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是誰發明手

是誰發明手

發布時間: 2021-01-02 05:51:43

Ⅰ 手套是誰發明

手套是荷馬史詩發明的

手套的歷史
手套是個很非凡的東西,當初它的產生並不是為了實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嚴寒地區保溫必備之物,或是醫療防菌、工業防護用品。

查閱手套的歷史記載,它最早見於公元前六世紀的荷馬史詩,古希臘人進食時,同今日的印度或中東人一樣,是吃抓飯的,不過他們用手抓飯之前,要戴上特製的手套。所以,手套曾是歷史上的用餐抓飯工具。

歐洲宗教界接過手套後,改變了它的功能,神職人員戴白手套,表示聖潔和虔誠,至今仍有某些教派的宗教儀式,必須戴白手套。十九世紀前,白手套的神聖作用擴大到國王發布政令、法官判案都要戴上,甚至將軍、騎士們也戴起白手套表示為神聖而戰。不僅西方如此,近百年的中國軍閥混戰、日軍侵略中國等,軍官們也戴白手套,成了軍人標榜尚武聖戰的裝飾。而今各國軍隊儀仗仍戴白手套,就逄赤道上的軍人也忍熱保持傳統。

歐洲曾用手套象徵權威和聖潔,所以早年的歐洲騎士,將白手套戴上,表示執行神聖公務;摘下手套拿在手中,表示瀟灑閑暇;把手套扔在對方面前,表示挑戰決斗;被挑戰的騎士拾起手套,宣示應戰……

女人戴手套多為高雅漂亮,所以古歐洲有絲綢、絲絨等質地的裝飾手套,黑白彩色長短俱全。十九世紀還出現手繪和黑色網織手套,給人以神秘的感觀。

Ⅱ 手抄報是誰發明的

俄國人哈馬斯基。

Ⅲ 抖音上的花手最初是誰發明的

這個還真不知道,這個東西太多了,不知是誰。

Ⅳ 手抄報是誰發明的

要是讓我發現了發明手抄報的人的屍體,我一定把它抽起來打一頓。

Ⅳ 愛心手型是誰發明的

紅色的「心形」在人們心中,象徵著浪漫而熱烈的愛情,人們大多認為,心形指的就是怦然心動的心臟。但英國歷史心理學家大膽斷言,心形最初根本不是指心臟,而是由女性的臀部形狀演化而來。
英國塞倫郡羅安那克學院的歷史心理學教授普蘭表示,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心形由兩個半圓形突出部分拼在一起,粗略一看,的確像心臟的樣子,而且能跟愛情的主題契合,代表戀人怦然心動的感覺。
但是,心臟不是鮮紅色,而且上方不是內陷的形狀,底部也不是突出的尖狀,這與心形上凹下尖的圖案不吻合。
普蘭表示,心形應由女性的臀部曲線所演化,因為女性臀部的形狀豐滿圓潤,恰似一飽滿的心,此外,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歷史遺跡也證明,心形與女性臀部有密切的聯系。
普蘭表示,古希臘時期,人們已將女性的曲線美視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在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愛神維娜斯(羅馬稱阿芙柔黛蒂)身材曼妙,美姿絕倫,令人傾倒;而根據羅馬古書記載,阿芙柔黛蒂能贏得眾人之心,不僅在於她長相美麗,更因為她的臀部曲線動人。
為了表達對她的尊敬和愛戴,古希臘人專門為她修建了一座寺廟,供奉了一個代表臀部美麗曲線的心形物體,至今仍有遺跡可查。這也是世界上對臀部頂禮膜拜的唯一宗教建築。
普蘭說,從那時起,女性曼妙的臀部曲線便與愛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成為愛情的象徵。不過,由於「心」形遠比「臀」形要好聽多了,所以人們寧願用「心」形來稱呼
因為心臟一直被廣泛認為是在人腦的位置 ,心臟這字一直在詩中提到靈魂時使用,並且心臟的風格化描述"心型"一直是極端流行用作代表愛的標志。有人認為用 "心型" 來代表愛與羅馬醫師 Galen認為心臟和情感有關,就算他的循環系統的理論被推翻後,心臟仍繼續被使用作為人的情感的一個象徵性來源。
此外在歐洲傳統藝術和民間傳說, 心臟標志被畫成風格化的"心型" 。這形狀是典型的 紅色, 代表血液和在許多文化中代表激情和強烈的情感。
"心型" 被認為描述人的女性身體的特點, 譬如女性的陰部 vulva。一個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婦女"極 類似心臟形狀。也有人認為心臟類似女性乳房或 女性屁股的形狀,特別是當彎曲在准備為從後方交媾。
另一可能的起源能在Cyrene 古老城市的硬幣上看到,硬幣上有一些描述一些形像心形而現在已絕種的silphium 植物種子或果子。因為這棵植物被廣泛應用作為古老草本避孕 或促墮胎, 所以這形狀被視為與性別和 愛聯系在一起。

Ⅵ 勝利手勢是誰發明的

發揚光大的是英國首相丘吉爾,因為報紙,所有人都記住了這個手勢,V 字的由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1)二戰英國首相丘吉爾的勝利(Victory)手勢,戰後廣為流傳 。V 是根據 Victory 首字母擺出的。代表著勝利。

