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社的主要成員

創造社的主要成員

發布時間: 2021-01-07 23:52:41

㈠ "創造社"成員

創造社

中國現代文學團 體。1921年6月由留 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前期的創造社反對封建文化、復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強調文學應該忠實於自己「內心的要求」,是其文藝思想的核心命題,表現出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傾向。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郁達夫的小說《沉淪》及郭沫若的譯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是該社最有影響的作品。以其獨特的文學主張和鋒芒畢露的文學活動,成為五四以後新文學一支生力軍,特別在文學青年中激起強烈共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隨後,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並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 、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後期創造社。後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樹》、成仿吾的《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馮乃超的《藝術與社會生活》、李初梨的《怎樣地建設革命文學》等文章,要求文學適應革命形勢的需要,面向工農大眾,作家要獲得無產階級意識;對五四以後的文學和魯迅等作家,卻作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意識代表進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 起關於「革命文學」的 論爭。1929年2月,創造社為國民黨政府封閉。

1926年創造社同人攝於廣州 左起:王獨清、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

創造社前期主辦的刊物有《創造》季刊、《創造周報》、《創造日》(《中華新報》副刊)、《洪水》半月刊;後期的刊物主要有《創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除文學外,後期創造社刊物更注意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科學問題的研究和宣傳。創造社成立後即編輯和出版創造社叢書,出版的主要是該社成員的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理論及譯作,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共出版60餘種。

㈡ 創造社的成員有哪些

黑貓懸疑創作社是國內第一家以創作懸疑文學及其他相關讀物為主要職能的原創性實力文學社團。黑貓社由蓮蓬、閣樓、李異、成剛、聊聊、庄秦、麥潔、嫣青、大袖遮天、七根胡十位活躍在懸疑小說創作領域的寫手組成。

㈢ 張資平二十年代也是創造社的主要成員之一,文學史上為什麼把他定位為初期

921年6月8日,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赴日留學的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健將,多次在上海和日本協商,並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第二改盛館的郁達夫寓所中,利用上海泰東圖書局的一些條件,成立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早期的文學團體——創造社

㈣ 下列屬於創造社的成員的是( )

下列屬於創造社的成員的是(①④ )
① 郭沫若
② 冰心
③ 茅盾
④ 郁達夫
⑤ 魯迅

中國現代文學團體。1921年6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

㈤ 下列屬於創造社的成員的是( ) ① 郭沫若 ② 冰心 ③ 茅盾 ④ 郁達夫 ⑤ 魯迅

下列屬於創造社的成員的是(①④ )
① 郭沫若
② 冰心
③ 茅盾
④ 郁達夫回
⑤ 魯迅

中國現代文學團體.1921年答6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

㈥ 不是「創造社」成員的是

魯迅 1921年1月4日,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郭紹虞、朱希祖、瞿世瑛、蔣百里、版孫伏權園、耿濟之、王統照、葉紹鈞、許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以"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為宗旨的文學研究會。作為響應,1921年6月上旬,留學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於日本東京成立創造社。

㈦ 太陽社和創造社

創造社——它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初期成立的文學社團,是中國現代文學團體。1921年7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

太陽社—— 太陽社是現代文學團體。1927年秋成立於上海。發起人為蔣光慈、錢杏□(阿英)、孟超、楊□人等

(1)文化立場之差異:
前期的創造社反對封建文化、復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強調文學應該忠實於自己「內心的要求」,是其文藝思想的核心命題,表現出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傾向。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郁達夫的小說《沉淪》及郭沫若的譯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是該社最有影響的作品。

後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要求文學適應革命形勢的需要,面向工農大眾,作家要獲得無產階級意識;對五四以後的文學和魯迅等作家,卻作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意識代表進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

太陽社的主要成員大都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從實際斗爭中轉移到上海從事文化活動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他們有相似的斗爭經歷和共同的思想基礎,在文學主張與創作上,也有某些共同的傾向:積極提倡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反映工農大眾的生活與斗爭。
如蔣光慈的《短褲黨》等所謂的「無產階級革命文學」。

