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知識庫
A. 國外流行的新型教學模式有哪些 例如pbl
制定有針對性的討論提綱,我做你看」,課上教師通過分析病例提出問題,並要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推理,然後編寫病例,所以對PBL教學改革形式會覺得太「花費」時間,印象更加深刻,使其能夠自主地,部分學生只滿足於獲取好的「分數」,這也是一種依賴於以往教學理念和學習方法的表現、寓教於樂,可使有關課程的問題盡可能多地當場暴露,還可鍛煉學生們多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教學目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學生為解決問題需要查閱課外資料;
2.問題必須是學生在其未來的專業領域可能遭遇的「真實世界」的非結構化的問題,從准備資料開始,學生是主體,同學以組為單位來回答、寓教於樂,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有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以問題為基礎,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能力,解答新問題,並積極與其它同學交流溝通,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與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還可以不斷發現新問題、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的學習,再由其他同學或教師進行補充。
5,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案例分析是教師先講解教材、口頭表達的能力、信息獲取途徑較為單一、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5.教師的角色是指導認知學習技巧的教練,然後做案例分析,我校學生普遍素質偏低。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
4.以學生為中心。由於我國的學生長期接受「填鴨式」教育、終身學習的能力等。
PBL教學法的精髓在於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相關書籍上的現有信息,因此需要學生們有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僅在關鍵時刻起到點撥、支架(scaffolding)與教練(coach)的作用,歸納總結、本課程內容熟練掌握,觸類旁通。教師應該熟悉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能力情況,最後教師對本節重點和學生回答模糊的問題作出小結、PBL教學思路的設計
教師課前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
(教師備課中,回答不足之處,使學習過程縮短,學生也應從自身出發、整理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運用在臨床醫學中是以病例為先導,沒有固定的解決方法和過程,需要學生的主動配合,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前提下、主動的學習氛圍;學生的一切學習內容是以問題為主軸所架構的、查閱資料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課下分組進行討論,控制課堂節奏等技巧,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
2,首先要根據的內容查閱相關教材、病例去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對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突出了「課堂是靈魂,就要結合提綱,歸納、綜合理解的能力。
PBL教學法與案例分析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是
PBL是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
6,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庫;
3.偏重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結合病例提出問題。
2,PBL教學過程中教師慢慢「隱退」,因此,它不僅對理論學習大有益處,教師要學習和具備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橫向比較少,使學習者投入於問題中;
PBL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或問題掛鉤、「預習-聽課-復習-考試」四段式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規劃好學習的重點,較少講述法的教學,課前一周發給每位同學。
1、積極地暢所欲言,對傳統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賴性、學科專家;
3,很多的學生選擇獨立完成問題的方式,完成角色轉換;學習者能通過社會交往發展能力和協作技巧,花在前期准備工作上的時間精力大大多於普通的課堂學習,要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還應當扎實掌握相關學科知識,此為做好PBL教學的基本前提,學生必須擔負起學習的責任,如文獻檢索。
3,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這些將對今後開展臨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它設計真實性任務、PBL教學法的優勢
首先、臨床資料等、PBL教學法對學生的要求
PBL教學的成功開展、控制課堂節奏等技巧,要求同學根據所提問題充分預習教材,缺乏主動發現問題;
其次。另外,是基於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綜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呆板孤立的知識片化作整體知識鏈,同時也可以十分容易地獲得來自其他同學和老師的信息、合作能力不強,大家同心協力得出最佳結論,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目標,可以促進學生不斷地思考;改變了「我講你聽,它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輕松、PBL的基本要素
PBL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方面、文獻:
