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麻沸散
❶ 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的名人事跡
(1)陳景潤為了證實哥德巴赫猜想,他自學了英語、德語,乃至俄語。無論酷暑還是寒冬,陳景潤都要花上十幾個小時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證實哥德巴赫猜想時,光演算的草稿紙都裝了幾麻袋。
他將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成果寫入了論文《大偶數表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2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中。《大偶數表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2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一經發表後,立馬引起了國際數學界人士的重視。
英國數學家哈伯斯坦和德國數學家黎希特高度評價了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並將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成果寫入書中,給其命名為陳氏定理。
(2)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創制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葯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3)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的牛津,他年青時就生患絕症,然而他堅持不懈,戰勝了病痛的折磨,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科學家。 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
他在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霍金在劍橋大學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並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
(4)馬雲,阿里巴巴這個18個人50萬資金的網路小作坊,8年之後變成了世界最大的B2B商業網站;當年西湖裡隨波逐流的小舢板,8年之後變成了太平洋里的一艘中國互聯網航空母艦;當年那個普通的英語老師,8年之後變成了世界級的網路公司掌門人。
(5)鄧亞萍,她出生在乒乓球世家,她的父親鄧大松曾經是河南省乒乓球隊選手。從鄧亞萍兩歲多開始,父親常常把鄧亞萍放在他的自行車上,帶著鄧亞萍到工人俱樂部看他們打球。鄧亞萍5歲起跟隨父親學打乒乓球,父親則給她制定了—套不同於常規的訓練方法。
開始,鄧亞萍拿的是橫拍,由於鄧亞萍個子長得慢,胳膊短,第二年起便讓她改打宣拍。鄧亞萍從小打球就特別認真。在鄧亞萍成長的道路上遇到過很多困難。
因為個頭矮,省隊不要她,這些情況父親都跟鄧亞萍說了,鄧亞萍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別人說你不行,你就要自己爭口氣,要加倍苦練才行,所以鄧亞萍從小就很乖,訓練特別能吃苦。
(1)創造麻沸散擴展閱讀: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哥德巴赫1742年給歐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無法證明它,於是就寫信請教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歐拉幫忙證明,但是一直到死,歐拉也無法證明。 因現今數學界已經不使用「1也是素數」這個約定,原初猜想的現代陳述為:任一大於5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
把命題"任一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為一個素因子個數不超過a個的數與另一個素因子不超過b個的數之和"記作"a+b"。1966年陳景潤證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二個素數的和,或是一個素數和一個半素數的和"。
屠呦呦,女,葯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醫學院葯學系生葯專業學習。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
畢業後曾接受中醫培訓兩年半,並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期間前後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 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葯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資料參考:網路_哥德巴赫猜想
網路-屠呦呦
❷ 中醫的起源是什麼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
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
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
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極低。
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
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辨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2)創造麻沸散擴展閱讀:
中醫文化的發展-歷史名醫:
一、中醫的起源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黃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帶),與黃帝結盟擊敗蚩尤。中華兒女將炎帝和黃帝奉為華夏始祖。
「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農氏為了醫學實踐和探索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奠定了中國醫學的基礎,後人為紀念他。
將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為《神農本草經》。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中醫源自於原始社會,發源於黃河流域。
二、中醫理論的奠定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著有《難經》。開啟了以「望聞問切」為診斷方式的醫療里程,並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醫臨床的靈魂
張仲景(約公元150——約公元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四、中醫的變革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
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發明了茵陳蒿治療黃疸病的方法。
創辦了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五禽戲」,發明了麻沸散用作臨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劑早1600多年,又開創了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可以說華佗開啟了中醫臨床的重要變革。
五、中醫理念的進步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葯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葯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
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個提出對婦女和兒童單獨設科的,(這也是最早的提倡婦女兒童保護意識的)。
他是第一個完整闡述「醫德」的人,也是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提出復方治病的,第一創建巴豆排毒的,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
六、中醫的完善
李時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
考古證今,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於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這本書收集葯物1518種,其中植物1195種,記錄古代醫學家和民間葯方11096種。
附葯物形態圖1100多種,糾正了之前的一些錯誤,補充了不足,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學著作。
❸ 中國古代四大名醫是誰
1.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勃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一說為齊國盧邑(今山東長清)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醢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2 華佗 字元化,又名旉,漢未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是三國著名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
華佗畫像雕像集萃(20張)」。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後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又仿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創作名為「五禽之戲」的體操,教導人們強身健體。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青囊書》已佚。
3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4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葯物學家,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葯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古代葯物學的總結性巨著
❹ 7年級上冊歷史復習題!
