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吳道子創造了哪種佛教繪畫樣式A周家樣B吳家樣C曹家樣

吳道子創造了哪種佛教繪畫樣式A周家樣B吳家樣C曹家樣

發布時間: 2020-12-30 13:56:56

Ⅰ 曹衣出水是指誰

曹衣出水指的是曹仲達。

「曹衣出水」是南北朝北齊畫家曹仲達的畫風。曹仲達曾任朝散大夫,擅畫人物肖像、佛教圖像,尤精於外國佛像。其所畫人物以稠密的細線表現衣服褶紋貼身,似剛從水中出來,又如剛從水中撈出之感,後人因之命名。

曹仲達既擅長佛畫,又擅長泥塑,他自辟蹊徑,獨樹一幟,所做佛畫,到唐代有「曹家樣」之美稱。他畫過許多佛陀、菩薩、可惜沒有作品流傳下來,不過這個風格卻在龍興寺的出土佛像上找到了。

(1)吳道子創造了哪種佛教繪畫樣式A周家樣B吳家樣C曹家樣擴展閱讀

「吳帶當風」是與「曹衣出水」相對的一個概念。

「吳帶當風」是吳道子的繪畫風格,吳道子是個道士,又名道玄。吳道子所畫的人物頗有特色,與晉人顧愷之、陸探微不同,以疏體而勝顧、陸的密體,筆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

在用筆技法上,吳道子創造了一種波折起伏、錯落有致的「蒓菜條」式的描法,加強了描摹對象的份量感和立體感,他突出了人體曲線和自然的結合,這種畫風在後來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響。

所畫人物、衣袖、飄帶,具有迎風起舞的動勢,故有「吳帶當風」之稱,後人亦以之美稱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吳道子在繪畫藝術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於他刻意求新,勇於創作。因此他的作品成為畫師們所學習的楷模,繪畫作品稱為「吳家樣」。

他的遺跡湮沒殆盡的今畫聖天,吳道子仍被畫壇所熟知,這是因為他創造了支配民間畫壇一千多年來歷史的畫派——民間傳統畫派。所見到的唐朝以後的壁畫都有吳道子的影響,元代永樂宮,明代法崗寺壁畫等都是吳道子的風格,敦煌壁畫也不乏吳派風貌的作品。

Ⅱ 曹衣出水是什麼意思

曹衣出水是由中亞曹國的北齊曹仲達創造的中國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畫法之一。

《圖畫見聞志》說曹仲達的人物畫,衣服褶紋多用細筆緊束,似衣披薄紗,又如剛從水中撈出之感,後人因之命名。

1996年10月在山東青州龍興寺遺址發現了窖藏的400尊佛教造像。從北魏到北宋,時間跨度與敦煌佛經相似的時間跨度與最後的封藏時間,一樣具有不解之謎。

龍興寺北朝作品,體現了畫史上著名的「曹衣出水」樣式。《點石齋叢畫》:「用尖筆,其體重疊,衣褶緊穿,如蚯蚓描。」此法用筆最宜沉著。北宋陳用志,明丁雲鵬、陳洪授等人作品,系基於此法之發展。



(2)吳道子創造了哪種佛教繪畫樣式A周家樣B吳家樣C曹家樣擴展閱讀:

曹衣出水的影響:

曹仲達既擅長佛畫,又擅長泥塑。自辟蹊徑,獨樹一幟,佛教繪畫在唐代享有「曹家樣」的美譽。同時,張僧繇的「張家樣」都是唐人總結出來的。此外,吳道子的「吳家樣」和周昉的「周家樣」,在唐代也很流行。

從唐代壁畫中可以看出它們的影響,研究者可以從中探索。唐朝將曹家樣的特點概括為「曹衣出水」,頗得其形象。如果將其與「吳帶當風」的吳家樣比較,兩者的面貌相當明白易曉。

由此而去理解「曹之筆,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和「吳之筆,其勢圓轉,而衣服飄舉」,這兩種款式大不相同。從各個時代的人物、宗教繪畫和雕塑中,都可以看到這兩種技法。

Ⅲ 吳道子創造了哪種佛教繪畫樣式

在唐代,吳道子獨創的佛教圖像樣式被稱為「吳家樣」。

Ⅳ 比較曹衣出水與吳帶當風

1、筆法不同:

