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價值在於創造
⑴ 如何看待「生命的價值在於勞動和創造」
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來決定的。勞動具有二重性,具體勞動創造商品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商品價值;在勞動二重性的基礎上,馬克思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在剩餘價值學說的基礎上,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並由此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結論。馬克思從「勞動是唯一的價值源泉」入手,無情地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的異化和資本家榨取剩餘價值的罪惡,並由此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結論,為我們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社會,提供了堅實的科學的理論基礎。
毛澤東同志說過,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給我們開辟了一條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實現還要靠我們的辛勤勞動。我們今天社會主義生活需要通過勤奮、艱苦勞動來創造,需要積累財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就是要立足於激活全體人民的勞動熱情,充分挖掘和有效組織、整合我國豐富的勞動資源,提高勞動生產力,最大限度發揮勞動創造財富的功能。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活動有差別,但勞動無貴賤,一切對財富創造必要的勞動都是光榮的勞動,一切參與和有益於社會財富創造的勞動都要得到承認、尊重和保護,逐步形成能有效激活勞動的完善的經濟、法制和社會機制以及精神氛圍,全面調動人民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
⑵ 為什麼說人生的價值在於創造和奉獻
生命的價值何在?」這是每一個即將踏上人生征途的青年必須探討的問題。答案是眾多的,然而真理只有一個:「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
首先,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無數人的生命構成了一部人類歷史。這歷史要發展,要向更高一級進步,原動力便是其中絕大部分生命所作出的奉獻。隨著歷史的無限推進,那些作出過貢獻的生命的價值更顯而易見了。相反,一些躺在歷史長河的浪尖上隨波逐流的、或是充當河中頑石起阻礙作用的生命,他們對歷史的發展無奉獻可言,歷史也不會承認他們的價值。
我們如今的「現代化」生活,實際都是躺在前人的奉獻上「坐享其成」。
面對現代發達的科學技術,我們不能忘記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奉獻、牛頓「三大定律」的奉獻、達爾文《物種起源》的奉獻、居里夫人「鐳元素」的奉獻、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奉獻……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不能忘記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及中國革命先驅者們做出的奉獻……他們奉獻了畢生的精力甚至鮮血,換來了國家、民族、整個人類歷史的前進。他們生命的價值,不正是在這無私的奉獻中閃光嗎?
今天的人們繼續在為歷史做出貢獻。郎平說:「有人覺得我在球場上耗費了青春,沒有專業,一身傷病,很可惜;但我覺得值得。」她的奉獻是在中國排球歷史上填寫世界冠軍這一驕傲的記錄,是全國人民「振興中華」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呼聲。還有許許多多像郎平這樣的青年英雄,他們用自己無私的奉獻在中國歷史20世紀80年代這一頁上寫下了壯麗輝煌的篇章。
人生的價值就是在這世界上留下有意義的東西。如果自己給予歷史的是空白,則個人生命也就黯淡無光,毫無意義。
其次,我們再從個人生活的角度來看。在偉人的人生哲學中,「奉獻」這個詞永遠是同「幸福」、「快樂」、「滿足」連在一起的。奧斯特洛夫斯基那段廣為傳頌的名言就闡述了這樣的道理:人只有對世界有所奉獻,一生奮斗不息,才能自豪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人不可能都享受名揚世界的榮譽,但奉獻的快樂卻可以為千千萬萬的人所享受。像北京優秀售票員王桂榮、長城風雨衣公司經理張浩世等等都是普通人,他們的奉獻是點滴的、默默的,但正是從這樣的奉獻中,他們感到生命的充實,他們的價值得到了人民的承認。因為他們平凡的奉獻,不僅已融人了推動歷史前進的洪流中,並且也陶冶了個人的高尚情操。
