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發明電腦的目的

發明電腦的目的

發布時間: 2021-01-11 18:00:41

Ⅰ 誰發明的電腦,最初的目的是什麼,

電腦是誰發明的,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 計算機()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Ⅱ 發明3D建模技術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3D建模最開始是為了工程計算建立的計算機數學模型,後來擴張應用到宣傳演示,游戲,影視,工程設計,流體力學計算等各種領域。後來的建模發展的更加可視化,便於人們理解,而不是一堆天書般的參數

Ⅲ 我要關於電腦的英語作文,要寫清楚發明的人,發明時間,地點,目的,用途

Today, we have entered a new era: the computer age – an age which owes everything to inventors.

Charles Babbage, an English mathematicia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great-grandfather of the computer. Over 150 years ago, in 1840 to be exact, he invented a sophisticated calculating machine, and called it the "Analytical Engine." As with many inventions, his creation was far in advance of its time.
now,we can do a lot of things on the computer.for example,watch the news,listen the music and so on.but some students prefer playing computer to studying hard.As a computer's master. we don't in order to play computer and delay study. so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不知道行不行 自己寫的 大家請看看吧 錯誤的請幫忙改改 呵呵
對了 另外如果有覺得好的請發表一下評論 嗯。。就這樣

Ⅳ 空間跳躍航行發明的目的是什麼

太空橋技術不穩定而且效率低,為了找到可以替代它的新技術,科學家們嘗版試對常規空間航行方權法進行增強。

當亞光速引擎的功效已經發揮到其極致時,超光速航行就順理成章成為下一個研究領域。這個研究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導致了空間跳躍技術技術的發展。

空間跳躍系統結合了兩大技術元素,其一是超光速加速技術,其二是橫跨空間兩點的蟲洞理論的應用。

第一元素將飛船引擎的輸出功率增強到峰值,將飛船速度從亞光速推進到光速。對短途航行來說這很有用,但是對於星系間航行效果並不理想。

第二元素相對更加危險,需要在宇宙空間的結構中打開一個裂縫。這個裂縫將宇宙中相隔遙遠卻相互關聯的兩個點連接起來,這就是「蟲洞」。使用賽伯坦的星系網格地圖作為參考,飛船上的電腦計算出可以抵達目的地的最近的相關裂縫位置,並以光速到達這個位置。然後使用空間跳躍裝置撕開一個空間裂縫,讓飛船從中通過抵達目的地。

使用受損、低效的空間跳躍裝置或者進行匆忙的航行都很可能導致不幸的結果,例如會發生難以掌控的時空跳轉。

Ⅳ 滑鼠發明的目的或者說背景是什麼

最原始的滑鼠為道格拉斯博士於1964年所設計,原始滑鼠只是作為一種技術驗內證品而存在,並容沒有被真正量產製造,也沒用體現出像現在這樣的價值。對發明者來說,發明滑鼠器純屬偶然,在他所有的成果中顯得無足輕重,但他所提出的那些深奧的計算機理論卻遠不及滑鼠器所廣為人知。以至於在後來的二十餘年中,道格拉斯博士的這項發明基本上被束之高閣。
在蘋果電腦出現之後,滑鼠的價值終於被發現。1983年,蘋果公司在推出的Lisa機型中首次使用了滑鼠,這也是滑鼠的第一次商業化應用,盡管Lisa機型並未獲得多大的成功,蘋果公司也開始走下坡路,但滑鼠之於計算機的影響開始體現。緊接著,微軟在Windows 3.1中也對滑鼠提供支持,而到了Windows95時代,滑鼠已經成為PC機不可缺少的操作設備。在此之後,滑鼠得到了迅速普及。

Ⅵ 美國人發明計算機的目的是什麼

剛開始是為了戰爭才研發出來了,但是後來發現並沒有什麼卵用,才慢慢用計算機來幫助研究別的事業。

Ⅶ 美國人發明游戲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你以為中國人發明游戲的目的是什麼? 日本人,美國人,菲律賓人,英國人內,新加坡人,法國人,德容國人,西班牙人,發明游戲的人多的是了。世界上國家怎麼多,你就只能看得到美國人?你連中國人自己都看不到?花錢請人,買設備,工作超時,都是為什麼? 賺錢,賺錢,賺錢 !!!!!!!

Ⅷ 發明電子計算機的最初目的是什麼

人類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

一、電子計算機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用於高速計
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
件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
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二、計算機的意義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
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
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
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計算機在中國發展

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互聯網有6.7 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

Ⅸ 發明的目的是什麼

發明的目的: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產品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而發明出來產品。

Ⅹ 發明電腦的目的是什麼

電腦的學名為電子計算機,是由早期的電動計算器發展而來的。
通常說到「世界公認的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大多數人都認為是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但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4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這個說法被計算機基礎教科書上普遍採用,事實上在1973年根據美國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電子數字計算機,應該是美國愛何華大學的物理系副教授約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貝瑞Clifford E. Berry ,1818-1963)於1939年10月製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會,是因為「ENIAC」的研究小組中的一個叫莫克利的人於1941年剽竊了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並在1946年時,申請了專利。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73年這個錯誤才被扭轉過來。(具體情況參閱網路----「約翰·阿坦那索夫」詞條,希望大家記住ABC和約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後的教科書能夠修改這個錯誤)。後來為了表彰和紀念約翰·阿坦那索夫在計算機領域內作出的偉大貢獻,1990年美國前總統布希授予約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獎項----「國家科技獎」。
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櫃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
最初的計算機由約翰·馮·諾依曼發明(那時電腦的計算能力相當於現在的計算器),有三間庫房那麼大,後逐步發展而成。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是電腦發展的最新階段。到1976年,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成的「克雷一號」,使電腦進入了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計算機不斷向著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統化的方向更新換代。
20世紀90年代,電腦向「智能」方向發展,製造出與人腦相似的電腦,可以進行思維、學習、記憶、網路通信等工作。
進入21世紀,電腦更是筆記本化、微型化和專業化,每秒運算速度超過100萬次,不但操作簡易、價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們的部分腦力勞動,甚至在某些方面擴展了人的智能。於是,今天的微型電子計算機就被形象地稱做電腦了。
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由IBM於1980年推出。IBM推出以英特爾的x86的硬體架構及微軟公司的MS-DOS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並制定以PC/AT為PC的規格。之後由英特爾所推出的微處理器以及微軟所推出的操作系統發展幾乎等同於個人電腦的發展歷史。Wintel架構全面取代了IBM在個人電腦主導的地位。
[編輯本段]分類
從計算機的類型、運行方式、構成器件、操作原理、應用狀況等劃分,計算機有多種分類。
從數據表示來說,計算機可分為數字計算機、模擬計算機以及混合計算機三類;
數字計算機按構成的器件劃分,曾有機械計算機和機電計算機,現用的電子計算機,正在研究的光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神經計算機等等。
電子計算機就其規模或系統功能而言,可分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計算機和單片機。
綜合起來說,計算機的分類是這樣的:
(1)按照性能指標分類
① 巨型機: 高速度、大容量
② 大型機: 速度快、應用於軍事技術科研領域
③ 小型機: 結構簡單、造價低、性能價格比突出
④ 微型機: 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
(2)按照用途分類
① 專用機: 針對性強、特定服務、專門設計
② 通用機: 科學計算、數據處理、過程式控制制解決各類問題
(3)按照原理分類
① 數字機: 速度快、精度高、自動化、通用性強
② 模擬機: 用模擬量作為運算量,速度快、精度差
③ 混合機: 集中前兩者優點、避免其缺點,處於發展階段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