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誰創造了書本

誰創造了書本

發布時間: 2021-01-03 02:28:10

㈠ 一位作這寫完書,版權歸誰

根據中國著作權法,作品一旦發表公布於眾,就已經享受著作權了,無論你是否登記內。
登記著作權,只容是用於在訴訟時,向法院提交該作品著作權屬於你,而不是他人的有力證據。
我知道軟體有版權登記這一說,還不知道網站是否能夠申請著作權這一說,因為網站內容不斷更新,所以也無法實時登記。
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擔心,請一定做好網站的備份工作,作為網站著作權歸屬的一個有力證據。當有他人剽竊你網站的記錄時,也一定留下對方剽竊的記錄。

㈡ 《神筆馬良》由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洪汛濤於20世紀50年代創作。哪裡買得到這的圖書

亞馬遜,當當,京東,天貓(淘寶),蘇寧易購,1號店都有書賣。
個人感言吧,還專是天貓,主要方屬便。
《神筆馬良》是享譽世界的經典文學名著,是中國兒童文學的瑰寶。《神筆馬良》由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洪汛濤於20世紀50年代創作。1980年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一等獎,被譯成各國文字,在世界各地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為祖國多次贏得榮譽。後被編成美術片《神筆》、真人版電影《神筆馬良》;另有同名歌曲。《神筆馬良》在國內家喻戶曉,馬良形象深入人心。《神筆馬良》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影響最大的兒童文學作品,馬良已經成為中國兒童智慧、勇敢和正義的化身。

㈢ 圖書的創造時間

圖書是通過一定的方法與手段將知識內容以一定的形式和符號(文字、圖畫、電子文件等),按照一定的體例,系統地記錄於一定形態的材料之上,用於表達思想、積累經驗、保存知識與傳播知識的工具。

(一)圖書的概念

圖書是以傳播知識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號記錄於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圖書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一種特定的不斷發展著的知識傳播工具。

「圖書」一詞最早出現於《史記·蕭相圍世家》,劉邦攻入咸陽時,「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這里的「圖書」指的是地圖和文書檔案,它和我們今天所說的圖書是有區別。進一步探求「圖書」一詞的淵源,可追溯到《周易·上系辭》記載的「河出圖、洛出書」這個典故上來,它反映了圖畫和文字的密切關系。雖然是神話傳說,但卻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文字起源於圖畫。圖畫和文字確實是緊密相連的。古人稱各種文字形態為「書體」,寫字的方法為「書法」「書「字還被作為動詞,當「寫」講,如「罄竹難書」、「奮筆疾書」、「大書特書」等等。以後,「書」便進一步被引申為一切文字記錄。如「書信」、「文書」「刑書」、「詔書」、「盟書」等等。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對於圖書的認識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到了今天,人們已經不再把一創文字記錄都稱作「書」了。例如文書、書信、詔書、盟書,雖然都帶有「書」字,但已不包括在圖書的范圍之內。古文記載,其內容多是記事性質的,如甲骨卜辭、青銅器銘文等,都是屬於這一類的,其作用主要是為幫助記憶,以便需要時檢查參考,其性質相當於後世的檔案。以後人們從實踐中認識到,這些記錄的材料可以改變成總結經驗、傳授知識的工具。於是便出現了專為傳授知識、供人閱讀的著作。這樣,圖書一詞便取得了較新而又較窄的意義。到後來,凡不以傳播經驗、傳授知識、供人閱讀為目的的文字記錄就不算圖書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開始有意識她運用文字來宣傳思想,傳播知識,同時也逐步地形成了一套書籍制度,而處理日常事務的文件又形成了一套文書制度。於是,圖書與檔案就逐漸被區分開了。

在我國古代,人們曾對圖書下過不同的定義。例如:從圖書的內容方面出發的就有:「百氏六家,總曰書也」(《尚書·序疏》)。從圖書形式上出發的則認為:「著於竹帛謂之書」(《說文解字·序》)。顯然,這些定義是時代的產物,是就當時的實際情況而言的,不可能對以後的發展作全面的概括。但上述定義已經正確地揭示了當時書籍的內容和形式特徵,並且把「書」看作是一種特指概念,把它與原始的文字記錄區別開來。經過了長達數千年演變,作為圖書內容的知識范圍擴大了,記述和表達的方法增多了,使用的物質載體和生產製作的方法發生了多次的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圖書的各種類型、著作方式、載體、書籍制度以及各種生產方式。 所有這些,便促使人們對圖書有了較系統而明確的概念。