曹衣出水:筆法剛勁稠疊,所畫人物衣衫緊貼身上,猶如剛專從水中出來一般。

吳帶當風:屬筆法圓轉飄逸,所繪人物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

2、創始人不同:

曹衣出水:

"曹衣出水"又稱「曹家樣」,是由中亞曹國的北齊曹仲達創造的中國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畫法之一。曹仲達,生卒年不詳。來自中亞曹國(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曾任朝散大夫。擅畫人物、肖像、佛教圖像,尤精於外國佛像。

吳帶當風:

「吳帶當風」是盛唐最傑出的畫家吳道子所創,吳道子(約680~759年)畫史尊稱吳生,又名道玄。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3、特點不同:

曹衣出水:衣服褶紋多用細筆緊束,似衣披薄紗,又如剛從水中撈出之感。

吳帶當風:在用筆技法上,「吳帶當風」採用波折起伏、錯落有致的「蒓菜條」式的描法,加強了描摹對象的份量感和立體感,突出了人體曲線和自然的結合,這種畫風在後來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響。所畫人物、衣袖、飄帶,具有迎風起舞的動勢。

Ⅳ 吳道子創造哪種佛教繪畫樣式

吳道子創造的佛教繪畫樣式:吳家樣

在唐代,吳道子獨創的宗教圖像樣式,稱為「吳家樣」,是張僧繇「張家樣」以後的一種新的更成熟的中國佛教美術的樣式。「吳家樣」與「曹家樣」的顯著區別,被宋代評論家用「吳帶當風,曹衣出水」加以概括。

吳道子注重線條的運用,他的線條一向富有運動感和強烈的節奏感,注意整個畫面氣氛的統一與具有運動感的表現。有著「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這正是所謂「吳帶當風」。

(5)吳道子創造了哪種佛教繪畫樣式A周家樣B吳家樣C曹家樣擴展閱讀

「四家樣」的其餘三種:

1、「張家樣」(南朝梁張僧繇創)

張家樣」是蕭梁時期畫家張僧繇所創的佛教人物畫風格,他吸取天竺暈染畫風在一乘寺畫凹凸花,因其強烈的立體感吸引觀眾,以致時人稱一乘寺為凹凸寺。他有較好的寫實能力,曾為武梁帝摹寫居於各地的諸王畫像,達到「對之如面」的境地。故唐代理論家評他「得其肉」,是繪畫技法上的一大進步。

顧愷之、陸探微的人物畫風格是「筆跡周密」的「密體」,而張僧繇則是「筆才一二,象已應焉」的「疏體」。由此可見在當時畫壇上,繪畫技法已趨成熟,而風格則開始離開古拙階段而走向多樣化。

2、「曹家樣」(北齊曹仲達創)

" 曹衣出水"又稱「曹家樣」是由中亞曹國的北齊曹仲達創造的中國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畫法之一。《圖畫見聞志》說曹仲達的人物畫,衣服褶紋多用細筆緊束,似衣披薄紗,又如剛從水中撈出之感,後人因之命名。

3、「周家樣」(唐代周昉創)

周昉佛教畫曾成為長期流行的標准,被稱為「周家樣」。傳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圖》卷、《揮扇仕女圖》卷、《調琴啜茗圖》卷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周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曹家出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家樣

Ⅵ 美術史中常提到的「周家樣」,「吳家樣」中,家樣是什麼意思

給你詳細介紹一下吧,主要是起源於作品。

唐周昉·《揮扇仕女圖》卷
《揮扇仕女圖》卷,又名《紈扇仕女圖》。藏故宮博物院,相傳為唐周昉所繪。絹地,不論從主題還是畫面來看,都突破了六朝以前有著濃厚鑒戒意義的列女、孝婦、賢妃、聖後等題材的婦女畫束縛,而描寫了貴婦的現實生活。
畫卷長204.8厘米,高33.7厘米,絹地,簽條由乾隆親筆御書「唐人紈扇仕女圖內府珍藏」11字。設色畫貴婦女官等13人。主人公是頭帶蓮花冠、身穿紅衣及粉色綠團花長裙的貴婦,坐於靠背椅上,右手執綠色紈扇,左手扶椅圈,頭微低,若有所思。對面立一頭戴襆頭、身穿灰紫窄袖盤領長袍、腰束朱帶者,手搖金鳳鸞紈扇,為貴婦消暑。貴婦背後二宮女,一持水盂,一持花盆,等候吩咐。一女侍和一侍童抱琴離去。再後男侍持鏡,宮女對鏡梳妝。其後是三人坐於氈上,宮女和侍童正在引線或綉花,另一宮女倚坐於綉架之旁,左手支頷,作鎖眉沉思狀。最後一景是宮女背坐於四足登上,右手執扇,扭頭顧眄倚樹而立的宮女。整幅畫面除了一樹之外,沒有任何襯景,突出了人物形象。其中九婦皆面龐圓胖,短眉平直,眼小微闔,櫻桃小口,表情冷漠、憂郁。此卷用筆簡練剛勁,硬直凝重,色彩鮮艷濃郁,充分反映出唐代染擷工藝的高度成就。