1.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在討論中深對正確理論的理解,而是知識建構的促進者(facilitator)。和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主導學習,不能有效的利用網路等媒體、難點,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PBL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PBL教學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PBL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不但對本專業;
6.在每一個問題完成和每個課程單元結束時要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查找相關資料後,選擇出適當的臨床病例PBL(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
1、 PBL的定義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
PBL教學法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較高。
PBL教學法是跨學科的學習方式,教師是關鍵」的教學理念,估計多為教課書、信息的咨詢者
4;
第三,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
B. 聯通電子渠道的取得成效
中國聯通以客戶為導向,構建了立體化的各類電子營業廳,無縫覆蓋到所有用戶能接觸到的界面與終端,包括網上營業廳、手機營業廳、簡訊營業廳、微信營業廳,以及迷你營業廳和方便快捷的自助終端等。
2013年年,中國聯通網上營業廳全面改版,新增3G臨時信用額度調整、3G網齡升級計劃、用戶實名補登記等30多項功能,在業內率先實現寬頻資源網上預判及全流程辦理,實現了全方位7×24小時的服務。
此外,2013年,中國聯通簡訊營業廳優化業務場景和簡訊交互語150餘項,月使用用戶數近4000萬。自助終端部署達3萬台,月使用用戶數突破2000萬。
基於統一的電子渠道平台,中國聯通還推出了迷你營業廳,支持農村、邊遠地區、城鎮社區等網點為用戶辦理各種業務,月使用用戶數突破1000萬。
網上營業廳、手機營業廳、簡訊營業廳、自助終端等各類電子化營業廳打造了立體化的電子商務體系,無縫覆蓋到所有用戶能接觸到的界面與終端。 遵循「客戶在哪、服務到哪」的原則,中國聯通開通了微博客服、微信客服、網上營業廳/手機營業廳在線客服、開放知識庫等,建立了行業領先的「互聯網」服務體系。
據中國聯通客戶服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聯通客服官博定位為服務監測,並確定了集團統一管理和集團-省-地市三級運營模式。
中國聯通在微博上建立了輿情監測系統,對「聯通、沃、10010」等關鍵字進行監測,通過每日輿情監控、每周要情分析、每月輿情分析等,快速推動服務問題的解決和改進。
2013年,@中國聯通客服官方微博累計響應客戶咨詢、投訴等訴求逾萬件,發布實時預警信息近700條,累計覆蓋人群數十億客戶。
在微信客服探路之後,微信客服也成為中國聯通互聯網服務的另一大特色。中國聯通微信營業廳在業內率先推出打通業務系統的官方微信,實現「自助+機器人+人工」服務,用戶可以在手機上查詢業務套餐使用情況、咨詢業務信息、參與優惠活動辦理等,關注客戶突破百萬,月均業務辦理量超過200萬筆。
在中國聯通網上營業廳、手機營業廳的在線客服不斷拓展服務內容,提高解決用戶問題的能力,2013年全年在線客服服務量2758萬次,在線解決率接近70%、滿意率超過80%。
此外,中國聯通還實施互聯網開放知識庫,與「網路知道」平台合作建立聯通企業平台,解答客戶咨詢,初步形成客戶自助、互助及企業人員幫助的新型知識服務模式,截至12月底,互聯網用戶累計訪問人次達3925萬人,累計開放問題超12萬個,問題滿意率達90%。 有關調查數據顯示,年輕的消費者更容易接受互聯網形態的客戶服務。在廣東聯通提供的各種電子化客戶服務中,手機營業廳相比自助終端等在業務辦理、客戶體驗等方面有明顯優勢。很多用戶表示,手機營業廳辦理業務和咨詢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高效方便,很容易培養起使用習慣。據測算,平均每位用戶使用自助服務會比使用傳統服務渠道大約節省時間成本、交通成本合計高達約90%以上,切實讓廣大用戶充分感受到了自助服務帶來的方便與快捷。
聯通第四屆517網購節,依託大數據,流量銷量雙提升。在2015年5月21日落幕,以手機營業廳客戶端為活動主會場,活動頁面瀏覽量超3億次,客戶端登錄量超4000萬次,訂購訂單超200萬,銷售訂單超40萬。
C. 知識庫管理優化原則
☆ 堅持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相結合
☆ 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
☆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 促進產業協調健康發展
D. 機構知識庫是什麼省內有哪些做的比較好的
機構知識庫是一種基於全球開放理念的新型知識組織與傳播的門戶,允許搜索引專擎發現屬、揭示,便於全球學者、機構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分享。
目前湖南省內做得比較好的應該是中南大學機構知識庫,成果和學者都比較全,在國內應該也是數一數二的。
E. 新一代資料庫包括哪些
三、新一代資料庫技術的特點
一方面立足於資料庫已有的成果和技術,加以發展進化,有人稱之為"進化論"的觀點和方法。另一方面的努力是立足於新的應用需求和計算機未來的發展,研究全新的資料庫系統,有人稱之為"革新論"的觀點和方法。
可以說新一代資料庫技術的研究,新一代資料庫系統的發展呈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其特點是:
1.面向對象的方法和技術對資料庫發展的影響最為深遠
八十年代出現的面向對象的方法和技術對計算機各個領域,包括程序設計語言、軟體工程、信息系統設計,以及計算機硬體設計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給面臨新挑戰的資料庫技術帶來了機會和希望。
資料庫研究人員借鑒和吸收了面向對象的方法和技術,提出了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簡稱對象模型)。
該模型克服了傳統數據模型的局限性,為新一代資料庫系統的探索帶來了希望,促進了資料庫技術在一個新的技術基礎上繼續發展。
2.資料庫技術與多學科技術的有機結合
資料庫技術與多學科技術的有機結合是當前資料庫技術發展的重要特徵。
計算機領域中其它新興技術的發展對資料庫技術產生了重大影響。
傳統的資料庫技術和其它計算機技術的互相結合,建立和實現了一系列新型資料庫系統,如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並行資料庫系統、演繹資料庫系統、知識庫系統、多媒體資料庫系統等等。它們共同構成了資料庫系統大家族。
3.
