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新型電子信息

新型電子信息

發布時間: 2021-01-04 11:32:13

㈠ 未來就業前景最好的十大專業是哪些專業

相信很多考生填報志願時,選擇完高校就開始頭疼填報哪些專業,很多考生是根據專業來確認填報院校的。

那麼,究竟如何選擇專業?哪些專業易就業?哪些專業就業前景好呢?

這里根據往年就業情況與線上數據推薦以下幾大專業:

1、電子信息類專業需求持續增長

電子信息產業是一項新興的高科技專業,被稱為朝陽產業。計算機、微電子、通信等電子信息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巨大,畢業生供不應求,10年內將持續走俏。特別是在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移動通信、電子消費品生產方面,以及一些新的研究領域如網路通信、網路保密研究、可視電話、圖像傳輸、軍事通信等領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6

2、建築類專業就業前景依然樂觀

雖然近年來房地產面臨著一系列的壓力,但在人才市場上,與房地產有關的專業包括建築、設計、策劃、銷售等人才需求仍然旺盛。隨著國家和各地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建築類和房地產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依然樂觀。很多用人單位表示,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製造業升級換代急需補充新鮮的血液,更需要專業型建築類專業人才。

其實任何行業都有一個周期,總有興盛到衰敗的過程,所以選專業選自己感興趣的不會錯。

㈡ 什麼是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

首先解釋高端新型產業是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直的產業,多是新興和新概念產業。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指的是在集成電路、軟體、光電顯示、現代通信、汽車電子等電子信息領域佔有領先優勢。

