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新型病毒熏艾

新型病毒熏艾

發布時間: 2021-01-11 03:00:48

A. 2019家裡可以熏艾灸殺空氣中的病毒嗎有什麼禁忌

可以,禁忌是需要注意人體體質、劑量和時間。
艾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可以凈化空氣,因為病毒細菌主要就是通過空氣飛沫進行傳播的,做艾灸可以有效地預防傳染病毒細菌的傳播。熏艾灸需要看體質:需要咨詢相關專業人員或醫生,看自己是到底是體寒還是體熱,當然熱和寒都還分內、外,要明白自己的體質到底適合不適合;看劑量:其實就是看用多少合適,如果量太大會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看時間:需要根據自身的體質和早晚的時間來做,否則會適得其反。
有關艾灸的知識可以向專業人員了解,以傳艾健康公司為例,公司的名師精通懸灸、溫針灸等灸法,對面診、手診、推拿、拔罐、刮痧等多種中醫外治療法也頗有研究,經驗豐富。
更多問題歡迎咨詢傳艾健康客服。

B. 艾炙能不能殺死肝病毒

作用
編輯
灸法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其治療效果已為無數臨床實踐所證實。而對其機制的認識,仍是一個未解的迷。現階段認為灸療作用機制與以下5個方面有關。

局部刺激
艾灸療法
灸療是一種在人體基本特定部位通過艾火刺激以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療方法,其機制首先與局部火的溫熱刺激有關。正是這種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症、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還可引起大腦皮質抑制性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作用;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葯物的吸收。

經絡調節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重要內容,也是灸療的理論基礎。人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互
艾灸湧泉穴
相協調的,這種相互協調關系,主要是靠經絡的調節作用實現的。現代研究表明經絡腧穴具有三大特點:
1.經絡腧穴對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樣艾灸方法選擇一定的腧穴與一般的體表點,其作用是明顯不同的。
2經絡腧穴對葯物作用的放大性經絡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表循行路線,而是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的調控系統。在穴位上施灸時,影響其多層次的生理功能,在這種循環感應過程中,它們之間產生相互激發、相互協同、作用疊加的結果,導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應。
3.經絡腧穴對葯物的儲存性腧穴具有儲存葯物的作用,葯物的理化作用較長時間停留在腧穴或釋放到全身,產生整體調節作用,使疾病得以治癒。

調節免疫

許多實驗都證實灸療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療的許多治療作用也是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實現的,這種作用具有雙向調節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並且在病理狀態下,這種調節作用更明顯。

葯理作用

灸療的用葯情況,雖比不得內治法豐富,但從各種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針灸在臨床應用的情況看也可窺灸療辨證論治之一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灸療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離開了艾,灸療學就不存在了。

綜合作用

灸療作用於人體主要表現的是一種綜合作用,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共同發揮的整體治療作用。
首先,灸療的治療方式是綜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葯物貼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療哮喘的化膿灸,以及以隔附子餅灸腎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膿灸、隔物灸)、經絡腧穴(特定選穴)、葯物諸因素,他們相互之間是有機聯系的,並不是單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來的治療作用。
其二,治療的作用是綜合的。灸療熱的刺激對局部氣血的調整,艾火刺激配合葯物,必然增加了葯物的功效,芳香葯物在溫熱環境中特別易於吸收,艾灸施於穴位,則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發了經氣,調動了經脈的功能使之更好地發揮行氣血、和陰陽的整體作用。
其三,人體反應性與治療作用是綜合的。治療手段(灸療)——外因只能通過內因(人體反應性)起作用,研究人員發現,相同的灸療對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傳不一樣,療效也不盡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體的反應性各有差異。以上諸因素,在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臨證進行合理選擇,靈活運用,方能發揮灸療最大的效能。

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靈樞·禁服》亦雲:「陷下者,脈血結於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雲:「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陽舉陷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雲:「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於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雲:「洞泄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總之,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熱
歷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針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籍均將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該書很多處還對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及陰虛內熱證的灸治作了論述,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又如「腸癰屈兩肘,正灸肘尖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鑒·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增多和臨床范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在「犬所嚙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幹」、「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壽

穴位: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氣海(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處)、關元(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處)。
分組:第一組,關元、氣海、左側足三里;第二組,關元、氣海、右側足三里。
方法: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分別對准第一組穴位,每穴懸灸10分鍾,以各穴位皮膚潮紅色為度。第二天用同樣的方法懸灸第二組穴位。如此交替懸灸,連續三個月為一個療程。休息一周,再繼續第二個療程。使用時注意力要集中,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說明:關元、氣海、足三里是人體強壯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調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成書於宋代的《扁鵲心書》中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雖不得長生,亦可得百年壽。」 特別是女士,艾灸此三個穴位後,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全身特別是小腹部十分舒暢(此種感覺一般要連續灸半個月後才明顯)。