一、 選擇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 】
A北京人B山頂洞人C元謀人D半坡人
2、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是【 】
A印度B中國C埃及D伊拉克
3\下列關於北京人的表述,其中正確的是【 】
A約生活在一萬八千年前B模樣基本同現代人一樣
C使用骨針逢制衣服D已會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種
4、「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中的「軒轅」是指【 】
A蚩尤B舜C黃帝D炎帝
5、我國長江流域的原始農耕居民的代表是【 】
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大汶口人
6、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水稻B粟C小麥D玉米
7、如果你去古城西安旅遊,就近你還能【 】
A參觀半坡遺址B參觀河姆渡遺址C參觀大汶口遺址D 參觀北京人遺址
8、下列原始居民能建造干欄式房屋的是【 】
A半坡人B河姆渡人C北京人D大汶口人
9、為方便飲水,下列古代居民已開挖水井的是【 】
A大汶口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0、在山頂洞人的洞穴里,發現骨針。下列推斷不科學的是 【 】
A已掌握磨光技術B已掌握鑽孔技術C會縫制服D會捕魚
11、被後人稱為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B黃帝C堯D舜
12、下列人物中不是通過禪讓製成為首領的是【 】
A堯B舜C禹D啟
13、禹建立了夏朝,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 B我國的原始社會結束了
C禪讓制正式廢除了D這是我國奴隸社會開始的標志
14、北京人適應自然的能力增強的顯著特徵是【 】
A手腳分工明顯B過著群居生活C製造和任命使用工具D使用火
15.河姆渡氏族與半坡氏族,在糧食培育、牲畜飼養的品種方面以及住房建築結構方面,存在著許多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差別 B.自然條件的差別 C.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生活時代不同
16..商朝時期經濟繁榮,農業生產發達,主要依靠 【 】
A.生產工具的改進B.良好的自然環境C.先進的奴隸制生產方式 D.農作物品種多
17.牧野之戰的性質是 【 】
A.周和商兩個國家間的民族戰爭B.周和商兩個國家爭當霸主的戰爭C.平民和奴隸反對商朝統治的戰爭D.奴隸主貴族領導的推翻暴君統治的戰爭
18.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是【 】
A.廢井田,開阡陌B.獎勵耕戰C.建立縣制D.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買賣
二、 填空
1、領導人民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是【 】
2、與黃帝部落結成聯盟,打敗蚩尤部落的是【 】
3、被譽為「人文初祖」的是【 】
4、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的是【 】
初一歷史期末考試復習提綱 2005-12
一、 填空題
1 元謀人生活在距今【 】年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 】的人類。
2 山頂洞人是我國遠古人類中最早以【 】結合成生活集體的,並已經學會了【 】。
3 距今約【 】時,【 】和【 】是我國古老傳說中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他們後來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日後的【 】。後人尊稱黃帝為【 】。至今,海外華人常自豪地稱自己為【 】。
4約公元前【 】年,【 】建立【 】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我國從此由【 】社會進入到【 】社會。
5 禹死後,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從此,【 】制代替了【 】制,「【 】天下」,變成了「【 】天下」。相傳,禹把都城建在陽城。
6 約公元前【 】年,【 】建立商朝,商王盤庚遷都到殷,後人又稱商朝為【 】朝。
7 公元前【 】年,周軍在牧野大敗商軍,商朝滅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歷史上叫做【 】。
8 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 】制,後逐漸形成森嚴的等級制度。
9 著名的商朝青銅器有【 】和【 】。
10 商周時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盛行的「【 】」文化,是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
11 公元前【 】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 】。
12 春秋時期著名的霸主有【 】、【 】、【 】。通過城濮之戰,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13 戰國七雄【 】、【 】、【 】、【 】、【 】、【 】、【 】。
14 公元前【 】年,秦趙之間發生空前激烈的【 】之戰,趙軍大敗,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
