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飯發明者
Ⅰ 煲仔飯是什麼
仔飯算得上是廣東人民的偉大發明,對於我們懶人也有積極的借鑒作用。正宗煲仔飯須用瓦缶掌煲,看火是項復雜的活,絕對不適合懶人,幸而有電飯煲,還能湊合著弄一頓。
做煲仔飯很簡單,臘味、滑雞、排骨、豬肝、牛肉都可成為煲中物。我本人較中意的是雙拼,比如臘腸拼臘肉、滑雞拼牛肉、雙味排骨之類。最近在利苑吃煲仔飯,也是臘腸拼臘肉,還加上鮮帶子,味道就上了一個層次,不過,如果在家也照辦,那就大費周章了。煲仔飯方便,勝在飯熟菜熟,效率極高。先洗米放水煮飯,按下電飯煲的開關後,就要開始炮製用料,如果是臘肉臘腸,切薄片即可,記得不要懶到切段切塊,否則味道大打折扣。如果是排骨、滑雞之類,要用味料腌制,排骨可用搗爛的豆豉、蔥蒜來腌;滑雞略腌後,可用浸開了的冬菇切絲拌上,味道就不會那麼單調。若是很趕時間,市場上也有檔口賣調好味、切好的肉類,買上三四元便夠一餐。
料備好後,就可以干別的事去了,看看碟聽聽CD,想著差不多是時候了,就跑到廚房看看。我家的電飯煲有時間指示,離飯熟還有十分鍾的時候,放下配料就差不多了。另一個判斷准則是,飯水收幹了就可以放配料。當然,不同的配料、不同的分量時間也不同,我媽說「咸魚臘肉,見火就熟」,可見如果做的是臘味飯,四五分鍾已綽綽有餘了。我喜歡芫荽和蔥,手頭上有的話,會切碎了在最後關頭作仙女散花狀,然後捂上煲蓋等一兩分鍾。其實,用料的選配是千變萬化的,我就經常隨心所致,滑雞可以搭配切片的紅棗和寧夏杞子;做牛肉飯時,牛肉快熟時打入一隻雞蛋,變成牛肉窩蛋,也不錯;煮飯時加點史雲生清雞湯,或是像「雅苑」那樣做成油鹽蝦醬飯,光是創意也能打高分。
煲仔飯要好味,有一樣東西切不可少,那便是醬油。醬油在最後淋在飯面,滲透下去,足以帶動一煲鮮味。不過,隨隨便便的醬油不放也罷,主要是太咸了。我會在有空時事先煮些椒圈醬油,醬油加些水、放點糖和一丁點油,和辣椒圈一起煮滾。炮製好的醬油倒入油壺中放進冰箱,隨時可用。據說超市有辣椒醬油賣,我沒試過,不知有沒有我煮的好味。
說了半天,差點忘了弄青菜,與煲仔飯相配的青菜,我覺得以白灼為宜,一濃一淡,味道才配合。菜心、生菜、芥蘭洗凈灼好,費不了多少工夫。這一頓不用又煎又炒,就有肉有菜,也夠豐盛的。
Ⅱ 煲仔飯的定義
煲仔飯也稱瓦煲飯,是源於廣東廣州地區的特色美食,屬於粵菜系。種類主要有臘味煲仔飯、香菇滑雞、豆豉排骨煲仔飯、豬肝、燒鴨、白切雞等。
通常把淘好的米放入煲中,量好水量,加蓋,把米飯煲至七成熟時加入配料,再轉用慢火煲熟。
用瓦做成的「煲」,在火候控制方面比較靈活,煲出來的飯也較為香口,齒間留香,回味無窮。吃煲仔飯時,記得嘗嘗飯焦的味道,又香又脆,把熱氣的飯倒在湯里泡一會兒再吃一樣可口。
菜品歷史
編輯
煲仔飯(2張)
主料:大米3人份 香腸3根
輔料:柿子椒1小個 土豆1個 胡蘿卜2小根 蘆筍1小段
調料:豆油適量 生抽2勺 老抽1勺
1.所有配菜洗干凈,青椒切塊,胡蘿卜、土豆、蘆筍切丁備用。
2.鑄鐵鍋清洗干凈後,擦乾水,鍋底和鍋壁刷一層油。