美容
艾灸的美容與一般的化妝品美容,手術美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本質上的,另一個是表面上的。化妝品可以掩飾你的不足,手術可以改造你的結構,可以滿足你暫時的虛榮心,但這些都無法給你真正的健康。因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駐,容光煥發,思維敏捷,反應靈敏,那又是另一種不同層次上的美。通過吃葯,打針或者鍛煉,你或許也可以或多或少地達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沒有灸療好,艾灸是驅散疲勞,恢復元氣,補充體能,平衡陰陽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臉上不光滑潔凈,這往往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實際上還是陽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說的上火。有這么幾種女性: 1、臉上痘痘長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嚴重的帶下病,「清熱解毒」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們的這種熱往往是虛熱,而不是實熱,補充陽能尚且不逮,何況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選擇。 2、臉上長有黃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腎虧虛,體質嚴重偏於酸性,用艾灸治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虛胖的女性,並不是營養過剩,但營養過剩不過是西醫上的一個概念,中醫裡面沒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哪個中醫也這樣瞎嚷嚷,那肯定個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並不是營養過剩,而是陽能不足,往往是因為在懷孕期間,父母還有不少的性生活,導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腎機能失衡,脾臟運化無力。虛胖女性則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過多。太過肥胖往往是因為脾腎陽虛,太過瘦弱,則往往是肝腎不足。 4、乳頭過早地顏色變暗淡,或者乳頭凹陷的女性,往往嚴重肝腎虧虛,沖脈,任脈虛寒,有的甚至還有咳嗽的毛病。這些問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常見病
編輯

治凍瘡
穴位: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足三里穴。
方法:在凍瘡局部先揉按5分鍾。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對准已發或將發凍瘡處,各懸灸3~5分鍾,以局部皮膚潮紅色為度。若凍瘡在上肢或耳朵,必須加灸合谷穴3~5分鍾;若凍瘡在下肢,必須加灸足三里穴3~5分鍾。用本法連續艾灸3天,凍瘡不再復發。

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4寸處)、足三里穴。
方法: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在中脘穴、一側足三里穴上各懸灸10分鍾,以穴位上皮膚潮紅色為度。胃痛可立即緩解。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
說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痙攣趨於弛緩,胃蠕動強者趨於減弱;又能使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因此,除胃潰瘍出血、穿孔等重症,應及時採取措施或外科治療外,其他不論什麼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胃神經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時止痛。
感冒:風池,大椎,風府,合谷,肺俞,列缺
急性支氣管: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氣管炎:肺俞,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淵,定喘,合谷,足三里
咳嗽:膻中,肺俞,膏肓,天突,風門,列缺,大椎,足三里,豐隆
支氣管哮喘:定喘,肺俞,膻中
支氣管擴張:孔最,尺澤,膻中
肺結核:肺俞,太淵,三陰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俞,內關,期門,陰陵泉,俠溪,膻中
膈肌痙攣:中脘,足三里,內關,巨闕
急性胃腸炎:天樞,中脘,氣海,上巨虛
腹痛:氣海,中脘,內庭,脾腧,足三里,天樞
胃下垂:百會,足三里,中脘,梁門,關元
胃痙攣:天樞,中脘,梁丘,幽門
消化性潰瘍:中脘,梁門,足三里,胃樞
腸梗阻:足三里,天樞,支溝,下巨虛
便秘:足三里,天樞,大橫,大腸腧,支溝
失眠:湧泉,三陰交,內關,足三里,百會
貧血:足三里,關元
高血壓:足三里,絕谷,曲池,血海
心絞痛:心俞,至陽,厥陰俞,膻中,少海,內關
無脈症:心俞,內關,太淵,厥陰俞
糖尿病:關元,太溪
脫肛:長強,百會,足三里
膽囊炎:陽陵泉,期門,日月,膽腧,太沖,足臨泣
肝硬化:期門,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陰交
遺尿:關元,足三里
尿瀦留:三陰交,中極,膀胱腧
前列腺炎:陰陵泉,三陰交,氣海,中極,會陰,腰陽關
前列腺增生(肥大):關元,曲谷,腎腧,命門
陽痿:中極,關元,腎腧,命門
男性不育:氣海,關元,三陰交,命門,足三里
遺精:中極,腎腧,三陰交,關元,志室
上熱下寒:關元、神闕、 足三里、 血海、 曲池、太溪,每天灸一兩個,或者選兩個長期堅持
疏通脾胃:中脘
退熱:大椎
角膜炎:絲竹空,印堂,風池,太陽