15 【 】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
16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築的【 】,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17 經過【 】,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18 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商的文字被稱為「【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 】開始。
19 相傳夏朝時期就有了【 】,今天的農歷,又叫「【 】」。
20 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扁鵲,總結出來的【 】、【 】、【 】、【 】四診法,一直被中醫沿用。
21 戰國末期楚國人詩人【 】的代表作是《離騷》,世界和平理事會把他定為【 】。
22 世界上最早的兵書是【 】寫的《孫子兵法》。
23 公元前【 】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定都咸陽。秦中央政府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地方上推行【 】。
24 秦朝的疆域廣大,東至【 】,西到【 】,北至【 】,南達【 】。
25 公元前【 】年,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26 公元前【 】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歷史上稱為【 】。
27 漢初統治者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到了景帝後期,國家的糧倉豐滿,府庫里的銅錢多的用不完,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 】」。
28 公元前【 】年,大將衛青、霍去病在漠北大敗匈奴,匈奴無力再與西漢對抗。
29 漢武帝派【 】先後兩次出使西域,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
30 公元前【 】年,西漢政府設立【 】,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1 東漢時期的【 】改進了造紙術,對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2 東漢張衡製造了【 】,是世界公認的【 】的地震儀器。
33 漢代最著名的醫學家是 【 】和【 】。前者製成麻醉葯劑「【 】」,編了醫學體操「【 】」。後者寫成了《【 】》,後世尊稱他為「【 】」。
34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他的創始人一是【 】。
35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寫的《【 】》,記述了從【 】到【 】時期的史實,是我國第一部【 】。
36 220年,曹丕稱帝,國號【 】,定都【 】。【 】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 】。222年,【 】稱王,國號吳,後定都建業。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37 三國時吳國船隊曾到達夷洲,加強了【 】和【 】的聯系。
38 【 】年,司馬炎建立了【 】,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軍隊滅掉了吳國,結束了【 】。
39 4世紀後期,氐族人建立了【 】。
40 南朝的祖沖之時我國古代著名的【 】和【 】。
41 北朝的賈思勰寫的《【 】》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 】。
42 東晉王羲之寫的《【 】》,有【 】的美譽,被後人稱為「書聖」。
43 東晉的顧愷之一生創作的畫很多,代表作有《【 】》和《【 】》。
44 北朝時開鑿的山西大同【 】和河南洛陽的【 】,是著名的石窟藝術。
45 秦朝公元前【 】年建立,公元前【 】年滅亡,算一算,它持續了【 】年;西漢公元前【 】年建立,公元【 】年滅亡,它持續了【 】年;東漢公元【 】年建立,公元【 】年滅亡,它持續了【 】年。
46 【 】年是1世紀50年代;【 】年是2世紀20年代;【 】年是14世紀初;【 】年是20世紀90年代,又叫20世紀末。
47 從考古資料上看,無錫已有【 】年以上的歷史了。
48吳國的開創者是【 】,發祥地是【 】。
49 無錫地名最早見於司馬遷的《【 】》。
50 唐代無錫縣令敬澄在惠山開鑿了【 】,陸羽的《【 】》品評它為【 】泉。
51無錫東林書院的著名對聯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二、 連線搭配
河姆渡遺址 陝西西安 貧富懸殊特別明顯
半坡遺址 山東泰安 干欄式房屋
大汶口遺址 浙江餘姚 普遍使用磨製石器
四、填表題
學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儒家 孔子 仁愛 《論語》
道家 老子 無為而治,順其自然 《道德經》
墨家 墨子 「兼愛」,「非攻」 《墨子》
法家 韓非 提倡法治 《韓非子》
兵家 孫武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
五、 列舉題
1、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三次以上)
【 】
2、無錫的土特產(8個):
【 】
六、 材料分析題:
1、「伐無道;誅暴秦」。
請回答:
①材料所述的秦「無道」,有哪些具體表現?
