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政府創造需求

政府創造需求

發布時間: 2021-01-11 01:55:31

① 什麼是凱恩斯定律

凱恩斯於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需求能創造出自己的供給,因此政府採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穩定經濟的論點。這是凱恩斯根據對總供給和總需求之間關系的分析,為推行其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而提出的與薩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論點。這一論點被稱為凱恩斯定律。

凱恩斯三大心理規律: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凱恩斯認為,造成人們在一定條件下消費需求不足的原因在於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此即第一個心理規律,它是指消費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小;人們的消費是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而不斷增加的,但消費增加的速度卻總是追不上收入增加的速度。

因而在經濟發展的某一時候就會出現嚴重的消費需求不足,成為造成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為此就要設法刺激消費,提高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

2.資本邊際效率遞減

所謂資本邊際效率,就是新增加的每單位投資預期可得到的利潤率。資本邊際效率之所以會趨向遞減,在凱恩斯看來是因為,如果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比較悲觀,那麼資本邊際效率肯定會趨於低落。

如果投資者的預期比較樂觀,投資就會高漲,使供給增加、供給價格降低,從而使新增產品的銷售收入趨於下降;投資的高漲會使資本產品的需求增大,引起這類產品價格上漲,從而使生產成本增大。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使得樂觀預期情況下,資本邊際效率也趨於遞減。

3.流動偏好

凱恩斯認為,人們在心理上更喜歡以現金形式來保護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或財富。這種願意用貨幣形式保持自己收入或財富的心理動機,便稱之為「流動偏好」。

從有效需求的角度看,流動偏好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大量貨幣收入滯留於人們手中,不能及時充分地轉化為儲蓄和投資,直接壓低了社會總需求的水平。

另一方面,為了鼓勵人們放棄流動偏好,就不能使利率過低;而流動偏好又造成了迫使利率提高的壓力。這樣就使得資本邊際效率與利率相比更趨於偏低,從而影響了投資需求的擴大。

(1)政府創造需求擴展閱讀:

根據薩依定律的假設前提和收入的公式,貨幣形式的資本只有儲蓄,然後投資這個選擇(消費的那部分屬於資本家的利潤,而貨幣只有交換媒介的用途,所以衍生了古典學派的貨幣數量論。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人們會將擁有的所有貨幣盡快購買消費品或生產資料,而避免貨幣或資金閑置所損失的機會成本。

這理論進一步推論,貨幣流通數量不會影響實際經濟變數(如產量、實際工資、就業人數等),「僅能影響這些實際變數的貨幣數值的大小。」貨幣被徹底認為只是價值的量度和交換媒介,作為商品的特質遭到忽視,當中貨幣的價格變化不但沒有受到重視,更得出了貨幣不會影響其他變數的結論。

根據凱恩斯的論點,古典學派盲目篤信薩依定律而忽視了有效需求,結果建造了一個脆弱的理論根基。薩依定律的權威性質從誕生之日起便遭到嚴重挑戰。

② 里根政府與柯林頓政府的經濟政策有哪些不同

里根政府與柯林頓政府以不同的經濟政策、經濟措施實現國家干預經濟。其主要的不同是:
第一,奉行的經濟理論不同。
①里根政府實行振興經濟改革,實行供應學派和貨幣學派的經濟理論。
②柯林頓政府實行「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經濟政策。
第二,政府幹預經濟的主要措施不同。
(1)里根政府幹預經濟的主要措施:
①以大規模削減政府開支和緊縮貨幣來醫治通貨膨脹。
②以用大規模減稅來推動經濟結構調整。
③以加大國防開支(1985年正式推出戰略防禦計劃)來促進高科技、社會經濟和國防力量,醫治生產停滯。
(2)柯林頓政府幹預經濟的主要措施:
①是平衡預算、消滅赤字、償還國債。
②精簡政府機構縮減開支,增加稅收,鼓勵消費解決財政赤字。
③大力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投資教育科技、社會保險、大力投資環境保護來解決就業問題。
④推行積極的對外貿易政策,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促進經濟的發展。
美國新一輪經濟持續擴張和繁榮的原因。
第一,柯林頓政府消滅長期的巨大財政赤字,實現了預算平衡,改變了宏觀經濟的嚴重失衡,促使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良性互動,信息技術的推動。
第二,新一輪經濟持續擴張和繁榮時期。
1991年—2000年,長達10年持續擴張和繁榮。是繼二戰以後50—70年代初的「黃金時期」、80年代連續6年經濟增長之後的第三個新的經濟增長期,創下了美國經濟發展史上的新記錄。
第三,美國出現新一輪經濟持續擴張和繁榮的表現。
①持續保持經濟發展的高增長率。
②通貨膨脹問題被解決。
③巨額財政赤字消失,出現了50年代以來首次巨大的財政盈餘。
④失業率降到30年來的最低。
⑤美國企業利潤大增,市場繁榮,出口猛增,股市繁榮。

③ 政府采購的方式有哪幾種

搖號箱內粘乒乓球!罰款2萬、一年內禁止代理政府采購業務!

其次,應通過健全內外聯動機制完善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體系。一方面應強化來自監察和審計部門以及公眾的外部監督,另一方面應優化內部監督機制,從源頭上防治腐敗。

另外,應積極應用經濟手段實現廉潔風險管理。如《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規定的「采購文件要求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提交履約保證金的,供應商應當以支票、匯票、本票或者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出具的保函等非現金形式提交」,便為政府采購項目履約提供了經濟制約。

不難發現,奉行「形式公平」的隨機抽取法仍給廉潔風險留下了空間。在工程投資不大、工期較短、工程內容比較單一、有詳細的施工設計圖紙、工程量能夠准確計算的政府采購項目中,隨機抽取法所帶來的風險與收益還算平衡。在此范疇之外,各地還是應該積極創新,為政府采購創造更加公平的形式與環境。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