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箭是誰發明的
Ⅰ 誰發明了火箭
火箭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之壹。中國古代火葯的發明與使用,為火版箭的發明創權造了條件。
北宋後期,民間流行的可升空的「流星」
(後稱「起火」),就利用了火葯燃氣的反作用力。按其工作原理,「流星」壹類的煙火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於觀賞的火箭。南宋時期,不遲於12世紀中葉出現了軍用火箭。到了明代初年,軍用火箭已經相當完善並被用於戰場,稱為「軍中利器」。明初時期的兵書《火龍神器陣法》和明代晚期的兵書《武備志》等有關文獻,都詳細記載了中國古代火箭的製作和使用情況,僅《武備志》就記載了20多種火葯火箭,其中「火龍出水」火箭已是二級火箭的雛形。
Ⅱ 中國什麼時候發明的火箭
歷史上的5月18日中國發射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
2007年05月18日13:50【字型大小大中小】【內留言】【論壇】【列印】【關容閉】
圖為運載火箭點火起飛。
1980年5月18日至21日,中國向太平洋海域發射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Ⅲ 火箭是誰發明
火箭是中國人發明的。
早在公元683年,煉丹過程中發現了火葯。唐朝末期火葯已經回用到了軍事上答。宋朝初期,馮義升和兵義方等人試制出了原始火箭。這種火箭利用火葯燃燒產生氣體作推動力,把火箭送上空中,這是早期的火箭。13世紀,中國的火箭和火箭技術傳人阿拉伯和歐洲。20世紀30年代,由於新型推進劑、高溫材料和電子技術的新成就,帶動子火箭技術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洲際導彈、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等大型運載火箭。
Ⅳ 是誰發明火箭的
發明者:芬.布朗(德國人)13世紀時,火箭已被中國做為武器之用,但飛往外太空的版權火箭卻是20世紀後才製造的。
20世紀後,美國的哥達特,蘇俄的卓可夫斯基,德國的奧貝爾特等人投入研究的行列使火箭得以復甦,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芬.布朗開發完成了v2號火箭;軍用武器中v2號火箭是外太空火箭的原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投誠於美國的芬.布朗,在美國陸軍繼續研究外太空火箭,美國藉芬.布朗之力,快速提升製造火箭的技術;1969年,阿波羅十一號成功地登陸月球表面。
Ⅳ 火箭最初是誰發明的
中國人民
http://ke..com/view/19093.html
簡史 火箭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之一。中國古代火葯的發明與使用,為火箭的發明創造了條件。 北宋後期,民間流行的可升空的「流星」 (後稱「起火」),就利用了火葯燃氣的反作用力。按其工作原理,「流星」一類的煙火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於觀賞的火箭。南宋時期,不遲於12世紀中葉出現了軍用火箭。到了明代初年,軍用火箭已經相當完善並被用於戰場,稱為「軍中利器」。明初時期的兵書《火龍神器陣法》和明代晚期的兵書《武備志》等有關文獻,都詳細記載了中國古代火箭的製作和使用情況,僅《武備志》就記載了20多種火葯火箭,其中「火龍出水」火箭已是二級火箭的雛形。
中國古代火箭技術傳到歐洲之後,經改進,火箭 曾被列為軍隊的裝備。早期的火箭射程近、落點散布大,以後被火炮代替。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火箭武器得到迅速發展,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威力。
19世紀末20世紀初,液體火箭技術開始興起。1903年,俄國的К.E.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了製造大型液體火箭的設想和設計原理。1926年,美國的火箭專家、物理學家R. H. 戈達德試飛了第一枚無控液體火箭。 1944年,德國首次將有控的、用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的V—2導彈用於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蘇聯和美國等相繼研製出包括洲際彈道導彈在內的各種火箭武器。
中國於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製新型火箭。1970年 4月24日,用「長征」1號三級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5年11月26日,用更大推力的「長征」2號運載火箭(圖1)發射了可回收的重型衛星。1980年5月18日,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地發射了新型火箭。1982年10月,潛艇水下發射火箭又獲成功。1984年4月8日, 用第三級裝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的 「長征」3號運載火箭(圖2)成功地發射了地球同步試驗通信衛星。1988年9月7日,用「長征」4號運載火箭(圖3)將氣象衛星成功地送入太陽同步軌道。1992年8月14日,新研製的「長征」2號E捆綁式大推力運載火箭又將澳大利亞的奧賽特B1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些都表明火箭發源地的中國,在現代火箭技術領域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並已穩步地進入國際發射服務市場。
Ⅵ 火箭是誰發明的
火箭(復現代火箭)是美國的戈制達德發明的。
1926年3月16日,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從一個十分簡陋的發射架上騰空飛起。火箭長3.04米,向上飛行高度12米,飛行了2.5秒鍾後落到56米外的一片菜地里。
現代的火箭是以熱氣流高速向後噴出,利用產生的反作用力向前運動的噴氣推進裝置。它自身攜帶燃燒劑與氧化劑,不依賴空氣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氣中,又可在外層空間飛行。現代火箭是一種利用反沖力推進的飛行裝置。可用以發射人造衛星、人造行星、宇宙飛船等,也可裝上彈頭製成導彈。在一般用語中,火箭也作為火箭發動機的簡稱。
Ⅶ 中國火箭是誰第一發明的
芬
.