直到今天,圖書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遲到這樣一些有趣的現象:對於「圖書館」和「圖書情報工作」等概念來說,「圖書」是廣義的,泛指各種類型的讀物,既包括甲骨文、金石拓片、手抄卷軸,又包括當代出版的書刊、報紙,甚至包括聲像資料、縮徽膠片(卷)及機讀目錄等新技術產品;而在圖書館和情報所的實際工作中,人們又要把圖書同期刊、報紙、科技報告、技術標准、視聽資料、縮微製品等既相提並論,又有所區別。在前者與後者有所區別的時候,圖書所包括的范圍就大大縮小了,這是狹義的「圖書」。

(二)構成圖書的要素

從竹木簡牘到今天的各類圖書,不管其形式和內容如何變化,只要認真地加以考察和分折,就可以看出它們都具有下面這樣幾個要素:

1.要有被傳播的知識信息。

2.要有記錄知識的文字、圖像信號。

3.要有記載文字、圖像信號的物質載體。

4.圖書的生產技術和工藝也是產生圖書的基本條件。

㈣ 書是誰創造的

無論古今中外,對於書,人們總給予最高的肯定與特別的關懷。 手工精製的紙特別適合中國書畫之用,分生宣和熟宣兩種。
人類許多偉大的創造,大都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過程,並聚合無數人的心力,時刻成長、壯大,圖書也不例外。以我們中國為例,它至少已有叄千五百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其間人們所投入的智慧與勞力,更無與倫比。圖書在迭次的經過創造改進,才有今天的面貌。大體來說,歷史上,除了某些為特殊目的所製作的圖書之外,書籍的發展,略有脈絡可尋。最早人們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時,可能只藉手勢或音量做為媒介。其後,從經驗的累積,進而確定一些固定的音節,來代表某種特定的意義,於是人類跨出了有聲無言的時代,邁入到有言無文的社會。
有了語言,人類往往藉助於記憶力,把聽到的話,牢牢記住,再對別人復述出來;或將心中的理想,個人的經驗,借語言加以傳播。這種目的及辦法,與日後圖書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稱之為口傳的活書。 人類的記憶到底有限,有時更會走樣,口傳的活書,必然有許多缺陷。於是,聰明的人類起而發明了許多幫助記憶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結繩。以結繩的大小、松緊、多寡及塗上不同顏色等方式,來表示各種不同的意義,我們可稱之為繩書。
繩書能傳到遠方,也能長期保存,比起語言,自有某些長處。然而終因其式樣變化有限,無法滿足快速進步中人類社會的需要。於是,人類再著手改進,乃從模仿天性里,描繪外界形像加以簡化,使之蛻變成為簡單的圖像,再用它來做為意象的符號。這種圖畫,已有文字的雛形,一般人稱之為文字畫。之後,經過再改良演進,漸漸成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經過長時期的發展,終於成就了無數的字體,供人們應用。