現在有些人認為奉獻是愚蠢的,只有「多撈多得」才是生命的價值。這種說法實質上是把生命的價值與金錢劃等號。從歷史的進程看,這種人生觀是卑微和落後的。馬克思說:「從金錢中獲得解放,也就是現代的自我解放。」如果把追求金錢與享樂看作生命的價值,那無異於用一根根金條縛住自己的手腳,只剩下一張貪婪的嘴來「吃」社會的財富。與那些用雙手對社會做出奉獻的人相比,他們的生命毫無價值。
我們享受著前人的奉獻,同時便擔負了給後人以奉獻的重任,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在歷史中的地位!這就是我們應遵循的人生哲學。
⑶ 如何看待「生命的價值在於勞動和創造」
一滴水的價值,是因為她滋潤了一分土地;一縷陽光的價值,是因為她照亮了一線黑暗;一粒糧食的價值,是因為她哺育了的生命;人生的價值呢?問自己:「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生活付出了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為未來帶來了什麼?」告訴自己:「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雷鋒的話,充滿哲理,充滿了他對生活無盡的熱愛,以及他內心高尚、無私奉獻的情操。
人生的價值在於創造和奉獻。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創造是人的本質特徵。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出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和社會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才能尋求到自身存在的意義。換言之,才能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人生的價值就是要在世界上留下有意義的東西。如果自己的人生是空白,則生命會黯淡無光,毫無意義。如果把追求金錢與享樂看作生命的價值,那無異於用一根根金條縛住自己的手腳,只剩下一張貪婪的嘴來「吃」社會的財富,同與那些用雙手對社會做出奉獻的人相比,他們的生命毫無價值。
人生價值的實現,是在平凡的事情中開始,在平凡的勞動中通過創造和奉獻所完成。司馬遷身陷囹圄時,未必預見到《史記》之於中華文化乃至我國史學史、文學史所享有的影響和意義。他所做的,只是一個史官對己任的執著和追求;焦裕祿同志在那個被茶缸蓋頂破的滕椅上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在臨終前的最後一刻,依舊不忘的還是去除澇、沙、鹼三害,還有蘭考的人民!他用生命和奉獻詮釋了人生的價值;愚公移山決心把山平掉並不是考慮自家門前大路被擋,他是為子孫後人著想,相信兩座山終究會鑿平,而感天動地,實現願望;他們都是通過自認為平凡的勞動而做出了造福子孫後代的巨大奉獻啊!
我們享受著前人的奉獻,同時便擔負了給後人以奉獻的重任,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在歷史中的地位!這就是我們應遵循的人生哲學。
⑷ 生命的意義,在於自身創造了多少價值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你活了多久,而在於你創造和作為了些什麼!碌碌無為的活著,不過是個高級靈長類動物而已。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作為些有意義的事物,其生命也將在其終結之後,隨風而逝!
⑸ 珍愛並延長生命,就等於在創造和延伸生命的價值,這個說法對嗎
他的這個說法非常的靜正確,只有珍惜生命愛惜生命,然後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創造價值。
⑹ 急求以 生命的價值 為題800字的作文
萬物皆有生命,凡是有生命的東西,就有它本身的價值。生命的價值是靠自己去努力創造的,才能使生命的價值慢慢地提高,而不在於失敗後的垂頭喪氣、失去勇氣的力量。
春天裡,是萬物復生的時節。一朵燦爛的鮮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楚楚動人。可是,等到秋天一到,它便枯萎了,完全失去了勃勃生機,凋零的花瓣落在土地上,多可憐啊!但是,當人們想起它來時,想到的卻是當時艷麗的鮮花啊!我們知道,鮮花雖然美,但是卻有凋零的時候,為什麼人們想起它來時,卻想的總是它的美麗呢?其實啊,是因為鮮花供人們欣賞,美麗的笑容讓人們看了有好的心情,令人流連忘返啊!因此做出了奉獻,人們是不會忘了它的好,想的也是它的美麗。而人也一樣,只要你為人們做出了奉獻,別人永遠都不會忘了你。這也是生命的價值——為人們做奉獻。
我特喜歡仙人掌,雖然它的外貌並沒有其它花兒的美麗,沒有那神氣的魅力,但是它那堅強意志卻一直讓我感動。我家也養了一盆仙人掌,綠色的身軀是顯得那麼勃勃生機。這仙人掌啊,十天不喝水也能夠堅強地活下去,而且,它還能夠拿來治病救人呢。就說它那頑強的精神就已經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了。你可知,仙人掌體現出的還有那種珍惜自己生命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一提,我們要向它學習,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無法挽回,就如時間一樣,好比東流水,只有流去卻無流回哪!我們又為什麼不像仙人掌一樣呢!在困境中頑強,在絕望中找回自信,在迷失方向中尋找,就算找不到回家的路,也不會輕易放棄希望呢!
