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終南山
①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鍾南山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鍾南山的作用:
1、呼籲重視疫情,爭取了時間。
首先,在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傳染率還是非常的高的。但是鍾南山院士自願到前線,親自指揮抗疫人員們,進行有效的防範和治療。這種魄力是我們普通人所不具備的。
2、准確預判疫情的傳染情況,為防控隔離提供依據。
作為國內相關的專家,在疫情發生的初期,全國上下都沒有準確的證據可以證明疫情的來源,也沒有人可以說出疫情傳染的途徑,鍾南山根據自己多年所學和經驗判定疫情存在人傳人現象,並敢於發生,提醒人民不要去武漢,武漢人也不要外出,為全國進行全面防疫提供了依據。
3、主動請命刀最前線。
疫情期間,鍾南山帶領他的團隊,東奔西跑。生怕遺漏了任何一個關鍵的信息,都是為了有效地預防這個病毒的擴散。在他的帶領下期間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呼籲我們盡量少外出,如果到人多的地方,一定要進行戴口罩。在疫情相對嚴重地區,應自己主動配合隔離。
(1)新型肺炎終南山擴展閱讀: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范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並首次證實了隱匿型哮喘的存在。他所領導的研究所對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診斷成功率達85%,重症監護室搶救成功率達91%。
② 鍾南山在抗擊新冠肺炎戰役中有哪些重大貢獻
2020年1月20日中央電視台《新聞1+1》節目白岩松直播訪問鍾南山,得到鍾南山兩次說出「肯定的有人傳人」,是中國官方首次確認病毒有人傳人現象,撼動輿論,由此大眾開始重視疫情白岩松後來描述鍾南山「他說到了人傳人、不要去武漢、要戴口罩等等,這樣的言語立即產生了動員的效果。」
2020年2月27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辦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鍾南山發表講話,指出
1、新冠肺炎疫情傳染情況可能比SARS還高,大概一個人能傳染2到3個人之間,傳染得非常快;
2、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3、出院後「復陽」的患者再被感染的概率很低;
4、中國的疾控中心的地位太低,其特殊地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要一級一級上報;
5、全球需要建立聯防聯控機制;
6、以往對突發性傳染病重視不夠,沒有進行持續的科學研究;
7、一個月內研發出新葯是不可能的。
2020年3月9日,鍾南山在參加廣東省疫情防控專家座談會上表示,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的發展估計將至少延續至6月份,防控的重點將從輸出轉為輸入,同時要制定從中國境外疫區來華的措施,對他們做必要的隔離。
2020年9月3日,鍾南山入選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成員。
(2)新型肺炎終南山擴展閱讀:
SARS時期
從2003年初,廣東等地開始暴發不明原因肺炎的時候起,鍾南山就在密切注視著疫情的發展情況。
2003年2月,鍾南山否定了衛生部直屬事業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於「典型衣原體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觀點,為廣東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決策論據。
2003年2月11日,鍾南山在廣東省衛生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市民到公眾場所進行正常的活動是不會受到感染的,所以廣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無需對此過份恐懼」。4月11日則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廣東省在SARS發病初期不存在有意隱瞞」。
鍾南山領導的課題組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大大提高了廣東地區「非典」危重病人的成功搶救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顯縮短了病人的治療時間。憑著多年經驗,鍾南山採用面罩通氣方式維持病人生命,再使用適當劑量的皮質激素遏止病人肺部囊性纖維化。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和嘗試正確,世界衛生組織派出的專家組認為:以鍾南山為首的廣東專家摸索出來的治療經驗,對世界抗擊非典型肺炎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激素的使用造成了後遺症使得康復者終身需要治療其他症狀。
性格與言行
鍾南山以對疫情敢說真話見稱,2003年4月11日在國台辦的記者會說「從醫學方面的角度來看,這個病並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因為這個病的病原都沒搞清,不可能控制它……
(記者:中國醫護人員的防護有沒有到位?)沒有!」,與4月3日中國衛生部長張文康「我在這兒以部長的名義說中國局部地區已經有效地控制了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到中國來工作、旅遊、開會也是安全的」說法有異。
此外,2003年2月18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錯誤指SARS病原是衣原體,當天鍾南山在廣東省衛生廳緊急會議上糾正SARS的病原體是病毒。
③ 鍾南山院士在這場新冠肺炎中的貢獻有多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爆發後,84歲鍾南山院士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不論是在趕往武漢的高鐵餐車上研究文件的照片,還是證實新冠肺炎「人傳人」現象的發言,亦或是「不去武漢,不出武漢」的建議……
鍾南山的出現,彷彿一劑社會情緒的鎮定劑。在民眾眼裡,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權威。
鍾南山榮獲「共和國勛章」、「國士無雙」是對鍾老累累功勛的最佳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