文字的出現,既為人類文明開拓了嶄新境界,也為書奠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的記言文是在記事文之先發展的。商代甲骨卜辭大部分是些問句,記事的話不多見。兩周金文也還多以記言為主。直到戰國時代,記事文才有了長足的進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說出的、寫下的都可以叫作「辭」。卜辭我們稱為「辭」,《尚書》的大部分其實也是「辭」。我們相信這些辭都是當時的「雅言」①,就是當時的官話或普通話。但傳到後世,這種官話或普通話卻變成了詰屈聱牙的古語了。
活字版
有了文字,首先需要尋找寫刻的材料。最早書寫材料都取自於自然界,如:石塊、樹皮、樹葉、獸皮、獸骨及動物的甲殼等等,都是其例。但這些材料,各有缺陷,無法充分發揮文字的紀錄功能。春秋戰國時代,知識日漸普及,著書立說,大行其道,為應需要,簡書和帛書乃相繼產生。「簡」是用竹或木製成狹長的條片,書寫時,由上而下,一片一片接續下來,然後再依順序由右而左的排列,並以繩索加以編連,這樣一部著作,便能連貫而完整。帛書是絲織品寫成的圖書,由於帛性柔軟又輕便,攜帶及閱讀均感便利。只是簡書笨重,帛書昂貴,都不利於知識的普及及圖書的長期發展,因而人們又發明紙張來取代它們。
紙的出現,約在西漢時期,史書正式的紀錄是公元一○五年。由於紙張具有輕柔及低廉的長處,因而,很快的成為生產圖書最主要的材料。紙出現以後,雖然解決了圖書生產方面的許多問題,但是生產圖書,猶停留在逐字逐本的抄寫,既費時又費力,還是欠缺方便。人們遂從長期使用印章和捶拓碑碣文字的經驗中,啟發了雕版與印刷技術的結合使用,便捷快速的生產圖書方法,終於發明。以古法示範造紙過程。
雕版印刷術約在初、盛唐時代出現,由於它是手工業時代生產圖書的好方法,因此很快被推廣利用,成為五代、兩宋以後生產圖書的主力。為了使印刷技術更便捷與美觀,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一○四一~一○四八)又有人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而元朝末年,更進步到彩色套印的印刷領域。從此之後,印刷技術不但成熟周全,印刷成品更是鮮麗動人。
圖書除了文字、紙張、印刷之外,如何裝潢?也是要件之一。自竹木簡策之後,我國圖書的裝潢技巧,即不斷的改良提升,其演進的方向,大都朝向簡便實用、美觀大方的原則。歷代以來,圖書裝潢型制約有:卷軸、冊葉、經摺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多種演進過程。近代的圖書,雖然采機械操作裝訂成平裝、精裝等形式,但有些影印出版的古書,還常用線條來增加古意,頗能引發思古之幽情。 在中國早期即有了護書用的銅制護套。
然而無論生產圖書方法如何改變,其基本原理,卻都脫離不了舊日的方式。今日製版、印刷、造紙等製作圖書要件,可以說無一不是從國人舊有的發明中蛻變而來的。所以當我們緬懷人類文明的進步及圖書發展的歷史時,總難抑制住一股無名的興奮與榮耀的心情。當然,如何自勵自省,紹續先人光輝遺緒,或將更具有意義。