啊,仙人掌!
海邊上的貝殼,精緻而又美麗,誰會想到它曾經還藏著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呢?雖然貝殼里的小生命已經死去了,就連曾經留下的痕跡也漸漸暗淡下去,最後,痕跡也消失地無影無蹤了。可是,它所留下的卻是精美和一絲不苟的貝殼,不僅殼上的花紋細致,而且貝殼堅硬,真是一件藝術品哪!可想而知,我們也該為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夠留下一點回憶,好讓日子過得充實,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些色彩。
生命既如此,不如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奉獻,讓生活過地充實啊!回頭望,人生一場夢,卻充滿精彩,也無怨言了,畢竟自己付出了力所能及的一切,也不會白白走一遭了! 就讓我們從珍惜時間開始,為自己的一生添加色彩!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這就是人生的價值,自己本身就是財富,是需要去創造的。你何嘗不讓自己的一生都五彩繽呢?
人生一場夢,何不讓夢境變得多姿多彩呢?當你漸漸衰老的時候,回頭望,卻發覺原來日子還過得很充實,也不會後悔莫及了。
當你遇到艱難時,你要向「霍金」一樣,與困難做斗爭,向命運下挑戰書;當你為自己曾經浪費時間而後悔萬分時,你必須從此時此刻開始珍惜時間,因為「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哪!
生命只有一次,需要你去珍惜,去繪畫得更有價值、有意義.
生命如一泓清水
生命如一泓清水,源頭處沒有一點污染。童年的我們無憂無慮,笑容燦爛,生活就像水晶般透明,沒有任何苦澀的內容。
生命如一泓清水,青年時的我們如乘勢的水流,不希望有堤岸的存在。我們渴望像水一樣流動,流出父母的懷抱,流離家庭的羈絆,流入一片陌生的天地,去尋找生活,尋找值得終生追求的事業,尋找真正的愛情,和我們所愛的人合二為一、終身相守,就像兩股清水,融合得了無痕跡。
生命如一泓清水,曾經以為這個世界像我們一樣的清澈,便一頭扎進去,卻發現所到之處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有清流、濁流,有暗流、激流,我們常常不由自主被夾帶著向前流動,或平緩、或湍急。流向什麼地方,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有時候我們依然能夠保持一泓清水的情懷,盡管有許多痛苦和迷茫,但仍保留一份高潔;我們有時也會失去了自己的本色,變得渾濁、激盪,有時甚至會同流合污,完全迷失自己。
生命如一泓清水,不流動就會腐臭。經歷了各種挫折和打擊後,有的人就失去了夢想和勇氣,也失去了青春的熱情和對未來的追求。而相信未來是青春存在的惟一標志,如果沒有對未來的期待,生命就如一潭死水。不管經歷多少苦澀,我們都不應膽怯。膽怯是生命的堤壩,使心靈失去對自由的嚮往。只要不自我封閉,勇敢向前,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對自由的嚮往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走遍天涯的夢想。很多人不願面對挑戰,把自己封閉起來,變成一潭不再流動的水。他們屈服於停滯的生活,屈服於命運可憐的安排,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同樣的工作、語言和思想,不再探索外面世界的精彩,也喪失了靈魂深處對於偉大的崇拜。他們也許表面上變得平靜,變得與世無爭,但是一潭不流動的水,久而久之會生出綠銹,變得腐臭。這樣的生命,軀體雖存,靈魂已死。
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動。讓我們打開心靈的堤壩,融入溪流,匯入大江,奔騰入海。也許我們會變得渾濁,也許我們會被暗礁撞得遍體鱗傷,但我們的生命將奔騰不息,變成大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浩盪之中再次變得清澈,變得博大,變得寬闊無邊。在陽光的照耀下,我們的生命將會進一步提升,我們可以升騰為天上的雲彩,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也可以化作雨露,給乾涸的土地以綠色的希望。我們可以滲透在每一個生命的成長之中,然後再次化為一泓清水,給自己的生命一次次的夢想,經歷一次次驚喜的旅程。如此周而復始,我們的生命將變成世間萬物的一部分,永遠生生不息。
生命如一泓清水,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水的清澈,水的活力,水的自由和水的生命!
