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理想國

創造理想國

發布時間: 2021-01-08 16:07:51

⑴ 求:理想國譯叢的創造日本、國家構建:21世經的國家治理與世辦秩序和戰爭槍炮與選票的PDF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積極作為,塑造美國的政策選擇」的原因很多:是經濟方面的因素,是政治方面的因素。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綜合國力大大提升,但與美國仍不能相抗衡;發展中國家的興起,成為國際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是制約美國霸權主義的一股重要力量。

⑵ 「祝你歲月無波瀾,敬我餘生不悲歡。什麼意思,求解釋

意思如下:

祝願你的復一生沒有坎制坷困苦,不興起波折。

敬祝我在以後的日子裡和你沒有傷感,永遠在一起。

本句出自一本書《少年們是怎樣老去的》

(2)創造理想國擴展閱讀

文章語錄

願你所有快樂,無需假裝,願你此生盡興,赤誠善良

願你此生盡興,赤誠善良

大麥沿著田埂走,直到聽不見哭聲了才再次坐下。田野是多麼廣闊啊,陣陣微風流動著,讓人好像要被吹散在這大地。大麥的思緒正不知飄到什麼地方呢,一個女人的聲音橫空而來,「哎呀大麥,我們豌豆哪點不好了?你就跟她做個朋友吧。」

大麥側過頭,看見豌豆娘牽著豌豆,豌豆正噘著嘴瞪著自己,臉上還有未乾的淚痕。「娘,我不想交朋友。」她說。豌豆娘狠狠扯了一下她的手,「裝什麼怪,娘讓你干嗎你就干嗎。」然後又從兜里掏出一把糖塞到大麥手上,「大麥,你就帶她玩好啦。」