㈤ 《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誰是第一個創造出來的呢

《十萬個為什麼》這一圖書品牌是由少年兒童出版社(上海)於1961年首創的。

㈥ 哈利。波特一書系列作者是誰創作的

Kathleen Rowling 喬安妮·凱瑟琳·羅琳
筆名:J.K. Rowling
全名:喬安妮·凱瑟林·羅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是一個誤傳,並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羅琳唯一的名字是「喬安妮」(Joanne)。在第一部《哈利·波特》出版之前,出版商擔心羅琳的女性身份會影響她作品的銷售,勸說她使用一個中性化的筆名。當時窮困的羅琳於是同意,給自己取了J.K. Rowling的筆名,盡管她的名字中其實沒有Kathleen這個中間名。
1964年 安娜·沃蘭特與皮特·羅琳在一趟由倫敦國王十字火車站開往蘇格蘭阿伯里斯的火車上相遇,並一見鍾情,後雙雙到海軍服役。
1965年3月14日 安娜·沃蘭特與皮特·羅琳在倫敦北部的塔夫納公園附近的萬聖區大教堂結婚。 1965年7月31日 喬安娜·羅琳在耶特車站大道240號的考特奇醫院出生。(國外的網站和羅琳相關的傳記都說過羅琳是出生在1965年,還描述說安娜和皮特婚後不久就生下了羅琳,並非人民文學出版社所說的生於1966年)
1967年6月18日 羅琳的妹妹黛安娜·羅琳在位於耶特的家中出生。
1970年9月 喬安娜·羅琳在溫特本尼的高地街上的聖邁克大教堂英語學校開始上小學。
1974年9月 喬安娜·羅琳在塔茨希爾教堂小學上學。同一年,喬安娜·羅琳的祖母凱瑟琳·羅琳因心臟病去世。還有幾乎所有學生(包括羅琳)不喜歡的的老師希爾維亞·摩根夫人和她的丈夫也去世了。
1976年秋 羅琳開始在塞德伯里的韋迪恩綜合中學上學。
1979年 羅琳的家庭在變化,羅琳的媽媽勉強在羅琳學校找了一個實驗室技工的工作。
1980年 羅琳母親安娜·羅琳(即安娜·沃蘭特)被診斷出有多發性硬化症,一種很嚴重的家族病。
1982年 喬安娜·羅琳成為韋迪恩綜合中學的學生代表,她的成績十分優秀。
1983年 羅琳的母親安娜·羅琳立下遺囑,安排好了自己的後事。
1983年夏 羅琳從韋迪恩綜合中學高中部畢業,參加了牛津大學的入學考試。
1983年秋 羅琳開始在英國埃克賽特大學學習,主修法語和古典文學。
1985~1986年大學第二學年,羅琳因參加了埃克塞特大學的「法國實踐活動」而來到巴黎。她在那裡教英語。這是她首次任教。
1987年春 羅琳從埃克塞特大學畢業。
1990年 羅琳勉強同意她男朋友的提議,搬到曼徹斯特和男朋友住。同一年,羅琳在一列從曼徹斯特回到倫敦的火車上突然想到哈利波特的故事。當時她身上既沒有筆也沒有紙,所以只能靠腦子記住自己想到的每一個細節,直到回家之後才把它寫下來。
1990年 羅琳在曼徹斯特商會找了一個秘書工作,不過很快就離開了。後來又在曼徹斯特大學工作了一段時間。同一年,喬安娜·羅琳的母親安娜·羅琳因多發性硬化症去世,時年45歲。
1991年 羅琳在葡萄牙的奧波多一家英考特英語學校做了英語教師。
1992年 在葡萄牙奧波多的米亞卡瓦酒巴,一位名為喬治·阿朗特斯的新聞系學生對羅琳一見鍾情。
1992年8月28日 據傳喬治·阿朗特斯在這一天向喬安娜·羅琳求婚。
1992年10月16日 喬安娜·羅琳與喬治·阿朗特斯結婚,婚禮在葡萄牙奧波多舉行。
1993年4月2日 在妻子去世不到半年,羅琳的48歲的父親皮特和他的前任秘書——小他8歲的珍妮特·格里芬舉行了一個小小的婚禮。據說珍妮特為了和皮特在一起,拋棄了她在布里斯托爾的丈夫和兒子。
1993年7月27日 羅琳的女兒出生,取名傑西卡。
1993年11月17日 在一次激烈的爭吵之後,喬治把羅琳獨自扔在了奧波多的街頭上。
1993年聖誕節 羅琳帶著女兒傑西卡離開了喬治回到蘇格蘭愛丁堡,來到妹妹黛安娜家和妹妹的新婚丈夫度過了假期。她把哈利波特的手稿連同筆記一起帶了回來。羅琳給妹妹黛安娜講了哈利波特的故事,黛安娜非常喜歡這個故事並鼓勵羅琳把它創作完成,正是這次鼓勵讓當時情緒十分低落的羅琳有了繼續創作哈利波特的信心
1994年8月10日 羅琳向喬治·阿朗特斯提出了離婚。
1994年 喬安娜·羅琳開始在妹夫和別人一起開的名叫尼科爾森的咖啡廳創作她的手稿,每當這時她的女兒就在桌子旁邊的小推車里睡覺。羅琳勉強申請到了一份政府資助,每周能獲得103.5美元。
1995年6月26日 羅琳的離婚申請終於獲得了批准,而且得到了女兒的永久看護權,而喬治對此不能有任何干涉。這一年,羅琳得到幾方面的援助,這讓她的生活步入正軌,也同時讓她擺脫了赤貧如洗的生活。(以上構成了羅琳創造未來的強勁動力)之後,羅琳用打字機把《哈利波特與智慧石》(英國版的原名)的手稿完整的列印了兩份,此刻,她已經准備齊全,就等著稿子寄出了。
