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書法
1. 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及其作品有哪些
著名書法家有王羲之、黃庭堅、顏真卿、鍾繇、柳公權等。
一、王羲之
1、人物簡介
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2、代表作介紹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
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並揮寫了一篇《蘭亭集序》。
唐太宗對他推崇備至,曾親撰《晉書》中的《王羲之傳論》,推頌為「盡善盡美」。還將臨摹本分賜貴威近臣,並以真跡殉葬。
二、黃庭堅
1、人物簡介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
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2、代表作介紹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32.8厘米 橫219.2厘米,全文計29行,153字。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松風閣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稱樊山,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宴飲祭天的地方。
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在此過夜,聽松濤而成韻。
三、顏真卿
1、人物簡介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唐朝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
2、代表作介紹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是唐天寶十一年(752年)由當時的文人岑勛撰文、書法家徐浩題額、書法家顏真卿書丹、碑刻家史華刻石而成,是楷書書法作品。現今保存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此碑共三十四行,滿行六十六字,內容主要記載了西京龍興寺禪師楚金創建多寶塔之原委及修建經過。整體秀美剛勁,清爽宜人,有簡潔明快,字字珠璣之感。用筆豐厚遒美,腴潤沉穩。
橫細豎粗,對比強烈;起筆多露鋒,收筆多鋒,轉折多頓筆。結體嚴謹道密,緊湊規整,平穩勻稱,又碑版精良,存字較多,學顏體者多從此碑下手,入其堂奧。
四、鍾繇
1、人物簡介
鍾繇(yáo)(151年-230年),字元常。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鍾繇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人都曾經潛心鑽研其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鍾王」。
2、代表作介紹
又名《戎路表》、《戎輅表》,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鍾繇六十八歲時寫。內容為得知蜀將關羽被殺的喜訊時寫的賀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鍾書面貌的一帖。《宣和書譜》說:「楷法今之正書也,鍾繇《賀克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
五、柳公權
1、人物簡介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朝中期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
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
2、代表作介紹
《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是唐會昌元年 (841年)由時任宰相的裴休撰文,書法家柳公權書丹而成,為楷書書法作品。現今保存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玄秘塔碑》共28行,每行54字。敘大達法師在德宗、順宗、憲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紀念大達法師之事跡而告示後人。其結體緊密,筆法銳利,筋骨外露,陽剛十足,字跡如刀刻一般,且筆畫粗細變化多端,風格特點顯著。
《玄秘塔碑》為柳公權書法創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標志著「柳體」書法的完全成熟,歷來被作為初學書法者的正宗範本,對後世影響深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書法家
2. 結合書法藝術,論述在書法中藝術家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創作是對平凡生活的真善美的一種提煉,是對社會生活的一種心靈情感互動的反應。社會生活對藝術創作有著直接的影響,社會生活的積累,是一個藝術家的修養不可缺少的部分,豐富的生活體驗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涉世的深淺會直接影響看問題的深刻程度,這種思想情感與文化修養則決定藝術作品的格調和品位。藝術創作不僅僅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重復,而是一種提煉和概括,當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的時候,他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主張,他已經在贊成或者反對什麼了,在這個意義上藝術創作也是一種社會行為,這種行為已經對社會的進程產生某些推動作用,藝術家與社會生活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關系。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分析認識他們之間的關系。
