目標與「近代史共識」

新中國早期的發展目標,其實是由近代史所給定的重大問題決定的,在中國發展的問題和目標上,應該說整個中華民族都是有共識的。針對近代史中間中華民族面臨那些最急迫的民生問題和安全問題,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也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有共識,問題上的共識基本上可以借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民生和民權」來簡潔地表達。這三大問題反應在國家經濟發展上,就是要快速完成工業化進程;毛澤東在一九六四年底繼續為「大躍進――快速工業化戰略」辯護的時候,就自動回到孫中山那裡,說「我們的先輩孫中山先生,在本世紀初期就說過,中國的未來將有一個大躍進。」

快速工業化戰略的內容和作用范圍,按照一九六四年三屆人大的表述就是要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在先進技術和工業基礎上去支持國家安全目標和民生目標的實現。「近代史共識」已經給定新中國一個歷史性的任務:為解決國家安全和民生問題,需要快速工業化戰略來支持這兩大目標的實現。新中國的建設目標,可以說是因應「近代史共識」而來的。

中國是工業化進程的後來者,等到新中國進行工業化的時候,西方先進國家已經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之中。中國早期的追趕戰略,在技術內涵和跨度上就必須面對這個非常大的差距。追趕戰略的生效,意味著中國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通過高積累政策快速實現技術的進步和裝備過程。

中國的大躍進:竭盡全力彌補失去的時間。約翰牛(英國)被中國騎手甩在後面,象徵著中國決心憑著自己的工業發展來擊敗西方社會。(轉引自湯因比《歷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P366)

由於新的機器設備、廠房乃至規模巨大的交通系統建設,都要求大量的剩餘沉澱為實物資產,這樣的剩餘積累和沉澱的規模帶來的快速工業化進程,無論如何都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躍進」。

每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進步要點,以及技術進入裝備相應的產業部門所需要沉澱的經濟剩餘數量(示意圖的面積)。示意圖的含義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前提條件在於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在傳統農業時代,就要求有高於庄園自己自足水平的穩定需求,這個穩定需求是工場手工業穩定經營的前提,相應的社會條件是能夠在農業時代製造一個「高消費群體」。中國歷史上每到王朝末期,社會分化程度急速上升,倒是有一個這樣的龐大群體產生,問題在於這一暴富群體剝奪平民剩餘水平的水平太高,常常平民階層的基本生產和生存條件,結果破壞社會政治穩定,導致平民揭竿而起,使得歷史上政治革命周期性地發生,最後「高消費群體」隨王朝滅亡而消失,超出一般「自然經濟的學費水平之上」的市場容量就消失了,無法支持工場手工業長期經營和經驗積累達到發明機器的程度。也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除非存在對外低成本轉嫁內部矛盾的條件,在傳統農業時代就不存在「高消費群體」支持工場手工業長期經營的可能,近代英國的工業革命前提恰恰是聯系著低成本的對外擴張過程。

第三次工業革命,則要求實現機器的智能化過程,把機器操作者的經驗積累用自動控制系統來代替,這一次的技術主要與人力資本的投入和積累相關。而第二次工業革命聯系著大機器生產和交通系統建設,要求大量剩餘沉澱為機器廠房等,這是高積累政策無法超越的原因,西方先行國家的積累過程在時間上長達上百年,單位時間內的積累強度要求就低;特別是西方國家通過對外擴張政策,往往把積累的成本和代價轉移到國境之外去。中國缺乏把積累成本對外轉嫁的空間,也實際上缺乏慢悠悠來進行積累的時間,高積累和大躍進都是在中國特定的「時空緊約束」下的唯一選擇。

第一次工業革命

(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機械引入生產)

第二次工業革命

(大機器和工廠化大規模生產)

第三次技術革命

(智能化機器和人力資本)

快速工業化戰略或者「大躍進」,最經典的表述是劉少奇在一九五七年第八屆全國工會代表大會上給出的:在十五年左右的時間內主要工業品產量方面要趕上或者超過英國。大躍進、人民公社以及總路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一起被總稱為「三面紅旗」。而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宣傳運動中間,「三面紅旗」被確立為「政治正確性」的標准,為普通民眾所充分掌握,這一宣傳運動本質上也是在全國范圍內「製造認同」的過程,因為認同的提高總是意味著管理成本的降低。

