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給勤奮者的創新書

創造給勤奮者的創新書

發布時間: 2021-01-05 04:29:11

『壹』 有哪些創新方面的書籍

創新方面的書籍有:

一、《創新:經濟增長的奇跡》

《創新:經濟增長的奇跡》絕大多數學者一直將價格競爭視為增長背後的驅動力,鮑莫爾卻獨辟蹊徑,認為增長背後的推動力是以下三個方面的結合,即企業內部系統化的創新活動、一個創新行業中的所有企業在生產新產品和創建新工藝的過程中都爭先恐後地競爭、企業之間在創造和運用創新上的協作。

典型的資本主義經濟與所有其他經濟體系最鮮明的差別就是自由市場中存在的壓力迫使企業不斷進行創新,因而資本主義創造了異乎尋常的經濟增長紀錄。企業家始終在為經濟增長提供關鍵性的技術突破和其他形式的至關重要的增長激勵。

二、《偉大創意的誕生:創新自然史》

《偉大創意的誕生:創新自然史》內容簡介:大家都認得出好創意。印刷機、鉛筆、抽水馬桶、電池、互聯網、——這些都是絕妙的創意。然而,它們是如何產生的?被喻為「科技界的達爾文」的史蒂文·約翰遜在《偉大創意的誕生:創新自然史》一書中,提供了深具啟示意義以及有論證實據的答案。

作者史蒂文·約翰遜以富有感染力、包羅萬象的風格游歷於多重領域,從都市研究,到網路文化,找出了獨特創新背後的7大關鍵模式,深入人類600年重要發明的創新自然史,找尋它們的蹤跡。

三、《創新管理》

《創新管理》是2009年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穎。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歷史。火的發明使人類告別了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電燈的發明改變了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方式;火車、飛機的誕生使天涯近在咫尺;網路的廣泛應用使人們購物可以足不出戶。

四、《創新者的窘境》

本書分析了計算機、汽車、鋼鐵等行業的創新模式,一針見血地指出,良好的管理是導致這些企業衰敗的原因,通過一些具有行業領導地位的公司的成敗的經驗教訓,書中提出了抓住破壞性創新現象的一些原則。旨在幫助管理者看到正在經歷的或將會經歷的變化,指導大家積極面對並取得成功。

五、《大爆炸式創新》

大爆炸式顛覆是超越顛覆式創新的最新創新方式,是一種擁有巨大能量的創新,能在數月甚至數日之內撼動那些根基牢固的企業。其駭人的速度和巨大的影響力都來源於湧入市場的顛覆性科技,它們比前輩們質量更優,而且價格更低廉。

技術的指數級發展和產品的快速迭代改變了原有的創新方式。顛覆不再是從某一個方向出現,而是從四面八方涌來。我們面對的已經不再是創新者的窘境,而是創新者的災難。「你怎麼會破產的?」「兩步,慢慢瓦解,然後頃刻坍塌。」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創新 ([美] 威廉·鮑莫爾所著書籍)

網路—偉大創意的誕生:創新自然史

網路—創新管理

網路—創新者的窘境

網路—大爆炸式創新

『貳』 什麼是創新,關於創新方面的書有沒有,推薦一下越多越好

什麼是創新?簡單來說應時在已有的基礎做出改善,創新基本有微型創新和顛覆創新,自行網路。為什麼要創新?於個人來說提升個人能力和生活水平帶來幸福感受,於公司來說創新是生存之道,於國家來說創新為了增加國際影響力提高國民幸福指數。當然創新的代價可能是對目前的破壞,但不論如何創新的利還是大於弊,不然我們可能還停留在石器時代。

而關於創新方面的書籍,筆者推薦你可以看下《創新必讀12篇》這本書。個人認為是最經典的有關創新方面的著作,尤其是對於企業創新而言。


行業模式創新

雄心勃勃的組織可以說是最根本的業務創新模型,可以選擇完全出於創新目的改變行業,甚至可以為自己創建一個全新的行業。實際上,通過遵循諸如維珍航空從飛機轉向互聯網行業的例子,公司可以贏得新的生命。

創新的意義

首先,對於創業者來說,創新意味著能夠為自己打開一個新的價值空間,創新本身的價值會通過其所帶來的價值空間來進行衡量,大的創新往往能夠創造出一個大的產業生態,而小的創新往往也能夠推動生產力水平的提升,所以創新通常被認為是創業的基礎。

