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消液發明者
1. 室內消毒用什麼消毒液
1、物體表面消毒:
家庭中桌面、椅、床、台燈等各種物品表面消毒,以清潔為主,在有可能污染的情況下,用500~1000mg/L碘伏,2%戊二醛,500~1000mg/L有效溴消毒液等進行擦拭。
2、居室空氣消毒:
a。自然通風:避開污染高峰6~8時及17~19時,在10時及15時左右污染最輕時通風。
b。空調通風:機械通風,效率高,可靠,可與採暖,降溫,驅除有害氣體等操作相結合。
可增加紫外線消毒燈管,負粒離子發生器等設備消毒空氣。
c。噴霧法:2%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噴霧能達到一定消毒目的,其缺點是保持時間較短,2h後空氣含菌量又將回升。
d。紫外線照射:
保持玻璃清潔,居室採光要好,太陽能直射殺菌,還可採用高強度紫外線空氣消毒器消毒。
3、家庭日用品消毒:a。家庭衣服,被褥,枕套,布玩具等可用熱水和鹼性洗滌劑機械洗滌後徹底乾燥,可達到常規消毒;b。陽光下暴曬,利用自然光中紫外線,6h可防霉防蟲蛀;
4、家庭衛生用品消毒:
下水道、洗滌槽、廁所、洗臉池、清掃用具等最容易污染,需要用熱水,洗滌劑經常徹底清掃。
特別是廁所,60%以上的馬桶圈有污染,合理做法是用含有消毒劑的小囊或消毒快(二溴海因消毒塊)放入抽水馬桶沖洗緣,消毒劑可隨沖洗而釋放。
2. 修正液的發明故事
貝特.·格雷厄抄姆是塗改液的發明者,她是一位普通的美國婦女,離婚後到一家公司打字,以養活自己和兒子。她由於無法集中精神,因此常常打錯字,難以勝任打字員的工作。格雷厄姆只好常用橡皮擦掉錯字,而改過的文件或多或少會留下痕跡,她為此感到很傷腦筋。
有一次外出度假,格雷厄姆發現工人們使用油漆將背景板上的污點掩蓋掉。她看得出了神,猛地想到自己打字經常出錯,能否用這種辦法呢?於是她買了一罐白色油漆。回到家裡,格雷厄姆把油漆稀釋好,同時還准備了一把化妝用的小刷子,然後帶到上班的地方。一旦哪一個單詞打錯了,她就在那兒塗上一點油漆,幹了之後再在上面重新打字。這樣打出來的文件很乾凈清爽,上司很滿意。
格雷厄姆把自己的發明命名為「塗改液」,並組建公司將新產品推向市場,十分暢銷
3. 塗改液的發明背景是怎樣的
在發明文字處理器之前,人們寫作時出現錯誤只能進行圈注或者一次次重寫,既浪費時間,版還使得書面顯得權不流暢美觀。1951年美國秘書貝蒂?奈史密斯?格萊姆由此發明了塗改液。它用一種白色的不透明顏料,塗在紙上以遮蓋錯字,顏料干後可在原來的部位重新書寫。因為大多數的稿件信函都是用白色紙書寫,因此這種顏料能很好地將修改的痕跡掩蓋,既讓打字或寫作變得更加方便,也使書面更加整潔。當時的塗改液是用小瓶子包裝的,瓶蓋上附帶一支小毛刷或者是一支三角形的發泡塑膠用以塗抹。
4. 橡皮擦,塗改液的發明是為了什麼
1770年,英國科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說:「我見到一種非常合適於擦去鉛筆筆跡的物質。」
當時,整個歐洲均採用切成小立方體的橡膠粒來擦走筆跡。這種物質遂稱為橡皮擦。
另一位英國工程師 Edward Naime 則被認為是發明橡皮擦的人,時間也是在1770年。在此之前,人們使用麵包屑來擦去筆跡。 Naime 稱他一次在無意之中拾起一塊橡膠當作麵包屑,但發覺它的效果很好,於是開始生產和售賣橡皮擦。
初期的橡皮擦並不算方便,因為未經加工的橡膠容易腐壞。直至1839年,發明家 Charles Goodyear 發現了硫化可以使橡膠的質素提升,橡皮擦才變得可靠。