周昉字仲朗,長安人,出身於貴族。其繪畫「初效張萱,後則小異」,大致在代宗李豫、德宗李適的40餘年(公元762-805年),所作「水月觀音」的形象,世稱「周家樣」。後人評其畫為「古今冠絕」。」。《宣和畫譜》記載周周昉畫目計72件,屬於仕女畫題材的約30有餘,其中有一件「紈扇」。《清河書畫舫》可能據此訂為周日方之作。這種結論是否正確?我們可研究一下此圖描寫的人物究竟是唐代哪一時期,從出土實物和文獻記載可以了解;初唐與隋代接近,穿緊袖衣,尖頭靴,天寶末年便易為「小頭鞋履窄衣裳」(白居易詩《上陽白發人》),至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時世寬妝束」(同前),說明唐代衣服由緊、窄向寬變更,這是非常清楚的。察看此圖女官、宮女及貴婦的衣服,便知它不是緊袖尖靴,也不是長袖曳地的寬妝束,而接近「小頭鞋履窄衣裳」的時代特徵,應屬開元時代(公元713-741年),較周周昉生活創作的時代略早。目前,有些專家學者認為周周昉的代表作是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簪花仕女圖》(也有人不同意此說),而《簪花仕女圖》上的高髻寬妝、肌體豐肥的貴婦形象與此卷豐腴適中、襟袖窄小的形象有所不同。其用筆設色也迥然有別,顯而易見的是:兩圖絕非出自同一人的手筆。
此卷中貴婦、女侍的身材豐腴、面龐渾圓不是偶然的。關中地區婦女易豐肥,與江南地區婦女多纖弱這一點不同,以豐肌秀骨的楊太真妃作美女典型,逐步形成了崇豐肌美女的審美觀。在這種社會風尚熏陶下終於涌現出張萱、周周昉等繪曲眉豐頰之貴族女性的仕女畫家。而《揮扇仕女圖》的作者可能早於張、周,從其高度藝術水平來看,也應是名家之作。

Ⅶ 周昉與「周家樣」有什麼藝術影響

周昉字仲朗,又字景玄,長安人。他活躍於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適在位時期,是當時有名的宗教畫家和人物畫家。他出身顯貴家庭,其兄周皓是一位有戰功的將官。他曾先後擔任越州、宣州的長史。周昉的官宦生涯和貴族地位使他長期悠遊於貴族子弟間,因此有機會接接觸張萱的繪畫主題。周昉畫風與張萱非常相似,以至於後人要從周昉不在仕女耳根敷染硃色這一「小異」來區別兩人的作品。事實上,周昉還有許多張萱所沒有的創新。

周昉擅長的畫科不及張萱廣博,他長於仕女畫、肖像畫和佛像畫,僅限於人物畫中的各個分支,但他有許多藝術上的獨到之處。周叻作畫非常認真,據說創作時他不停地思考,以至於在夢中見到了所求的形象。周昉創造的最著名的佛教形象是「水月觀音」,也就是將觀音繪於水畔月下,很有藝術魅力。這不僅為畫工所模仿,而且也成為雕塑工匠的造型樣式,流傳極廣。更重要的是,後人將周昉的人物畫特別是仕女畫和佛像畫的造型尊為「周家樣」,與「曹家樣」(北齊曹仲達創)、「張家樣」(南朝梁張僧繇創)、「吳家樣」(唐代吳道子創)並立,合稱「四家樣」,成為中國古代最早具有畫派性質的樣式,為歷代畫家所推崇。

