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五行創造者

五行創造者

發布時間: 2021-01-06 19:32:15

① 那些宗教能說明神是宇宙的創造者,神的創造者是誰

師兄善問,這實在是個好問題,也是個非常深的問題。以我們三維世界的生物,我們的意識、思維、語言、文字,就只能描述三維、四維空間的事情,所以我們腦裡面的結構和容量,並不足以完全理解這個問題(宇宙的本質是超越三維的問題),所以只能說個大概。

關於佛:

佛是究竟圓滿的覺悟者,智者。(人可以通過修行,從三維生物恢復到佛的狀態。)

《華嚴經》雲「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你自己也是佛,不過釋迦牟尼佛是覺悟的佛,你是糊塗的佛而已。什麼時候你從糊塗變明白、覺悟了,你也就是覺悟明白的佛了。

怎麼使自己從糊塗變明白?修行~ 按佛陀的教誨,修正自己的思想、語言、行為。

佛是過來人,把經驗教給我們,做不做就看自己了,佛只能教,不能代我們做,不然我們早成佛了。

一切萬物都是怎麼來的呢?

您這個問題,和富樓那尊者問釋迦牟尼佛的問題一樣,詳情可見《楞嚴經》卷四。

簡單講,就是一念不覺,而生無名。

量子物理研究出,世界其實是由concept(概念)information(信息)idea(想法)組成的。

傳統機械物理,受制於當時的科研條件,得出了的結論是相對狹隘的,現代量子物理已經突破了這個狹隘的世界觀,研究出,分子、原子、電子,再分到誇克,繼續分下去,最後的基本粒子,其實是不存在的,所謂基本粒子,就是波動,也就是「一念不覺」,本來世界是清凈的,平等的,沒有波動,「一念不覺」,就產生波動,產生波動,就是「而生無名」,波動形成種種基本粒子,構成世界。

這方面可以參考量子物理電影《我們懂個X》:

上: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zFsQRylqJU/
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jhrfUAQ2qg/

當然這不是個簡單的問題,續集描述得更詳細。

《我們懂個X》續集 2006 上: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t6RkOq6giE/
《我們懂個X》續集 2006 中: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1Clap3CVOg/
《我們懂個X》續集 2006 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YUirvL6X6Y/

我們可以試著盡量去了解,一如《我們懂個X》續集裡面,最後一段,說二維生物去嘗試了解三維世界一樣,但一日我們沒有真正突破三維,都只是理解個大概,到某一天,我們真正突破三維了,就真正明白了。

人,不可能在沒突破三維之前,去真正認識三維之外的事情,但,現在了解個大概就足夠了,只要方向正確,我們是可以在有生之年突破三維的。到時就真正明白了。

② 風雲中的十大奇功

移天神訣,滅世魔身,摩柯無量,劍二十三,聖心訣,五雷化極手,七無絕境,魔刀,玄武真功,萬劍歸宗。

③ 跪求武林絕技的名稱,武俠小說里的。比如九陰真經、葵花寶典, 越多愈好啊

《天龍八部》是我認為金庸部小說中最具有感染力、最有氣魄的一部長篇巨制。我想先從武學篇方面來談談自己對它的感受,用以拋磚引玉。
不妨將金庸15部小說中,按照朝代排序,大致可以分為如下的順序:

《越女劍》:春秋戰國時期

《天龍八部》:宋遼對峙時期

《射鵰英雄傳》:宋金對峙時期

《神鵰俠侶》:宋、蒙古對峙時期

《倚天屠龍記》:元末明初時期

《笑傲江湖》:明朝中葉

《俠客行》:明朝,(因為有武當派,且書中無民族矛盾,書上插圖中的男人沒蓄辮子)

《碧血劍》:明末清初時期

《鹿鼎記》:清初康熙時期

《書劍恩仇錄》:清初乾隆時期

《飛狐外傳》:清初乾隆時期

《雪山飛狐》:清初乾隆時期

《鴛鴦刀》:清朝,書上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連城訣》:清朝,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而且從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