第一,社會環境對藝術家的影響。藝術創作的主體是藝術家,藝術家是社會的組成部分,藝術家必定受到一定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及一定的世界潮流與時代精神等因素的影響,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就反映出不同的情感、思想或不同的人生觀。
藝術家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度,他的藝術作品都多少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特徵,藝術作品必定順應著那個時代潮流,也必然創作出具有那個時代特徵的藝術作品。
藝術家必定與政治發生關系,「從國家政策來說,它必定要對文化(包括藝術)制定政策,用以規范社會文化(包括藝術)活動,不同的國家政權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對文化的管理可能採取差別很大的政策,可以是很民主寬容的,也可以是專制嚴厲的。中國的青銅器和古埃及的建築物,都是奴隸時期的產物,而充滿生命活力的「擲鐵餅者」則是雅典民主制的產物,中世紀歐洲藝術稱之為「神學的奴僕」,這種情況和當時政教合一的封建統治分不開。一般來講,在其他因素類似的情況下,比較開明的政治形勢,較多公民權利的民主制度總是有利於藝術的繁榮、藝術家的發展的。古希臘的雅典共和國就是這方面的例子。但是也不盡然,有時殘酷無情的壓迫所燃起的反抗的怒火,反而燦爛的照亮藝術發展的道路,19世紀的俄國就是這方面的例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藝術家也必須要有較好的經濟基礎,才能夠全力投入到藝術創作中去,才能夠有更飽滿的熱情,創作出高質量的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就是藝術家生產的精神產品,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精神與物質具有不可分離的關系,沒有基本的物質基礎,是生產不出精神產品來的,試想,一個藝術家如果經濟拮據,生活沒有依靠,連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或者說溫飽都沒有解決,哪有錢購買創作必要的材料?更不會有這個閑情逸致談什麼藝術創作了。荷蘭繪畫大師梵高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達到如醉如痴的地步,但因他的藝術作品不能轉化為財富,導致一生窮困潦倒,精神痛苦不堪。西班牙畫家委拉斯開支貴為宮廷畫師,作品深受王公貴族賞識,像他的繪畫作品就反映出畫家本人生活環境帶來的優越感。倫勃朗不同時期的自畫像從著裝到精氣神充分反射出個人經濟基礎的興衰。經濟基礎好了,當然會給藝術創作帶來更好的條件,藝術家的地位與價值也相對更容易得到充分的體現。
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決定了人們的審美趨向,很大程度影響了藝術家的藝術表現形式,比如說唐代以肥為美,那麼當時畫上的美女都是很豐滿的,甚至影響到了書法,比如說當時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顏真卿的書法就是肥得離譜,乃至後人稱其的字為墨豬!到了明清時期風氣大變,美女也苗條了,字也秀美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樣板戲更是社會意識形態對藝術創作影響的鮮明例子。
第二,藝術家對社會的影響。藝術家對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藝術作品中典型的藝術形象對社會生活起到的作用,即藝術的社會功能或社會作用。藝術家的藝術思想、藝術形式通過藝術作品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對人們的思想意識產生影響,關於藝術家對社會的影響可以歸納為藝術作品具有的認識作用、教育作用和審美作用。
藝術往往通過典型的藝術形象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生活和當時人們的精神面貌,欣賞者則可以從不同的藝術作品中認識到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具體生動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個時代中的各種人物形象,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從而認知現實、認識歷史。過去的時代已經遠逝,但只要有藝術作品留傳下來,後人就可以通過這些作品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我們可以從阿爾塔米拉的洞窟壁畫中認識原始社會的狩獵經濟;可以從莫高窟壁畫中比較全面地認識從十六國到宋、元各個歷史時代的社會生活、風土人情以及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宗教的情況;也可以從馬王堆漢墓帛畫中認識我國早期封建社會的文化、信仰和統治階級的奢侈豪華的生活。