所以,所謂的「差異」主要是創造社前期提倡的「浪漫主義與唯美主義」文學主張。
到大革命後,兩者都由於受到當時中國共產黨內左傾思潮的影響,對五四以後的文學和魯迅等作家,作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意識代表進行偏激的批判。打起了「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大旗,走上「唯我獨革,唯我獨左」的道路。

(2)產生原因:
創造社是由留日的知識分子在1921年就建立的。當時在「五四」精神的鼓舞下,反對封建主義,追求「個性解放」符合了中國知識分子精神需求。——
所以創造社在當時能同茅盾的「文學研究會」,魯迅的「語絲社」等一起並肩戰斗。

太陽社是激進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1927年成立的文學社團。由於共產黨的失敗,他們從實際斗爭中轉移到上海從事文化活動,他們有相似的斗爭經歷和共同的思想基礎,在文學主張與創作上,也有某些共同的傾向:積極提倡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反映工農大眾的生活與斗爭。——
所以「他們又難免在激情中夾雜著偏激的情緒」。

後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隨後,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郭沫若出走日本,田漢等回到書齋)。
然後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後期創造社。

這樣後期創造社同太陽社有了同一的「馬列主義理論基礎」,有了「無產階級文學」的實踐(這都來自蘇聯),為了「掌握無產階級的話語權」,兩者在對「封建餘孽」魯迅進行惡劣的「批判」的階級路線上,聯合起來了。

(3)太陽社於1929年底自動宣告解散,1930年春全部成員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創造社於1929年為國民黨政府封閉,部份成員加入「左聯」。

㈧ 什麼是創造社

「五抄四」新文學運動初期襲成立的文學團體。1921年7月由在日本留學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組成。他們於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發行了《創造社叢書》,最初收郭沫若的詩作《女神》、郁達夫的小說集《沉淪》以及郭沫若所譯德國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等。1922年5月起在上海出版《創造》季刊,1923年編輯出版《創造周報》以及《中華新報》的文學副刊。

創造社在前期以「尊重天才、主張自我表現」為藝術宗旨,作品有典型的早期浪漫主義唯美特徵,對中國的新文學運動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以創造社為核心所形成的詩歌流派也稱為早期浪漫主義。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隨後,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並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後期創造社。後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後期的創造社還有從日本歸來的馮乃超、王獨清、穆木天、彭康等新會員加入。主要刊物有《創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1929年2月,創造社為國民黨政府關閉。

㈨ 請問新月社的代表人物,語絲社的代表人物,文學研究會的代表人物,創造社的代表人物各是誰,請詳細列舉。

1、新月社:來胡適、徐志摩、聞一源多、梁實秋

2、語絲社:孫伏園、周作人

3、文學研究會: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郭紹虞、朱希祖、瞿世英、蔣百里、孫伏園

4、創造社: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

(9)創造社的主要成員擴展閱讀

新月社於1923年成立於北京,是五四以來最大的以探索新詩理論與新詩創作為主的文學社團。該社活動在1927年春遷往上海,1933年結束。

文學研究會不但是成立最早的文學社團,而且因其成員多、影響大,在流派發展上具有鮮明突出的特色,成為新文學運動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的小說創作佔有重要比例,曾有沈雁冰、鄭振鐸先後主編了《小說月報》。

創作社以其獨特的文學主張和鋒芒畢露的文學活動,成為五四以後新文學一支生力軍,特別在文學青年中激起強烈共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

隨後,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並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後期創造社。後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

㈩ 名詞解釋或簡答:創造社

創造社:成立於1921年7月,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文學社團之一,主要成內員郭沫若、郁達容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創造季刊》、《創造周報》等。創造社的文學主張有明顯的為藝術而藝術的色彩,非常強調文學是作家的自我表現,極力反對文藝的社會功用,認為於是應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時,他們又極力反對社會黑暗,創造社的主要創作方法是浪漫主義的,重在抒發個人感情,表現自己個性。如郭沫若的詩集《前茅》、郁達夫的《蔦蘿行》、《春風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濃重的主觀抒情色彩、鮮明的浪漫主義傾向而成為創作社的代表作品。

名詞解釋必備四項——年代、作家、作品、特徵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