《白馬嘯西風》:清朝,原因和前面的一樣,書上插圖中的男人有辮子

按照以上的排序,不難發現,年代越往前,書中的功夫越高,像《越女劍》中的小青,劍挑三千越甲,左手劍端的是厲害無比,她本人的武功也到了收發自如、爐火純青的地步。最後結局中刺殺西施,猛然被回眸的西施的美色鎮住,收劍魚躍門窗而出,但凌厲劍氣也傷到了西施的胸口,自此「西子捧心」是時間最美麗的畫面,由於時間間隔相當久遠,在此我就不將她作為討論范圍。

到了宋朝,人的武學修為大為進步,《天龍八部》中的種種武功,如丐幫的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天山折梅手、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慕容家的斗轉星移、參合指、少林寺的七十二絕技、易筋經等等諸如此類,都是武學中的精品,從這一方面來說,《天龍八部》中的武功是金庸所有描寫的武功中最厲害的。現在我將按照以上年代的排序用反證法來證明:

1. 《越女劍》由於時間間隔久遠,在一開始就已經將其列入排除的范圍,但小青的功夫即便很厲害,可以劍挑三千越甲,蕭峰、段譽之流也未嘗沒有這個本事,相信讀者的眼光是雪亮的。

2. 《射鵰英雄傳》中,武功最高者當然是黃裳或王重陽,其餘厲害的還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在加上郭靖裘千尺全真七子等人。黃裳是《九陰真經》的創造者,其武功可謂出神入化,他的功夫從道家的書本出領悟而來,在天龍八部中,可和逍遙派鼻祖無涯子、少林寺掃地僧有一拼,姑且不論這幾人的高低,且看王重陽。王重陽是全真教創始人,自創先天神功、全真劍法等絕世武功,是天下第一。但是他練功夫還倚仗童子之身,並且當年華山論劍之時,洪七公大有奪魁之勢:(想那降龍十八掌,乃洪七公畢生絕學:一半得自師長,一半自行參悟出來,第一次華山論武之際,洪七公若是已會這套掌法,大可得到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其威力可知(這段文字是的讀者可以查看三聯書店版《射鵰英雄傳》484頁)。

照這樣來看,王重陽的功夫並不比其餘四絕高出多少,其餘四絕,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雖然厲害,畢竟有幾掌還是自行參悟的,而郭靖的又是洪七公教的,又少了幾分,當然比不上喬峰的全面精絕;黃葯師五行八卦、琴棋書畫、星相醫卜,無所不精,無所不通,畢竟在武學方面也只能和洪七公歐陽鋒等人伯仲之間,當然比不過喬峰虛竹等人;南帝一燈大師一陽指頗為厲害,但《射鵰》一書中反復強調,一陽指非常之耗內力,以至於洪七公受歐陽鋒暗算,奄奄一息之時,也不願做那種「損人不利己」的勾當,意指不願意耗費一燈大師的內力救自己,畢竟很耗真元,《天龍八部》中,段正淳到處留情,可謂夜夜笙歌,用起一陽指來是瀟灑自如,絲毫沒有大耗真元的跡象,這比一燈大師的修為又高多了;歐陽鋒的蛤蟆功剛猛無比,但這種剛猛的套路最猛也不過和降龍十八掌伯仲之間,或許還比不過,更為要命的是,蛤蟆功的剋星就是類似於像一陽指的指力功夫,先天神功是,一陽指是,更不用說是六脈神劍或參合指了;此外,裘千尺的鐵掌連剛出道的郭靖都拍不死,怎麼和人家玄慈方丈的大力金剛掌或袈裟伏魔功比;全真七子劍法在好,只怕連劍神卓不凡的劍屁影子也聞不著,就更不用說江南七怪、梅超風、劉英之流了。

3. 《神鵰俠侶》中功夫有很多種,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和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不相上下,自然和都走剛猛一路的降龍十八掌一般厲害,像楊過金輪法王剛開始功夫之強,令人發指,卻仍需藉助利劍或五輪等兵器,和喬峰段譽虛竹相比,這幾人不用兵器,五甚倚仗,段譽甚至是以無形劍氣代替利劍,更勝一籌。小龍女輕工固然漂亮,比不上裘千尺的水上漂,更別說凌波微步等精妙步法,黃蓉、李莫愁之流武功無甚原創之處,不足為奇,而且縱觀《射鵰》或《神鵰》,高手數量極為有限,不似《天龍八部》中高手,隨手一撈,像段延慶、慕容復、蕭遠山、慕容博、玄慈、玄苦、鳩摩智等,都可和其他人比肩。《神鵰》中修習內功往往還要藉助寒玉床這種難得一見的寶物,可見當時的人在修習武功時比之《天龍八部》中的人要有優勢一些,《天》中游坦之練易筋經,絲毫不費力,完全自學,鳩摩智藉助小無相功,可以強練少林七十二絕技和易筋經,更是神奇。

