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誰發明的
1. 英文字母誰發明的
現代的英文字母完全借用了26個拉丁字母。所謂「拉丁字母」,就是古回羅馬人所使用文字的字母。答
英語開始成為文字,大約是在公元六世紀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當時負責把當地人口頭語言記錄成文字的,是羅馬天主教的傳教士們。他們面臨的問題是當時的英語(即古英語)共有超過40種不同的音,然而他們手中只有23個羅馬字母(當時還沒有J,U,W),無法一一對應。於是他們實驗了許多不同的方法,如增加字母、在字母上加變音符號、兩個字母連寫等等來對應不同的發音,慢慢形成了古英語的27個字母和一些拼寫規則。
1066年諾曼征服之後,當時許多文書是法國人,他們拋棄了一些他們看不慣的拼寫規則,又從法語中引進了一些新的規則,針對不同情況,又制定了一些新的例外。這使得當時的英文在拼寫形式和用詞上有了巨大的改變。有的字母被廢除,有的被改造。,逐漸演變為現代英語的26個字母。
2. 26個字母是誰發明的它是怎麼由來的
英文有26個字母。但這26個字母的來歷,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原來,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望採納~
3. 26個英文字母是誰發明的
英文字母,即英文(English)所基於的字母,共26個。
英文字母淵回源於拉丁字母,答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
大約公元前13世紀,腓尼基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個字母(無母音)。這是腓尼基人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開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臘字母,後者又發展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國家字母的基礎。在東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亞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萊、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國的維吾爾、蒙古、滿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來
4. 中國漢語拼音字母是誰發明的
漢語拼音方案抄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還有1926年的國語羅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國字。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
1949年,吳玉章給毛澤東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毛澤東把信批復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1949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研究漢語拼音方案。
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為國務院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其間收到各種漢語拼音方案1600多個。大致有這樣幾種形式:
* 漢字筆畫式
* 拉丁字母式
* 斯拉夫字母式
* 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
* 速記式
* 圖案式
* 數字形式
而最後決定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的符號系統,以便於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
5. 英文字母是誰發明的
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 腓尼基是地中海東岸的文明古國,其地理位置大約相當於今天黎巴嫩和敘利亞的沿海一帶。「腓尼基」是希臘人對這一地區的稱謂,意思是「紫色之國」,因該地盛產紫色染料而得名。羅馬人則稱之為「布匿」。 公元前20世紀初,在腓尼基產生一些小的奴隸制城邦,但從未形成統一的國家。在古代,腓尼基以工商業和航海業聞名於世。至公元前10世紀前後,其活動范圍已達今塞普勒斯、西西里島、撒丁島、法國、西班牙和北部非洲,並建立了許多殖民地。公元前8世紀以後,亞述、新巴比倫等國相繼侵入腓尼基。公元前6世紀,腓尼基終於被波斯帝國兼並。 大約公元前13世紀,腓尼基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個字母(無母音)。這是腓尼基人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開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臘字母,後者又發展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國家字母的基礎。在東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亞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萊、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國的維吾爾、蒙古、滿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來。 據考證,腓尼基字母主要是依據古埃及的圖畫文字制定的。在古埃及,「A」是表示「牛頭」的圖畫;「B」是表示「家」或「院子」的圖畫;「C」和「G」是表示「曲尺」的圖畫;「D」是表示「門扇」的圖畫;「E」是表示一個「舉起雙手叫喊的人」的圖畫;「F」、「V」、「Y」是表示「棍棒」或「支棒」的圖畫;「H」是表示「一節麻絲卷」的圖畫;「I」是表示「展開的手」的圖畫;「K」是表示「手掌」的圖畫;「M」是表示「水」的圖畫;「N」是表示「蛇」的圖畫;「O」是表示「眼睛」的圖畫;「P」是表示「嘴巴」的圖畫;「Q」是表示「繩圈」的圖畫;「R」是表示「人頭」的圖畫;「S」和「X」是表示「丘陵地」或「魚」的圖畫;「T」是表示「豎十字型」的圖畫;「Z」是表示「撬」或「箭」的圖畫。公元前2世紀時,拉丁字母已包括了這23個字母。後來,為了雕刻和手寫的方便,並為了使母音的「V」和輔音的「V」相區別,便把原來的「V」的下方改成圓形而定為母音「U」;又把兩個「V」連起來變出了一個做輔音用的「W」,這個「W」的出現已是11世紀的事了。後來人們又把「I」稍稍變化而另創出一個輔音字母「J」。這樣,原來的23個字母再加上「U」、「W」、「J」三個字母,就構成了26個字母的字母表了。中世紀時,拉丁字母基本定型,後世西方文字(當然也包括英文)都是由它演變而來。 原載1993年《歷史大觀園》
