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鳥銃發明者

鳥銃發明者

發布時間: 2021-01-10 03:29:54

⑴ 中國古代火葯的發明者是誰

火葯不是歷史上個別人物的發明,它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從認識硝、硫性質,發現起火現象,到應用於軍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唐初的名醫兼煉丹家孫思邈在「丹經內伏硫磺法」中記有:硫磺、硝石各二兩,研成粉末,放在銷銀鍋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鍋子在坑裡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實。把沒有被蟲蛀過的三個皂角逐一點著,然後夾入鍋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燒焰火。等到燒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來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還沒冷卻,取入混合物,這就伏火了。

火葯不能解決長生不老的問題,又容易著火,煉丹家對它並不感興趣。火葯的配方由煉丹家轉到軍事家手裡,就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葯。

(1)鳥銃發明者擴展閱讀

火葯的最初使用並非在軍事上,而是在宋代諸軍馬戲的雜技演出,以及木偶戲中的煙火雜技 ——葯發傀儡。宋代演出「抱鑼」、「硬鬼」、「啞藝劇」等雜技節目,都運用剛剛興起的火葯製品「爆仗」和「吐火」等,以製造神秘氣氛。宋人同時也以火葯表演幻術,如噴出煙火雲霧以遁人、變物等,以收神奇迷離之效。

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火葯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

⑵ 是誰發明了槍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來的自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可隨時發射。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⑶ 中國史上誰發明火槍

是誰不清楚,
火銃應該算是火槍的雛形吧,至少在明成祖時期就有了。明成祖對抗蒙古的主力部隊就是神機營和三千營。神機營就是以火銃和火炮為武器。

⑷ 搶是那一年發明出來的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專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屬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火繩槍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可隨時發射。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⑸ 火葯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火葯據傳由晉朝葛洪發明,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荒謬和可笑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恩格斯高度評價了中國在火葯發明中的首創作用:「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

雖然在中世紀漫長歲月里發出燦爛的科技之光,卻未能產生近代科學和近代社會,而是從16世紀明中葉起在火葯、火器等方面停滯不前、缺乏創新,明顯落後於歐洲,於是又從歐洲引進佛朗機、鳥銃及紅夷大炮等火器。

入清以後,火器技術起起伏伏,與歐洲再次拉大差距,以致清末遭西方列強侵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飽受列強欺凌。在蹉跎了三個世紀後,中華民族又重新覺醒與崛起,經艱苦努力,已建設成為世界上經濟與軍事方面的一流強國。

(5)鳥銃發明者擴展閱讀

13世紀由於蒙古大軍在東西方國家的遠征,使中國火葯、火器技術傳到亞、歐一些國家。歐洲14世紀早期火銃、火炮和火箭都是按中國同類火器的樣式仿製的,硝石也是按中國古法採集、提純,並與硫黃、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碾碎,製成固體火葯。

由於歐洲人早年對從中國引進火葯、火器技術的過程對中、歐火葯史比較研究做得不夠,致使17世紀英國人弗朗西斯•培根等學者將其稱為「來歷不明的發明」。

通過19—20世紀以來東西方專家的潛心研究,才真正找到阿拉伯世界和基督教文明區火葯知識的最初來源地是東亞的中國,這在今天已成定論。

⑹ 人類在幾幾年發明了槍

你說的是火門槍。火門槍是最早的金屬管形火槍,我國早期的小型火銃等都屬火門槍,所謂火門槍,就是在槍上有一個點火的火門。

火門槍結構很簡單,發射方式類似今天的爆竹,它有一個鑄銅或熟鐵製造的發射管(即槍管),發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門,用來點燃火葯,發射管尾端接一稱之為「舵桿」的木棍或長矛,木棍或長矛便於射手握持、瞄準和控火門槍的發射一般需要兩個人。發射時,將黑色火葯從槍的膛口裝入,然後再 插入諸如石彈、鐵彈、銅彈或鉛彈一類的彈丸,接著用燒得紅熱的金屬絲或木炭點燃火門里的火葯,從而將彈丸射出。發射時,兩名發射手分別負責瞄準和點火。然而兩個人使用一桿火門槍,顯得很不方便,特別是騎兵,根本無法兩人操作,德國的黑衣騎士是最早裝備和使用小型火門槍的軍隊,騎士們全都一人挎一支火門槍。盡管這種槍在今天看來很落後,但在當時,卻產生了令人難以相信的威力。一次,黑衣騎士與法國軍隊交戰,黑衣騎士用繩子把槍吊在脖子上,左手握槍,右手點火,打完一次重新從膛口裝人火葯和彈丸。盡管德國火門槍命中率較低,操作麻煩,發射效率低,但是,手持長矛和刀劍的法國士兵從來沒有見過這種能噴火飛彈的新式武器,嚇得爭相逃脫。

然而火門槍實在太不方便了,當時,射手們這樣評價火門槍:「單人操作火門槍,得有兩雙眼睛三隻手才行!」

中國元朝和明朝前期對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通稱。有時又稱「火筒」。火銃以火葯發射石彈、鉛彈和鐵彈,是在南宋長期使用的各種火槍的基礎上,隨著火葯性能的提高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是元明時期軍隊的重要裝備。

