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誰創造了儒學

誰創造了儒學

發布時間: 2021-01-02 08:47:21

①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孔子先後有弟子三千,其中著名人物七十二人,弟子們一部分從政,大多數從事司禮或教育工作。他們代代相傳,奉孔子為祖師,讀孔子編定的教材,孔門弟子在戰國時期形成儒家學派。

戰國時期是文化學術興盛、諸子輩出、百家爭鳴的時代,儒家學派是其中影響最大的學派。

在戰國時期的儒家學派,先後有多位儒學大師,他們尊奉孔子的思想學說,又各從不同的方面豐富和發展了儒家學說。如曾參著重發展了儒家的「孝」道,據說後來列入儒學十三經的《孝經》,是曾子受之孔子的親傳於後來編著完成的。孔子的學生子夏(卜商)以文學見長,戰國初期在西河(今陝西合陽縣洽川)開門講學,講傳《詩經》和《春秋》。曾子的弟子子思是孔子的孫子,發揮孔子的中庸哲學思想,完成了後來定為「四書」之一的著作《中庸》。子思與其再傳弟子孟軻(孟子),被後世稱為思孟學派。孟子是戰國中期的儒學大師,把孔子的人本學說發展為民本學說。戰國後期的儒學大師荀況(荀子),則把孔子的禮儀學說與法制緊密結合,促進了中國大一統的封建專制主義帝國的形成和鞏固,成為戰國後期儒家學派中的又一個派系。

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成為官方確立的國學,在國家的政、刑、禮、樂和社會的一切活動中,是居於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在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儒學在中國社會的地位和影響,基本上長期沿襲下來。兩千年中的各個時代,名垂歷史的許多儒學大師,都對儒學有所發展和改造。儒學的主要內容是經學,即研究和傳播儒家經典的學問,始終以孔子手定的五經(以及衍生的其他各經連同五經並稱十三經)為研究的主體,也以孔子的思想學說為本源。

歷史上和仍在傳播於現代中國和世界各國的儒學,是以孔子思想學說為本源而構成的思想體系,在今日的世界仍有重大影響。現在有幾百所孔子學院遍布全球。

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在他生前或死後,人們都對他有毀有譽。

在他生前,譽之者稱他光明高大知日月;毀之者說他「惶惶如喪家之犬」。

戰國時代,他被百家中最大的儒家學派奉為祖師,卻被其他學派惡意地編造故事來揶揄和貶損。

在漢代及以後的兩千年間,尊孔派和反孔派曾經長期論戰。但是無論是尊孔派或是反孔派,他們所尊和所反的,都不是真正的孔子,而是他們製造的假孔子。

② 儒家創始人是誰

儒家創始人是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2)誰創造了儒學擴展閱讀

儒家原先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使儒家遭受重創。而後漢武帝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

儒家是中國古代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雖然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但也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與其它諸子百家一樣地位本無所謂主從關系。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中國人代代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中國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與專制統治結合的結果。