⑶ 寫十八篇文學名人名作.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 以作者親身經歷為基礎提煉加成塑造了保爾·柯察金的英雄形象,宣揚了百折不撓的戰斗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最難忘的是那段人生箴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2【朝花夕拾】 魯迅 總覺得難得魯迅先生能起這么一個文藝的名字,而書中的十個小故事透露出的純真的童趣和深刻的感悟給人以心靈震撼,我想這就是「以小見大」。
3【駱駝祥子】 老舍 祥子的命運給我的是淡淡的哀愁,一個曾經的熱血青年愣是被這個社會磨去了稜角,甚至墮落。老舍先生以一個車夫的悲慘命運折射出對社會的深刻反思。
4【童年】 高爾基 (傳記體小說——三部曲之一) 作者在展示和批判落後、野蠻的丑惡的現實的同時,也通過阿廖沙和其祖母這一形象,告訴我們在這層土壤中仍然勝利地生長出鮮明、健康、富有創造力性的東西,生長出善良。
5【繁星·春水】 冰心 不用我詳細介紹,你一定知道它的主題是母愛、童真、自然。我想午後品茗讀此書定別有一番滋味,簡約凝練的文字直擊人心,靜心細讀你一定會收獲感悟。
6【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這是一部諷刺小說,主題是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駰國的奇遇,反映了十八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和英國資產階級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瘋狂掠奪和殘酷剝削。 也許主題沉重,但讀起來還是很有趣,真的是奇遇哦!
7【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馬克·吐溫 這部書也許更貼近我們,因為它以一個十三四歲孩子的口吻來敘述,主角配角都寫活了,愛也好、恨也好,都使人動情,給讀者美的感受。
8【湯姆·索亞歷險記】 馬克·吐溫 文章的主題有四條支線,隨著情節的推進,湯姆由一個孩子氣少年蛻變成一個成熟的小大人,很有教育意義!
9【愛的教育】 亞米契斯 對當代學生來說真的很有教育意義,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恩里科在一個學年裡的記事,構成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其間穿插著老師每個月給學生講述的一則則美好和真實的「每月故事」(我讀其中一篇真的心痛到哭)。這一個個故事表現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
10【契訶夫短篇小說選】 契訶夫 還記得【變色龍】吧,這篇文章是一經典,語文教學中常常提到。總之,每讀完一個故事,便禁不住沉下心思考,從中會體會到很多感悟。
11【莫泊桑短篇小說選】 莫泊桑 此人與契訶夫同樣聞名,個人認為莫泊桑猶勝,經典自然是【羊脂球】和【項鏈】,讀讀看,又會有不同領悟,所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12【魯濱遜漂流記】 笛福 讀完之後便真的迷上了一人在島嶼上的生活,當然後來有了「星期五」的陪伴。荒島生存真的很吸引人,糧食有計劃地儲備、自己動手蓋房子和造舟、對付外來敵人……這一切的際遇讓人深入其境。
13【昆蟲記】 法布爾 感受昆蟲世界的神奇魅力,領略昆蟲世界的光怪陸離,本來枯燥的自然知識,卻在法布爾親切生動的敘述下變得如此有趣,相信你會愛上它!
14【海底兩萬里】 凡爾納 這是一部科幻小說,介紹了法國博物學家阿洛納克斯先生應邀參加了清除海怪的行動。而書中體現出的超前的生態環保意識實屬難得。
15【基督山伯爵】 大仲馬 這是一個關於復仇和報恩的故事,讀來令人毛骨悚然卻又有著深深的快感,當主人公愛德華·鄧蒂斯由一殺人犯華麗轉身成為基督山伯爵,他精於計算的復仇計劃令人佩服,他重情重義的報恩付出令人感動,我很喜歡。
16【名人傳】羅曼·羅蘭 三個名人: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獻出了畢生的精力,這三篇優秀的傳記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給人力量!
17【霧都孤兒】 查爾斯·狄更斯 奧利弗一出生便被飢餓、死亡和罪惡的陰影籠罩渴求光明的他隻身乞討前往倫敦,卻又羊入虎口,幸運的是,他秉性善良又遇到了老紳士布朗洛、梅利夫人和羅斯小姐幫助,最終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18【飄】瑪格麗特·米切爾 一個女子的成長,故事以美國內戰為背景,講述了郝思嘉這一美麗的女子從一個恃寵而驕的少女成長為一個敢於承擔甘於奉獻的女人,最動人的是她和白瑞德的愛情,而她那種積極樂觀的精神更是感染了所有人。"Tomorrow is another day!"

⑷ 「理想國」的創造者是誰

柏拉圖(前427一前347)出生在雅典一個大貴族家庭。父母和近親都是名門望族,他的父親名叫阿里斯頓,相傳屬於雅典諸王的後代。母親柏里蒂娥妮是雅典奴隸主民主制的創始人梭倫的後代。柏拉圖青少年時期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並在早年就顯露出多方面的才能。他長於運動,能繪畫,懂音樂,據說還寫過一篇史詩和一本悲劇。

前407年,柏拉圖20歲時,他父親送他到蘇格拉底門下從師受教,從此兩人便結成莫逆之交。柏拉圖一直把蘇格拉底當成最高人格與智慧的化身,稱他是自己的良師益友。他先後跟隨蘇格拉底學習8年,直到前399年蘇格拉底被處死,才和他的同門弟子逃出雅典,流亡他鄉。蘇格拉底被處死刑是柏拉圖一生的轉折點。這件冤枉的事在他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悲痛之餘,他喪失了別的方面的興趣。他一心一意是要紀念蘇格拉底,使他的名聲流傳下去。

柏拉圖由雅典逃至麥加拉避難,此後他到了不少地方,西西里、義大利南部,甚至埃及,都有他的蹤跡,在這期間,他對畢達哥拉斯主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還學習了數學。

前388年,柏拉圖應西西里島敘拉古王朝狄奧尼修斯一世的邀請前去那裡講學,並結識了這位僭主的內弟第昂。後來因與僭主意見不和而爭吵起來。這位暴君決定把柏拉圖賣為奴隸,幸而他在昔勒尼的一位朋友聽說他身陷險境,為他付了足夠的贖金才使這位雅典貴族逃脫了這個恥辱的命運。