1858年一位來自美國費城的人因為把橡皮擦嵌在鉛筆尾部而取得了一項專利,但後來這種附有橡皮擦的鉛筆因為被判定為「只是把兩項已有的東西嵌在一起而不是新產品」而被取消專利。
橡皮擦的英文名稱
在英國和澳洲,橡皮擦被稱為 rubber;但是在美國,rubber 是安全套的其中一個俗稱,而橡皮擦的名稱是 eraser。這分別往往被美國人用來開玩笑。
現今的橡皮擦種類繁多,以切合不同需要。
有些鉛筆的尾部設有一個小小的橡皮擦。這些橡皮擦多是粉紅色的,表面是光滑的膠質。它們在大部份場合均有好表現,但有時也會弄體紙面。如果著力太重,橡皮擦還有機會弄破紙張。當筆跡被擦去後,橡皮擦會留下殘渣在紙上。如果清理不善,這些殘渣會在紙上留下痕跡。
另一種橡皮擦是藝術家常用的棕色橡皮擦,以柔軟而粗糙的橡膠製成。它的設計方便於擦除大面積的痕跡,而且不會弄破紙張。但這種橡皮擦並不能很有效和准確地擦除筆跡。
另一種藝術家常用的橡皮擦稱為軟橡皮。它主要以一種灰色的物料造成,且與樹膠相橡。它的強度使它不會留下殘渣,故其壽命比其他橡皮擦要來得長。它以「吸收」石墨的方法去掉筆跡。這種橡皮擦的不僅可擦去筆跡 (事實上它能准確地去除筆跡) ,它還可以用作突出重要部份或使作品更為細致。然而,它不善於去除大面積的筆跡,而且若過度受熱便會弄臟甚至黏住紙張。
柔軟的聚乙烯基橡皮擦擁有塑膠的質感,並與普通粉紅色橡皮擦擁有同樣功能。這些橡皮擦比粉紅色橡皮擦柔軟,故較不容易損毀紙張。聚乙烯基橡皮擦一般是白色的。
而一般學生使用的橡皮擦帶著香味。這種香味是一種揮發性油,如果把塑料和橡皮擦放在一起久了,由橡皮擦揮發出來的油(有機溶劑)能少量溶解塑膠,這樣就造成了我們見到的橡皮擦腐蝕在文具上面了。
由於橡皮擦的柔軟和結構。家居生活中,可以利用橡皮擦清除部分污跡。例如電腦內存條的清理可以用乾燥柔軟的橡皮擦擦拭。拿一塊橡皮擦在手機外殼上來回擦幾下,這樣手機外殼上的污垢容易去除。
(資料來源:網路)
塗改液發明的比較晚,不過說意義的話也差不多啦
5. 綠之韻一生百通液原始發明人
了解的 ,兩年的推廣,可以交流幫到你
6. 修正液是誰發明的
修正液可能於1951年由來美國源秘書貝蒂·奈史密斯·格萊姆(Bette Nesmith Graham)發明,她也是頑童合唱團(The Monkees)前成員麥克·奈史密斯(Michael Nesmith)的母親。 近年開始出現筆型的修正液,筆裡面裝有彈簧,將筆尖按在紙張上可泵出改錯液,這比掃型的更能平均地塗出修正液,也不會像瓶裝的容易乾涸。
修正液(又稱塗改液、立可白、塗改液)是一種白色不透明顏料,塗在紙上以遮蓋錯字,乾涸後可於其上重新書寫。修正液傳統上用小瓶子來包裝,瓶蓋附帶一支小掃帚或者三角形的發泡塑膠浸在改錯液裡面。由於修正液揮發性極高(亦即乾涸得快),未用完的修正液留在瓶里容易變得太濃稠而難以使用。因此,修正液製造商通常也會附帶售賣稀釋劑。修正液在發明文字處理器之前,讓打字或寫作變得更加方便。 、
成分 : 修正液成分的主要溶劑可分為三類:三氯乙烷(C2H3Cl3、CH3CCl3)、甲基環己烷(C7H14)、環己烷(C6H12),其毒性危害的強弱和濃度成正比。
7. 我想發明個消毒液,專利怎麼申請
據《網路》:申請人可以直接面交,或通過郵寄的方式向國家知識產權版局遞交專權利申請,也可以通過設在地方的代辦處遞交專利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於2004年3月12日建立了電子申請系統。申請人可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府網站遞交專利申請。
您可以看看下面的「專利申請流程」,很詳細的。
http://jingyan..com/article/db55b609b7bf334ba20a2f7f.html
8. 塗改液是誰發明的
樓主你好!