4.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身負幾種神功,可謂難得一見的人才。他的乾坤大挪移,在《天龍八部》中,慕容家的斗轉星移,比這不知高明了多少倍,《九陽真經》,再厲害頂多和《易筋經》伯仲,太極初傳柔克剛,在周伯通時代他就已經領悟到了,空名拳可以說的上 是它的前身,至於太極劍,以慢打快,以柔克剛,六脈神劍無形劍氣,令人防不勝防,不可比擬。張三豐的功夫在高,和王重陽一比,差不多,內力在深厚,也最多超過他的師傅覺遠大師,和無涯子一比,又降低了一個級別。所謂的西域少林高手阿大,阿二和阿三,再厲害絕不會比鳩摩智強。

5.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劍術超群,獨孤九劍所向披靡,然而獨孤九劍本身就沒有要求要有內力輔助,只求以靜制動,找出破綻,後發制人,所有令狐沖在沒有一絲內力的情況之一使用劍法爐火純青。再者,在江南梅莊裡,老大黃鍾公欲用瑤琴之音引其內力,以達到取勝的目的,如果令狐沖可以運功的話,必輸無疑,他自己也承認了 。但是他本人要是離開了劍,如同廢人一個,一般的武林高手都可以對付得了他,小說中《迫娶》一章正說明了這一點,東方不敗武功有多高,誰有說不清,倒是個人物,但是他的《葵花寶典》練得再好,也只是前人留下的一小部分,由此可見,在年代越久遠,功夫越神的論點還是站得住腳的。至於向問天、任我行、方正、沖虛等,不會比《天龍八部》中的決定高手強到哪裡。況且,裡面的「吸星大法」人人聞之變色,十分恐怖,只不過是北冥神功的一小部分,任我行令狐沖的修為甚至還沒達到丁春秋的程度,只能化去別人的功力,距離納為己用還存在不小的困難。

6. 《俠客行》中的功夫稀鬆平常,完全沒有武學上那種應有的淵停若峙的氣勢,龍木二島主的功夫厲害,石破天的功夫也還不賴,但一看起來總覺得和高手相差甚遠。和逍遙派的功夫相比,蝌蚪文上功夫在厲害,總不過如此。

7. 《碧血劍》、《鹿鼎記》中的功夫算是到了武學的盡頭。那時候西方已經是冷兵器時代了,雖然西方在劍術等方面不如咱中國,但是他們的火葯很厲害,鐵羅漢中了一槍還疼的哇哇大叫,馬上喪失戰鬥力,功夫最高袁承志也需藉助桌椅板凳躲避子彈,《天龍八部》中的六脈神劍、參合指、無相劫指等,可以以無形劍氣傷人,速度和火葯相比,各有千秋,袁承志的功夫遠不如郭靖楊過令狐沖等人了,他劍法不如令狐沖,內力不及郭靖,智謀不及楊過。

在《鹿鼎記》中,內力、功夫數一數二的神拳無敵歸心樹一家在皇宮被眾清兵殺死,就意味著使用功夫或是內力行走江湖的成功率不像先前了,所以韋小寶不會任何功夫,卻比任何人都吃得開。所以小說背景中體現在清朝中,功夫都不重要了,故沒有任何競爭力和《天龍八部》中的功夫比肩。

綜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修煉功夫的難易程度年代越往前,越容易修煉。

時間距我們越遠,小說中的武功似乎越高,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遠古年代神乎其技的武功逐步在遺失、在失傳,頗有魯迅小說中九斤老太之論「一代不如一代」。

年代越往前,習武的門戶思想觀念越開放。

功夫越高的人,越不用藉助兵器等物勝出對手。

內力、劍法、輕功、拳腳等功夫可以用一條拋物線表示,在北宋時期達到最頂峰,南宋後出現下降的趨勢,在元末明初達到一次中興,到其成就遠不如北宋時期的輝煌,直至清朝達到拋物線的最低點。