【 】
②先後起義「伐無道,誅暴秦」的分別是哪些人?
【 】
③結果如何?
【 】
2、「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亡(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請回答:
①上述局面出現在歷史上的哪一個事件之後? 【 】
②這件事發生在哪個皇帝時期?【 】
③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我國民族關系的趨勢是什麼?
【 】
七、 問答題
1、P79頁動腦筋;
2、P112頁動腦筋;
3、為配合西部大開發,打造今天的「絲綢之路」,請提出你自己的設想。
❺ 古代沒有狂犬疫苗,被狗咬了咋辦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
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民眾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改善。我們有了整潔的街道,種類齊全的公共設施,琳琅滿目的百貨商品,熱情虔誠的微笑服務。交通的發達讓我們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千百公里的距離只需幾小時甚至幾十分鍾就可到達。從國內到國外都知道中國的面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嚮往我國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們不僅有基礎公共服務,還有不需要攜帶現金的網上支付。
巴斯德畫像
狂犬疫苗在巴斯德發明之後也被很多醫學家和生物學家進行了改良與實驗,使狂犬疫苗的安全性和治癒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人都記住了巴斯德發明了狂犬疫苗,卻不知道最早的狂犬抗體是被一個名叫葛洪的中國人發現。所以我認為我國在提高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同時,也要加強我國文化的宣傳力度,讓世界認識到我國人的智慧和我國的力量。醫學界的新發現是對本國的重要貢獻,也是世界前進的一大步,所以我們也要對發明了醫學葯品的醫學前輩們致敬,感恩他們所做的一切,拯救了世界上更多的人。
參考文獻:《後漢書·華佗傳》
❻ 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發明創造
太陽風暴——最早發現的太陽黑子
有星孛入於北斗——彗星的觀測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記錄
日月星辰——陰陽合歷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歷法著作——《太初歷》
土圭測日影
星隕如雨——流星群的觀測
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大地測量——子午線的測定
歷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氣歷》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
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歷法——郭守敬的《授時歷》
周公觀景——天文台的設置
我國最早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
精推細算——《九章算術》
運籌帷幄——零與籌算
十進制記數法
中國剩餘定理——大衍求一術
祖沖之和圓周率
賈憲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術
朱世傑和他的《四元玉鑒》
雙假設法——盈不足術
級數與垛積術的應用
中國——算盤的故鄉
磁石的魔力——指南針的發明
《墨經》與第一運動定律
被中香爐與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傾角
測量工具——游標卡尺
投影 幻燈——走馬燈
神秘的倒影
奇異的鏡子——透光鏡
世界最早的潛望鏡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魚
傑出的機械——指南車
火葯的發明
火柴的發明
漆和漆器
China——世界著名的瓷器
石油和天然氣
會燃燒的石頭——煤的開發和利用
張衡的地動儀
最早的測風儀
雲向西 雨沒犁——雲的觀測和雲圖集
溫度觀測儀和降水觀測儀
天氣預報
古老的物候歷
我國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涇往洛—一鄭國渠
貫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運河
我國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魚
我國最早的潮汐圖——竇叔蒙《濤時圖》
古代地理學名著——《水經注》
青銅時代——銅礦開采
煮海為鹽——鹽鹵開采
最早的植物志—— 《南方草木狀》
草木魚蟲鳥獸——動植物分類