修正液可抄能於1951年由美國秘書貝蒂·奈史密斯·格萊姆(Bette Nesmith Graham)發明,她也是頑童合唱團(The Monkees)前成員麥克·奈史密斯(Michael Nesmith)的母親。
(知識產權主要指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解決你的問題,對你有幫助,祝你天天快樂!
9. 84消毒液是誰發明的
84就是巴氏 巴氏消毒法是巴斯德氏消毒法的簡稱,是利用低於100攝氏度的熱力殺回滅微生物的消答毒方法,由德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於1863年發明,至今國內外仍廣泛應用於牛奶、人乳及嬰兒合成食物的消毒。 為高效、速效、廣譜、無毒殺菌去污力很強的含氯消毒劑,對細菌芽孢、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均有很強的殺滅作用。適用於食具、飲具、儀器容器、瓜果蔬菜、非金屬器皿、器械設備、傢具、衣服、地面、牆壁、環境等的消毒。
【適應症】 本品為高效、速效、廣譜、無毒殺菌去污力很強的含氯消毒劑,對細菌芽孢、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均有很強的殺滅作用。適用於食具、飲具、儀器容器、瓜果蔬菜、非金屬器皿、器械設備、傢具、衣服、地面、牆壁、環境等的消毒。 【用量用法】 按說明書配製使用。 【注意事項】 本品為外用洗消液。高濃度對皮膚、金屬器械和帶色物有腐蝕和脫色作用。
10. 塗改液是誰發明的
修正液(又稱塗改液、立可白、塗改液)是一種白色不透明顏料,塗在紙上以遮蓋錯字,乾涸後可於其上重新書寫。修正液傳統上用小瓶子來包裝,瓶蓋附帶一支小掃帚或者三角形的發泡塑膠浸在改錯液裡面。由於修正液揮發性極高(亦即乾涸得快),未用完的修正液留在瓶里容易變得太濃稠而難以使用。因此,修正液製造商通常也會附帶售賣稀釋劑。 修正液在發明文字處理器之前,讓打字或寫作變得更加方便。 修正液可能於1951年由美國秘書貝蒂·奈史密斯·格萊姆(Bette Nesmith Graham)發明,她也是頑童合唱團(The Monkees)前成員麥克·奈史密斯(Michael Nesmith)的母親。 近年開始出現筆型的修正液,筆裡面裝有彈簧,將筆尖按在紙張上可泵出改錯液,這比掃型的更能平均地塗出修正液,也不會像瓶裝的容易乾涸。 成分修正液成分的主要溶劑可分為三類:三氯乙烷(C2H3Cl3、CH3CCl3)、甲基環己烷(C7H14)、環己烷(C6H12),其毒性危害的強弱和濃度成正比。 - 三氯乙烷 甲基環己烷 環己烷 作為主要溶劑 早期 近期 近期 易燃× ○○ 快乾○ ×× 致死○ ×○ 破壞臭氧層 ○ x x 誤食毒性 輕輕輕 刺激部位 眼睛 眼睛 眼睛 皮膚 皮膚 皮膚 呼吸道 呼吸道 粘膜系統 吸入造成的危害 輕-中度 中度 輕-中度 大量吸入時 造成急性中毒 - 造成急性中毒中毒症狀 可致癌、引起心臓痙攣 頭痛、嘔吐、昏迷 影響中樞神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