面向應用領域的資料庫技術的研究
F. FANUC數控系統簡介
FANUC公司簡介及FANUC數控系統的發展 FANUC
公司創建於1956年,1959年首先推出了電液步進電機,在後來的若干年中逐步發展並完善了以硬體為主的開環數控系統。進入70年代,微電子技術、功率電子技術,尤其是計算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FANUC公司毅然舍棄了使其發家的電液步進電機數控產品,一方面從GETTES公司引進直流伺服電機製造技術。1976年FANUC公司研製成功數控系統5,隨時後又與SIEMENS公司聯合研製了具有先進水平的數控系統7,從這時起,FANUC公司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廠家,產品日新月異,年年翻新。
1979年研製出數控系統6,它是具備一般功能和部分高級功能的中檔CNC系統,6M適合於銑床和加工中心;6T適合於車床。與過去機型比較,使用了大容量磁泡存儲器,專用於大規模集成電路,元件總數減少了30%。它還備有用戶自己製作的特有變數型子程序的用戶宏程序。
1980年在系統6的基礎上同時向抵擋和高檔兩個方向發展,研製了系統3和系統9。系統3是在系統6的基礎上簡化而形成的,體積小,成本低,容易組成機電一體化系統,適用於小型、廉價的機床。系統9是在系統6的基礎上強化而形成的具備有高級性能的可變軟體型CNC系統。通過變換軟體可適應任何不同用途,尤其適合於加工復雜而昂貴的航空部件、要求高度可靠的多軸聯動重型數控機床。
1984年FANUC公司又推出新型系列產品數控10系統、11系統和12系統。該系列產品在硬體方面做了較大改進,凡是能夠集成的都作成大規模集成電路,其中包含了8000個門電路的專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有3種,其引出腳竟多達179個,另外的專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有4種,厚膜電路晶元22種;還有32位的高速處理器、4兆比特的磁泡存儲器等,元件數比前期同類產品又減少30%。由於該系列採用了光導纖維技術,使過去在數控裝置與機床以及控制面板之間的幾百根電纜大幅度減少,提高了抗干擾性和可靠性。該系統在DNC方面能夠實現主計算機與機床、工作台、機械手、搬運車等之間的各類數據的雙向傳送。它的PLC裝置使用了獨特的無觸點、無極性輸出和大電流、高電壓輸出電路,能促使強電櫃的半導體化。此外PLC的編程不僅可以使用梯形圖語言,還可以使用PASCAL語言,便於用戶自己開發軟體。數控系統10、11、12還充實了專用宏功能、自動計劃功能、自動刀具補償功能、刀具壽命管理、彩色圖形顯示CRT等。
1985年FANUC公司又推出了數控系統0,它的目標是體積小、價格代,適用於機電一體化的小型機床,因此它與適用於中、大型的系統10、11、12一起組成了這一時期的全新系列產品。在硬體組成以最少的元件數量發揮最高的效能為宗旨,採用了最新型高速高集成度處理器,共有專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6種,其中4種為低功耗CMOS專用大規模集成電路,專用的厚膜電路3種。三軸控制系統的主控制電路包括輸入、輸出介面、PMC(Programmable
Machine
Control)和CRT電路等都在一塊大型印製電路板上,與操作面板CRT組成一體。系統0的主要特點有:彩色圖形顯示、會話菜單式編程、專用宏功能、多種語言(漢、德、法)顯示、目錄返回功能等。FANUC公司推出數控系統0以來,得到了各國用戶的高度評價,成為世界范圍內用戶最多的數控系統之一。
1987年FANUC公司又成功研製出數控系統15,被稱之為劃時代的人工智慧型數控系統,它應用了MMC(Man Machine
Control)、CNC、PMC的新概念。系統15採用了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數字伺服單元,數字主軸單元和純電子式絕對位置檢出器,還增加了MAP(Manufacturing
Automatic Protocol)、窗口功能等。
FANUC公司是生產數控系統和工業機器人的著名廠家,該公司自60年代生產數控系統以來,已經開發出40多種的系列產品。
FANUC公司目前生產的數控裝置有F0、F10/F11/F12、F15、F16、F18系列。F00/F100/F110/F120/F150系列是在F0/F10/F12/F15的基礎上加了MMC功能,即CNC、PMC、MMC三位一體的CNC。FANUC公司數控系統的產品特點 (1) 結構上長期採用大板結構,但在新的產品中已採用模塊化結構。
(2) 採用專用LSI,以提高集成度、可靠性,減小體積和降低成本。
(3) 產品應用范圍廣。每一CNC裝置上可配多種上控制軟體,適用於多種機床。
(4) 不斷採用新工藝、新技術。如表面安裝技術SMT、多層印製電路板、光導纖維電纜等。
(5) CNC裝置體積減小,採用面板裝配式、內裝式PMC(可編程機床控制器)。
(6) 在插補、加減速成、補償、自動編程、圖形顯示、通信、控制和診斷方面不斷增加新的功能:
插補功能:除直線、圓弧、螺旋線插補外,還有假想軸插補、極其坐標插補、圓錐面插補、指數函數插補、樣條插補等。
切削進給的自動加減速功能:除插補後直線加減速,還插補前加減速。
補償功能:除螺距誤差補償、絲杠反向間隙補償之外,還有坡度補償線性度補償以及各新的刀具補償功能。
故障診斷功能:採用人工智慧,系統具有推理軟體,以知識庫為根據查找故障原因。
(7) CNC裝置面向用戶開放的功能。以用戶特訂宏程序、MMC等功能來實現。
(8) 支持多種語言顯示。如日、英、德、漢、意、法、荷、西班牙、瑞典、挪威、丹麥語等。
(9) 備有多種外設。如FANUC PPR, FANUC FA Card,FANUC FLOPY CASSETE,FANUC
PROGRAM FILE Mate等。
(10) 已推出MAP(製造自動化協議)介面,使CNC通過該介面實現與上一級計算機通信。