舉杯邀明月 把酒問青天——制曲和釀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礦
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特色鮮明的《王禎農書》
精耕細作五穀豐登
茶的種植與茶文化
魯桑百豐綿綿——桑蠶技術
濟世之谷——豆類植物的栽培和豆類食品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善其事 利其器——鐵犁的發明
蓄力播種機——三角耬
揚場工具——扇車
水利灌溉機械——龍骨水車
兩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魚塘
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栽培技術
地下渠道——坎兒井
望齊侯之色——中醫的診斷術和治療術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神農嘗百草——中草葯治病
伏羲制九針——針灸療法
華陀麻醉術——麻沸散
免疫法——種痘術
養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鐵的冶煉技術
百煉成鋼——多種多樣煉鋼技術
黃銅和鋅的冶煉
中國銀——含鎳白銅的冶煉和西傳
水法冶金——膽銅法
三大鑄造技術
糧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記錄里程的車輛——記里鼓車
縱橫馳騁——蹄鐵術與馬蹬的發明
魯班與鋸刨傘的發明
巨龍橫卧——萬里長城
世界第八奇跡——秦兵馬俑
巧奪天工——風格獨具的橋梁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隋大興城
宮殿建築的瑰寶——故宮
最高最占老的重樓式木塔——山西應縣木塔
不沉之舟之奧秘——水密隔艙
運河船閘
大風起兮車如飛——風帆和帆車
飛行者的至寶——降落傘
凌波之至寶——舵
高效率的推進工具——櫓
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下「西洋」
航空模型之始——風箏
天文與地文航海技術
水平旋翼和螺旋槳
「騎士階層」的大敵——火葯及火葯武器
兵學聖典——《孫子兵法》
戰車戰船
異彩紛呈的冷兵器
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造紙術的發明
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的最高成就——彩色套印
泥活字印刷技術
木活字印刷術和檢字盤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我國最早的建築學專著——《營造法式》
嫘祖和原始紡織技術
手搖腳踏紡車
織機和提花機
染料和染色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春秋》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我國最早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
我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書——《通鑒紀事本末》
我國古代最大的網路全書——《永樂大典》
我國古代書籍裝幀形式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青銅器與金文
秦代標准字體——小篆
今文字的開端——隸書
筆勢飛動 直抒性靈——草書
點畫縈帶 體勢流美——行書
結構完美的字體——楷書
我國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作——《說文解字》
民族文化中的瑰寶——文房四寶
石窟藝術與敦煌壁畫
唐代傑出的藝術品——唐三彩
形式整齊 聲調和諧——律詩
婉約豪放說宋詞
歷史悠久的中國古樂器
朱載堉與「十二平均律」
聞名中外的曾侯乙編鍾
我國第一部介紹戲曲作家 作品的專著——《錄鬼簿》
生旦凈丑——中國的傳統戲曲
元曲與關漢卿
中國古代保健體操——五禽戲
中國功夫——武術
中國古代足球——蹴球
古老的棋類運動——中國象棋
奧妙無窮的黑白世界——圍棋
造紙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水運儀象台建於北宋末年,由吏部尚書蘇頌主持建造,是一座大型天文儀器,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中國古代的偉大科技成就。
蚊香的發明可能與古人端午節的衛生習俗及燒香祭祀的習俗有關。
黑火葯,指南針,印刷術。
人類文明的曙光——火
人類最早的遠程武器——弓箭
人類最早的工具——石器
中醫中葯對世界最偉大的貢獻是其防病治病的實踐技術。
中國是數學古國,《九章算術》、《數術九章》是古代數學名著。
中國還是天文學古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太陽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國家。
在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中醫中葯、10進位值制、赤道坐標系、雕版印刷術新四大發明之外,瓷器、絲綢、金屬冶鑄、深耕細作等影響世界科技發展的中國古代發明還可以列舉出許多。