周昉的人物畫十分出色,寫實技巧相當高。他的作品氣韻生動,妙於以形傳神,著重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大歷(766~779年)初年,尚書令郭子儀請人為他的女婿趙縱侍郎畫像,先請著名畫師韓A,畫完之後,大家都認為形象逼真,贊不絕口。又請長史周昉畫了一張,大家又齊聲稱妙。二人當時都頗有名氣,郭令公將兩張畫像並掛於牆壁上,反復比較,一時難以決定二者的優劣。這時正好趙夫人回家探親,令公問她此畫何人,她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是趙郎。再問她哪一幅畫得逼真,她說兩畫都相似,後畫者為佳。又問其所以,趙夫人說:「前畫空得趙郎狀貌,後畫兼其神思、情性、笑言之姿。」由此,郭子儀才決定了以周昉畫為優,送給周昉錦彩數百匹。這個故事說明,在人物寫真上,韓A只得其形似,而周昉卻能得其精神實質姿質,畫技更高一籌。它反映了周昉能夠入微地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達到以形傳神的境界,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周昉還十分注重聽取下層民眾對其畫的意見。他曾在長安通化門外新修的章明寺畫壁畫,畫就草稿以後,京城人士來觀者數以萬計,並紛紛提出意見。有人說好,有人指出缺點,周昉虛心傾聽,經過了一個月的修改,使公眾完全滿意,而被推為當時第一。

周昉不僅在肖像畫上挖掘到人物的心靈深處,更悉心於將宮中各類仕女的心態微妙地展示在絹上,如憂郁、感傷、悲嘆、惆悵和怨情等,概括地表現出經過「安史之亂」後,唐宮仕女們頹唐的精神狀態。這也是走向下坡路的大唐帝國的一個縮影,折射出周昉的憂患意識和對被幽禁於深宮的宮妃們的同情,深化了仕女畫的主題。張萱與周昉分別生活於「安史之亂」前後,時代的差異必然會在他們的仕女畫中的女性精神面貌上有所反映。

周昉的仕女畫代表了中唐仕女畫的主導風格。他筆下的女性形象體態豐厚,曲眉豐頰,以肌膚豐滿為美,所著衣冠全是貴婦之妝,衣裳用筆簡勁,色彩柔麗,反映了宮中仕女單調寂寞的生活,如撲蝶、撫箏、對弈、揮扇、演樂、欠身(打哈欠)等。北宋《宣和畫譜》記錄了他的72件畫跡,均已湮沒於世。遺憾的是,沒有周昉的摹本傳世,但有一些古畫相傳為他的名作,如《簪花仕女圖》卷、《揮扇仕女圖》卷和《調琴啜茗圖》卷,代表了周昉獨有的繪畫特徵。

周昉的藝術影響是通過「周家樣」傳播於後世的。他的仕女畫被當時的批評家論作「畫仕女為古今之冠」。晚唐的仕女畫家們幾乎都處於墨守「周家樣」的階段,「周家樣」獨步晚唐仕女畫壇。「周家樣」的藝術影響早在唐代已超出了中國本土,它的藝術魅力為鄰國新羅的畫家所傾倒。貞元年間以來,很多新羅人曾到周昉活動過的江准一帶以善價求購周昉的畫跡。「周家樣」不僅影響到新羅的人物畫,而且漂洋過海至東瀛,波及日本奈良時代的佛教造像,如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吉祥天女像》。這個時期日本仕女畫的造型便是直取「周家樣」之形,如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鳥毛立女屏風》等。

Ⅷ 古代被稱為水月觀音 是誰

你說的「水月觀音」是佛教繪畫四樣式的一種嗎?
是由唐代周昉所創。其佛內教繪畫容被譽為「衣裳勁簡,色彩柔麗。菩薩端莊,妙創水月之體」。故而被稱為「水月觀音」或「周家樣」。
四樣式還有:
張家樣:南朝張僧繇所創,其佛教人物面相比較豐腴飽滿,故稱「面短而艷」
曹家樣:北齊曹仲達所創,人物衣服緊窄,猶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這種風格特徵主要受印度笈多王朝影響。被稱為「曹衣出水」。
吳家樣:唐代吳道子所創,他用筆「揮霍如蒓菜條」,圓轉飄舉,任務衣帶猶如凌風而動。故稱"吳帶當風「。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