(11) 現已形成多種版本。
FANUC 系統早期有3系列系統及6系列系統,現有0系列、10/11/12系列、15、16、18、21系列等,而應用最廣的是FANUC
0系列系統。FANUC系統的0系列型號劃分及適用范圍 0D系列: 0—TD 用於車床
0—MD 用於銑床及小型加工中心
0—GCD 用於圓柱磨床
0—GSD 用於平面磨床
0—PD 用於沖床
0C系統:0—TC 用於普通車床、自動車床
0—MC 用於銑床、鑽床、加工中心
0—GCC 用於內、外磨床
0—GSC 用於平面磨床
0—TTC 用於雙刀架、4軸車床
POWER MATE 0:用於2軸小型車床
0i系列:0i—MA 用於加工中心、銑床
0i—TA 用於車床,可控制4軸
16i 用於最大8軸,6軸聯動
18i 用於最大6軸,4軸聯動
160/18MC 用於加工中心、銑床、平面磨床
160/18TC 用於車床、磨床
160/18DMC 用於加工中心、銑床、平面磨床的開放式CNC系統
160/180TC 用於車床、圓柱磨床的開放式CNC系統
G. 釘釘和企業OA系統的區別
一、開發公司來不同
釘釘:是自阿里巴巴集團專為中國企業打造的免費溝通和協同的多端平台。
OA系統:OA是將現代化辦公和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辦公方式,開發公司有很多家。
二、功能廣泛性不同
釘釘:類似於企業內部通訊工具,功能單一。
OA系統:功能多種,包含工作任務等企業辦公管理的各個方面。
三、側重點不同
釘釘:側重於考勤管理。
OA系統:側重於流程管理、審批管理等辦公管理。
如圖為OA辦公系統。
(7)新型知識庫擴展閱讀
釘釘核心功能
1.釘釘發出的DING消息將會以免費電話OR免費簡訊OR應用內消息的方式通知到對方。
2.無論接收手機有無安裝釘釘APP,是否開啟網路流量,均可收到DING消息,實現無障礙的信息必達。
3.當接受人收到DING消息提醒電話時,號碼顯示為發送方的電話號碼,接收方接聽電話聽到發送方的語音信息後,如果是文字信息,系統會將文字播報給收聽方,接收方即可直接進行語音回復,發送方便可及時收到回復。
參考資料
網路--釘釘
H. 什麼是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MIS)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體、內軟體、網路通信設備以及其他辦容公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拓展和維護的系統。
管理信息由信息的採集、信息的傳遞、信息的儲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維護和信息的使用六個方面組成。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MIS具有以下四個標准:確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採集與可加工、可以通過程序為管理人員提供信息、可以對信息進行管理。
(8)新型知識庫擴展閱讀:
具有統一規劃的資料庫是MIS成熟的重要標志,它象徵著管理信息系統MIS是軟體工程的產物.、管理信息系統MIS是一個交叉性綜合性學科,組成部分有:計算機學科(網路通訊、資料庫、計算機語言等).、數學(統計學、運籌學、線性規劃等)、管理學、模擬等多學科。
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項極為重要的資源,管理工作的成敗取決於能否做出有效的決策,而決策的正確程度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信息的質量。所以能否有效的管理信息成為企業的首要問題,管理信息系統在強調管理、強調信息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得到普及。
I. 液壓或氣動技術的發展趨勢
液壓與氣動技術發展趨勢
----社會需求永遠是推動技術發展的動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適應環保需求,機電一體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壓氣動技術繼續努力的永恆目標,也是液壓氣動產品參與市場競爭是否取勝的關鍵。
----由於液壓技術廣泛應用了高技術成果,如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磨擦磨損技術、可靠性技術及新工藝和新材料,使傳統技術有了新的發展,也使液壓系統和元件的質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盡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液壓技術不可能有驚人的技術突破,應當主要靠現有技術的改進和擴展,不斷擴大其應用領域以滿足未來的要求。綜合國內外專家的意見,其主要的發展趨勢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減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壓技術在將機械能轉換成壓力能及反轉換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損耗,主要反映在系統的容積損失和機械損失上。如果全部壓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則將使能量轉換過程的效率得到顯著提高。為減少壓力能的損失,必須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①減少元件和系統的內部壓力損失,以減少功率損失。主要表現在改進元件內部流道的壓力損失,採用集成化迴路和鑄造流道,可減少管道損失,同時還可減少漏油損失。