「三面紅旗」看上去是帶有「口號」性質的宣傳措辭,但具有十分具體的制度內涵:就是要在農村強化基層政權的動員能力去組織豐富的勞動力,進行密集的勞動投入來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包括農田水利建設,以此保證農副產品特別是糧食的高產穩產,滿足工業化和人口增長的需要;而中國有限的經濟剩餘,優先分配給重工業,以支持快速工業化戰略。「三面紅旗」的核心是中國早期工業化的根本制度安排,其實質性的制度內涵包括快速工業化戰略下的剩餘分配順序和勞動力動員兩個主要方面。三面紅旗的制度內容在一九五六年關於八大政治報告的決議中間確立下來的,並非形成於人民公社運動期間:

農業的發展不僅直接地影響著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輕工業發展的速度,而且也影響著重工業發展的速度。我國目前農業生產還不能適應日益增長的需要,今後必須用更大的力量發展農業。但是,在最近的將來我國還不能有很大的農業機械工業和化學肥料工業,還不能進行很大規模的墾荒,水旱災害也還不能迅速根治。因此,目前農業增產的主要途徑,就是要充分發揮農業已經基本上實現合作化這個優越條件,依靠合作社的集體力量和政府的支援,採取興修水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改良品種、推廣新式農具、提高復種指數、改進耕作方法、防治病蟲災害等項措施,來增加單位面積產量。(《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政治報告的決議》,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七日)

快速工業化戰略要求在盡可能短的時間段內,實現大規模的投資,要求有限的經濟剩餘集中使用於重工業。重工業單個項目的巨大投資規模,地方政府往往無法籌集到足夠的剩餘以支持這樣大的投資強度,物資平衡在省市這樣的范圍內也往往無法解決,需要在全國范圍內平衡,這就要求中央政府起到更多的組織和主導作用。一九五八年毛澤東曾經要求進行地方分權和企業下放的改革,實際上是不成功的,為此他在一九六二年的七千人大會上做了自我批評(他對於「三面紅旗」從來沒有後退過,也從不檢討)。
………………(以下省略字數若干,樓主如有需要,請登陸下面網站看全文)