6. 第一個字母是誰發明的
第一個字母系統是山西奈半島上的閃族商人發明的,大概在公元前1800年,考古學家認為,這種文字是在埃及象形文字的影響下由平民發明的,目的是為了使之簡化和平民化,從而擺脫官方壟斷,但始終沒有發展成為嚴格的音標文字。
真正的音標文字是地中海東岸的迦南人後裔腓尼基人發明的。腓尼基是古代一個城邦國家,位於敘利亞沿岸,西臨地中海,東倚黎巴嫩山,北接小亞細亞,南連巴勒斯坦,是西亞海陸交通的樞紐地區,航海和商業發達。因當地盛產一種提取自海螺的紫紅色的染料而被古希臘人稱為腓尼基,意即「紫紅之國」。作為一個海上商業國家,腓尼基的商人需要一種有別於繁瑣的楔形文字的簡便的文字系統來記載和交往。在公元前13世紀,在埃及字母的基礎上,腓尼基人創造出由22個輔音字母(一說23個)所組成的字母系統。後來經過希臘人增補母音字母而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希臘字母經過一些改進後,由羅馬人向西傳播,由拜占庭人向東傳播。至今歐洲各國的拼音字母基本上都來源於腓尼基字母。
關於腓尼基字母的發明,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有一個聰明的腓尼墓木匠,名叫卡德穆斯。有一天,當他在別人家裡幹活時,發現有一件工具沒有帶來。他隨手拿起一片木頭,用刀在上面畫了些符號,然後讓一個奴隸送去給他在家中的妻子。卡德穆斯的妻子看了木片,二話沒說就拿起一個工具交給了奴隸。結果當然沒有錯,夫妻倆用他們獨有的方式交流了信息。卡德穆斯在木片上畫出的便是腓尼基第一次出現的字母文字。這件事情很快便流傳開來,人們紛紛來向卡德穆斯求教,卡德穆斯便將這種文字教給了他們,腓尼基字母文字就這樣逐漸傳播開來。
最早使用腓尼基字母的腓尼基城市是烏加里特城,大約建成於公元前4000年,在公元前1400年時為一場地震所摧毀。烏加里特古城被摧毀之前可謂一座名副其實的國際性城市,城裡雲集著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人。考古學家在這里發現了數以千計的用楔形符號寫的字母文字泥版。其中的30個楔形符號已被讀懂,其中還有不少烏加里特的詩篇。學者們還在這里發現了一本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字母文字表的《識字讀本》,後來在腓尼基南北通用的由22個輔音音符所組成的字母,就是從烏加里特的字母演進過來的。
7. 26個字母是誰發明的
26個英抄文字母是不同時代的人共同創造的。
大約公元前1500年左右,在楔形字基礎上將原來的幾十個簡單的象形字字母化形成22個字母。它們逐漸變成發展成了古希臘字母、拉丁字母和期拉夫字母,成為了英語文字的開端,同時也是所有西方文字的開端。到了公元前2世紀,字母已經發展為23個。1630年前後,英國人增加了J、U、W三個字母,於是就變成了今天的26個字母了。
8. 是誰發明了26個字母
英文26個字母的由來
人們都知道,英文有26個字母。但這26個字母的來歷,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原來,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
腓尼基是地中海東岸的文明古國,其地理位置大約相當於今天黎巴嫩和敘利亞的沿海一帶。「腓尼基」是希臘人對這一地區的稱謂,意思是「紫色之國」,因該地盛產紫色染料而得名。羅馬人則稱之為「布匿」。
公元前20世紀初,在腓尼基產生一些小的奴隸制城邦,但從未形成統一的國家。在古代,腓尼基以工商業和航海業聞名於世。至公元前10世紀前後,其活動范圍已達今塞普勒斯、西西里島、撒丁島、法國、西班牙和北部非洲,並建立了許多殖民地。公元前8世紀以後,亞述、新巴比倫等國相繼侵入腓尼基。公元前6世紀,腓尼基終於被波斯帝國兼並。
大約公元前13世紀,腓尼基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個字母(無母音)。這是腓尼基人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開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臘字母,後者又發展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國家字母的基礎。在東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亞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萊、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國的維吾爾、蒙古、滿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來。
據考證,腓尼基字母主要是依據古埃及的圖畫文字制定的。在古埃及,「A」是表示「牛頭」的圖畫;「B」是表示「家」或「院子」的圖畫;「C」和「G」是表示「曲尺」的圖畫;「D」是表示「門扇」的圖畫;「E」是表示一個「舉起雙手叫喊的人」的圖畫;「F」、「V」、「Y」是表示「棍棒」或「支棒」的圖畫;「H」是表示「一節麻絲卷」的圖畫;「I」是表示「展開的手」的圖畫;「K」是表示「手掌」的圖畫;「M」是表示「水」的圖畫;「N」是表示「蛇」的圖畫;「O」是表示「眼睛」的圖畫;「P」是表示「嘴巴」的圖畫;「Q」是表示「繩圈」的圖畫;「R」是表示「人頭」的圖畫;「S」和「X」是表示「丘陵地」或「魚」的圖畫;「T」是表示「豎十字型」的圖畫;「Z」是表示「撬」或「箭」的圖畫。公元前2世紀時,拉丁字母已包括了這23個字母。後來,為了雕刻和手寫的方便,並為了使母音的「V」和輔音的「V」相區別,便把原來的「V」的下方改成圓形而定為母音「U」;又把兩個「V」連起來變出了一個做輔音用的「W」,這個「W」的出現已是11世紀的事了。後來人們又把「I」稍稍變化而另創出一個輔音字母「J」。這樣,原來的23個字母再加上「U」、「W」、「J」三個字母,就構成了26個字母的字母表了。中世紀時,拉丁字母基本定型,後世西方文字(當然也包括英文)都是由它演變而來。 原載1993年《歷史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