③ 儒學是誰創立的

儒家思想,又稱儒學,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宗教而稱之為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漢代起指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的後來逐步發展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流派,自漢以來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作為中國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部分華人的主流思想基礎。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以五四運動為標志,儒家思想受到了外來新文化最大限度的沖擊,盡管新儒學作為儒家思想的余韻予以抗爭,但儒家思想構成未來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這一命題已經完全動搖。 儒家思想開始的不受青睞,主要是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戰亂的大環境決定的。 所謂「春秋無義戰」,便說的就是那個特定時期,群雄爭霸都是你死我活的拼爭,講的只是實力。這一時期局勢也經常是變化無常,對於各個國家來說實現自己利益的機會也是稍縱即逝的,只要機會來臨沒有抓住的話,也許就再也遇不上了。而這樣的情況下,其主張實施起來容易,見效比較顯著的法家,縱橫家,兵家等就當然的成為各國君王的座上賓,股肱臣。 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的思想。這樣的思想在國家一統的前提下,對維護封建帝王的統治是非常有作用的。正所謂「馬上得天下」,儒家的思想在崇尚武力,將就權謀的春秋戰國亂世基本上不大可能有被採用的機會。後來歷朝歷代一直不遺餘力的推高儒家的思想,並對其進行了改造,這些都是出於維持其統治的需要。 春秋: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他提出以「仁」為核心的學說,主張以仁愛之心處理人際關系。在政治上把「德」「禮」作為首要的統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刑殺;主張「克己復禮」,維護周禮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編訂的《詩經》《尚書》《禮》《易》《春秋》是中國封建社會儒學的「五經」。 戰國: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說的代表。他站在新興地主階級立場出發,但也強調小農階級利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時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種溫和的政治主張,不能適應當時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張「禮法並施」的觀點,自然觀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觀點,是當時生產力進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義思想。 特點: 此時期儒家思想較為具體,帶有濃厚的理想化色彩;沒有嚴密的理論基礎, 大多是關於思想修養方面的道德規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國原則;孟子的「仁政」、「民貴君輕」使儒家思想開始與政治相結合,但因脫離現實政治而遭新興地主階級冷遇。

④ 儒家的創始人是誰

儒家又稱儒學、儒家學說,或稱為儒教,是我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創始人孔版子。儒家最初指的權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創立的後來逐步發展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

儒家的以人為文明核心、主體的思想,對我國以及東方文明有著重大影響。

⑤ 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誰

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回,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答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非儒學),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⑥ 儒學是什麼意思:儒學大家都有誰,儒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儒學,亦稱儒家學說,起源於東周春秋時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之一,漢朝漢武帝時期起,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如果從孔子算起,綿延至今已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了。

儒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

由於孔子的思想學說體系涉及范圍相當廣泛,孔門弟子對孔子言論和思想的理解不盡相同,難免會產生歧見。所以,孔子逝世以後,孔門弟子就開始逐步分化。到了戰國的中後期,儒學在成為「顯學」的同時,在儒家內部也形成了八個不同的派別。儒家八派之說,始見於《韓非子》的《顯學》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1.子張之儒

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春秋末期陳國陽城(今河南淮陽)人,生於公元前503年,卒年不詳。子張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主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率語·子張》),明確反對「執德不弘,信道不篤」,「言不忠信,行不篤敬」的人和事。子張終身未仕,孔子死後,居陳國,收徒講學。子張的弟子以後即成「子張之儒」,被列為戰國儒家八派之首。

8.樂正氏之儒

戰國儒家八派中這一派也不可考。據郭沫若推測,「樂正氏之儒」或即孟子弟子樂正克,因此當屬「孟氏之儒」一系。據陳奇猷推測,「樂正氏之儒」或為曾子弟子樂正子春,因此當傳曾子之學(參見陳奇猷《韓非子集釋·顯學》校注)。

另有子夏之儒。子夏之學是最注重禮制的,而禮制的強化,就是所謂的法制,宏觀來講,子夏是法家的鼻祖之一。

以上就是戰國時期的儒學派別,代表著戰國時儒家的學說觀點。

⑦ 儒家思想是誰創立的求答案...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⑧ 儒家思想是什麼時候開始創立的

是在秦朝由孔子創立的。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8)誰創造了儒學擴展閱讀

儒家思想的意義

當代意義

儒學現代意義的兩個重要原因:

有兩個重要的原因:第一,我們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的全面民族復興,此時此刻,必須回顧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

第二,新的世紀,我們的國家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費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覺」的問題。我們要建設「和諧社會」也必須有個對自身「文化」上的自覺。什麼是「文化自覺」?費孝通先生說:「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們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古』,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來研究我們民族文化的歷史和它發展的前景,就必須適應當代世界文化發展的新形勢,即「新的軸心時代」到來的文化發展的新形勢。適應我們國家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必須有一個文化自覺的要求。

⑨ 儒學的創始人是誰

你好的!
————————
儒學的創始人: 孔子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
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
————————
望採納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