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獲得諾貝爾
㈠ 愛因斯坦發明哪些東西得到諾貝爾獎
能毀滅世界他沒做
㈡ 愛因斯坦發現了什麼而獲得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發現了光電效應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光電效應是指光照射到某些物質上,引起物質的電性質發生變化。
光電效應里,電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於金屬表面射出,與光照方向無關
,光是電磁波,但是光是高頻震盪的正交電磁場,振幅很小,不會對電子射出方向產生影響。
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光子假設,於1916年由密立根的光電效應實驗證實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獲得諾貝爾擴展閱讀:
愛因斯坦的其他成就
1、相對論
相對論(Theory
of relativity)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理論,依其研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相對論極大的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
2、能量守恆
能量守恆(Conservation
of
energy)是指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轉換。
能量守恆是自然科學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科學地闡明了運動不滅的觀點。
3、宇宙常數
為了解釋物質密度不為零的靜態宇宙的存在,愛因斯坦在場方程中引進一個與度規張量成比例的項,用符號Λ
表示。該比例常數很小,在銀河系尺度范圍可忽略不計。只在宇宙尺度下,Λ
才可能有意義,所以叫作宇宙常數。
㈢ 愛因斯坦因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發現了光電效應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光電效應是指光照射到某些物質上,引起版物質的電性質發權生變化。
光電效應里,電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於金屬表面射出,與光照方向無關 ,光是電磁波,但是光是高頻震盪的正交電磁場,振幅很小,不會對電子射出方向產生影響。
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光子假設,於1916年由密立根的光電效應實驗證實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3)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獲得諾貝爾擴展閱讀:
關於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事紀:
愛因斯坦在1917年剛提出宇宙學模型時,就因為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無法給出靜態宇宙而人為地在方程中加入了一個宇宙常數項,通常記作以,而後發現光電效應而獲得諾貝爾獎。
1922年,愛因斯坦終於獲得了補發的1921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09年10月,德國著名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首先提名愛因斯坦為19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候選人,推薦理由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偉大貢獻。以後他又於1912年、1913年再度提名愛因斯坦。
㈣ 愛因斯坦發現了什麼獲得了諾貝爾獎
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大的貢獻,但他的貢獻不止於此。之所以說他是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就是因為他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兩方面的突出貢獻。他於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設,並於1916年由密立根的光電效應實驗證實,因此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光量子理論基礎上導出了光化學定律,提出了自激輻射和受激輻射理論,為激光的出現奠定了理論基礎,導出了波色-愛因斯坦統計公式,建立了布朗運動的統計理論,(佩林根據他的理論用實驗測出了阿伏加得羅常數獲得了諾貝爾獎)用相對論解釋宇宙,開創了宇宙學新紀元,大爆炸理論就建立在場方程基礎上。並從1925年開始到臨終的前一天30年時間里一直致力於統一場論,統一場的思想一直影響至今,導致了弱電統一的誕生,大統一理論也是在此思想下建立的。
㈤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什麼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主要是因為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內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容理獎。
其實愛因斯坦曾發表了5篇論文,幾乎每一篇都是諾貝爾獎級的成果,但是諾貝爾獎只挑出了光電效應來為愛因斯坦頒獎。
諾貝爾評委會之所以只能給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頒獎,是因為對質能方程和相對論等,他們全部都無法理解,既不能證明它是對的,又不能證明它是錯的。即使16年以後,當時全世界能夠理解相對論的也只有3個人。
㈥ 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東西
愛因斯坦不是發明家,他沒有發明具體的東西,但是他的發現和理論,指導後人完成了許多足以改變歷史進程的發明。
愛因斯坦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光照射到金屬上,引起物質的電性質發生變化。這類光變致電的現象被人們統稱為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 effect)。愛因斯坦從更新的高度,闡明了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的實質,指出了兩條定律之間的密切關系,使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又深了一步。