3.米淘洗干凈後倒入鑄鐵鍋,加入適量水(大概自己的食指豎著放下去的話,水面到食指第一節的二分之一偏上一點點)。
4.中火將米飯燜煮四、五分鍾看到咕嘟咕嘟冒泡了,把香腸、土豆和胡蘿卜放進去,改小火繼續燜十分鍾。
5.十分鍾後揭開鍋蓋,沿著鍋壁澆兩勺植物油(橄欖油更好),輕輕轉動鑄鐵鍋,讓油均勻流到鍋底再燜三分鍾。
6.放入青椒和蘆筍,澆入醬汁(我用生抽+老抽+少許蚝油調的),再燜兩分鍾,關火後繼續燜三分鍾就可以開吃了。
Ⅲ 煲仔飯是廣東哪裡發明的什麼原因發明的
砂鍋,廣東人叫砂煲,抄小的叫煲仔。顧名思義,用小砂鍋煮的飯就叫煲仔飯。但是美食家口中的煲仔飯,還需要在飯面上加有肉料等才行。
煲仔飯的歷史,可追到兩千多年之前。據《禮記註疏》等書記載,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叫「淳熬」,做法是「煎醢加於陸稿上,沃之以膏。」即將肉醬煎熬之後,加在旱稻做成的飯上,然後再澆上油脂而成的。可見,煲仔飯在當時是很名貴的。到了唐代叫「御黃王母飯」,按韋巨源的《食譜》上所記,是「編縷 肉絲 卵脂 蛋 蓋飯面表雜味」作的,因而更具風味。至今,這一美食流傳各地,陝西湖北等地叫「蓋澆飯」。
Ⅳ 煲仔飯是什麼菜好吃嗎怎麼做才好吃
Ⅳ 誰可以給個煲仔飯醬油的配方
調配煲仔飯調來料汁的自配方如下:
准備材料:小蔥、生抽、耗油、
1、准備小蔥兩根,洗干凈切碎放到鍋里。
Ⅵ 是誰發明了煲仔飯這樣的美味傳統臘腸煲仔飯多圖詳解的做法
小時候喜歡吃外婆家的飯,用爐灶煮出來的大鍋米飯總是有香香的鍋巴。後來知道,是外婆在煮飯前在鍋壁上抹上一層油,這樣才會有了香香的鍋巴~
不知道是誰發明了煲仔飯呢,每次吃就會讓我想起外婆家的爐灶大鍋飯~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先把鍋巴飯上來全部吃掉,然後拌著所有的料,就能把自己吃的飽飽的,滿足感啊,瞬間爆棚了!
做法很簡單,你也可以試試哦~!(收起)
主料
大米適量 臘腸兩根
新鮮香菇若干 西蘭花若干朵
輔料
生抽適量 耗油適量
麻油適量 植物油適量
是誰發明了煲仔飯這樣的美味~!傳統臘腸煲仔飯~多圖詳解的做法步驟
1. 大米最好浸泡半天左右。在煲仔鍋內壁抹上一層油。放入浸泡好的大米和水
2. 開小火慢煮
3. 切好西蘭花和臘腸,洗好香菇
4. 期間我們可以先把調味醬調好,生抽+耗油+麻油,比例是大約3:1:1。
5. 把西蘭花和香菇在沸水中焯熟,拌上鹽和麻油。
6. 這個時候飯差不多快好了,把切好的臘腸和香菇碼上去。再小火燜煮一會。
7. 當你聽見次次次的聲音時,再把一勺植物油沿著米飯的邊沿淋下去。
8. 再碼上西蘭花,小火燜煮一會。
9. 關火,澆上調制好的調味醬。大功告成~!
10. 拌起來吃最好吃了~!香不?哈哈
是誰發明了煲仔飯這樣的美味~!傳統臘腸煲仔飯~多圖詳解的做法視頻
小貼士
其中要注意的是放臘腸的時間,要選在米飯還沒完全熟,還有一點睡在冒泡的時候就放,不然臘腸會熟不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