這時,蘇格拉底事件已經被人們淡忘。柏拉圖於是安頓下來,在雅典城外的阿加德米創辦學園,免費收徒。柏拉圖開辦這個學園極為成功,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其中最重要的學生是亞里士多德,他18歲進這個學校,住了20年,直到柏拉圖死。

柏拉圖的著作主要有《理想國》、《法律篇》、《斐多篇》等。他的著作,除書札外,大多採用對話體,主角就是他的老師蘇格拉底。柏拉圖認為,要得到一個正確的主張或命題,用對話的方式來辯論最為合適。這樣一步一步地詰問下去,一問一答,必能得到最後的真理而不可否認。因為這最後的真理乃是像證明幾何題那樣,一層一層推論下去而得到的。

柏拉圖哲學的中心思想是:在現實世界之上,還有超經驗的理性世界。理念是第一性的,現實是第二性的;現實是理念的派生,是它貧弱的模擬和極不完備的影子。現實世界變動不居,只有理念世界才是永恆真實的客觀存在。這正是精神第一、物質第二的客觀唯心論。柏拉圖雖然是唯心主義者,但他在交談和論戰中又發展了辯證法。他認識到相反意見的對比在認識真理過程中的意義。他還解決了概念、判斷、推理等問題,發展了邏輯學。

柏拉圖通過《理想國》一書闡述了他的政治觀點。《理想國》是柏拉圖回雅典前後寫的。這部著作以對話體的形式,借蘇格拉底之口,表述了他的國家觀。

柏拉圖認為,國家是放大了的個人,個人是縮小了的國家。個人有三種品德:智慧、勇敢和節制。國家也有具備不同品德的三等人:第一等是治國的聖哲,他們生來就具有「智慧」的品德,應當支配一切。第二等是衛國的武士,他們生來具有「勇敢」的品德,可以做統治者的輔助人員。第三等是農夫、手工藝者和商人等民間藝工,他們生來具有「節制」的品德,專事勞動生產,為養活前兩等人服務。如果這三種人都具備了自己應用的德行,就實現了「公正」。

柏拉圖還認為,這樣的劃分是根據人們的不同氣質和性格,柏拉圖用「金屬的神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了他的思想。一些人好像是金子做的,他們有指揮的才能。另一些人好像是用銀子做的,他們將成為優秀的武士;最後,大多數人——農民和工匠——相當於鋼和鐵。一般說來,一個人屬於哪一等,他的子女也屬於哪一等。要是三個等級的人互相代替,這就是「不正義」;一旦第三等人掌握了政權,國家就要傾覆。為此,他主張在前兩等人中取消私有財產,以防止鉤心斗角,互相傾軋;並主張由國家組織教育,按照嚴格的教育制度,努力培養這兩等人的兒童。

柏拉圖的「理想國」並非出於一種超現實的虛構,而是以斯巴達奴隸主寡頭專政和公民份地制為藍本的。他所設計的維護貴族奴隸主剝削和統治的方案,在具有民主政治傳統的雅典是難以實現的。但直到晚年,前367年和前361年,他還兩度重回敘拉古王朝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結果仍然失敗。柏拉圖的理想國計劃始終未能實現。

柏拉圖死於前347年,享年80歲。傳說,有一天他參加一位朋友的婚禮宴會。賓客們飲酒作樂,歡呼狂笑,老哲學家感到有點吃不消了,於是他退到屋子的一角,沒過多久,便平靜地死去了。

柏拉圖哲學對西歐以後哲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羅馬時期的新柏拉圖主義直接來自柏拉圖哲學,並通過它們使柏拉圖哲學影響了整個中世紀。近、現代的西方唯心論和唯理論哲學,也大都和柏拉圖哲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中的有益成分同時為文藝復興時期庫薩的尼古拉、布魯諾等人所繼承,並經過近代一些思想家的發揮,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特別是黑格爾的哲學。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