艾灸的禁忌
編輯
由於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膚的燙傷,另一方面,施灸的過程中要耗傷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較多,有些禁忌雖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況確實是應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2.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無自製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C. 艾草能殺菌,熏艾能抵抗冠狀病毒嗎

《靈樞·官能》雲:“針所不為,灸之所宜”。艾灸療法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治療方法,用來防病治病深受病人的喜受。


那麼,艾灸燃燒釋放了什麼物質?這些物質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有害的?如何達到治病的效果?這恐怕是好多人的疑問,這篇文章就是來揭秘艾灸的利與弊。

艾灸有三個研究較多且比較公認的治療原理:1、溫通

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艾灸的溫熱刺激,作用於人體特定的部位,促進人體氣血運行暢通的作用,這一點,已經通過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得到了證實,比如艾灸有利於促進創面血管生成,改善局部血流狀態,有利於局部微循環建立和創面癒合。艾灸結合運動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能溫通經絡,提高肌力、加強膝關節穩定性的作用。這個不是艾灸獨特的地方,其他方式的溫熱刺激,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2、溫補

眾所周知,艾葉氣香性溫,溫經止血,散寒止痛效果很不錯。一些中成葯像艾附暖宮丸等葯物中,艾葉是主要成分,是溫經止血之要葯,艾葉在裡面主要起到散寒而暖氣的作用,適用於虛寒性的出血病證。



臨床對艾灸溫補效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溫熱刺激及由此引發的機體保護、臟器功能恢復等相關效應之間的關系方面,艾灸的溫補效應體現在:促進胃腸血液循環,促進營養物質生成、轉運、分布與利用,改善造血功能,調節神經內分泌,提高免疫力等。

3、光輻射效應

這一點,可能是與其他植物或葯物燃燒後產生熱能輻射的最大不同之處。大家可能都知道紅外線,其實就是輻射波長在760nm~400μm波段的是具有醫用價值的,而且波長越短,波的頻率越高,穿透能力越大,即進入人體也越深。研究顯示,艾葉在燃燒時候產生的波長是在0.8~5.6μm之間,比較能被人體吸收,且光譜相對比較離散。所以人表面上感覺是熱熱的,但已有研究報道稱,局部的能量代謝速率比周圍要高。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說,就是表皮吸收了熱量,加速了體表的血液循環,帶動了人體自身的代謝。也就是中醫說的,通經絡,氣血暢行。

釋放的物質

目前,艾煙的臨床治療效果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在動物實驗還是在臨床觀察中都得到了證實。艾灸存放的時間越久,艾絨比例越高,易揮發的成分相對越少,難揮發的成分相對含量越高,作用也越明顯。

是否可用現在技術手段替代?

基於人們對艾灸的推崇,又擔心有煙熏過敏等影響,有人發明了以微波、遠紅外線、神燈等理療器械代替傳統的艾灸。然而據臨床使用發現,艾灸效果不是簡單理療器械的物理熱刺激所能及的,而是通過其獨特的溫熱刺激、光輻射、艾灸燃燒時生成物(艾煙)經由患者的呼吸及皮毛組織吸收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D. 艾灸條點燃後熏屋子,能殺滅細菌和病毒么對小孩子有傷害么

可以,艾熏效果明顯,但有些艾條質量不好,煙比較大,熏完最好通風,人再進入,尤其小朋友嗆容易咳嗽,除此沒什麼不好

E. 有HPv病毒的女人可以熏艾條嗎

中脘 神闕 關元 足三里 湧泉 。就是提高免疫力的穴位。

F. 在家裡熏艾條可以殺死貓瘟病毒嘛

熏艾條在民間是復古老的制方法,具有祛病辟邪之功效,只是氣味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喜歡……我所了解的艾的作用,供分享:艾條N條、紙杯1個。用艾條溫熏:將紙杯底部劃一個十字將艾條從那裡穿過去然後點燃艾條,用杯口那端貼在要溫熏的穴位,每個穴位熏10

G. 艾草真的能殺滅病毒嗎如果能,那麼原理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艾草能殺滅病毒,可能是它的鞣質起的作用,艾草有一定的肝腎毒性,其必須在專科醫師面診指導下使用。本條僅供參考、不做為臨床建議和依據。巨鹿縣醫院趙志騫 回答

