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格創造副
Ⅰ 創造性人格包含哪些基本素質
關於創造性人格的研究,吉爾福特(吉爾福特1897—1987 美國心理學家,主要從事心理測量方法、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八條標准:
(1)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獨立性;
(2)有旺盛的求知慾;
(3)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對事物的運動動機有深究的興趣;
(4)善於觀察,知識面廣,善於總結;
(5)工作中講求條理性、嚴格性、准確性;
(6)有文藝天賦,對藝術感興趣;
(7)富有幽默感;
(8)意志品質出眾,能排除外界的干擾,長時間地專注於某個感興趣的問題中。
Ⅱ 如何有意識地創造一個新的人格
人格無法創造,就是刻苦塑造都無可能,天生。如同生命不可再造。你說的是人品,通過教養修行可得改善。人格構成你了解么?
Ⅲ 創造性人格包含哪些基本素質
創造性人格特徵
所謂創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D.Wechsler)曾收集了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青少年時代的智商資料,結果發現,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多數不是高智商,而中等或中上等智商。關於創造性人格的研究,在國際上較著名的有兩家。吉爾福特提出八條:
(1)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獨立性;
(2)有旺盛的求知慾;
(3)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事物的運動動機有深究的動機;
(4)知識面廣,善於觀察;
(5)工作中講求條理性、准確性、嚴格性;
(6)有文藝天賦;
(8)意志品質出眾,能排除外界的干擾,長時間地專注於某個感興趣的問題中。
斯騰伯格(R.T.Sternberg,1986)提出創造力的三維模型理論,第三維是人格特徵,有七個因素組成:
(1)對含糊的容忍;
(2)願意克服障礙;
(3)願意讓自己的觀點不斷的發展;
(4)活動受內在動機的驅動;
(5)有適度的冒險精神;
(6)期望被別人認可;富的想像力、敏銳的直覺,喜好抽象思維,對智力活動與游戲有廣泛的興趣;
(7)富有幽默感,表現出卓越的;
(8)願意為爭取再次被認可而努力。
我們則獎創造性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或創造性人格概括為五個方面的特徵及其表現,即
(1)健康的感情,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質及其理智感;
(2)堅強的意志,即意志的目的性、堅持性(毅力)、果斷性和自製力;
(3)積極的個性意識傾向,特別是興趣、動機和理想;
(4)剛毅的性格,特別是性格的態度特徵,例如勤奮,以及動力特徵;
(5)良好的習慣。
四,創造性人才的共同人格特徵
求知慾,想像力,好孤獨,好奇心,堅忍,獨立自信,自製力強,反叛性
五,創造性學生的人格特徵
有創造才能的學生一般具有以下人格特徵:①對自己的信念堅定不移;②有強烈的好奇心,沉醉於自己正在從事的工作;③感受性高;④思維獨立性強,善於利用自己的直覺;⑤不迷信權威;⑥敢冒風險;⑦富於幽默感;⑧態度樂觀;⑨成就動機高;⑩想像力強.
富有創造性的中學生的多數具有以下10個特徵:
①作文想像力豐富,能獨立選材,題材新穎,風趣,審美感強;
②能聞一知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③對環境的感受力相當高,能覺察別人忽略的事實;
④心智活動思路通暢,解答問題敏捷;
⑤能提出卓越的見解,以特異的方法解決問題,用新奇的方式處理事情;
⑥辦事非常熱心,堅持不懈,不怕挫折;
⑦獨立型強,有內在評鑒定,有主見,不輕信他人的意見;
⑧有自信心,有理想抱負;
⑨興趣廣泛又專一;
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我國學者謝光輝,張慶林(1995)對獲實用科技發明大獎的大學生進行了研究,發現了高敏感性,高控制性和低樂群性的創造性人格特徵.
對中國科大少年班的學生進行了人格測量,發現了他們具有高穩定性,高恃強性,高敢為性,高創新性,高自律性,低樂群性,低興奮性,低敏感性和低緊張性等創造性人格特徵.
陳國鵬等(1996)對我國中小學生進行了創造性與智力和人格的相關研究,發現我國創造性的中小學生有高智慧性,高樂觀性,高敢為性和低緊張性的特徵.
創造性學生常表現為以下的特徵:
①興趣廣泛,對創造有強烈的好奇心.
②目標專一,有毅力.這主要表現在堅持不懈地努力,百折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頑強地克服困難,敢於冒犯錯誤的風險而標新立異.