創新本身需要一個生態體系,如果有一個大的生態體系來支持創新,那麼會帶動一大批創新項目,比如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新生態體系,基於互聯網可以完成很多創新。當前互聯網正在進入產業互聯網階段,產業互聯網將推動技術平台的全面發展,涉及到雲計算(大數據)平台、物聯網平台、區塊鏈平台、人工智慧平台等,其中大型企業會注重平台的建設,而廣大的中小企業會基於這些平台來完成各種創新(行業領域)。

對於創業者來說,要想創新需要根據自身的能力來選擇適合的突破口,創新本身也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也要善於運用平台的力量,這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創新的門檻和成本。

對於普通職場人來說,創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職場價值,同時也能夠為自己打開更多的發展渠道。對於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職場人來說,不僅會為自身的工作崗位帶來更大的崗位附加值,也會明顯提升自身的資源整合能力,而資源整合能力的提升也會進一步促進創新。

最後,從當前的教育體系來看,研究生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所以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讀研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對於遇到崗位上升瓶頸的初級職場人。

『叄』 請介紹幾本關於創新的非常好的書

TRIZ理論方面的書都可以。你可以先搜索一下TRIZ,結果你會震驚的。目前創新領域最偉大的系統化理論化工具。

TRIZ理論是由前蘇聯發明家阿利赫舒列爾(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創立的, Altshuller也被尊稱為TRIZ之父。1946年,Altshuller開始了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研究工作。當時Altshuller在前蘇聯裏海海軍的專利局工作,在處理世界各國著名的發明 專利過程中,他總是考慮這樣一個問題:當人們進行發明創造、解決技術難題時,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學方法和法則,從而能迅速地實現新的發明創造或解決技術難題呢?答案是肯定的!Altshuller發現任何領域的產品改進、技術的變革、創新和生物系統一樣,都存在產生、生長、成熟、衰老、滅亡,是有規律可循的。人們如果掌握了這些規律,就能能動地進行產品設計並能預測產品的未來趨勢。以後數十年中,Altshuller窮其畢生的精力致力於TRIZ理論的研究和完善。在他的領導下,前蘇聯的研究機構、大學、企業組成了TRIZ的研究團體,分析了世界近250萬份高水平的發明專利,總結出各種技術發展進化遵循的規律模式,以及解決各種技術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創新原理和法則相關書籍,建立一個由解決技術,實現創新開發的各種方法、演算法組成的綜合理論體系,並綜合多學科領域的原理和法則,建立起TRIZ理論體系。
80年代中期前,該理論對其他國家保密,80年代中期,隨一批科學家移居美國等西方國家,逐漸把該理論介紹給世界產品開發領域,對該領域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1世紀,每個國家都不可能離開全球市場而獨立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就必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而成功生存的法定就在於創新。國家主席胡錦濤於2006年1月9日在全國科技大會上宣布了中國未來15年科技發展的目標: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使科技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這也奠定了創新中國的理論。TRIZ理論正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批量發明創新的夙願。

『肆』 有關創新的名人故事

1、魯班發明鋸的故事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們只好上山用斧頭砍木,當時還沒有鋸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時候,由於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

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鋒利?於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

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

這兩件事給了魯班很大啟發。於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桿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

魯班想到了鐵片,便請鐵匠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2、五易畫風的白石老人

齊白石,本是個木匠,靠著自學,成為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後的畫,明顯地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

80歲以後,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據說,齊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後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獨特的流派與風格。

3、司馬光跟大家在後院玩耍,有個小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都嚇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4、哥白尼的「日心說」

在教廷、頑固派等保守勢力的威脅下,哥白尼不懼強權,堅持真理。提出了改變世界的」日心說「。哥白尼的偉大成就,不僅鋪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學的道路,而且開創了整個自然界科學向前邁進的新時代。從哥白尼時代起,脫離教會束縛的自然科學和哲學開始獲得飛躍的發展。

5、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伍』 求一篇關於創新創業書籍的讀後感,3000字左右