H. 抗艾葯物能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嗎

在網路上我們能看到,有的專家說,抗艾滋病葯物能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因為在泰國,泰國有醫生用抗艾滋病葯物和抗流感葯物組合給新型冠狀病毒患者醫治時,48小時後,病人的病情得到了好轉。然而,在我國,現在有的地方也採用了這些葯物,來給患者治療。這說明,抗艾滋病葯物能治療新型冠狀病毒。

在沒有研發出特效葯之前,如果有葯物對這種疾病有效果,那也是一個可喜的消息。所以說,抗艾葯物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是有用的,但是對患者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那你們覺得這種葯物對病毒的治療有用嗎?快來評論區說出你們的答案。

I. 葯艾條熏出來的煙有毒嗎

(葯)艾條熏出來的煙是無毒的,並具有一定殺菌作用,但不能刻意去吸艾煙。依然會傷身。
一般在春秋之交時,認為此時病菌繁殖活躍期,因而艾熏滅菌,效果較好。我會把采來的葉子曬干,在室內點燃熏煙,煙氣就能殺死空氣中的傷寒菌、結核桿菌、葡萄球菌等等病菌。
不用刻意去吸艾,我們平時在家時一定要做好通風的准備,不要死纏著說「吸艾煙有好處的」,只是不要在艾煙太大的時候還支持著。你大可以開吸煙機把艾煙吸走。
【艾煙作用】
1、艾煙有平息哮喘和鎮嗑的作用
臨床醫學證明,艾條在燃燒時產生的艾煙進入呼吸道後,有平息哮喘和鎮嗑的作用,其中以平息哮喘最為明顯,所以平時醫院都會用艾葉揮發油或艾葉揮發油試劑吸入法來治療哮喘,表現為較好的功效。
2、艾煙有抗菌作用
醫療專家對艾煙在培養皿中的抑菌作用和燒傷創面的抑菌作用進行了研究,發現艾煙對常見的化膿性細菌(大腸桿菌、產鹼桿菌)有顯著抑製作用,能使燒傷創面菌落數顯著減少。所以說艾煙有抗菌作用。
3、艾煙有抗真菌作用
醫學專家進行了艾煙熏對14種致病性真菌抗菌作用的初步觀察。發現:艾煙熏5分鍾時,除了足趾毛癬菌及趾間毛癬菌菌落增大外,其他各菌均停止生長。結果表明:艾煙熏對各種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這個發現對抗菌項目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4、有抗病毒的作用
醫學專家發現:煙熏50分鍾後蒼術艾葉病毒下降,說明蒼術艾葉消毒香煙對炎病毒有抑製作用。最後還發現了,蒼術艾葉香煙熏劑對流感病毒具有高效和速效的殺滅作用。對家蠶核形多角形病毒非常明顯的降低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是直接影響病毒核酸部分和核苷酸的組成。所以說單獨用艾葉煙熏對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有抑製作用,這將是醫學上的重大發現,也是進一步對艾煙的肯定

J. 在房間里熏艾草葉子可以殺菌嗎

在房間里熏艾草葉子可以殺菌。

艾草在我國民間被非常廣泛的使用,既能食用,也能葯用,同時民間還認為能夠驅毒避邪,深受人們喜愛。艾草身上較有價值的部分分別是艾根和艾葉,兩者的功效是有差別的。

艾草根苦燥辛散,能調理氣血、溫經散寒祛濕,為婦科要葯。食療中,艾草根煲雞湯可以散寒除濕、溫經補血,女性坐月子期間常喝艾草根雞湯以補養身子。

因此,艾草根雞湯已成為客家人餐桌上常見的必備品。艾葉氣味清香,艾葉煙對多種病毒、病菌有抑製作用,使用艾葉熏灸居室,可以達到居室消毒殺菌、預防呼吸系統疾病的效果。可以取500克純艾葉於金屬盆內,置於密封房間內點燃,燃熏一小時即可。

(10)新型病毒熏艾擴展閱讀:

艾灸歷史源長,治療方法也多種多樣。艾灸療法可分為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等形式。艾條灸常用的手法有溫和灸、雀啄灸、迴旋灸等。

清明節是祭祖日,更是24節氣中的一個節氣。這種在特定時令節氣,選擇具有強壯作用的腧穴進行艾灸,以激發經氣,提高身體抵抗力的灸法,叫節氣灸。

這種灸法體現了中醫天人合一的思想。此時艾灸可散寒祛濕、通經活絡、行氣活血,達到防病保健的效果。因此清明節氣非常適合艾灸。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