㈢ 學碩與專碩有什麼區別,我是學電子信息工程的,考研是考專碩好還是學碩好

專業碩士考分低一點,但是現在高校很多的培養計劃基本和學術一樣,專業的需要有一段時間的實習。

㈣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產業調整和振興的主要任務

今後三年,電子信息產業要圍繞九個重點領域,完成確保骨幹產業穩定增長、戰略性核心產業實現突破、通過新應用帶動新增長三大任務。
(一)確保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視聽產品等骨幹產業穩定增長。
完善產業體系,保持出口穩定,拓展城鄉市場,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發揮產業集聚優勢,實現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視聽產品等骨幹產業平穩發展。
增強計算機產業競爭力。加快提高產品研發和工業設計能力,積極發展筆記本電腦、高端伺服器、大容量存儲設備、工業控制計算機等重點產品,構建以設計為核心、以製造為基礎,關鍵部件配套能力較強的計算機產業體系。大力開拓個人計算機消費市場,積極拓展行業應用市場,推廣基於自主設計CPU的低成本計算機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列印機、稅控收款機等產品。支持骨幹企業「走出去」,進一步開拓全球特別是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市場。
加快電子元器件產品升級。充分發揮整機需求的導向作用,圍繞國內整機配套調整元器件產品結構,提高片式元器件、新型電力電子器件、高頻頻率器件、半導體照明、混合集成電路、新型鋰離子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新型印刷電路板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能力,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相互支撐的電子元器件產業體系。加快發展無污染、環保型基礎元器件和關鍵材料,提高產品性能和可靠性,提高電子元器件和基礎材料的回收利用水平,降低物流和管理成本,進一步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保持國際市場份額。
推進視聽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持彩電企業與晶元設計、顯示模組企業的縱向整合,促進整機企業的強強聯合,加大創新投入,提高國際競爭力。加快4C(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內容)融合,促進數字家庭產品和新型消費電子產品大發展。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過渡,推動全國有線、地面、衛星互為補充的數字化廣播電視網路建設,豐富數位元組目資源,推動高清節目播出,促進數字電視普及,帶動數字演播室設備、發射設備、衛星接收設備的升級換代,加快電影數字化進程,實現視聽產業鏈的整體升級。
(二)突破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軟體等核心產業的關鍵技術。
抓住全球產業競爭格局加快調整的機遇,立足自主創新,強化國際合作,統籌資源、環保、市場、技術、人才等各種要素,合理布局重大項目建設,實現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軟體等核心產業關鍵技術的突破。
完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支持骨幹製造企業整合優勢資源,加大創新投入,推進工藝升級。繼續引導和支持國際晶元製造企業加大在我國投資力度,增設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完善集成電路設計支撐服務體系,促進產業集聚。引導晶元設計企業與整機製造企業加強合作,依靠整機升級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支持設計企業間的兼並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支持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建設與科技重大專項攻關相結合,推動高端通用晶元的設計開發和產業化,實現部分專用設備的產業化應用,形成較為先進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突破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瓶頸。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以面板生產為重點,完善新型顯示產業體系。國家安排引導資金和企業資本市場籌資相結合,拓寬融資渠道,增強企業創新發展能力。成熟技術的產業化與前瞻性技術研究開發並舉,逐步掌握顯示產業發展主動權。充分利用全球產業資源,重點加強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努力在新型顯示面板生產、整機模組一體化設計、玻璃基板製造等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突破。
提高軟體產業自主發展能力。依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著力提高國產基礎軟體的自主創新能力。支持中文處理軟體(含少數民族語言軟體)、信息安全軟體、工業軟體等重要應用軟體和嵌入式軟體技術、產品研發,實現關鍵領域重要軟體的自主可控,促進基礎軟體與CPU的互動發展。加強國產軟體和行業解決方案的推廣應用,推動軟體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鼓勵大型骨幹企業整合優勢資源,增強企業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引導中小軟體企業向產業基地集聚和聯合發展,提高軟體行業國際合作水平。
(三)在通信設備、信息服務、信息技術應用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
加速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強化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領域的運用,積極採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以新應用帶動新增長。
加速通信設備製造業大發展。以新一代網路建設為契機,加強設備製造企業與電信運營商的互動,推進產品和服務的融合創新,以規模應用促進通信設備製造業發展。加快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下一代互聯網和寬頻光纖接入網建設,開發適應新一代移動通信網路特點和移動互聯網需求的新業務、新應用,帶動系統和終端產品的升級換代。支持IPTV(網路電視)、手機電視等新興服務業發展。建立內容、終端、傳輸、運營企業相互促進、共贏發展的新體系。
加快培育信息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把握軟體服務化趨勢,促進信息服務業務和模式創新,綜合利用公共信息資源,進一步開發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信息服務業務。積極承接全球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引導公共服務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外包數據處理、信息技術運行維護等非核心業務,建立基於信息技術和網路的服務外包體系。提高信息服務業支撐服務能力,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滿足產業國際化發展要求的公共服務體系。
加強信息技術融合應用。以研發設計、流程式控制制、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為突破口,推進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結合,提高工業自動化、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加速行業解決方案的開發和推廣,組織開展行業應用試點示範工程,支持RFID(電子標簽)、汽車電子、機床電子、醫療電子、工業控制及檢測等產品和系統的開發和標准制定。支持信息技術企業與傳統工業企業開展多層次的合作,進一步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結合國家改善民生相關工程的實施,加強信息技術在教育、醫療、社保、交通等領域應用。提高信息技術服務「三農」水平,加速推進農業和農村信息化,發展壯大涉農電子產品和信息服務產業。

㈤ 什麼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台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科技部發起的針對全國科技企業的認定扶持類項目
主管機關:科技部火炬中心.
審理機構:科技部、財政部與稅務總局.
參加認定主體
1、在中國境內注冊的居民企業(不含港澳台企業).
2、滿一個自然年度.
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①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②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③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核心產品占高新收入的50%;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㈥ 30年來廣東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30年的光輝歷程。廣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和前沿陣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和寶貴經驗。廣東改革開放30年,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快速發展、人民奔向富裕安康、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30年。

廣東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和成功實踐充分說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廣東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全面撥亂反正,認真落實幹部、華僑等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和鄧小平的構想,創造性地運用中央賦予廣東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充分發揮廣東地緣人緣優勢,創辦經濟特區,開展以「包產到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體制改革;

