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由誰創造
⑴ 手機是誰發明的
1930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
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當庫帕打世界第一通行動電話時,他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用戶的不同手機。
第二代手機——GSM系統則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用戶。如今,頻率資源已明顯不足,手機用戶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於是,更新的、靠編碼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的機的CDMA技術應運而生。應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不但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還能減少輻射,可稱得上是「綠色手機」。
(1)手機由誰創造擴展閱讀
第一代手機(1G)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最先研製出手機的是美國的 Cooper博士。由於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制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
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頻分復用方式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不穩定,且保密性不足,無線帶寬利用不充分。此種手機類似於簡單的無線電雙工電台,通話是鎖定在一定頻率,所以使用可調頻電台就可以竊聽通話。
⑵ 世界上第一個手機是誰創造的。n
1902年,一個叫做「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的美國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鄉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版個無線電話裝
內森權.斯塔布菲爾德
置,這部可無線移動通訊的電話就是人類對「手機」技術最早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為美國軍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手機
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馬丁·庫帕」從此也被稱為現代「手機之父」。
⑶ 手機的創始人是誰誰被稱為手機之父
美國人「復內森·斯塔布菲爾德制」在肯塔基州默里的鄉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個無線電話裝置這部可無線移動通訊的電話就是人類對「手機」技術最早的探索研究。
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也被稱為現代「手機之父」
⑷ 手機是誰製造的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⑸ 是誰創造了手機
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手機,是由美國摩托羅拉工程師馬丁·庫帕於1973年發明的
⑹ 手機的創始人是
手機的創始人是馬丁·庫帕,庫珀是一名工程技術員,他於1954年受雇於美國摩托羅拉公司,起初致力於可移動產品的研究,之後一直從事於摩托羅拉手機項目的研究。
1973年,庫珀站在靠近曼哈頓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了「Dyna TAC」——十年之後正式推出第一部名為「Dyna TAC 8000X」的攜帶型手機。相比於今天的手機,Dyna顯得非常笨重而麻煩——身高33cm、體重794g,通話時間為1h,只能存儲30個號碼,且只有撥打和接通功能。
Dyna就是人們稱之為「大哥大」「超級腦袋」的「真身」。盡管如此,它的誕生仍舊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無線通信的誕生。
(6)手機由誰創造擴展閱讀:
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6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
一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羅拉這兩個公司才開始對這種技術感興趣起來。當時,AT&T出租一種體積很大的移動無線電話,客戶可以把這種電話安在大卡車上。AT&T的設想是,將來能研製一種行動電話,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車上的無線電設備來加以溝通。
庫帕認為,這種電話太大太重,根本無法移動讓人帶著走。於是,摩托羅拉就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規定移動通訊設備的功率,只應該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過三瓦。事實上,今天大多數手機的無線電功率,最大隻有500毫瓦。
從1973年手機注冊專利,一直到1985年,才誕生出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可以移動的電話。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盒子中,重量達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樣背著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電話」。
⑺ 智能手機誰先發明的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智能手機IBM Simon(西蒙 個人通訊設備)誕生於1993年,它由IBM與BellSouth合作製造。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CDMACDMA2000正迅速風靡全球並已佔據20%的無線市場。截止2012年,全球CDMA2000用戶已超過2.56億,遍布70個國家的156家運營商已經商用3G CDMA業務。包含高通授權LICENSE的安可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在內全球有數十家OEM廠商推出EVDO移動智能終端。
2002年,高通公司晶元銷售創歷史佳績;1994年至今,高通公司已向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製造商提供了累計超過75億多枚晶元。智能手機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誕生。
(7)手機由誰創造擴展閱讀
人體影響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拇指打字發微信,食指和中指在屏幕上滑來掃去,可能是很多人每天最頻繁的「活動」。瑞士一項最新研究稱,經常使用智能手機會在大腦處理觸覺的部分留下強烈「印記」。
研究人員對26名觸屏手機用戶和11名傳統手機用戶的拇指、食指和中指進行1250次刺激,並記錄他們的腦電圖,隨後將測試結果與近10天內的手機使用記錄進行比對分析。
結果顯示,與沒有使用觸屏技術的用戶相比,智能手機用戶與體感相關的腦皮質活動增強,即處理手指觸摸動作大腦區域的活動增強。
研究負責人阿爾克·高希表示,智能手機使用越頻繁,大腦體感皮層的活動越強烈,而這種頻繁觸摸的動作最終可能會重塑大腦指揮手指工作的方式。這種改變對人類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高希說,可能不全是好消息,如有證據表明,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可能與運動功能障礙及慢性疼痛有關。也有研究人員認為,頻繁使用智能手機可能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