『叄』 20世紀的偉大科技發明,和對生活的影響

20世紀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發明
20世紀是人類進步較大的世紀,科技的進步推動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一些重大的發明,對人類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有些發明盡管出現在上個世紀末,但推廣應用卻在20世紀。
●不銹鋼:很早以前人們就知道,鋼易生銹受腐蝕。因此,不銹鋼1903到1912年出現後就成了傑出的工業金屬,之後逐漸成為生活用品。」
●空調:是美國人W·卡里爾1911年發明的,以控制氣溫和濕度。
●阿司匹林:德國費利克斯·霍夫曼1897年合成乙醯水楊酸。兩年後商品化,登記的商品名為阿司匹林。一個世紀後變成大眾葯品。
●汽車:本世紀開始時街道上已有汽車,但系列汽車產品是20世紀創造的,以1901年發明賓士汽車為最重要。
●飛機:1903年,人類第一個以機械為動力的飛行器成功升空,從此有了飛機。1933年第一條正規航線開通。
●電燈泡:雖然早已發明,但電燈泡的大量使用是在1913年鎢絲取得使用專利後。
●袖珍計算器:第一部袖珍計算器是1973年在得克薩斯推出的。
●矽片:自從1958年傑克·基爾比發明矽片後,微矽片這種精緻矽片就用於製作集成電路一一電子裝置運轉的關鍵要素。
●電影:電影成為大眾娛樂的起點是1895年12月28日。最早流行並成功的有聲電影《爵士樂歌唱家》,於1927年10月在紐約上映;第—部彩色長篇故事片《虛榮城市》,於1935年在英美同時放映;第一部寬銀幕電影於1953年問世。
●心電圖:1903年首次使用,用來描記心肌收縮所產生電流。心電圖可測定心律不齊並預防可能的死亡事故。
●傳真:是最大眾化的光電效應利用之一。第一次傳送是1902年,1926年用於商業。
●光導纖維:1970年發明了通過用十分明凈的玻璃製成的纖維傳輸光波信息,叫光纖通信。
●照相復印機:雖然世界上最早的照相復印機於1907年在美國紐約州棉市,但直到發明了靜電復印機並於1959年把施樂914型復印機推向市場後,才被廣為利用。
●彩色照片:上個世紀就發明了彩色照相原理,但直到本世紀40年代才銷售第一批彩色膠卷。
●微波爐:1953年在美國首次銷售,從1980年起開始普及,使人們有可能在幾分鍾內熱好食物。微波爐最早的名稱是「爆米花和熱團加熱器」, 它的發明者是美國的斯本塞。
●基因工程:從本世紀60年代末開始發展脫氧核糖核酸重組技術,將一種生物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取出來,經體外處理,然後引入另一種生物的活細胞內,使這一細胞呈現相應的性狀。亦稱遺傳工程。
●殺蟲劑:滴滴涕殺蟲劑誕生於1941年,用以防治棉鈴蟲、蚊、蠅等。
●試管嬰兒:在實驗上室通過人工授精培育出的第一個試管嬰兒於1978出生。
●胰島素:由朗格漢斯氏島的分泌細胞產生,1923年分離出,1964年將這種激素合成,成為治療糖尿病較有效的葯。
●網際網路:是全球最大,由眾多網路互相連接而成的計算機網路,目前得到廣泛利用。
●激光:第一台激光器是在1960年發明的,後被廣泛用於顯微外科、探測、工業、通汛、軍事等方面。如70年代,以激光束取代寶石唱針的激光聲盤(CD)開始進入人們生活,隨後激光視盤(LD、VCD)和CD ROM很流行,近年又出現新一代的激光視盤(DVD)。
●洗衣機:是本世紀的發明,第一台洗衣機是1901年製造的,40年代廣為應用。
●隱形眼鏡:自從中世紀發明眼鏡以來,就沒有大的進展,直到1945年發明硬隱形眼鏡和1964年後發明軟隱形眼鏡。
●心動記錄器:瑞典人奧克·森寧1958年發明,60年代第一次應用。從那時起,挽救了許多生命。
●地鐵:第一條地鐵於1863年在倫敦建成,本世紀在世界上得到大發展。
●冰箱:世界上第一台家用電冰箱是1913年在美國芝加哥製造的。
●電子計算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開始研製,當時英國人想破譯納粹的密碼。1943年製造出第一台類似於現今的電子計算機。
●青黴素:又稱盤尼西林。抗生素的一種,是倫敦弗萊明1929年首次研製的,1941年應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受傷的士兵。
●避孕葯:考慮到世界人口過多,有必要控制出生率,1954年研製出避孕葯。
●塑料:聚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在本世紀前是不存在的。所有這些塑料,都是從1909年美國L.貝克蘭發明酚醛塑料的製作方法後開始出現的。1940年5月20日的《《時時代》周刊則將貝克蘭稱為「塑料之父」。
●雷達:航海、航空的關鍵裝置。從1935年起利用極短的無線電波測定遠距離或看不見的目標的方向、距離、大小等。
●無線電:義大利人馬可尼1901年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無線電通訊。1948年發明了半導體收音機。
●輻射學:本世紀頭10年X射線開始用於醫療,它在1895年就已存在。
●射電望遠鏡:雖然它的應用尚未普及到日常生活,但從1932年發明後就對科學做出了極大貢獻。
●放射療法:法國物理學家H·貝克勒耳於1896年發現放射線。從那時起,他研究了放射合成物的特性,並實現了通過人工取得放射線。後來人們利用放射線治療惡性腫瘤等症。
●核能:核能利用是1939年實現的,1956年開始用於發電。
●手錶:歷史上改動次數較多的發明。1904年製作了戴起來較舒適的手錶。
●人工腎:這種血液透析裝置使許多腎功能衰竭患者延長了生命。維倫·科夫1945年設計了第一個人工腎。
●機器人:1983年第一個機器人投入服務,是由聯邦德國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股份公司製造的。今天,機器人已進入許多上業部門。
●人造衛星:第一顆人造衛星是前蘇聯1957年10月4日發射的,開辟了航天時代,從那時起,數千顆人造衛星被射入軌道。
●磺醯胺:是第一種現代化學療法化合物。1935年,生物學家格哈特·多馬克發現了其抑菌特性。
●超導體:當材料冷卻到極低溫度時,失去了原有電阻。荷蘭物理學家H·昂內斯1911年在水銀中首先發現超導電性。1987年發現陶瓷材料在特殊情況下具有超導電性。
●信用卡:在金錢歷史上,信用卡是貨幣出現後最大的革命。首批信用卡是美國的石油公司在20年代印發的。普遍使用的第一張信用卡是1950年印發的。
●電視:美國人1927華0f削山最早的電視。
●電唱機:留聲機是本世紀得到入發展的電唱機的先導。第一張立體聲唱片是1933年製成的。
●輸血:這一醫學技術是卡爾·蘭德施泰納1900年發現血型後誕生的,這一發現使首次安全輸血成為可能。
●錄象機:第一部專業錄像機是1956年問世的,但第一部家庭用錄像機是70年代初出現的。