1996年2月 羅琳把小說大綱和故事的三章寄給了克里斯托弗·里特爾所在的代理商。
1996年6月 羅琳得了教師資格證。教學實習後,在離她居住地很近的利斯學院教學。
1997年2月 因為羅琳之前的申請,蘇格蘭藝術協會給了羅琳一筆13000美元的費用,以資助她進行創作。這筆費用是有史以來該理事會為兒童文學作家提供資助最高的一次。
1997年6月26日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由布魯姆斯伯利出版社出版,分精裝本和平裝本,第一次只印了500本。羅琳拿著自己的書,在愛丁堡到處逛著,看著自己的書在書店裡售賣,她高興得發抖。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一位名叫J.K.羅琳的單身母親幾乎每年都要為女兒寫一本關於「哈利·波特」的新書,當被問到這個系列最終會是幾本的時候,羅琳的回答是七本。因為她母親曾讓她讀過一個關於「納尼亞」的故事,那套書就是七本:《獅子、女巫和魔衣櫃》《凱斯賓王子》《黎明踏浪號》《銀椅》《能言馬與男孩》《魔法師的外甥》《最後一戰》。 羅琳熱愛英國文學,大學主修的是法語。畢業後,她隻身前往葡萄牙發展,隨即和當地的一位記者墜入情網。無奈的是,這段婚姻來得快也去得快。不久,她便帶著3個月大的女兒潔西卡回到了英國,棲身於愛丁堡一間沒有暖氣的小公寓里。找不到工作的她,只好靠著微薄的失業救擠金養活自己和女兒。 24歲那年,羅琳在曼徹斯特前往倫敦的火車旅途中,一個瘦弱、戴著眼鏡的黑發小巫師,一直在車窗外對著她微笑。他一下子闖進了她的生命,使她萌生了創作哈利·波特的念頭。雖然當時她的手邊沒有紙和筆,但她開始天馬行空地想像,終於把這個哈利·波特的男孩故事推向了世界。於是,哈利·波特誕生了——一個11歲小男孩,瘦小的個子,黑色亂蓬蓬的頭發,明亮的綠色眼睛,戴著圓形眼鏡,前額上有一道細長、閃電狀的傷疤……哈利·波特成為風靡全球的童話人物。
在成功和財富面前,羅琳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歷過的苦難,成名後,她熱衷於人道主義的慈善活動。2000年9月,她出任「單親家庭委員會」形象大使,並捐出了50萬英鎊。2001年3月,她特地為戲劇救濟基金會——1985年由英國一群喜劇演員成立,其宗旨是促進社會公正,幫助消滅貧困事業募集資金———化名為紐特·斯卡曼和肯尼沃斯·惠斯普創作了兩本與「哈利·波特」故事相關的小冊子《神奇動物在哪裡》和《神奇的魁地奇》,將所得錢款捐助給了該基金會。2001年4月,為了紀念她的母親,她又為「多發性硬化症協會」捐了25萬英鎊。
J·K·羅琳的確創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話。迄今,其作品七部《哈利·波特》系列已被譯成60多種文字,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銷售達3億多冊。而她自己也憑借巨額版稅成為大不列顛最富有的女人之一,資產超過英國女王,達到10億美元。 2007年7月21日,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後一部小說,《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發行,為這一系列小說劃上句號。
相繼推出的以男孩哈利·波特為主人公的系列兒童小說,屢屢進入世界各地暢銷書排行榜,從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兒童文學家。
1998年,羅琳被《書商》雜志評選為年度最佳作家;
1999年,又被評為英國年度圖書獎得主。
2001年,憑哈利波特的第四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獲得雨果獎
2010年10月19日,羅琳在丹麥歐登塞市舉行的儀式上獲頒首屆安徒生文學獎。
2010年10月20日,英國國家雜志公司發布由英國最具權威雜志編輯評選出的全國100名最具影響力的女性排行榜,羅琳力壓貝克漢姆妻子維多利亞和英國女王,摘得桂冠。在頒獎詞中,評委會稱,羅琳憑借其高超的寫作技巧、堅持不懈追求成功的毅力以及熱衷慈善的品德獲此榮譽。 2010年11月15日,在中國最賺錢的外國作家富豪榜出爐,本榜單是2000年至今外國作家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版稅總收入,J·K·羅琳以9550萬元的年版稅收入成為榜首。
2010年被評為英國十大女富豪。