在城市逐步進行以市場調節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開始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

1、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清除「左」的思想影響,端正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作出了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廣東領導人大膽向中央建議,提出對廣東下放對外開放自主權;

在廣東改革開放先走一步和創辦經濟特區初期,廣東省委圍繞「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改革,更加開放」這個主題,要求各地用足用活中央給予廣東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

2、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1979年4月,中央工作會議贊同和支持廣東省富有創意的提議,決定發揮廣東毗鄰港澳、華僑眾多的優勢,讓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

同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准廣東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擴大地方管理許可權,試辦深圳、珠海、汕頭三個出口特區。中央〔1979〕50號這一歷史性文件,拉開了廣東改革開放的序幕,吹響了廣東先走一步的進軍號。

3、成功創辦經濟特區。1979年4月,鄧小平同志贊同廣東提出的試辦對外加工出口區的設想,並定名為「特區」,殷切希望廣東「殺出一條血路來」。1980年5月,中央接受廣東的提議,把「出口特區」改名為含義更為豐富的「經濟特區」。

廣東經濟特區從創辦之日起,認真執行中央賦予的特殊歷史使命,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地上奮勇拼搏,敢闖敢冒,大膽實踐,勇於探索,努力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把邊陲小鎮、荒灘禿嶺變成了高樓大廈林立的現代化城市和新型工業區。

4、全面推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年下半年,惠陽、海南、湛江部分山區、貧困地區的生產隊開始暗中自發實行包產到戶。

在兩三年間在全省推開。同時,在全省范圍內調整農業發展方針,改變農業「以糧為綱」和農村「以農唯一」的經濟格局和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發展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6)新型電子信息擴展閱讀

輝煌成就令人矚目:經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2007年全省生產總值為30606億元,佔全國比重由2002年的1/9提高至1/8。人均生產總值4080美元。工業經濟效益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3.4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598億元,年均增長14.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9580億元,年均增長19.3%,保持投資增幅低於而經濟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態勢。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產業布局和結構日趨合理,現代產業體系已具雛形,產業高級化和適度重型化趨勢明顯。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由2002年的4700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1.87萬億元,電子信息和家電產業升級加快。輕重工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39∶61,九大產業主導作用增強。服務業規模迅速擴大,第三產業增加值由6344億元增加到1.3萬億元。農業增加值達到1746億元,年均增長3.8%。

自主創新成效突出。創新型廣東建設進展良好,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指標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三。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02年的45.8%提高到2007年的50%以上。專利申請和授權量繼續居全國首位,發明專利申請量從2005年起躍居全國第一。

文化大省建設大步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繁榮發展,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教育事業大發展。義務教育鞏固提高,完成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農村辦學條件全面改善。

素質教育有效推進,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強省戰略深入實施,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不斷完善。衛生和體育等各項事業碩果累累。和諧廣東和法制社會建設成效顯著。

㈦ 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怎麼下載專利文件

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下載專利文件執行如下操作:

1、打開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網站:http://www.sipo.gov.cn/,點擊右下方「專利檢索」,進入專利檢索頁面

    註: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國家知識產權局:http://www.sipo.gov.cn/)

(7)新型電子信息擴展閱讀

一、國家知識產權局是是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行政級別為副部級。負責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負責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的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指導商標、專利執法工作等。

主要職責

國家知識產權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擬訂和組織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擬訂加強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重大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擬訂和實施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的管理政策和制度。

(二)負責保護知識產權。擬訂嚴格保護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制度並組織實施。組織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擬訂部門規章,並監督實施。研究鼓勵新領域、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和服務政策。研究提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方案並組織實施,推動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負責指導商標、專利執法工作,指導地方知識產權爭議處理、維權援助和糾紛調處。

(三)負責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擬訂知識產權運用和規范交易的政策,促進知識產權轉移轉化。規范知識產權無形資產評估工作。負責專利強制許可相關工作。制定知識產權中介服務發展與監管的政策措施。