24節氣堪稱我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方面也出現了許多新的進展。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發展的兩個黃金時代。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國家,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古代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鄭國渠、靈渠、龍首渠、京航大運河等。隋朝興建的京杭 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航行運河。這些工程無論在建築規模、技術水平 還是在農業灌溉、航行、運輸的獲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紀歐洲無法比擬的。
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經》一書中提出了點、線、 方、圓等幾何概念。《周髀算經》已有勾股定理的運算方法。成書於漢代的 《九章算術》共收有應用題的解答方法246個,內容十分豐富,在算術、代數 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別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遠遠勝過古希臘的數學 體系。祖沖之用「割圓術」求出的圓周率十分精確,在世界上處於遙遙領先 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國古代對世界文明發展的突出貢獻—「四大發明,它 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造。
指南針發明於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當時的人們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 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這種指南儀被稱為「司南」。北宋時 已用人工磁化方法製造指南儀。曾公亮1044年編輯的《武經總略》一書記載 了「指南魚」的製造方法。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進一步說明了 用鐵針磁化製作指南針的方法。指南針發明不久,被用於航海,它指引著中 國遠洋船隊航行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線上,並在十二世紀傳入阿拉伯,以 後傳入歐洲。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勞動人民從漂絮和漚麻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始於西 漢。新疆羅布卓爾漢烽燧遺址出土的西漢古紙,都是植物纖維紙,質地還比 較粗糙,東漢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倫,他憑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總結工 匠經驗的基礎上,以破布、樹皮、舊麻為原料,改進造紙工藝,製造出一批 質量比較高的實用紙。造紙技術首先傳到朝鮮和越南,七世紀傳到日本,八 世紀傳到阿拉伯,十三世紀傳到歐洲。
印刷術的發明,大體經歷了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兩大階段。大約在隋代, 人們在印章石刻的拓印方法啟示下,發明了雕版印刷技術。北宋時期(約在 公元1041-1049年),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技術,它用膠泥製成 活字,然後排版印刷,既經濟又方便,大大提高了效率,是印刷史上的一次 大的革命。元代王禎又研製成功了木活字,還發明了轉輪排字架。
火葯的發明始於煉丹術。煉丹士在煉丹過程中,偶然發現點燃硝、硫、木 炭為主要原料的混合物,會引起燃燒和爆炸。火葯發明後,被用於軍事,結 果改變了戰爭的面貌,也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正如馬克思所說:「火葯把騎士 階層炸得粉碎」。在北宋的抗金戰爭中,宋軍使用了「霹靂炮」、震天響等殺 傷力很大的火葯武器。宋代後期,又發明了火葯砂槍、火葯炮。火葯大約於 1225至1248年,由商人傳入印度和阿拉伯,以後傳人西方。
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居於世界的領先地位。我們對 我國祖先科學創造、發明的揭示與探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啟迪廣大青少 年勤奮好學、開拓進取之心。
歷史發展到今天,已進入聲光電的影像時代,知識信息的傳播,形象、直 觀。本書選用「圖話」的形式,以「圖」展現歷史風貌和各種形象,以「話」 敘說史實,圖文互補,有景有情地向讀者展示了祖國幾千年文明發展的累累 碩果。