藝術的認識功能還體現在藝術的表現形式中,即語言形態中。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首先,藝術作品一旦被創作出來,就具有了超越時空的可能性,不同時代的歷史,不同民族的精神也就會因此有可能被保存下來,成為後人認識的對象。其次,藝術的作品形式,比如說它的風格樣式、結構特徵等也可以成為人們認識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主體精神面貌的依據。比如說我們能從古埃及與古希臘的雕塑風格樣式的巨大差異中看到兩種不同社會制度、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視覺表達形式。所以,我們不僅能通過藝術作品所描繪的對象來認識世界和歷史,而且也可以從藝術表現的方式中認識一個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等方面的內容。
藝術的教育功能,是指藝術作品能夠對人們起到思想凈化和道德教育的作用。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在幫助人們認識生活的同時,也教育人們對生活採取正確的態度和看法,培養人們美好的道德情操。藝術之所以能產生教育作用,是因為藝術家們在創作過程中,不僅反映現實,而且還會對現實生活做出評價,由此提出自己的理想和願望,表達自己對人生與世界的體驗和感受。因此,藝術家往往也是思想家,他總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欣賞者的思想,用自己的道德觀念去影響欣賞者的道德觀念。無論他是否自覺地這樣去做,他作品所具有的這種思想教育或道德教育功能卻是客觀存在的。
藝術的教育功能在不同的藝術種類和形態中有不同的側重和表現。我認為,從整體和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藝術作品的教育功能,體現在它能使人們對自然、社會、人生、他人與自我採取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首先意味著對人類社會中美好事物的熱愛,對真善美的追求。其次,這種態度包括對生命的崇敬,對苦難的同情,對罪惡的憤慨。總之,藝術的教育功能體現在各個方面。
關於藝術的審美功能,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首先,在藝術的認識、教育作用中,實際上已包含著審美的作用。比如說藝術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崇敬本身就已有審美的因素。其次,從藝術作品的形式角度看,藝術的審美功能更是體現在不同的藝術形態中。比如說服裝設計,不僅使人們有著美的外觀,而且能使人們心情愉悅和舒暢。再者,在純粹為了人們的精神享受而創作的藝術作品中,包括優美、崇高、怪誕等多種形態,它們給人們的審美享受與實用美術有很大區別的。事實上,正是藝術形態的豐富性和各自的特點,使藝術在整體上對人們的生活發揮其巨大的審美作用,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也影響著大多數人們的審美需求,對人們的審美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
3. 藝術行業有哪些
1、建築師
此專業必須具備建築設計、城市設計、室內設計、市政設計等方面的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在設計部門從事各項設計工作,在房地產部門從事建築策劃與管理工作,並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通用型、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就業前景廣,工資待遇高。
2、服裝設計師
服裝設計師是指對服裝線條、色彩、色調、質感、光線、空間等,進行藝術表達和結構造型的人。服裝設計師是負責管理某品牌產品的設計方向;確定初步設計定型;專業需求、功能性和時尚元素為設計實現基礎,確保設計滿足公司產品市場定位;跟進初版製作完成等工作。
3、平面設計師
平面設計,平常的學習包括構圖排版,海報、宣傳冊、折頁、字體設計等等。視傳行業的應用無處不在,各個行業都需要。由於市場的需求,視傳行業一直是社會熱門行業。但這個專業可以說痛苦中也有快樂,熬夜通宵是家常便飯,起步薪資不高。
4、攝影師
攝影師,泛指所有從事相機攝影工作的人。專業攝影師包括新聞記者、時裝攝影師、廣告攝影師、自然生態攝影師、建築攝影師、婚紗攝影師,可以在影樓或戶外工作。部分工作亦可由業余攝影師擔任。此外,還有從事特技攝影、特殊攝影、團體藝術、字幕攝影等專業攝影師。
5、珠寶首飾設計師
隨著社會的進步,珠寶由過去在人們心中的「奢侈品」己經成為了現在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珠寶首飾設計師具有藝術設計、寶石鑒定、寶石鑲嵌、首飾加工和製作等方面的專業能力,能夠從事珠寶首飾設計、首飾加工製作、廣告設計、首飾包裝、櫥窗店面設計以及相關的教學和研宄等工作。
6、工業設計師
在所有熱門專業中,工業設計專業名列其中,也是與今日經濟發展的態勢相關聯的,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在各個行業領域都不乏用武之地,例如當今的汽車、手機、電腦市場中,各企業越來越關注產品工業設計的問題,可以說,工業設計有創新者則取勝,同時可以贏得更大更廣闊的市場,而且收入也高。
7、室內設計師
近年來經濟發展收入增加,家庭開始考慮生活環境的舒適與品位,裝飾行業也快速發展,室內設計人才需求自然旺盛。入行門檻比較低,能力更重於學歷。收入水平屬中上收入階層。
8、景觀設計師=Landscape Design
景觀設計(又叫做景觀建築學)是指在建築設計或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對周圍環境自然與人工要素的整體考慮和設計,使得建築(群)與自然環境產生呼應關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適,提高其整體的藝術價值。
