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陶式導彈
㈠ 陶式導彈發射車有哪幾種車型
共有兩種車型,一種的導彈發射架與M901改進型陶式導彈發射車上的相同,有兩枚專導彈處於發屬射位置。另一種則採用車外頂置搖擺式導彈發射架,可360o旋轉,俯仰范圍為-10o~+30o。車上載有10枚陶式導彈,樞軸式安裝的7.62毫米機槍配有2000發子彈。
81毫米自行迫擊炮
該自行炮在車頂開門,車內安裝的81毫米迫擊炮可360o旋轉、射擊仰角為+42o~+85o,射程在150~4400米之間。車上載有炮彈62發和7.62毫米機槍彈2000發。
㈡ 陶式導彈的機載型號是什麼
BGM-71陶式反坦克導彈 國別 :美國 類別 :導、炸彈 反坦克導彈 型號 :BGM-71 陶式 發展過程 : 陶式反坦克導彈是美國休斯飛機公司於 1962 年開始研製的一種管式發射、光學瞄準、紅外自動跟蹤、有線制導的第二代重型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於 1970 年大量生產並裝備部隊。 性能特點: ①發射平台種類多,可車載、機載發射,使用較為靈活。 ②增大了射程,「陶」 2 的射程由原型彈的 3 千米增大到 3.75 千米。 ③提高了破甲能力,戰斗部直徑由原型彈的 127 毫米增大到「陶」 2 的 152.4 毫米,重量由 3.6 千克增加到 5.9 千克。「陶」 2A 採用串聯式聚能裝葯戰斗部,使破甲厚度從原來的靜破甲厚度 600 毫米增大到 1030 毫米,具備了對付披掛反應裝甲目標的能力。 ④有線制導、射程受限,發射平台易遭敵方火力打擊。 主要改型: 原型陶。最大射程 3000 米 ( 直升機發射的最大射程為 3750 米 ),最小射程 65 米。初速 65 米 / 秒 , 最大速度為 360 米 / 秒。對固定靶的命中概率,65 ~ 250 米時為 75%,500 ~ 3750 米時約為 90% 。地面發射時的射擊精度 , 高低偏差為± 0.2 米 , 方向偏差為± 0.2 米。當用直升機發射時 , 其高低偏差為 0.16 米 , 方向偏差為± 0.2 米。 靜破甲厚度為 600 毫米 , 動破甲厚度為 200 毫米 /65 °。發射速率為 3 發 / 分。可靠性達 97.7% 。飛行 3000 米的時間為 15 秒。使用時要求的溫度范圍為 -32 ° C ~ +60 ° C 。直升機發射時高度要求在 3050 米以下。導彈全長 1164 毫米 , 筒裝導彈全長 1280.5 毫米。圓柱部分彈徑 148.3 毫米 , 戰斗部彈徑 127 毫米 , 筒裝導彈最大外徑 218 毫米。彈翼翼展 466.5 毫米 , 舵翼翼展 445.7 毫米。彈重 18.47 公斤 , 筒裝彈重 24.5 公斤 , 武器系統全重 102 公斤。聚能破甲戰斗部重 3.65 公斤。武器的貯存期在 5 年以上。導彈發射裝置由發射筒、回轉體和三腳架組成。發射筒長 1676.4 毫米 , 重 5.3 公斤。導彈的運載工具有三種: M113 型裝甲車 ( 每輛可載 6 枚導彈 ) 、 M151A1 型 1/4 噸吉普車 ( 每輛載導彈 2 枚 , 另一輛 M151A1 型導彈運載車可攜帶 6 枚 ) 、 M274 型 1/2 武器搭載車 ( 每輛載導彈 6 枚 ) 。 陶 1 型。 1981 年裝備部隊。陶 1 導彈將發射管縮短到1067 毫米 , 有利於克服在較大橫向風條件下操縱發射裝置的困難。為適應車載和直升機載的發射,將導彈射程從 3000 米增大到 3750 米。此外還配裝了 AN/TAS-4 夜間瞄準具。