《天龍八部》里的功夫所向披靡,無人出其右,不虧為金庸小說中武學最猛、最屌、最強的一部小說。

④ 五行屬金的字有哪些 好名

一、五行屬抄金最吉利的字:襲

【瑞】該字五行屬金,在古代作為憑信的玉器,現在多代表著吉祥和好兆頭,又有幸福安康的意思,不僅適合五行缺金的孩子起名,也適合想要寓意吉祥的孩子起名。瑞字發音為第四聲,三字名用於第二字、第三字均可。

【羲】此字五行為金,本義是指氣,帶有該字的名人是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伏羲,作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是有大智的思考者和發明創造者,而孩子名字里帶有羲字,表示孩子會像伏羲一樣,擁有強大的能量和身體,成為頂天立地、大智大勇的人。

二、五行屬金最簡單的字:

【仟】該字指古代軍制,千人之長;也是「千」的大寫;也用於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用該字起名,可以表現孩子的生命力頑強,也寓指孩子繁榮昌盛。仟字的姓名學筆畫為5畫,五行屬金,結構簡單,又帶有好的寓意,是五行缺金的孩子起名首選。

⑤ 我想知道中國古代神話是怎麼發展的

就我看來,中國神話分成上古,道教,佛教三大體系。
彼此又相互勾連。
道教和佛教出現的時候大致相同。但是佛教進入中國略晚,進入後又與道教彼此影像,所以穿插混雜。

看你問題,你也對此有感覺。比如道教的西王母在上古神話山海經裡面是一個六尾狐妖。再比如佛教的觀音菩薩偏偏又是道教的五方五老裡面那位南方南極觀音菩薩。

就是同一位神,在不同的民族也有著不同的說法......所以樓主你如果想拜扯清楚中國神話會很累很累。
我舉個例子,就說盤古。普遍的說法是盤古開天地,分混沌,養萬物,眼化日月,身化丘陵。可是呢,雲南的傳說是盤古盤生兩兄弟宰了惡龍,然後重造了天地;江西的盤古有兄妹兩個,盤古版本倒是差不多,可是那個傳說裡面盤古的妹妹捏土造人。

上面有人說道教由陶弘景推廣,這一說至少把道教推遲了四百年。
道佛兩教都是在漢代開始流行。
道教發源於張道陵,當時也稱五斗米教。這個人的孫子很有名,張魯....看過三國的都知道怎麼回事。

另外四御中沒有玉帝。
是紫薇,長生,天皇,後土四位。
西遊記里不就有寫悟空: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那四帝便是四御。猴子見了玉帝不過是個肥喏而已。

關於佛教。
你也知道過去佛是燃燈古佛,現世佛是釋迦摩尼也就是如來佛祖。
未來佛就是你後面問到的彌勒佛。此為三世佛。
佛性外化三種模式,法身,報身,應身。
毗盧遮那佛也就是你說的大日如來就是法身佛。代表佛性。當然這只是某些宗派的說法。法相宗就叫做受用身,變化身,自性身。不動如來沒聽說過....你不是把什麼經文的名字搬來了吧。
阿彌陀佛是西方凈土的至尊。
如來在須彌山,阿彌陀佛在西方凈土,葯師佛在東方琉璃世界這是三大佛祖。
阿彌陀佛曾發下宏願,凡信他的,他接引到凈土,脫出六道。所以凈土宗大為盛行。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上鏡率遠比南無我佛要高得多。

藏傳佛教是佛教結合了西藏的民俗形成的,也叫喇嘛教,這也是個復雜的體系包含了完整的大乘小乘佛教。

包含神話的典籍非常多,而且就這些典籍也有變化。比較完整的是山海經。

後面的淮南子,楚辭,尚書,天問,莊子都有各種各樣的神話。雖然都不成體系。

《封神榜》的體系倒是相當完整。

明朝朱棣寫過《妙法蓮華經》的序言,這個妙人修了武當金典,偏偏是個篤實的佛教徒,似乎在他之後佛道隱隱有道佛一體的架勢。《東游》《西遊》包括寫著「菩提樹結著長生果」的《紅樓》似乎都兼涉佛道。