(四)負責知識產權的審查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實施商標注冊、專利審查、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負責商標、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復審和無效等行政裁決。擬訂原產地地理標志統一認定製度並組織實施。

(五)負責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便企利民、互聯互通的全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推動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信息的傳播利用。

(六)負責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擬訂知識產權涉外工作的政策,按分工開展對外知識產權談判。開展知識產權工作的國際聯絡、合作與交流活動。

(七)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八)職能轉變。

1.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流程,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縮短知識產權注冊登記時間,提升服務便利化水平,提高審查質量和效率。

2.進一步放寬知識產權服務業准入,擴大專利代理領域開放,放寬對專利代理機構股東或合夥人的條件限制。

3.加快建設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匯集全球知識產權信息,按產業領域加強專利導航,為創業創新提供便捷查詢咨詢等服務,實現信息免費或低成本開放,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和風險防範意識。

4.加強對商標搶注、非正常專利申請等行為的信用監管,規范商標注冊和專利申請行為,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

(九)有關職責分工。

1.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分工。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對商標專利執法工作的業務指導,制定並指導實施商標權、專利權確權和侵權判斷標准,制定商標專利執法的檢驗、鑒定和其他相關標准,建立機制,做好政策標准銜接和信息通報等工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組織指導商標專利執法工作。

2.與商務部的職責分工。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商務部負責與經貿相關的多雙邊知識產權對外談判、雙邊知識產權合作磋商機制及國內立場的協調等工作。

3.與國家版權局的職責分工。有關著作權管理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版權管理職能的規定分工執行。

二、專利(patent),從字面上是指專有的權利和利益。「專利」一詞來源於拉丁語Litterae patentes,意為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是中世紀的君主用來頒布某種特權的證明,後來指英國國王親自簽署的獨占權利證書

在現代,專利一般是由政府機關或者代表若干國家的區域性組織根據申請而頒發的一種文件,這種文件記載了發明創造的內容,並且在一定時期內產生這樣一種法律狀態,即獲得專利的發明創造在一般情況下他人只有經專利權人許可才能予以實施。在我國,專利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

申請專利時提交的法律文件必須採用書面形式,並按照規定的統一格式填寫。申請不同類型的專利,需要准備不同的文件。

(1)申請發明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發明專利請求書、說明書(必要時應當有說明書附圖)、權利要求書、摘要及其附圖(具有說明書附圖時須提供)。

(2)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實用新型專利請求書、說明書、說明書附圖、權利要求書、摘要及其附圖。

(3)申請外觀設計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外觀設計專利請求書、圖片或者照片,以及外觀設計簡要說明。

關於權利要求書的撰寫,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說明發明或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限定專利申請的保護范圍。在專利權授予後,權利要求書是確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范圍的根據,也是判斷他人是否侵權的根據,有直接的法律效力。權利要求分為獨立權利要求和從屬權利要求。

獨立權利要求應當從整體上反映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內容,它是記載構成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必要技術特徵的權利要求。從屬權利要求是引用一項或多項權利要求的權利要求,它是一種包括另一項(或幾項)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徵,又含有進一步加以限制的技術特徵的權利要求。進行權利要求的撰寫必須十分嚴格、准確、具有高度的法律和技術方面的技巧。

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國家知識產權局:http://www.sipo.gov.cn/)

㈧ 高新技術產業的八大行業是哪些

主要就有8大行業: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節能,資源與環境,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技術。但企業如何有知識產權的基本上都可以覆蓋到。

㈨ 小明同學家的新型電子式電能表表盤上有3000imp/kWh 220V 10(20)A 等信息 小明家只接通220V 100W的電燈

1、1KWh=1度電
220V 100W的電燈在1小時消耗的電能W=Pt=0.1*1=0.1(KWh)
2、「220V 10(20)A」表示電能表標定電流為10A,允許通過的最大電專流為20A,所以用電器不屬能超過的總功率P=UI=220*20=4400(W)。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