戰斗部內腔中安裝了可伸縮的長約 305 毫米的圓柱形探針,可使炸高從原來的 0.9 倍彈徑提高到 3 倍彈徑。戰斗部上裝有壓電開關,增加了戰斗部起爆的可靠性。「陶改」的破甲能力達 800 毫米。 陶 2 型。 1979 年研製 ,1983 年裝備部隊。主要改進是:①採用大口徑戰斗部,戰斗部直徑加大到 152 毫米 , 重量增加到 5900 克 , 彈頭前部探針由 305毫米增至540毫米, 破甲厚度達 940 ~ 1030 毫米。②採用增程發動機 , 射程由 3000 米增至 3750 米。③新增了一個二氧化碳激光器游標,使制導性能有所改善 , 提高了導彈在煙幕灰塵或惡劣氣侯條件下的作戰能力。 ④發射裝置採用了新的數字式發射制導裝置。 ⑤裝有改進的 AN/TAS-4A 紅外熱成像夜視瞄準具 , 工作波長為 12 微米。 陶 2A 型。 1987 年裝備部隊 , 在陶 2 的基礎上採用了兩級串聯空心裝葯,提高精度和威力 , 用於攻擊披掛反應裝甲的目標。 陶 2B 型。於 1992 年裝備部隊 , 改進了發射制導軟體,導彈可在瞄準線上方1米高度飛行。採用雙級並列式自鍛破片戰斗部 , 用於攻擊坦克頂裝甲。圖一 基本數據: 型號 陶2A 最大射程 3.75 千米 最小射程 65 米 初速 65 米 / 秒 最大速度 360 米 / 秒 命中概率 100%(射距0.5~3千米);90%(500米以內 ) 射擊精度 ± 200 毫米 ( 地面發射高低偏差 ) ± 200 毫米 ( 地面發射方向偏差 ) 160 毫米 ( 直升機發射高低偏差 ) ± 200 毫米 ( 直升機發射高低偏差 ) 精破甲厚度 1030 毫米 動破甲厚度 300 毫米 /65度 發射速度 3 發 / 分 可靠性 97.7% 彈徑 152.4 毫米 彈長 1174 毫米 彈重 28.1 千克 制導方式 有線傳輸指令制導 作戰應用: 陶式導彈參加了越南戰爭、中東戰爭、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 越南戰爭後期,美軍 AH-1 攻擊直升機使用陶式導彈攻擊越軍坦克 , 成功率在 80% 以上。 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軍在戰爭初期北線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使用直升機載陶式導彈抗擊敘軍 800 多輛坦克的攻擊,作用十分明顯。 海灣戰爭中,美國參戰的數百輛 M901 式導彈發射車、大批 M2 步兵戰車、 M3 騎兵戰車、 AH-15直升機和英國參戰的大山貓直升機等都配有陶式反坦克導彈。戰爭中,美第1陸戰師從兩個地段突破伊軍防禦後,受到伊軍裝甲部隊的翼側攔阻,車載陶 2 式反坦克導彈在1200-3000 米距離上開火 , 共發射110 枚導彈,93 枚命中目標 , 摧毀了伊軍炮兵陣地內的幾十輛 T62 、 T55 坦克,配合 M1A1 坦克擊潰了伊軍。 英軍山貓直升機發射陶式導彈 600 多枚 , 擊毀伊軍裝甲目標 450 個。 識別特徵: 陶式反坦克導彈使用發射筒發射,彈和筒各有特點: ①反坦克導彈彈體呈柱形,前後兩對控制翼面,第一對位於彈體,四片對稱安裝,為方形,第二對位於彈體中部,每片外端有孤形內切,陶 2 以後型號彈頭加裝探針。 ②發射筒亦為柱形,自筒口後 1/3 處開始變粗,明顯呈前後兩段,直升機載陶式導彈有二 、 四聯兩種,導彈封存於發射筒中、發射筒筒口兩端略粗,中間細,筒尾部有一尺寸明顯較小的突出部分。
㈢ 陶式反坦克導彈有哪些識別特徵