不要嘗試串成體系了。散碎的看看也就是了。
《山海》《淮南子》《封神榜》這三本差不多了。

⑥ 神字五行屬什麼

神的五行:


[拼音] [shén]
[釋義] 1.迷信的人稱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後的精靈:~仙回。~怪。~主。答~社。~農。~甫。~權。鬼使~差。 2.不可思議的,特別希奇的:~秘。~奇。~異。~話。~機妙算。 3.不平凡的,特別高超的:~勇。~醫。~通。~聖。~速。 4.心思,心力,注意力:勞~。凝~。~魂顛倒。 5.表情:~色。~采。~姿。~志。 6.精神:~清氣爽。

⑦ 「天生五才,民並用之」是什麼意思出處

鄭玄的《尚書五行傳注》,意思見下面一段註解。
鄭玄不僅是一位經學家與古籍整理學家一他同時也是一位思想家,至少在漢代
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
先說鄭玄的哲學思想。
由於歷史的時代的局限,鄭玄存在著神學迷信思想,認為有人格化的天神存在,
它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最高主宰。如其《尚書五行傳注》說:
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其政道則神怒,神怒則材失性,不為民用。其它變異皆
屬珍,珍亦神怒,凡神怒者,日月五星即見適於天矣。
一事失,則逆人之心,人心道則怨,木、金、水、火、土氣為之傷,傷則沖勝
來乘珍之,於是神怒、人怨將為禍亂。故五行先見變異以譴告人……
這種天人感應的譴告說,不外乎宣揚君權神授,神化君主。他還進一步認為,
如果君主的行為符合天神的意志,就會由上天降下種種嘉瑞、符瑞以示隆興;反之,
若君主過天,上天則會降下種種災異以示警告。由此進一步推論,則人的生死、貴
賤、貧富、禍福都是由天命決定的,所以應該恭順天命,服從封建統治。另一方面,
他還神化陰陽、五行,用陰陽氣的盛衰解說事物的變化,以君子屬陽,小人屬陰,
社會之所以亂,乃是陰氣過盛即小人當道的結果。所有這些,都是成體系的,並非
偶然的提及。當然,這些思想並未超出漢代「天人合一」唯心論思想的范疇,很少
有鄭玄個人的發明。但他遍注群經,將這些思想融於對經文的解釋之中,而且其中
又進行了一些系統化的工作,這就將唯心主義神學哲學進一步發揚光大了。總的看,
鄭玄的哲學思想並不是進步的,但也未嘗不具有積極意義,因為它另一方面也強調
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和對自己命運的信心,只要按照天意——實際是某種客觀規律—
—辦事,就有可能招致好的結果。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今天來說,它當然早就喪失
了任何積極意義,只有歷史價值和認識價值了。

⑧ 如何破解五行相生相剋

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金
五行相剋:金-》木-》土-》水-》火-》金

破解十二生肖相剋?不是太明白...感覺應該是婚姻問題吧...不要太相信這些了...

一般人短期相處,都會有種種不可調合的矛盾、沖突,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會如此。婚姻是終生的大事,如有不可調合的矛盾,更為父母及親人關切。舊時的婚姻又是據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各種不合更為多見,人們對婚姻的合順與否,便謀求一種預知的辦法。在古人迷信"天命"的認識下,陰陽、術士等迷信職業者便大鑽空子,謊說是夫婦雙方結婚或出生的日期不合,註定了婚姻的不合。這種方法操作簡單,雖毫無道理,卻盛行幾千年,至今還有不少的人相信。
大約從漢代時就有這種迷信,即"六合"的說法。傳為漢代的古詩《焦仲卿妻》中,母親為被趕回娘家的女兒另找好丈夫,夫家"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這"六合"即選定吉日成婚。所謂吉,是日期的干支用字陰陽相合,共有六種:子與丑、亥與寅、戌與卯、酉與辰、申與巳、午與未。