⑺ 珍愛生命,就等於在創造和延伸生命的價值嗎
B 試題分析:延伸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內涵,因而要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煥發光彩,並為之不懈努力,不斷延伸生命的價值。內涵:通俗點說就是內在的東西。和表象或是外在是相對的。因此ACD的說法一題干不相符。所以錯誤。點評:這是考試的一個重點,需要同學們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中考中有時候也會考查這一知識點。
⑻ 生命的價值在於什麼
生命的價值這是一個困擾著所有哲學家的問題,實現生命的價值也是一個人的終版極目標,對他的定權義也沒人說得清,有人說在於奉獻,在於個人所創造的價值,有人說在於個人存在的意義,也有人說宇宙終將回歸混沌狀態,生命存在的痕跡也會煙消雲散,將沒有任何價值而言。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的解讀完全在於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所認識的程度,我相信對這個答案的搜尋過程將遠勝於最終你的認識所給你的快感
⑼ 為什麼說人生的價值在於創造和奉獻和為什
生命的價值何在?」這是每一個即將踏上人生征途的青年必須探討的問題.答案是眾多的,然而真理只有一個:「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
首先,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無數人的生命構成了一部人類歷史.這歷史要發展,要向更高一級進步,原動力便是其中絕大部分生命所作出的奉獻.隨著歷史的無限推進,那些作出過貢獻的生命的價值更顯而易見了.相反,一些躺在歷史長河的浪尖上隨波逐流的、或是充當河中頑石起阻礙作用的生命,他們對歷史的發展無奉獻可言,歷史也不會承認他們的價值.
我們如今的「現代化」生活,實際都是躺在前人的奉獻上「坐享其成」.
面對現代發達的科學技術,我們不能忘記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奉獻、牛頓「三大定律」的奉獻、達爾文《物種起源》的奉獻、居里夫人「鐳元素」的奉獻、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奉獻……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不能忘記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及中國革命先驅者們做出的奉獻……他們奉獻了畢生的精力甚至鮮血,換來了國家、民族、整個人類歷史的前進.他們生命的價值,不正是在這無私的奉獻中閃光嗎?
今天的人們繼續在為歷史做出貢獻.郎平說:「有人覺得我在球場上耗費了青春,沒有專業,一身傷病,很可惜;但我覺得值得.」她的奉獻是在中國排球歷史上填寫世界冠軍這一驕傲的記錄,是全國人民「振興中華」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呼聲.還有許許多多像郎平這樣的青年英雄,他們用自己無私的奉獻在中國歷史20世紀80年代這一頁上寫下了壯麗輝煌的篇章.
人生的價值就是在這世界上留下有意義的東西.如果自己給予歷史的是空白,則個人生命也就黯淡無光,毫無意義.
其次,我們再從個人生活的角度來看.在偉人的人生哲學中,「奉獻」這個詞永遠是同「幸福」、「快樂」、「滿足」連在一起的.奧斯特洛夫斯基那段廣為傳頌的名言就闡述了這樣的道理:人只有對世界有所奉獻,一生奮斗不息,才能自豪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人不可能都享受名揚世界的榮譽,但奉獻的快樂卻可以為千千萬萬的人所享受.像北京優秀售票員王桂榮、長城風雨衣公司經理張浩世等等都是普通人,他們的奉獻是點滴的、默默的,但正是從這樣的奉獻中,他們感到生命的充實,他們的價值得到了人民的承認.因為他們平凡的奉獻,不僅已融人了推動歷史前進的洪流中,並且也陶冶了個人的高尚情操.
現在有些人認為奉獻是愚蠢的,只有「多撈多得」才是生命的價值.這種說法實質上是把生命的價值與金錢劃等號.從歷史的進程看,這種人生觀是卑微和落後的.馬克思說:「從金錢中獲得解放,也就是現代的自我解放.」如果把追求金錢與享樂看作生命的價值,那無異於用一根根金條縛住自己的手腳,只剩下一張貪婪的嘴來「吃」社會的財富.與那些用雙手對社會做出奉獻的人相比,他們的生命毫無價值.
我們享受著前人的奉獻,同時便擔負了給後人以奉獻的重任,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在歷史中的地位!這就是我們應遵循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