陶式反坦克導彈使用發射筒發射,彈和筒各有特點:反坦克導彈彈體呈柱形,前後兩對控制翼面,第一對位於彈體,四片對稱安裝,為方形,第二對位於彈體中部,每片外端有弧形內切,陶2以後型號彈頭加裝探針。發射筒亦為柱形,自筒口後1/3處開始變粗,明顯呈前後兩段,直升機載陶式導彈有二、四聯兩種,導彈封存於發射筒中、發射筒筒口兩端略粗,中間細,筒尾部有一尺寸明顯較小的突出部分。
美國龍式反坦克導彈
美國第二代單兵攜帶型反坦克導彈。1974年開始裝備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其他一些國家也購買了此種導彈。1976年起進行改進,除原有「龍式Ⅰ」外。已有「龍式Ⅱ」和「龍式Ⅲ」。「龍式Ⅲ」反坦克導彈重10.7千克,射程1500米,破甲深度1150毫米,戰斗部口徑122毫米。
「龍式」導彈由三部分組成:前部為戰斗部,中部為發動機,後部為控制艙。中部殼體上裝有60個小固體燃料發動機,為導彈提供推力和控制力。導彈的飛行偏差由尾部紅外信號發生器發出,光學跟蹤的紅外測角儀接到信號後,將偏差信號送給導彈上的計算裝置,從而控制小發動機點火以調整導彈的飛行方向。「龍式」導彈的主要優點是攜帶方便,戰斗部威力大。首發命率高,其串聯式戰斗部可對付爆炸式反應裝甲。
㈣ 反坦克導彈有怎樣的發展過程
反坦克導彈是指用於擊毀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標的導彈。是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反坦克導彈經歷了「四代」發展,戰術技術性能顯著提高,已成為世界各國反坦克武器的主體。
第一代反坦克導彈後面接有長尾巴導線,通過它來控制導彈的飛行。第一代的導彈最具代表的是蘇聯薩格爾反坦克導彈和法國飛彈。
第二代反坦克導彈採用紅外線進行半自動控制。導彈發射後,射手只要把瞄準鏡內的十字線對准目標,導彈就會按照設在地面上的儀器發出的命令飛向目標,從而減輕了射手操作的疲勞,也提高了擊中目標的准確性。第二代導彈較有名的是美國陶式導彈與法國米蘭飛彈。我國自行研製的紅箭-8型反坦克導彈就是這種類型的導彈。它採用光學瞄準跟蹤,紅外半自動制導,有線傳輸指令。可運用多種發射平台,也可由步兵攜帶、履帶和輪式發射車、直升機等多種方式發射。
第三代反坦克導彈更先進一些,採用激光進行控制導彈,這就相當於給導彈裝上了眼睛,使它能自動追擊目標,而用來通電話用的長尾巴退化掉了,成了沒有尾巴的反坦克導彈。
用激光控制的反坦克導彈,一般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射手操縱一個激光波束發射器,用它發射的激光波束套住飛行的導彈,並且使激光波束始終對著坦克,這樣導彈就會沿著波束飛向坦克。另一種是,射手用激光照射器照射坦克,導彈就可沿著從坦克反射回來的激光波束飛向坦克。美國的標槍導彈、以色列的釘式導彈以及印度的毒蛇導彈都屬於這種類型。
還有一種電視制導反坦克導彈,一般是裝載在直升機上發射的。這種導彈的前端裝有電視攝像管,能把導彈與目標的偏差反映到裝在飛機駕駛員面前的熒光屏上,射手可根據在電視里觀察到的情況,發出「命令」,使導彈飛向坦克。去掉尾巴的反坦克導彈雖然先進,但它的造價較高。
第四代反坦克導彈正處於研製中,就是「發射後不用管」或「發射後忘記」的自動制導的新型導彈。
反坦克導彈
㈤ 陶式導彈參加過哪些戰爭
陶式導彈參加了越南戰爭、中東戰爭、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越南戰爭後期,美專軍AH-1攻擊直升機使屬用陶式導彈攻擊越軍坦克,成功率在80%以上。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軍在戰爭初期北線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使用直升機載陶式導彈抗擊敘軍800多輛坦克的攻擊,作用十分明顯。