②減少或消除系統的節流損失,盡量減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採用節流系統來調節流量和壓力。
③採用靜壓技術,新型密封材料,減少磨擦損失。
④發展小型化、輕量化、復合化、廣泛發展3通徑、4通徑電磁閥以及低功率電磁閥。
⑤改善液壓系統性能,採用負荷感測系統,二次調節系統和採用蓄能器迴路。
⑥為及時維護液壓系統,防止污染對系統壽命和可靠性造成影響,必須發展新的污染檢測方法,對污染進行在線測量,要及時調整,不允許滯後,以免由於處理不及時而造成損失。
2.主動維護
----液壓系統維護已從過去簡單的故障拆修,發展到故障預測,即發現故障苗頭時,預先進行維修,清除故障隱患,避免設備惡性事故的發展。
----要實現主動維護技術必須要加強液壓系統故障診斷方法的研究,當前,憑有經驗的維修技術人員的感宮和經驗,通過看、聽、觸、測等判斷找故障已不適於現代工業向大型化、連續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必須使液壓系統故障診斷現代化,加強專家系統的研究,要總結專家的知識,建立完整的、具有學習功能的專家知識庫,並利用計算機根據輸入的現象和知識庫中知識,用推理機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維修方案和預防措施。要進一步引發液壓系統故障診斷專家系統通用工具軟體,對於不同的液壓系統只需修改和增減少量的規則。
----另外,還應開發液壓系統自補償系統,包括自調整、自潤滑、自校正,在故障發生之前,進市補償,這是液壓行業努力的方向。
3.機電一體化
----電子技術和液壓傳動技術相結合,使傳統的液壓傳協與控制技術增加了活力,擴大了應用領域。實現機電一體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實現液壓系統柔性化、智能化,改變液壓系統效率低,漏油、維修性差等缺點,充分發揮液壓傳動出力大、貫性小、響應快等優點,其主要發展動向如下:
(1)電液伺服比例技術的應用將不斷擴大。液壓系統將由過去的電氣液壓on-oE系統和開環比例控制系統轉向閉環比例伺服系統,為適應上述發展,壓力、流量、位置、溫度、速度、加速度等感測器應實現標准化。計算機介面也應實現統一和兼容。
(2)發展和計算機直接介面的功耗為5mA以下電磁閥,以及用於脈寬調制系統的高頻電磁閥(小於3mS)等。
(3)液壓系統的流量、壓力、溫度、油的污染等數值將實現自動測量和診斷,由於計算機的價格降低,監控系統,包括集中監控和自動調節系統將得到發展。
(4)計算機模擬標准化,特別對高精度、「高級」系統更有此要求。
(5)由電子直接控制元件將得到廣泛採用,如電子直接控制液壓泵,採用通用化控制機構也是今後需要探討的問題,液壓產品機電一體化現狀及發展。
液壓行業:
----液壓元件將向高性能、高質量、高可靠性、系統成套方向發展;向低能耗、低雜訊、振動、無泄漏以及污染控制、應用水基介質等適應環保要求方向發展;開發高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智能化、機電一體化以及輕小型微型液壓元件;積極採用新工藝、新材料和電子、感測等高新技術。
----液力偶合器向高速大功率和集成化的液力傳動裝置發展,開發水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和向汽車應用領域發展,開發液力減速器,提高產品可靠性和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液力變矩器要開發大功率的產品,提高零部件的製造工藝技術,提高可靠性,推廣計算機輔助技術,開發液力變矩器與動力換檔變速箱配套使用技術;液粘調速離合器應提高產品質量,形成批量,向大功率和高轉速方向發展。
氣動行業:
----產品向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組合集成化方向發展,執行元件向種類多、結構緊湊、定位精度高方向發展;氣動元件與電子技術相結合,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元件性能向高速、高頻、高響應、高壽命、耐高溫、耐高壓方向發展,普遍採用無油潤滑,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
(1)採用的液壓元件高壓化,連續工作壓力達到40Mpa,瞬間最高壓力達到48Mpa;
(2)調節和控制方式多樣化;
(3)進一步改善調節性能,提高動力傳動系統的效率;
(4)發展與機械、液力、電力傳動組合的復合式調節傳動裝置;
(5)發展具有節能、儲能功能的高效系統;
(6)進一步降低雜訊;
(7)應用液壓螺紋插裝閥技術,緊湊結構、減少漏油。液壓與氣動技術發展趨勢
----社會需求永遠是推動技術發展的動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適應環保需求,機電一體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壓氣動技術繼續努力的永恆目標,也是液壓氣動產品參與市場競爭是否取勝的關鍵。