景觀設計規模包括大面積的河域治理、城鎮總體規劃,中等規模的主題公園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和面積相對較小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住宅庭院等。
4. 如何歸劃自己的人生 讓自己過得不將就
首先考慮好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我個人比較嚮往毫無設限的人生,敢愛敢恨,想要的就勇敢去追尋。
5. 怎樣處理好書法的繼承,創新,個性的關系
一、通過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
書法教師結合教材的編排特點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變化橫」與「基本橫」在形狀上有什麼不同,在書寫過程中應該怎樣表達才能達到這種效果。縱觀書法教學的過程就是「觀察——分析——書寫」 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必定得到發展。
二、通過學習書法,能促進學生養成細致、專注、沉著、持久的學習品質。
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經說過的,「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養成這樣的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
為什麼學習書法可以使人變得細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呢?因為書法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要想把字寫好,須得全神貫注,凝神靜氣,仔細觀察字的結構,並要腦、眼、手相應,准確控制運筆的輕重緩急。這樣久而久之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養成沉著、鎮靜的習慣。而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品質,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乃至今後的發展都是極有益處的。
三、通過學習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因為漢字是由線條組成的、具有審美價值的方塊文字。書法實際上是以結構的疏密、點畫的輕重、運筆的疾緩來抒發情感和描寫意境的。
當然,作為一個小學生,一下子要求他們站在這個層面上去理解、欣賞美是有難度的。首先,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按正確的筆順去寫,注意筆畫間呼應的規律,力求先將字寫正確、規范、整潔,再是美觀;進而,通過名貼欣賞和書法技能的指導,讓學生逐步感受到漢字的形體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讓他們懂得什麼是美的,怎樣才能更美;最後,用美去感染學生,激發他們追求美、創造美的慾望。
四、通過學習書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當前新的教學理念主張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針對這一目標,書法園地將是一塊滋潤百花齊放的沃土。
因為藝術的生命在於個性,這一領域向來都有接納各種美的雅量,不會有人不喜歡隸書而否認隸書之美。在學著去欣賞、接納別人心目中的美的同時,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取長補短來滋長你心目中的美;其次,在這一領域一直推崇創新,追求個性化的東西。
有位畫家曾經說過:「對待傳統要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又要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 打進去,是去學別人的,希望能站在巨人的肩上,待到打出來時將是一個全新的自我。一切的創新都始於模仿。所以,書法中的臨摹只是學習和繼承的手段,這種繼承與借鑒就是為了創新。通過臨摹,我們在大腦中積累了大量的、豐富的材料,為今後的創作做量的鋪墊。每一次創作都是由量到質的飛躍。不管這次創作成功與否,多多少少都隱蘊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因此,在書法教學中從臨摹到創作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從模仿走向了創新。
五、也許在很多人的眼裡漢字只是一種負載信息的書面符號,其實,漢字也是一種文化,因為每一個漢字都積淀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睿智與精髓。
教師在書法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挖掘教材的潛能,力求以教材為基點,和學生一起去探究古人的造字方法。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們還穿插歷代書法名家學書的故事,為學生樹立榜樣。這樣,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中國文字不僅積淀了中華民族的睿智,中華民族的文化,更凝聚著一種民族精神。
因此,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文字更是一種凝聚力。教孩子寫漢字就是讓他們去了解、體驗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和民族的情感,更要了解、體驗一種民族精神。
總之,書法能釋古通今,陶冶情操,好似知識大都市中的一派田園風光,自然、質朴、寧靜,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