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發明家
發布時間: 2021-01-10 23:53:57
㈠ 大眾傳播的產生和發展
大眾傳播的起點,應該以19世紀年代的大眾報刊的出現為標志。在19世紀30年代以前,報刊並不能稱之為大眾傳播,因為,當時報刊的內容主要以政論為主,發行對象主要是政治組織的成員,及受其影響的部分群眾,且發行量大都在千份已下,因此,還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傳媒。報刊成為大眾傳媒是19世紀30年代的事情,其代表性事件時「便士報」運動。這是的報刊,除了價格低廉之外,還有以下的特點:1、內容以新聞、信息和社會事件報道和娛樂新聞為主,貼近普通大眾的生活;2、發行量大;3、讀者不限於特定的階層或群體,而是面向「分散的、異質的、不定量多數的一般大眾。」4、廣告收入成了報紙經營的主要來源。其中,在這個過程中,報紙完成了兩個轉變:一是由「觀點紙」向「新聞紙」的轉變,二是有政黨經費運營向市場化運營和企業化經營的轉變。只有到了這個時期,報紙才成了「以報道新聞、傳播知識、提供娛樂」為宗旨的信息產業,才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媒介。
之所以把大眾傳媒視點起點確定在19世紀30年代以後,好友一個重要理由,就是電子媒介的出現。1838年,塞繆爾 莫爾斯芳名了第一台實用電報機;1844年,美國開設了第一條電報線路。此後,這種「閃電式的傳播線路」迅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通訊網路。電報本身不是大眾傳媒,但它為大眾傳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訊手段,而作為現代重要傳播媒介的通訊社,也是在電報技術發明之後才出現和發展起來的。
後面還有好多哦
也是從電影 廣播 電視等方面講的。
剛好我們剛上這部分內容
教材《傳播學教程》郭慶光主編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