----由於液壓技術廣泛應用了高技術成果,如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磨擦磨損技術、可靠性技術及新工藝和新材料,使傳統技術有了新的發展,也使液壓系統和元件的質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盡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液壓技術不可能有驚人的技術突破,應當主要靠現有技術的改進和擴展,不斷擴大其應用領域以滿足未來的要求。綜合國內外專家的意見,其主要的發展趨勢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減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壓技術在將機械能轉換成壓力能及反轉換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損耗,主要反映在系統的容積損失和機械損失上。如果全部壓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則將使能量轉換過程的效率得到顯著提高。為減少壓力能的損失,必須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①減少元件和系統的內部壓力損失,以減少功率損失。主要表現在改進元件內部流道的壓力損失,採用集成化迴路和鑄造流道,可減少管道損失,同時還可減少漏油損失。
②減少或消除系統的節流損失,盡量減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採用節流系統來調節流量和壓力。
③採用靜壓技術,新型密封材料,減少磨擦損失。
④發展小型化、輕量化、復合化、廣泛發展3通徑、4通徑電磁閥以及低功率電磁閥。
⑤改善液壓系統性能,採用負荷感測系統,二次調節系統和採用蓄能器迴路。
⑥為及時維護液壓系統,防止污染對系統壽命和可靠性造成影響,必須發展新的污染檢測方法,對污染進行在線測量,要及時調整,不允許滯後,以免由於處理不及時而造成損失。
2.主動維護
----液壓系統維護已從過去簡單的故障拆修,發展到故障預測,即發現故障苗頭時,預先進行維修,清除故障隱患,避免設備惡性事故的發展。
----要實現主動維護技術必須要加強液壓系統故障診斷方法的研究,當前,憑有經驗的維修技術人員的感宮和經驗,通過看、聽、觸、測等判斷找故障已不適於現代工業向大型化、連續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必須使液壓系統故障診斷現代化,加強專家系統的研究,要總結專家的知識,建立完整的、具有學習功能的專家知識庫,並利用計算機根據輸入的現象和知識庫中知識,用推理機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維修方案和預防措施。要進一步引發液壓系統故障診斷專家系統通用工具軟體,對於不同的液壓系統只需修改和增減少量的規則。
----另外,還應開發液壓系統自補償系統,包括自調整、自潤滑、自校正,在故障發生之前,進市補償,這是液壓行業努力的方向。
3.機電一體化
----電子技術和液壓傳動技術相結合,使傳統的液壓傳協與控制技術增加了活力,擴大了應用領域。實現機電一體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實現液壓系統柔性化、智能化,改變液壓系統效率低,漏油、維修性差等缺點,充分發揮液壓傳動出力大、貫性小、響應快等優點,其主要發展動向如下:
(1)電液伺服比例技術的應用將不斷擴大。液壓系統將由過去的電氣液壓on-oE系統和開環比例控制系統轉向閉環比例伺服系統,為適應上述發展,壓力、流量、位置、溫度、速度、加速度等感測器應實現標准化。計算機介面也應實現統一和兼容。
(2)發展和計算機直接介面的功耗為5mA以下電磁閥,以及用於脈寬調制系統的高頻電磁閥(小於3mS)等。
(3)液壓系統的流量、壓力、溫度、油的污染等數值將實現自動測量和診斷,由於計算機的價格降低,監控系統,包括集中監控和自動調節系統將得到發展。
(4)計算機模擬標准化,特別對高精度、「高級」系統更有此要求。
(5)由電子直接控制元件將得到廣泛採用,如電子直接控制液壓泵,採用通用化控制機構也是今後需要探討的問題,液壓產品機電一體化現狀及發展。
液壓行業:
----液壓元件將向高性能、高質量、高可靠性、系統成套方向發展;向低能耗、低雜訊、振動、無泄漏以及污染控制、應用水基介質等適應環保要求方向發展;開發高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智能化、機電一體化以及輕小型微型液壓元件;積極採用新工藝、新材料和電子、感測等高新技術。
----液力偶合器向高速大功率和集成化的液力傳動裝置發展,開發水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和向汽車應用領域發展,開發液力減速器,提高產品可靠性和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液力變矩器要開發大功率的產品,提高零部件的製造工藝技術,提高可靠性,推廣計算機輔助技術,開發液力變矩器與動力換檔變速箱配套使用技術;液粘調速離合器應提高產品質量,形成批量,向大功率和高轉速方向發展。
氣動行業:
----產品向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組合集成化方向發展,執行元件向種類多、結構緊湊、定位精度高方向發展;氣動元件與電子技術相結合,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元件性能向高速、高頻、高響應、高壽命、耐高溫、耐高壓方向發展,普遍採用無油潤滑,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
(1)採用的液壓元件高壓化,連續工作壓力達到40Mpa,瞬間最高壓力達到48Mpa;
(2)調節和控制方式多樣化;
(3)進一步改善調節性能,提高動力傳動系統的效率;
(4)發展與機械、液力、電力傳動組合的復合式調節傳動裝置;
(5)發展具有節能、儲能功能的高效系統;
(6)進一步降低雜訊;
(7)應用液壓螺紋插裝閥技術,緊湊結構、減少漏油。液壓與氣動技術發展趨勢
----社會需求永遠是推動技術發展的動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適應環保需求,機電一體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壓氣動技術繼續努力的永恆目標,也是液壓氣動產品參與市場競爭是否取勝的關鍵。