③獨立性強.創造型的學生往往喜歡獨立行事,很少依附眾議,熱愛生活,有抱負,有強烈的獨立性要求.
④自信心強,深信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值得的,即使受到別人的嘲諷,也不改變信念.
⑤情感豐富.創造型學生辦事熱心,對創造充滿熱情,有高度責任感,感情易沖動,有時比較調皮,甚至放盪不羈,似乎精力過盛.
⑥一絲不苟,總是用嚴峻的眼光審視周圍,不會人雲亦雲,而是勤奮好學,孜孜不倦,鍥而不舍地探索世界.
⑦想像力豐富,耽於幻想.
⑧喜歡提問,不隨大流.
Ⅳ 第二人格的表現以及如何人為的創造第二人格
第二人格也被心理學家稱作「偽裝面具」,是指某些人在社會中為了保護自己,在異常狀態下形成的偽裝面具。
打個比方,一個平時靦腆性格的人,突然喜歡社交,追求情感交流;一個平時外向性格的人,在陌生環境下保持冷漠。每個人的第一人格都是性格基礎,第二人格也不會與之差異明顯,這樣才能維持正常心理狀態,不然就是精神疾病了。
喚醒第二人格
1,掌握各個人格的個性差異,並進行有效劃分,可以測試自己在不同時間面對不同事件時的不同反應,以加強主體人格進一步控制第二人格。
2,歸納各種不同的人格特徵,並判斷這些人格特徵在不同的時間點是否會發生改變,記下這個改變的時間,嘗試打破它。
3,盡可能知曉各種人格魅力,並記錄每個人格鮮明特點,從而成功喚醒第二人格。
(4)主人格創造副擴展閱讀:
人格的決定因素
哲學與心理學的最基本觀點是:人是環境的動物,人必須適應環境而生存。所以人格的真正決定因素是「環境」,相當於古人說的「墨悲絲染」,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如最通俗的,良民有良民的人格,強盜有強盜的人格;乞丐有乞丐的人格,富人有富人的人格。
在今天可以更普遍地說,不同行業和群體因其有不同的職業行為,而有相應的人格。比如環衛工人有環衛工人的人格,政府領導有政府領導的人格。如果讓政府領導與環衛工人同時站在一起,一眼就可以分辨出哪個是政府領導,哪個是環衛工人,原因就在於人格的不同,而這種人格又是與長期的生活環境有關的。
再比如,領導有領導的人格,領導辦公樓下的保安,又有保安的人格,兩種人格顯然是不一樣的。
另外,職業的穩定,也決定著人格的穩定。比如農民的人格與氣質類型一輩子沒改變過,因為他們的職業或勞動方式一輩子沒有改變。環衛工、社會低層職業者、窮人的人格一輩子都不會改變,無論你在哪個年齡階段去與他們打交道,就會發現他們的各種人格與氣質特徵都還與原來一樣。
而作為領導或管理者的階層,它們只要換一個管理崗位、換一個辦公環境,你隨時都可能發現它們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
Ⅳ 創造者應具備的人格特質是什麼
創造性人格包括的基本素質是多方面的。根據對古今中外的一百多位傑出創造性人才典型案例的研究,概括出創造性人格的13種基本素質:
1、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從控制論的角度看,創造過程可抽象為創造主體控制、調節或改造客體,使它改變形態,達到預定創造目標的過程。這一控制的主要特點是要有明確的目標,所以,創造者的第一個創造性人格素質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科技史和大量傳記材料證明,那些做出重大發明創造的創造者,往往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樹立了造福人類、追求真理、攀登科學高峰的高尚志向,成為他們個人成才的指路明燈,是他們創造活動成功的內在動力。
2、赤誠的愛心
對祖國、人民、親友的仁愛之心,是個人成才或創造者獲得創造成果的內在動力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
3、友愛合作的精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創造的課題日趨復雜化、大型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創造的組織方式從個體走向群體,從群體走向國家建制的方式,從國家建制走向國際聯合建制,這就特別需要創造者培養合作精神。換句話說,在當代,友愛合作精神已成為個人成才和獲得創造成果最重要的創造性人格之一。
4、批判繼承、 綜合創新
創造過程既是對舊理論、舊觀點的揚棄(批判繼承)過程,又是對多種經批判、鑒別、選擇後的觀點、材料進行綜合創新的過程,所以創造者,特別是堪稱大師的創造者最擅長樹立善於批判繼承、綜合創新的精神。
5、探索精神
創造過程實質上是以質疑和發現問題為起點,通過辯證綜合創立新理論、新方法、新設計,並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或製作,獲得新成果的過程。既然質疑和發現問題是創造的起點,那麼,善於質疑、發現問題的探索精神對於創造者就是十分重要的創造性人格。科學史證明,創造始於問題,懷疑引出問題,懷疑是創造之母。沒有對舊理論、舊工藝、舊制度的懷疑,就不會有新理論、新工藝、新制度的創造。
6、敢冒風險的大無畏勇氣
創造活動,特別是重大的發明創造活動,是破舊立新的過程,要破除舊理論,就可能遭到維護舊理論的社會勢力的打擊;要立新,就要探索未知的領域,就可能遇到各種意外的風險和失敗。因此,創造者必須具有不怕風險、不舊失敗的大無畏勇氣。
7、求實精神
任何創造活動的過程都必須重視第四階段,即科學實驗的驗證階段;不論證實一個理論,還是證偽一個理論,都必須通過科學實驗;對於科學發現活動來說,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求實(包括探求新事實,探求事實背後的新規律)。所以,重實驗、重實效的求實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創造性人格最重要的素質之一。
Ⅵ 如何創造第二人格求!!