二戰期間,有一次邱吉爾在地下防空掩體內舉行記者招待會。突然,上面響起了急促的警報聲。邱吉爾鎮定地舉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同時按住地圖上的兩個德國城市,大聲地對與會者說:「請相信,我們會進行反擊的!」

一名記者站起來發問道:「首相先生,您有把握嗎?」邱吉爾轉過身,目光犀利地望著大家,將按在地圖上的兩個手指抬了起來,慢慢地指向天花板,一字一句地地大聲回答:「一定勝利!」

邱吉爾這一氣定神閑而又充滿自信的大將風度,被記者抓拍了下來並登在了第二天的報紙上。這一標志性的手勢很快就傳開了。

註:做這一手勢時一定要掌心朝外、手背朝里。因為在歐洲大多數國家,手背朝外、掌心朝里的 「V」形手勢,表示讓人「走開」,而在英國則是指侮辱對手的意思。

(2)18 世紀末 19 世紀初,聞名全球的奧地利猶太醫葯家族——伯恩.維克特。科研人員為了不打破那種特有的靜謐氛圍,彼此之間只用手勢 V 來傳達祝賀。自此,在歷史的長河中,維特家族每一次度過危機或者獲得成果,在慶賀時都會高高舉起 2 個「V」字。

(3)英法兩國由於諾曼底領土糾紛及王位繼承等問題,在 1337 年拉開戰幕,史稱「百年戰爭」。

1415 年 9 月的哈福婁(位於法國西北部地區)圍攻戰中,英軍傷亡 4000 人,使亨利五世不得不率領剩下的 5000 長弓手和 900 騎士撤退。一星期後,亨利五世陷入絕境,部隊被傷病和飢餓折磨著,並在阿金庫爾被 3 倍以上的法軍合圍。

他曾想和法國人談判,但遭到拒絕。高傲的法國貴族放出話來:「我們要把這些英國農民的食指和中指切下來,讓他們永遠沒法用弓箭!」

10 月 25 日清早,戰鬥打響。在戰前,亨利將法國人的狂言說給手下聽,告訴他們:「跑不掉了,要想保住食指和中指,就要拚命!」最後以法國人的慘敗收場。

此戰法軍損失過萬,僅大大小小的貴族就戰死了 5000 多,皇室總管陣亡,大元帥則被俘。

面對昨天還不可一世,今天卻成為俘虜的法國人,英國弓箭手們得意洋洋地伸出右手兩根手指,向法國的貴族們炫耀:「不是想砍我手指么,看到沒?我們的食指和中指完好無缺。」此後,代表勝利的 V 字手勢開始流傳開來。

Ⅶ OK的手勢是誰發明D·!

「OK」可謂是世界上流傳和使用得最為廣泛的英文了,但英文語言專家和語言歷史學家卻至今都未能確認「OK」究竟來源於何處。一位名叫「嚴宇民」的自由撰稿人日前在《信報財經周刊》上撰文指出,通過查閱許多研究英語發展、英文文字演變歷史的書籍,發現有兩三位學者曾指出「OK」的用法原是由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始創。

嚴在文章中介紹說,傑克遜生於1767年,61歲時當選美國總統。傑克遜總統在批閱公文時如認為內容沒有問題可以發回各部門執行時,就會在公文上寫上Oll Korrect二字,表示「完全正確可行」。經過一段時期,下屬明白並熟悉這二字的意思後,傑克遜便會只寫上OK二字代表OLL Korrect。

Oll Korrect實質上是All Correct的誤寫,那麼為何一位堂堂美國總統會出現拼寫錯誤呢?嚴宇民試著從美國語文教學歷史的角度給出了解釋,他說,英文語音學是二十世紀初期才創立發展的學科,而十九世紀的傑克遜可能未有留心到單音字母C有兩種發音,即〔s〕和〔k〕。因而,當他拼寫單詞Correct時可能覺得發〔k〕的字母應該是字母K,於是就寫作了Korrect。至於傑克遜為何將ALL寫成Oll,文章則解釋說,在語音教學尚未發達之時,一般學英文講英文的人士,包括英美國民,以為A只有兩種語音分別是別是〔ei〕和〔a:〕,卻不知A在輔音L和W之前,可以發母音O的音。文章推測說,傑克遜總統因此將All按發音寫成了Oll。

文章指出,就這樣,傑克遜將All Correct自以為是地寫成了Oll Korrect,錯誤拼寫法一旦建立,OK的簡縮法自然誕生。經過二百多年的流傳,OK已成為英語國家人們在表達「全對」、「沒有問題」等意思時的常用詞,並滲透到許多將英國當作第二語言推廣的國家的日常用語中。

Ⅷ 是誰發明手電筒鑽

世界電動工具的誕生就是從電鑽產品開始的——1895年,德國Fein 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回電鑽,這台電鑽重量14公斤,答外殼用鑄鐵製成,只能在鋼板上鑽4毫米的孔。隨後出現了三相工頻(50Hz)電鑽,但電動機轉速沒能突破3000r/min。 德國博世BOSCH手電筒鑽較出名。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