----由於液壓技術廣泛應用了高技術成果,如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磨擦磨損技術、可靠性技術及新工藝和新材料,使傳統技術有了新的發展,也使液壓系統和元件的質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盡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液壓技術不可能有驚人的技術突破,應當主要靠現有技術的改進和擴展,不斷擴大其應用領域以滿足未來的要求。綜合國內外專家的意見,其主要的發展趨勢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減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壓技術在將機械能轉換成壓力能及反轉換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損耗,主要反映在系統的容積損失和機械損失上。如果全部壓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則將使能量轉換過程的效率得到顯著提高。為減少壓力能的損失,必須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①減少元件和系統的內部壓力損失,以減少功率損失。主要表現在改進元件內部流道的壓力損失,採用集成化迴路和鑄造流道,可減少管道損失,同時還可減少漏油損失。
②減少或消除系統的節流損失,盡量減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採用節流系統來調節流量和壓力。
③採用靜壓技術,新型密封材料,減少磨擦損失。
④發展小型化、輕量化、復合化、廣泛發展3通徑、4通徑電磁閥以及低功率電磁閥。
⑤改善液壓系統性能,採用負荷感測系統,二次調節系統和採用蓄能器迴路。
⑥為及時維護液壓系統,防止污染對系統壽命和可靠性造成影響,必須發展新的污染檢測方法,對污染進行在線測量,要及時調整,不允許滯後,以免由於處理不及時而造成損失。
2.主動維護
----液壓系統維護已從過去簡單的故障拆修,發展到故障預測,即發現故障苗頭時,預先進行維修,清除故障隱患,避免設備惡性事故的發展。
----要實現主動維護技術必須要加強液壓系統故障診斷方法的研究,當前,憑有經驗的維修技術人員的感宮和經驗,通過看、聽、觸、測等判斷找故障已不適於現代工業向大型化、連續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必須使液壓系統故障診斷現代化,加強專家系統的研究,要總結專家的知識,建立完整的、具有學習功能的專家知識庫,並利用計算機根據輸入的現象和知識庫中知識,用推理機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維修方案和預防措施。要進一步引發液壓系統故障診斷專家系統通用工具軟體,對於不同的液壓系統只需修改和增減少量的規則。
----另外,還應開發液壓系統自補償系統,包括自調整、自潤滑、自校正,在故障發生之前,進市補償,這是液壓行業努力的方向。
3.機電一體化
----電子技術和液壓傳動技術相結合,使傳統的液壓傳協與控制技術增加了活力,擴大了應用領域。實現機電一體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實現液壓系統柔性化、智能化,改變液壓系統效率低,漏油、維修性差等缺點,充分發揮液壓傳動出力大、貫性小、響應快等優點,其主要發展動向如下:
(1)電液伺服比例技術的應用將不斷擴大。液壓系統將由過去的電氣液壓on-oE系統和開環比例控制系統轉向閉環比例伺服系統,為適應上述發展,壓力、流量、位置、溫度、速度、加速度等感測器應實現標准化。計算機介面也應實現統一和兼容。
(2)發展和計算機直接介面的功耗為5mA以下電磁閥,以及用於脈寬調制系統的高頻電磁閥(小於3mS)等。
(3)液壓系統的流量、壓力、溫度、油的污染等數值將實現自動測量和診斷,由於計算機的價格降低,監控系統,包括集中監控和自動調節系統將得到發展。
(4)計算機模擬標准化,特別對高精度、「高級」系統更有此要求。
(5)由電子直接控制元件將得到廣泛採用,如電子直接控制液壓泵,採用通用化控制機構也是今後需要探討的問題,液壓產品機電一體化現狀及發展。
液壓行業:
----液壓元件將向高性能、高質量、高可靠性、系統成套方向發展;向低能耗、低雜訊、振動、無泄漏以及污染控制、應用水基介質等適應環保要求方向發展;開發高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智能化、機電一體化以及輕小型微型液壓元件;積極採用新工藝、新材料和電子、感測等高新技術。
----液力偶合器向高速大功率和集成化的液力傳動裝置發展,開發水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和向汽車應用領域發展,開發液力減速器,提高產品可靠性和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液力變矩器要開發大功率的產品,提高零部件的製造工藝技術,提高可靠性,推廣計算機輔助技術,開發液力變矩器與動力換檔變速箱配套使用技術;液粘調速離合器應提高產品質量,形成批量,向大功率和高轉速方向發展。
氣動行業:
----產品向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組合集成化方向發展,執行元件向種類多、結構緊湊、定位精度高方向發展;氣動元件與電子技術相結合,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元件性能向高速、高頻、高響應、高壽命、耐高溫、耐高壓方向發展,普遍採用無油潤滑,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