LZ是中南的嗎?可以說,你要的東西好難搞的,你只給這么點分,誰會答啊。。。打3000字就是不小的挑戰了。。。

『陸』 「勵志勤奮求真創新」的含義是什麼

含義為:集中心思致抄力於辛勤努力的追求事物發展真理所在及客觀規律並革新。

『柒』 關於創新的名言事例

【名言】

1、不創新,就死亡。——艾柯卡

2、領袖和跟風者的區別就在於創新。——喬布斯

3、各種科學發現往往具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勤奮和創新精神。——錢三強

4、致富的秘訣,在於大膽創新、眼光獨到八個大字。——陳玉書

5、創新就是創造一種資源。——彼得杜拉克

6、處處都推倒這道冷漠的牆,給有創新精神的人,革新者,創造著開路,這就是管理機關和領導人的重要任務。——阿法納西耶夫

7、非經自己努力所得的創新,就不是真正的創新。——松下幸之助

8、企業的成敗在於能否創新,尤其是當前新舊體制轉換階段,在企業特殊困難時期,更需要有這種精神。——黃漢清

【事例】

1、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築巨大宮殿的任務,需要很多木料,因為工具不得手,效率非常低。偶然間魯班被一種野草劃破手指,又發現了蝗蟲的牙齒排列,這兩件事給了魯班很大啟發,他根據植物邊緣和昆蟲牙齒排列的原理,發明了鋸。

2、25歲的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隨後又銳意破壞了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創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成了一個偉大的權威。

3、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接待了英國科學家普列斯特列,在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實驗發現一種可以促使物體燃燒的物質後,重做了一遍實驗得到了這種新的氣體,並命名為氧,再通過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燒的氧化理論。這是化學史上的一次革命。

4、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闡明了日心說,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科學是不斷發現的過程,真理是不斷創新的過程。

5、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的戰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捌』 勤奮學習,敢於創新,創造美好未來作文

刺股懸梁戰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腿來使頭腦清醒;漢代的孫敬,為了防止讀書時瞌睡,便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發系在房樑上,只要一打磕睡就會被扯醒。這就是歷史上「刺股懸梁」的故事。
鑿壁偷光晉朝的車胤、孫康、匡衡,家裡都很窮,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夏天的晚上,車胤用紗布做成一個小口袋,捉一些螢火蟲裝進去,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光亮看書;孫康在嚴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讀;匡衡在牆上鑿了個小洞,「偷」鄰居家的一點燈光讀書。成語「囊螢映雪」和「鑿壁偷光」所講的就是這幾個故事。
墨池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前的池塘里洗毛筆,時間長了,一池清水變成了一池墨水。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池塘稱為「墨池」。王羲之通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稱為「書聖」。
海倫·凱勒有一本書,你們看過嗎?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勤奮好學的故事》。這本書裡面記載著許多名人刻苦學習的故事,我就講一下裡面其中的一個:海倫·凱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國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弄得她雙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聽覺。當海倫七歲時,她的父母為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幫助她學習。可是,海倫看不見,也聽不見,怎麼學呢?所以這位教師想了一個辦法:先拿一個洋娃娃給她玩,然後在她的手心上,寫上洋娃娃這個詞兒,這樣海倫就知道了什麼叫洋娃娃了。因此,海倫很快就喜歡上這種學習的方法。從此以後,海倫就用這個辦法學習,她一個一個地記,日積月累,她學會了不少的詞。你可以想想,海倫作為一個又聾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樣的困難啊?但她不怕困難,以驚人的毅力在學習、在生活,終於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作家。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好多了,不必再 「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懸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好好學習,而且我們都是健康人,比海倫·凱勒強多了,只要我們學會不怕困難,不半途而廢,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就一定會成功。

『玖』 推薦本關於創新的好書

《經典思維五十法》

『拾』 以創新和勤奮為主題的議論文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天都要求自己練字,練完後就在家邊的回一口池塘里洗答毛筆,就這樣日復一日,竟將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正是因為王羲之的堅持與勤奮,他才被人稱為「書聖」。蘇秦,因為求官不成,回家後被人家看不起,他就將太公《六韜》、《陰符》等兵法書籍,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奮苦讀。每當到了夜深人靜,頭昏腦脹,眼睛發澀,總想睡覺的時候,他就用錐子狠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後在讀書。正是由於蘇秦的勤奮,終於他學有所成,成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從古人的實例中我們知道了要想成功就必須要勤奮刻苦,因為勤奮是成功的基礎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