『肆』 自從計算機發明以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很多

was inventedhave taken place

『伍』 自從發明了汽車之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

  1. 人們出行更加便利

  2. 縮短了途中所花時間

  3. 加快了社會的發展

  4. 造成環境污染

  5. 破壞生態平衡

『陸』 我國古代自從發明漢字以來為什麼會在各地區出現各種各樣的方言

首先回答您的第一個問題:
現代漢語各方言大都是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才逐漸形成的。具有原因包括:
歷史地理原因:
1、人口之間的遷徙。
2、山川地理的阻隔。
語言本身原因:
1、語言發展的不平衡性。如漢語北方方言較少保留古漢語成分,而南方各方言則保留了較多的古漢語特點。
2、不同語言之間的相互接觸、相互影響等。
您的第二個問題,我想理解為「普通話」的形成過程,應該不足為過吧。
普通話指的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狹義上的現代漢語。「普通」是普遍共同的意思。
漢民族共同語,經歷了從古至今的演變。春秋時代,稱為「雅言」;漢代稱為「通語」;明代稱為「官話」;辛亥革命後,稱為「國語」;新中國成立後,稱為「普通話」。
普通話,即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在書面語和口語兩方面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形成的。書面語方面,漢民族共同語的書面語早在先秦時代就產生了,語言在不斷發展,文言不能跟口語相應變化,便逐漸脫離了口語,到了唐代末年出現了一種接近口語的書面語——白話。以後不斷發展,出現了許多有影響的作品:唐代變文、宋代語錄、宋元話本、元曲雜劇、明清小說等。 口語方面,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在北方方言基礎上形成的。北京在我國歷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中心地位不言而喻,北京話的影響非常顯著,地位日益重要。同時白話文學作品總的看來都是用北方方言寫成的,所以這些作品的流傳也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廣。
五四運動時期,提倡「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白話文運動」徹底動搖了文言文額的統治地位,為白話文最後在書面上取代文言文創造了條件;「國語運動」,在口語方面給北方話為中心的北方方言以一種民族共同語的地位。這兩個運動互相推動,使書面語接近口語,使口語有了明確規范,於是就形成了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即普通話。台灣稱為「國語」,新加坡等地稱為「華文」。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對民族共同語的規范化要求日益迫切。因此中國科學院在1955年召開了「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正式確定難過了把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稱為普通話,並在全國大力推廣。

『柒』 自從眼鏡發明以來,中國的皇帝有戴的嗎

溥儀 眼睛大概是在乾隆時期被發明的,但是當時中國,特別是清朝以天國自居,比回較排外,所答以當時的皇帝應該不會喜歡眼鏡


乾隆皇帝直到六十幾歲還沒有佩戴眼鏡。當時他的視力早已大不如前,老眼昏花以致無法正常的批閱奏摺,但他始終拒絕佩戴眼鏡

『捌』 自從發明了電以後為什麼人口變得越來越少

電,能給人們帶來生活的便利,現在解決了多少古時候的難題。
人口變少是因為早年的計劃生育和現在的生活水平所導致,除了極少數人的工作對生育有影響,其他跟電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玖』 人類社會自從發明無線電波通訊以來,

人們出行更加便利縮短了途中所花時間加快了社會的發展造成環境污染破壞生態平衡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