————以上摘自網路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㈦ 騰訊圖書如何開始創作

1、在圖書目錄頁點擊收藏按鈕(連載圖書和原創圖書的按鈕樣式有所不同);
2、如果內您還沒有用QQ帳號登容錄,系統會彈出登錄框;
3、輸入您的QQ號碼、QQ密碼、驗證碼,點擊登錄,即可成功收藏本書;
4、下次,您進入騰訊讀書頻道時,可直接點擊「我的藏書」,進入自己的個人中心閱讀收藏的書。

㈧ 在商品價值構成中,新創造的價值表示為在書本哪一頁

且看勞動的二重性。勞動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將生產資料中包含的舊的價值轉移到生產的商品中(c)。而抽象勞動創造新的價值,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補償勞動力的損耗,即勞動力價值(v);另一部分是剩餘價值(m)。商品的總價值就是c+v+m。

㈨ 誰能告訴我圖書出版發行的全部過程

開始創作首先要培養合適的創作心情,必須知道自己想要寫的東西是什麼。當然,剛剛開始創作的朋友和經歷過多次創作的朋友自然會有不一樣之處,這極其需要通過自己的身心來親自體會。
其次,選定題材,寫作過程中可能會有變動,要視個人創作時的感覺及能力而定。
題材決定以後,你應該知道,材料是不斷地在你的個人經歷中累積的。合理地,更重要的是具有美感地,以及符合你的寫作風格地,把他們組織起來。
組織完畢,這個作品的萬里長征你還沒有走完,而且,後面的路是更為艱辛。需要不斷地對自己作品進行修改完善,必要的話,讓身邊的了解你的朋友來看看它,對它作些評價也同樣有助於你的創作。

出版部承擔出版社圖書出版過程的事務,包括書稿排版、版式設計、聯系印廠等工作。欲與出版社合作的朋友可以直接與其聯系。

引言
標准書號「下簡稱書號」系統,於一九六七年設立。香港則在一九七六年引入此系統。書號的用途,可以快捷、有效地識別書籍的出版地、出版社、書名、版本及裝訂方法。出版社、書商及圖書館普遍都使用此系統,作為處理書籍訂單及盤點存貨之用。

ISS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是國際標准連續出版物號其英文首字母縮寫。ISSN是為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機構(組織)間各種媒體的連續出版物(報紙、期刊、年鑒和指南等)信息控制、交換、檢索而建立的一種標準的、簡明的、唯一的識別代碼。截止到2001年底,ISSN網路已標識了全世界1,037,156種連續出版物(包括正在出版和已停止出版),形成世界最大規模的連續出版物書目資料庫,ISSN也成為世界上權威的編碼系統。

ISSN 網路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贊助下建於1972年。該網路是政府間的合作組織。網路由國際中心和國家中心或地區中心組成。目前已建76個國家中心( 阿爾及利亞/阿根廷/亞美尼亞/澳洲/比利時/貝南灣/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聯邦/巴西/保加利亞/BURKINA FASO/加拿大/智利/中國/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捷克/丹麥/厄瓜多/埃及/愛沙尼亞/芬蘭/法國/甘比亞 /喬治亞州/德國/迦納/希臘/匈牙利/冰島/印度/印尼/伊朗/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韓國/吉爾吉斯/拉脫維亞/立陶宛/馬其頓/馬來西亞/模里西斯/墨西哥/摩洛哥/荷蘭/紐西蘭/尼日/奈及利亞/挪威/菲律賓/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 /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共和國/塞錫爾群島/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斯里蘭卡/瑞典/瑞士/坦尚尼亞/泰國/北非的共和國/土耳其/英國/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 )和地區中心。國際中心設在法國的巴黎。

後續的過程我想你應該是知道的吧,因為你自己也是一個讀者啊。謝謝過目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