但是,十個天干用字本身就屬陽,十二個地支用字本身就屬陰。因此,任何日子的干支用字本身就具備了陰與陽(即地支與天干)的相合,本無所謂不合,無所謂選擇相合。把地支字分成陰陽的話,子、寅、辰、午、申、戌都屬陽,丑、卯、巳、未、酉、亥都屬陰。便應該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相合。但這是許多人知道的,迷信偏不這么說。為求騙人而神秘,迷信創造者把正常的子、丑、寅、卯等順序,改變成把子、丑放在中間,說子與丑相鄰為合,亥與寅等五種左右位置對稱也是相合,就是所謂的六合。情況如下圖: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很顯然,這純是一種人為的組合搭配。地支用字內部並無陰或陽的區別,一個日子也僅有一個地支字,並沒有"陽"的一層。可見所謂六合是陰陽相合,是沒有道理的,也是與陰陽學說矛盾的。
"六合"說法,漢代已有,指好日子,直到《南齊書·禮志上》才給出一個解釋:"五行說十二辰為六合 。寅與亥合,建寅月東耕,取月建與日辰合也。"所謂"月建",簡單說就是某月與十二支的某個字相配,而"日辰"也就是某日用十二支的某個字相配。也是沒有"陽"的一層。實際上,所謂"月建"與"日辰"相配,只是指"月"與"日"合成"明"字,由此而附會成這個日子光明不暗。光明與吉祥相承應,從而說這是良辰吉日。
原來,這就是所謂"六合"吉日的道理與秘密,怪不得從來也沒有人敢於打開窗子說亮話,把理由講出來,也沒有人來研究揭露。於是,千多年來,術士、陰陽之類用此騙人,而迷信者反而出錢來請他們欺騙自己。
迷信騙人的手段又是以凶多吉少來嚇人,吉日只有六種,而凶日卻有"六沖"、"六害"、"三刑"類型的許多種,解說與圖解如下文。
十二地支、十二屬相,都是首尾相接,周而復始的循環。迷信設計者便把它們排成一個圓形,取任何一個地支字,通過圓心與對面的地支字相連,這六組關系就是所謂的 "六沖"凶日。換一個辦法,不經圓心,從子與對面的對應的未(羊)相連,如此類推,把其他十個字組成對應關系,便就是所謂的"六害"凶日。
"三刑"指另外三個互相刑殺克妨的日子組合:子與卯、戌與丑、寅與巳。它們是怎麼來的,不容易看出,因為迷信設計者使用了更隱蔽的手段。先說子與卯這一組,是再換一種方法:在圓周圖上從子始,隔丑、寅,而與卯聯線;再同樣把卯與午、午與酉、酉與子聯線。實際是四組關系,有意舍棄另外三組。隱蔽整體,只露一個邊角,自然難知真相。同樣,從戌到丑、從丑到辰、從辰到未、從未到酉、從酉到丑,又是四組,而只說戌與丑。同樣,從寅、巳、申、戌,又是四組,而只說寅與戌。
迷信說法也會標新立異,所以六沖、六害、三刑等也有其他的大同小異說法,用不著一一來說。
那些祥合與不合,就是如此從紙上"冥思苦想"而來的。
唐代時出現了"八字"的說法,是用人的出生年、月、日、時的四種干支共八個字來作各種算命。但真正的推算起來又太麻煩,而且必然出現此項合而彼項不相合的情況,難於取捨。便實際上僅是從"年"這一項來決定,又只是從其中的地支用字來推斷。由於地支字本只是表示順序關系,也就可以指代一定的年份和屬相,於是把擇吉選日的"六合"、"六沖"、"六害"、"三刑"的地支又套換成對應的十二屬相,並且專用於判斷婚姻的合與克。由於"五行相剋"說法被人相信,迷信又說"六合"等是從"五行相剋"來推算的。這又是騙人。我們且看地支、屬相、五行,三者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表。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屬相 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