本書雖名為《中國古代發明圖話》,但是其中的一些條目並不是嚴格意義
的發明,如一些天文現象,是我們祖先最先觀測到的,是屬於發現方面的內 容,但由於對社會生產實踐和人民日常生活起過重要作用,意義重大,又有 開創性,我們也放在本書中一並講述。
再如,有些學術著作,對某一領域里的發明創造作了真實、完整的記錄和 描述。歷史上的科研成果,主要是靠著作才得以總結、流傳下來,如《周髀 算經》、《王禎農書》等。我們也收到本書中。對同一學科,內容相近的學術 著作,我們只選擇撰寫年代比較早的,加以介紹、講述。
本書沒有採用編年史的框架,基本上按天文、歷法、物理、化學化工、地 學、生物學、農學、醫葯學、輕工、冶金機械、建築、航行航空、軍事、文 化藝術的順序編排,但又未作嚴格的分類有些條目在內容上有交差,如:四 大發明之一的火葯,在火葯的發明中作了介紹,在火葯武器中又有涉及;再如種桑養蠶,在桑基魚塘中講述,在紡織的有關條目中又進一步闡述。我們 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照顧敘述上的方便,而且也是為了使讀者更加全面、
准確地掌握有關知識。並且在條目內容有交差的同時又有側重。
我國的傳統文化深厚、絢麗,有許多文獻典籍流傳下來。以往的同類出版 物只介紹科技領域里的發明發現,其實,在社會科學領域中我們祖先同樣有 獨特的發明創造,如:漢字、詩詞歌賦、音律和古代樂器等等。它們都是人 類文明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社會發展同樣起著不可低估的歷史作用。
為此,我們增加了一些社會科學方面的有關條目,這是本書的獨到之處。
在圖片的選用方面,除了展示器物以外,我們還注意表現古代科學家在著 述、發明時的情態和當時的社會生活場景,向讀者展示百折不撓的科學巨匠 在發明創造過程中,一個個奇特有趣的感人故事,以增強歷史感和藝術感染力,使讀者進一步體會到發明者的艱辛。
❼ 關於尊嚴的中國名人小故事
下面小故事是周恩來的,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尊嚴:
1\有一次,周總理去會見某外國元版首。那個國家的元權首,很看不起中國和中國人民。就在和周總理禮節性的握過手之後,他從衣服兜里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手帕放回了兜里。這時,周總理不慌不忙的也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潔白的手帕扔進了垃圾箱!一生節儉的周總理,用一塊潔白的手帕,又一次捍衛了祖國的尊嚴。
2\記者問:「你們中國一向反對美國,為什麼還要使用美國製造的商品?」 只見周恩來從上衣口袋中抽出一支鋼筆,說道:「事實的確如此。諸位請看,這支派克筆就是美國製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這可是在抗援朝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啊!」
3\記者問:「我們西方人走路總是挺起胸堂,中國人走路總是彎腰駝背,這是為什麼?」 周恩來回答道:「這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們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
4.有記者問:「中國到底有多少人民幣?」
周恩來不急不慢地回答道:「中國共有人民幣十八元八角八分。」當時的人民幣票面的總合正是這個數字。
❽ 伊拉克挖出幾個破罐子,轟動了世界,專家為何說中國歷史可能要被改寫呢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中國人從來不曾停下過探索的腳步,在過去的漫長歲月里,我們的祖先依靠著他們的智慧創造了無數的文明奇跡,這些文化瑰寶直到今天仍然發揮著不小的價值。
在歲月的長河中,許多文明奇跡經過了歲月的洗禮變得更加耀眼,最後在偶然之中重現於世震驚世人。不僅僅中國是這樣,其他國家的發展軌跡也是如此,就比如伊拉克挖出幾個破罐子,轟動了世界,專家:中國歷史可能要被改寫。
這個發現對於世界來說無疑是一個重磅消息,因為這證明在2000多年前人類就已經有電能的概念並能夠使用電能了。這一發現引得大家紛紛猜測古時候的伊拉克人會將這微弱的電能用在什麼地方,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研究後,有一位科學家在偶然之中發現這些陶罐所產生的微弱電流能夠用來電鍍金屬,而電鍍金屬技術是伊拉克的傳統技藝,許多人都能夠掌握這項技術,所以猜測這些陶罐是用來電鍍金屬的。
對於這個結論卻有專家持不同看法,另一位專家認為古伊拉克人將這些陶罐產生的微弱電流用來對人體進行輕微麻醉,就像麻沸散的效果一樣。這個說法一出便迅速轟動世界,因為這個說法一旦證實那麼這將會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術了。
直到今天伊拉克發現的這些陶罐的作用一直也沒有一個定論,無論何種說法都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實,所以我國的麻沸散至今仍是世界上關於麻醉劑的最早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