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病毒許昌
A. 許昌快遞受疫情影響嗎
快遞在疫情高發階段不受影響,只是因春節假期快遞物流中轉運送有些延遲。
B. 殺毒之王瑞星為何敗落許昌鯉魚IT電腦計算機軟體編程培訓中心
前段時間,瑞星的小獅子又復活了!(對,就是這只睡著的小獅子,可愛么?)
據瑞星官方介紹,這只小獅子只有5M大小,去掉了防火牆以及殺毒功能。
而這樣會打呼嚕賤萌賤萌的小獅子,一經推出又一次喚醒了人們的記憶!
年賺7億,輝煌一時的瑞星
1991年,王莘在北京中關村建立了瑞星電腦科技開發部,專門研究防治計算機病毒軟體。
1993年,瑞星的防病毒卡風靡全國。每天1000套的銷售數據,突破了當時中國軟體業的記錄。
瑞星因此就一戰成名,在國內防病毒軟體製作公司中佔得一席之地。
1997年,瑞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而此時的王莘卻因為生病在家休息了3年。
1998年,病癒的王莘回到了瑞星,但他卻發現公司已經存在很多問題。
當時,銷售火爆的防病毒卡已經無人問津,公司業績每況愈下。
隨後,王莘對瑞星公司做出了一些調整。很快,瑞星又推出了殺毒軟體8.0殺出重圍。
1999年,CIH病毒出現了(一種破壞電腦硬體的惡性病毒)。這個產自台灣的電腦病毒軟體,憑借高超的隱藏技術,迅速在全球范圍傳播開來。
對防毒軟體公司來說這無疑是項巨大的挑戰,就在所有殺毒軟體公司一籌莫展時,瑞星率先研發出了一款殺毒軟體,成功的阻止了CIH病毒的侵入。
那時的瑞星,軟體銷售年收入就能破7億,幾乎壟斷了整個防病毒軟體市場,成為國內最大的防病毒軟體製作公司。
可是這樣的好業績,瑞星並沒有延續下去。從2002年開始,瑞星就一步一步的走向衰落。
惡性競爭,企業形象受損
2002年,金山毒霸推出低價促銷活動市場反響強烈,這對高價出售防病毒軟體的瑞星形成了很大的威脅。
為了尋找好的應對之策,瑞星高層之間產生了矛盾。
王莘主張以降價銷售來應對,而劉旭則主張以提高產品技術來贏得勝利。
隨後,兩人矛盾激化,掌握核心技術的劉旭勝出。
可提高了產品技術的瑞星,並沒有在這場價格戰中取得勝利,最終連虧4個月。
而在此事之後,王莘與劉旭的關系也徹底惡化。
2003年,劉旭離開了瑞星,王莘掌握了瑞星的決策權。
兩年後,劉旭自籌資金在北京創立了東方微點,而他與王莘的矛盾也逐漸上升為東方微點與瑞星的矛盾。
2006年,東方微點研發了一款主動防禦軟體。
本以為可以給安全防禦市場帶來革新的劉旭,卻在新品上市前被抓。
在東方微點被封期間,瑞星的經營狀況似乎越來越好。從2006年到2008年,公司利潤直線增加。
可到2008年,警方查證原來東方微點一案,是競爭對手瑞星副總裁趙四章,夥同網監處長於兵蓄意捏造而成。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2005年,劉旭代表的東方微點正准備推出一款主動防禦軟體。
而當時占據壟斷地位的瑞星,為了防止東方微點產品上市帶來的威脅,主動向原網監處處長於兵行賄4000多萬元。
利用於兵的力量,瑞星成功的陷害了東方微點,使其關閉了2年多。
事後,於兵和瑞星副總裁趙四章被抓。
而瑞星也因為這一「丑聞」形象被毀,還出現了嚴重的信譽危機。
不革新,逐漸走向衰落
不正當競爭手段損毀了企業形象,而360的迅速崛起才是瑞星衰敗的最重要原因。
2006年,為了打開市場,360安全衛士推出了「永久免費」政策,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面對來勢兇猛的360,瑞星、江民等一些老牌殺毒軟體公司的第一反應是:堅持反抗,採取一切措施打擊360的「免費」政策。
可是這樣並沒有多大作用,不久,360又推出了免費殺毒軟體。
憑借各種「免費」政策,360後來居上,搶佔了大部分的消費市場。
僅用4個月,360用戶數就超過了3億戰勝了瑞星。
隨後,搶佔先機的360趁勢又推出了360瀏覽器、導航搜索等產品,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而反應遲緩的瑞星,卻2011年才宣布推行免費政策。
隨著,手機移動用戶的增加,PC端的使用量逐漸減少,瑞星產品的消費市場也進一步縮小。
數據顯示:
2014年瑞星總營收額為1.65億,2015年為1.7億。
到2016年銷售額就只有1.13億,虧損700多萬,其中,增值服務就虧損了1600多萬,經營情況大不如從前了。
自劉旭出走後,王莘把公司的發展重心轉向了市場,沒有注重產品技術研發。
而缺少技術支撐的瑞星,產品也越來越受人詬病。
現在搜索瑞星,大多能看到這樣的評價:如何才能卸掉瑞星「流氓」軟體?
而衰落的瑞星卻給了我們這樣的一些啟示:
1. 惡性競爭只會自食其果。
2. 不革新就等於慢性自殺。
3. 沒有前瞻性的企業規劃,只能被時代所拋棄。
4.創新才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