海灣戰爭中,美國參戰的數百輛M901式導彈發射車、大批M2步兵戰車、M3騎兵戰車、AH-15直升機和英國參戰的大山貓直升機等都配有陶式反坦克導彈。戰爭中,美第1陸戰師從兩個地段突破伊軍防禦後,受到伊軍裝甲部隊的翼側攔阻,車載陶2式反坦克導彈在1200~3000米距離上開火,共發射110枚導彈,93枚命中目標,摧毀了伊軍炮兵陣地內的幾十輛T62、T55坦克,配合M1A1坦克擊潰了伊軍。英軍山貓直升機發射陶式導彈600多枚,擊毀伊軍裝甲目標450個。
㈥ 「陶式」導彈為什麼那麼厲害
從技術角度而言,他開了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的先河,之後的也都是對他的效仿內
從實戰角度,生產容數量最多,裝備國家最多。它的威名是打出來的,陶式導彈參加了越南戰爭、中東戰爭、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戰場表現非常不錯。
相比之下,其他競爭對手參加的實戰少,戰績少,自然不如他有名
㈦ 紅箭8是不是仿製陶式導彈的
不是
完全自主研製的,說他像陶氏,主要是都採用了管式發射,外置紅外瞄準具
實際上這也是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的標准特徵,法德的霍特、米蘭都是這種外形
㈧ 什麼是MAPCOM8陶式導彈發射車
納帕科(NAPCO)公司已為來M8研製1套使源用休斯公司(Hughes)的陶式(TOW)反坦克導彈的系統。哥倫比亞經裝車試驗後決定由該公司為其其餘的M8車輛安裝該系統,現已交付。這個項目包括陶式反坦克導彈和安裝系統及後勤支援系統。
陶式反坦克導彈安裝在炮塔外,但也能迅速拆下在地面使用。車載5枚導彈。觀瞄設備、備用彈葯和導彈制志設備均有裝甲防護。原來的37mm火炮由12.7mm機槍取代,仍使用原來的俯仰設備和瞄準設備。
2.M20通用裝甲車
該車是在M8的基礎上去掉炮塔,換為低矮的上部結構,在車頂的M49環形支架上安裝12.7mmM2HB機槍,但以後的生產型換為M66環形支架。車內有長凳和折疊地圖板,載有3枚M1A1HE反坦克地雷和4個M1和M2煙幕罐。1943年7月到1945年4月共生產了3791輛。
㈨ 99式坦克能擋住陶式導彈嗎
這要看陶式導彈攻來擊的是自99坦克的什麼地方了。
坦克最主要的防護位置是在炮塔正面,而99坦克正面防護水平據說達到了1000mm水平,而陶的靜破甲只有800mm(公開資料)。所以說在正面,99式坦克可以抗住陶式導彈的打擊。但如果陶式攻擊的是99坦克的其他部位,那麼就會被擊毀,99坦克不能把每個部位都做成炮塔正面那樣的防護水平,這樣會大幅增加坦克重量,導致坦克喪失機動性。
在99坦克定型測試中,曾經有過用與陶式導彈威力相同的紅箭8反坦克導彈打擊99坦克正面以測試防護性能的測驗,結果,99式坦克成功抗住了紅箭8的攻擊。
㈩ 為什麼叫陶式導彈陶式反坦克導彈造價多少錢
中文名:陶式反坦克導彈
英文名:TOW Anti-tank Missile (Tube-launched Optically-tracked Wire-guided Anti-tank Missile)光學跟蹤、導線傳輸指令、筒式發回射英文簡稱
幾萬美答元一發,發射裝置另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