火銃

元朝時,管形火器得到發展。火槍,火炮的竹管改用金屬製作, 起初是用銅鑄造,叫做"銅火銃",後來又改用生鐵鑄造,稱為"鐵火銃"。這時金屬管形火器不僅裝填火葯,而且還裝有球形鐵彈丸或石球,從而開創了在金屬管形火器中裝填彈丸的先例。是中國勞動人民對兵器發展的重要貢獻。這一時期火銃的發展,大量生產和裝備軍隊,特別是專用火器軍隊的組建,使交戰雙方開始發生了變化。火器的巨大作用,已便它成為戰場上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元朝製造的火銃最早始於何年,目前尚缺乏文獻記載。現存最早的有銘文的元代火銃,是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至順三年(公元1332 年)的製品。火銃採用青銅鑄造管身,能耐較大膛壓,可以填較多的火葯和較重的彈丸,因而大為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銃使用壽命長,能反復裝填使用發射。因此,在發明以後不久就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

在元代火銃問世後,發展很快,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明朝建立後,大量製造火銃,加強了邊防、海防和城防設施,並於永樂年間組建了專用火器的神機營,促進了明軍訓練和作戰方式的改變,創造和發展了火銃同冷兵器相結合的戰術。嘉靖以後,明軍裝備的輕型手銃和重型火銃,逐漸被鳥銃和火炮所取代。

所以,你這么問是不怎麼明確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想找到最早製造的火門槍是很難的。

⑺ 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132年,南宋時期。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回軍事史上最答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雖可算作霰彈槍但與現代霰彈槍並無關聯。

(7)鳥銃發明者擴展閱讀

槍的老祖宗是火門槍,作為最早的金屬管形火槍,早期的小型火銃等都屬火門槍,火門槍的發射一般需要兩個人,命中率較低,操作麻煩,發射效率低。

步槍的變更:火門槍、火繩槍、轉輪打火槍、燧發槍、擊發槍、轉管槍—連珠槍、栓式步槍、機槍、半自動步槍、沖鋒槍、自動步槍(突擊步槍)。

⑻ 趙士楨發明了哪些武器,為明朝貢獻一生為何晚年卻抑鬱而終

趙士楨,是明代偉大的軍事發明家、火器研製專家,溫州樂清人。從小就是特別聰明,做過太學生,喜歡詩文寫作。但是,對於研究火器極為痴迷。趙士楨在萬曆二十五年的時候,給當時在位的明神宗萬曆皇帝,上了一份摺子——《用兵八害》,建議製作蕃鳥銃。說白了,就是建議在全國開辦火器製造廠,製造洋槍。

但是,朝廷對其發明並不重視,趙士楨的官職也與他的研究處於兩個層面。也就是他是一個科學家,盡心竭力地為國家研究火器。而朝廷呢,無論皇帝還是其他人,只喜歡的他書法,對其研究並不感興趣。雖然趙士楨發明的"迅雷銃"等,在當時抗倭戰斗中發揮了強大的作用,但是,這項發明最終也沒有得到朝廷認可與重視,致使其在晚年,鬱郁而終。

⑼ 迅雷銃的發明

迅雷銃是一種單兵多管火器,又稱多管轉膛炮,參考了土耳其的類似火器內,最大的容可以達到18管,使用火繩或者燧石擊發,加上外罩後狀如琵琶。發射完畢後可以作為冷兵器使用。長187厘米,重2.5公斤,易於攜帶使用。
迅雷銃是1598年趙士禎參照鳥銃而創制的。迅雷銃有5個槍管,各長2尺多,重10餘斤。槍管安裝在前後兩個圓盤上,中央為長木柄,棲上設有發火裝置的「機匣」,另外備有特製的小斧和一個半徑為1尺6寸的圓牌,柄末端裝槍頭,各個槍管上都裝有準星和照門。發射時將圓牌套在銃上,小斧倒插在地用來架槍,使機匣上的龍頭對准一支槍管的火門,按一下龍頭即發火,5支槍管依次輪轉射擊。如果5槍放完,來不及裝填彈葯時,即可去掉圓牌,倒轉槍桿用長槍頭刺殺已逼近的敵人。
這類裝設有瞄準具的多管槍,加長了槍管,縮小了射擊口徑,其射速和射程都有明顯提高。更為主要的是提高了命中率,射擊機構更趨科學和精密。有的槍採用多管式輪轉發射射擊時可連續發火,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

⑽ 世界上最早發明槍的國家

4、現在槍械

自21世紀以來,槍械技術發展迅猛,不僅槍械的種類多種多樣,而且用途各異。現在步槍以突擊步槍、狙擊步槍。自動步槍和卡賓槍為主,機槍以重機槍、輕機槍和通用機槍為主,而沖鋒槍在軍事中的用途已經逐漸被突擊步槍和卡賓槍所取代,目前主要裝備特種部隊和警察。然而人們對槍械的探求仍未停止,始終再探求現代槍械更多未知的一面,以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