布朗
(
德國人
)
13
世紀時
,火箭已被中國做為武器之用
;
但飛往外太空的回火箭卻是答
20
世紀後才製造的
;
20
世紀後
,美國的哥達特
.
蘇俄的卓可夫斯基
.
德國的奧貝爾特等人投入研究的行列使火箭得以復甦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德國的芬
.
布朗開發完成了
v2
號火箭
;
軍用武器中
v2
號火箭是外太空火箭的原形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投誠於美國的芬
.
布朗
,在美國陸軍繼續研究外太空火箭
,美國藉芬
.
布朗之力
,快速提升製造火箭的技術
;
1969
年
。阿波羅十一號成功地登陸月球表面
Ⅷ 火箭是誰發明的
是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發明的。
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現代火箭技術之父,1882年10月5日-1945年8月10日)是美國教授、工程師和發明家,液體火箭的發明者。
他於1926年3月16日發射了世界的第一枚液體火箭。戈達德共獲得了214項專利,其中83項專利在他生前獲得。
設立於1959年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戈達德環形山(Goddard Crater)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8)中國火箭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的研究成果:
他從1920年開始研究液體火箭,1926年3月16日在馬薩諸塞州沃德農場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而德國的V-2火箭試驗成功,已經是1942年以後的事了。
是美國最早的火箭發動機發明家,被公認為現代火箭技術之父。
1926年3月16日,在馬薩諸塞州的奧本,冰雪覆蓋的草原上,戈達德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枚液體火箭。火箭長約3.4米,發射時重量為4.6公斤,空重為2.6公斤。飛行延續了約2.5秒,最大高度為12.5米,飛行距離為56米。這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功,宣告了現代火箭技術的誕生。
1930年12月30日,戈達德研製的一枚新的液體火箭發射成功,高度達到610米,飛行距離300米,飛行速度達到800千米/小時,打破了以往的火箭飛行記錄。
1931年,他在火箭發射試驗中,首先採用了現代火箭目前仍然使用的程序控制系統。
1932年,他首開先河,用燃氣舵控制火箭的飛行方向。同年,首次解決了用陀螺儀控制火箭飛行姿態的問題。
1935年,戈達德研製的的液體火箭最大射程已達到20千米,時速達到1103千米,是人造飛行器第一次超過音速。
戈達德共獲得了214項專利,其中83項專利在他生前獲得。
事實上,美國是現代火箭技術真正起步的地方,戈達德也被公認為現代火箭技術之父。
Ⅸ 火箭是誰發明的
К.E.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設計原理,R. H.戈達德試飛了第一枚火箭。
1903年,俄國的К.E.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了製造大型液體火箭的設想和設計原理。1926年3月16日美國的火箭專家、物理學家R. H.戈達德試飛了第一枚液體火箭。
20世紀50年代以來,火箭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其中尤以各類可控火箭武器(導彈)和空間運載火箭發展最為迅速。從火箭彈到反坦克導彈、反飛機導彈和反艦導彈以及攻擊地面固定目標的各類戰術導彈和戰略導彈。
各類火箭武器正在繼續向提高命中精度、抗干擾能力、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方向發展。此外,反導彈、反衛星等火箭武器也正在研製和發展之中,在地地彈道導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運載火箭,已廣泛用於發射衛星、載人飛船和其他航天器等。
(9)中國火箭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火箭有箭頭、箭桿、箭羽和火葯筒四大部分。火葯筒外殼用竹筒或硬紙筒製作,裡面填充火葯,筒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筒側小孔引出導火線。點火後,火葯在筒中燃燒,產生大量氣體,高速向後噴射,產生向前推力。
其實這就是現代火箭的雛形。火葯筒相當於現代火箭的推進系統。鋒利的箭頭具有穿透人體的殺傷力,相當於現代火箭的戰斗部。尾端安裝的箭羽在飛行中起穩定作用,相當於現代火箭的穩定系統。而箭桿相當於現代火箭的箭體結構。中國古代火箭外形圖,首次記載於公元1621年茅元儀編著的《武備志》中。
火箭出現後,在中國被迅速地用於軍事行動和民間娛樂中。10~13世紀,在宋、金、元的戰爭中,已應用了火槍、飛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葯武器。那時的飛火炮和現代的火焰噴射器相似,是一種原始的火箭武器。
北宋後期,在民間盛行的煙火戲中,人們利用火葯燃氣的反作用力,製成了能夠高飛和升空的「流星」(或稱「起火」)、"爆竹"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從工作原理看,流星、爆竹已具有火箭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