五行 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如此對應的話,就成為:
六合:子與丑(鼠與牛)、亥與寅(豬與虎)、戌與卯(狗與兔)、酉與辰(雞與龍)、申與巳(猴與蛇)、午與未(馬與羊)。
六沖:子與午(鼠與馬)、丑與未(牛與羊)、寅與申(虎與猴)、卯與酉(兔與雞)、辰與戌(龍與狗)、巳與亥(蛇與豬)。
六害:子與未(鼠與羊)、丑與午(牛與馬)、寅與巳(虎與蛇)、卯與辰(兔與龍)、亥與申(豬與猴)、戌與酉(狗與雞)。
這些說法實際是強詞奪理,是詭辯,是騙人。因為:
水可以沖掉土,土也可以擋住土,這就是所謂水與土相沖。金屬刀具切削木頭,火融化金屬,,土可以壓滅火,都是相沖的。但六合卻說子與丑(鼠與牛)、酉與辰(雞與龍)、申與巳(猴與蛇)、午與未(馬與羊)相合。有三種就與五行理論矛盾。
辰與戌、丑與未都是土,是相同的,因此所謂龍與狗、牛與羊相沖,完全沒有一點道理。
這些說法又掩蓋五行相生的一方面。如木頭可以生火,卻說寅與巳(虎與蛇)相害;土中生長樹木,卻說卯與辰(兔與龍)相害;金屬礦都存在土石山中,卻說戌與酉(狗與雞)相害。
金屬刀具切削木頭,但鐵杴、橛頭等也需要木柄。火可以燒掉木頭,是沖;從而說虎與猴相沖。但是太陽、高溫也是火,草木的生長卻離不開陽光,也可以是相合的。兔(木)與龍(土)相害,解釋成:木(植物)破土而長出是克,但土養木豈不又是相適合。
事物間有各種各樣關系,迷信的相剋說法或者只計其一,不計其餘,或者連一點附會的道理都沒有。更何況那些動物本身並沒有什麼矛盾妨礙。貓是老鼠的天敵,狼吃羊,但屬相卻沒有貓、狼,迷信就鑽不了空子。虎吃羊,卻不說屬相相剋。
婚姻的不合是實際存在的,原因是雙方階級出身、社會地位、思想性格、性關系等。包辦婚姻增加了這種矛盾,甚至形成悲劇。古代人們一般不從這些本質方面考慮,簡單地歸於天命。於是迷信職業者巧鑽空子,用屬相不合來嚇人騙人,廣開謀財之道。
如果我們也要騙人,也會仿那些說法另外提出更多的不合。
比如,我們按照六害的形成法,各從虎兔、牛龍、鼠蛇、豬馬、狗羊、雞猴處畫不通過圓心的直線,說這又是一種六害,何嘗不可?這樣類推,從牛虎、鼠牛、鼠豬、豬狗(即相鄰的兩個屬相)作聯線,又各有四組平行的弦。共得六組平行的弦,便共有三十六害了。而其中鼠牛(子丑)、豬虎(寅亥)、狗兔(戌卯)、雞龍(酉辰)、猴蛇(申巳)、羊馬(午未),恰巧又正是所謂"六合"。同樣,按"三刑"的說法(即每隔兩個屬相而作聯線),又可以得出豬虎、虎蛇、蛇猴、豬猴四條(如圖中所示),如此類推,便有四組共十六種相刑。
這種種矛盾充分證明了:無論"合"、"沖"、"刑"、"害",都是人為的編造。
六沖、六害、三刑的迷信,在民間形成了許多順口溜說法,如同諺語而常被引用。六害的羊與鼠一種,就有"羊鼠相配一旦休"或"鼠羊不到頭"。對牛馬害,或說"白馬害青牛",或說"白馬怕青牛"。又如"蛇見猛虎如刀絞"、"青龍見兔淚交流"、"烏豬怕猿猴"、"雞狗不一家"或"雞狗相配斷頭婚",都是六害的口訣說法。又如"黑狗不進羊圈"便是三刑中的所謂狗羊相刑。
古往今來,不知多少本可成為美滿婚姻的男女,被諸如此類的迷信拆散了。現在相信這些說法的人也還不少,特別是老年人。議婚的青年男女遇到這種情況,應當向老人講解相關的道理,破除他們的迷信,也堅定自己的愛情。如果再從自己周圍的已婚男女作些實際調查,必能用事實證明:婚姻的是否合順,與男女雙方的屬相並沒有什麼關系。

⑨ 1986年農歷2月1日的五行命運

此時此刻努力,向前奔跑,會為未來的運勢增加牢不可破的籌碼;專
此時此刻懶惰,不思進取,屬只會為未來的運勢增加遙不可及的籌碼。

沒有誰能夠預測未來,
但是自己卻是未來運勢的創造者和毀滅者。
是創造運勢,還是毀滅運勢?

這取決於你的思想,行動。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