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的時候,曾將宇宙常數(為了解釋物質密度不為零的靜態宇宙的存在,他在引力場方程中引進一個與度規張量成比例的項,用符號Λ表示。該比例常數很小,在銀河系尺度范圍可忽略不計。只在宇宙尺度下,Λ才可能有意義,所以叫作宇宙常數。即所謂的反引力的固定數值)代入他的方程。
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質能公式:E=mc^2(這里的E代表能量,m代表多少質量,c代表光的速度,近似值為3×10^8m/s,這說明能量可以用減少質量的方法創造)。
(6)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獲得諾貝爾擴展閱讀: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愛因斯坦常常被稱為一個孤獨的人。數學想像的領域有助於把精神從紛繁的俗物中解脫出來,就這個意義而言,我認為他確實是一個孤獨的人。他的哲學可以叫做一種超驗的唯物論,這種哲學達到了形而上學的前沿,那裡可以完全割斷對自我世界的糾纏。對我來說,科學和藝術都是我們天性的表現,它們高出我們的生物學需要之上而具有終極價值。(泰戈爾評價)
㈦ 愛因斯坦是因為什麼而獲得諾貝爾
1921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在公告中說,由於愛因斯坦發現了光電效應,所以決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學獎授予他。
㈧ 愛因斯坦因為什麼而獲得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因為發現了光電效應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8)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獲得諾貝爾擴展閱讀:
關於愛專因斯坦獲得諾屬貝爾獎的事紀:
愛因斯坦在1917年剛提出宇宙學模型時,就因為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無法給出靜態宇宙而人為地在方程中加入了一個宇宙常數項,通常記作以,而後發現光電效應而獲得諾貝爾獎。
1922年,愛因斯坦終於獲得了補發的1921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09年10月,德國著名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首先提名愛因斯坦為19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候選人,推薦理由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偉大貢獻。以後他又於1912年、1913年再度提名愛因斯坦。
㈨ 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
愛因斯坦不是發明家,所以沒有發明什麼,但是提出了很多理論。比如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光量子假說、能量守恆、宇宙常數,等等。
愛因斯坦於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
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9)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獲得諾貝爾擴展閱讀:
一、光電效應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
光照射到金屬上,引起物質的電性質發生變化。這類光變致電的現象被人們統稱為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 effect)。
光電效應分為光電子發射、光電導效應和光生伏特效應。前一種現象發生在物體表面,又稱外光電效應。後兩種現象發生在物體內部,稱為內光電效應。
二、能量守恆
E=mc²,物質不滅定律,說的是物質的質量不滅;能量守恆定律,說的是物質的能量守恆。
雖然這兩條偉大的定律相繼被人們發現了,但是人們以為這是兩個風馬牛不相關的定律,各自說明了不同的自然規律。甚至有人以為,物質不滅定律是一條化學定律,能量守恆定律是一條物理定律,它們分屬於不同的科學范疇。
愛因斯坦認為,物質的質量是慣性的量度,能量是運動的量度;能量與質量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不可分割的。物體質量的改變,會使能量發生相應的改變;而物體能量的改變,也會使質量發生相應的改變。
三、宇宙常數
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的時候,曾將宇宙常數(為了解釋物質密度不為零的靜態宇宙的存在,他在引力場方程中引進一個與度規張量成比例的項,用符號Λ表示。該比例常數很小,在銀河系尺度范圍可忽略不計。只在宇宙尺度下,Λ才可能有意義,所以叫作宇宙常數。即所謂的反引力的固定數值)代入他的方程。
他認為,有一種反引力,能與引力平衡,促使宇宙有限而靜態。當哈勃將膨脹宇宙的天文觀測結果展示給愛因斯坦看時,愛因斯坦說:「這是我一生所犯下的最大錯誤。」
四、相對論
相對論(英語:Theory of relativity)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創立,依其研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提出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們共同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相對論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
不過近年來,人們對於物理理論的分類有了一種新的認識——以其理論是否是決定論的來劃分經典與非經典的物理學,即「非經典的=量子的」。在這個意義下,相對論仍然是一種經典的理論。
㈩ 愛因斯坦因發明哪個理論而獲諾貝爾獎
1922年11月10日,一份電報送到了愛因斯坦在柏林的寓所。電文是(原系德文):回"授予您諾貝爾物理學獎答,余函詳。"也是在那一天,瑞典王國科學院的秘書克里斯托弗.奧瑞維里亞斯寫信給愛因斯坦說:"前已電告,在昨天的會議上,王國科學院決議授予您以去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您在理論物理學中的工作,特別是您在光電效應的規律方面的發現,但是沒有考慮您的相對論和引力論理論一旦得到證實所應獲得的評價。"在那一天,,1921年度的諾貝爾獎授予了愛因斯坦。1922年度的諾貝爾獎授予了玻爾,以表彰"他在研究原子結構和原子所發輻射方面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