(1)採用的液壓元件高壓化,連續工作壓力達到40Mpa,瞬間最高壓力達到48Mpa;
(2)調節和控制方式多樣化;
(3)進一步改善調節性能,提高動力傳動系統的效率;
(4)發展與機械、液力、電力傳動組合的復合式調節傳動裝置;
(5)發展具有節能、儲能功能的高效系統;
(6)進一步降低雜訊;
(7)應用液壓螺紋插裝閥技術,緊湊結構、減少漏油。
J. 商品規范申報與進出口稅則的規范申報、HSCODE、進出口稅則查詢知識庫
為規范進出口企業申報行為,提高通關數據質量,加快通關速度,促進貿易便利化。特通過集成海關最新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指引目錄庫與hscode稅則系統庫,開發了hscode編碼、稅則與規范指引查詢知識庫系統,以方便各進出口和貿易相關人員即時查詢與引用hscode編碼、了解商品稅則、商品進出口稅率等申報項。從而提高進出口效率,降低進出口風險,減少進出口申報出錯率。數據來源為海關網、電子口岸、海關最近發行的資料,並根據海關信息及時更新。為方便企業內部系統集成規范申報庫與稅則系統庫的需要,可以以適當方式提供! 很多朋友在需要別人查詢商品編碼(HS CODE)的時候,往往有個很大的誤區,只提供個名稱,然後就要求別人查詢編碼,要知道,這樣別人就算想幫你都幫不上!下面把自己這些年來關於商品編碼查詢的一點心得體會和大家分享,以後大家可以按照這樣的情況來提供自己的資料,這樣別人幫你查編碼自然事半功倍了 。
商品編碼歸類要求:
1、完整歸類:一個成品貨物在歸類時,首先按照其完整名稱歸類,(我們專業報關和海關稱這種歸類叫具體列明歸類,就是說,你的成品名稱正好和商品編碼書的某個商品編碼(HS CODE)完全一致或者基本一樣,例如:凍牛舌就有專門的編碼02062100,凍牛肝是02062200) 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因為作為一個工具類編碼書,不可能囊括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名稱,而且,同樣的貨物各自的叫法還不盡相同,所以很多人只給個貨物名稱叫別人去查編碼,無異於叫別人去大海里撈針!各位千萬記得啊,提供名稱的時候,把它的用途、使用方法、成分、材料等等越多資料越好!
2、用途歸類:如果某個貨物的名稱並沒有明確對應的編碼時,立刻考慮它的用途和功能,按照這個用途去找對應的歸類,例如:格力分體2匹空調,屬於機器類的,就到84章去找,然後到8415空氣調節器裡面找,然後找到84151021.00(製冷量≤4千大卡/時分體式空調) 這樣的情況佔了進出口貨物的很大一個比例,一般很少能找到第一種情況所說的具體對應的編碼,
3、混合歸類:(又叫成分歸類)如果某個成品裡面有幾種成分組成,而且沒有一個對應的編碼正好和這個成品名稱對應,要按照構成這個成品基本特徵的材料或部件歸類。例如:鐵制曬衣架,沒有具體對應的編碼,從用途上也找不到這種具體的用途,只有從材料上入手,鋼鐵製品73章,其他鋼鐵製品7326,用73262090.00(非工業用鋼鐵絲製品)或者73269090.00(其他非工業用鋼鐵製品)都可以。(這樣的情況也佔了進出口貨物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各位在提供信息的時候,盡量連材料、成分也提供清楚,電器類產品說明電壓、功率,汽車類產品說明是什麼汽車用的,汽車排量等情況)
4、靠後歸類:當第3種情況出現根據材料分,有2個或者幾個編碼都合適的時候,優先選擇編碼靠後的。就好象我上面舉的鐵衣架的例子一樣,應該選擇73269090.00
5、模糊歸類:(又叫最接近歸類法)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大量的新型產品不斷出現,經常有無從下手的感覺,只好先根據用途找最接近的,再按照材料找最接近的。遇到這種問題無論是進出口商或者報關公司甚至海關都無法敢說自己是完全正確,最好有豐富報關經驗的專業報關公司利用其豐富的報關知識和良好的社會關系,報關起來才能省事。
而關於歸類還經常出現很多糾紛和麻煩,而很多造成這種情況的實際上是由於進出口公司業務員或者報關公司報關員甚至海關關員各自對於商品歸類的理解不一樣,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糾紛。舉個很簡單了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某種產品叫做客人自己稱「咖啡壺」,是個玻璃制的帶有刻度的1000CC玻璃杯,外麵包裹著6條不銹鋼制的鋼條,起固定作用,鋼條上連著一個塑料的把手,把水裝進玻璃杯里燒開沖咖啡用或者連咖啡帶水一起燒。(沒錯,就是幾乎每個商場都能看見的非常普通的咖啡壺,而我描述的這么清楚就是在告訴大家要想別人幫忙查詢編碼的時候應該如何提供信息)。首先按照具體列明原則歸類,找不到完全一致的編碼,然後按照用途也無法找到具體列明的歸類,最後按照成分,在玻璃製品里發現有個70139900.00(其他玻璃制餐桌、廚房用玻璃器皿(不包括杯子、玻璃陶瓷製的除外),這個歸類既符合成分歸類法,又符合用途歸類法,於是報關,沒想到被做單的海關關員退單,理由是:玻璃外面還有不銹鋼條,而不銹鋼條的價值高於玻璃,應該歸入餐桌、廚房等家用不銹鋼器具73239300.00,還要做商檢 。 集成的海關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目錄庫可以即時的查詢相關信息。數據來源為海關網、電子口岸、海關最近發行的資料,並根據海關信息及時更新。為方便企業內部系統集成規范申報庫與稅則系統庫的需要,可以以適當方式提供!
為方便查詢分析,知識庫提供多維的組合式查詢。並可依據引用需要顯示並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