講真我個人也有和你一樣的想法。
第二人格就是跟人的第一人格相反的一種人格,但生活上很少見到有第二人格出現的人,這種人也叫作雙重人格。在生活上一般都是青少年比較多見,尤其是男性多過女性,但是第二人格是天生就來的嗎,還是自己召喚出來的。那麼第二人格要怎麼召喚呢,我來教大家一個小游戲。
找一個冷色調的本子記錄每天不同尋常的事,或許有一天第二人格會回復你,不過,我個人認為這只是一種心理暗示,但是,喚醒第二人格也是需要一定的心理暗示,我需要提醒一下,第二人格與主人格的性格幾乎都是完全相反的,主人格善良博愛,那麼第二人格極有可能是邪惡冷漠的。
所以請慎重考慮,喚醒第二人格和創造第二人格不一樣,創造第二人格,可以利用介質,可以是眼鏡,手錶,或是戒指,當你帶上的時候就是主人格,去掉的時候切換為第二人格,必須充分使用心理暗示,必須要記住第二人格的時候你應該是怎樣的,不可以混亂。而喚醒第二人格則是模擬,以身邊的一個人為原型模擬,從說話的語氣,到穿衣風格與特殊喜歡,乃至性格,全部模擬下來,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不像自己了,然後你再回憶當初的你是怎麼做的,再開始改變養出的習慣模擬當初的自己,但是不久你就會發現你仍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變成陌生的自己。然後你就可以考慮最開頭的那個游戲,說不準第二人格會回你。
警告:雖然這只是個小游戲,但是極有可能會造成程度不同的人格分裂,如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患者請勿嘗試。
Ⅶ 尋找一部關於人格分裂的恐怖電影,片中女主角是人格分裂,她的主治醫師幫她用催眠創造了一個鬼人格,片中
最後是不是殺女主的姐姐的時候女主自殺然後鬼人格也死了
Ⅷ 怎樣可以人為創造另一個人格
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格,這一點可以從《人民的名義》里祁同偉回的那一跪看出,當答你遭遇不可逆的心理傷害為了實現某種目的,你被迫融入社會大環境,那麼一個原本善良朴實的人也會變成餓狼。極端的環境就是監獄,從那裡走出來的人,要麼成為一無是處的垃圾,要麼成為「洗心革面」的人才。
Ⅸ 如何創造第二人格
雙重人格是指性格的多重性
第二人格是指患有人格分裂者的第二種人格
雙重人格症狀∶
1.有奇異的信念,或與文化背景不相稱的行為,如相信透視力、心靈感應、特異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為或外貌,如服飾奇特、不修邊幅、行為不合時宜、習慣或目的不明確。
3.言語怪異,如離題、用詞不要、繁簡失當、表達意見不清,並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礙等因素所引起。
4.不尋常的知覺體驗,如一過性的錯覺、幻覺、看見不存在的人。
5.對人冷淡,對親屬也不例外,缺少溫暖體貼。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動的情感體驗。
7.多單獨活動,主動與人交往僅限於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觸,除一級親屬外無親密友人。
患者症狀至少符合上述項目中的三項,一般可診斷為分裂樣人格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