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尤盤發明人

尤盤發明人

發布時間: 2021-01-13 19:41:05

『壹』 U盤的發明人是中國人嗎

U盤的全稱是USB Disk。它很年輕,但成長卻最快,故事也很多,大部分鮮為人知。1997年,隨著Intel在主板晶元組方面對USB支持的不斷加強,大量外設開始採用 USB介面。於是,一種針對USB的移動存儲應運而生。那麼,究竟誰發明了第一個U盤?圍繞U盤的撫養權,從1998年開始,新加坡公司Trek,以色列 的M-Systems(現在的SanDisk),美國的Lexar(Micron美光的子公司)等紛紛發表聲明,宣稱是第一個U盤的擁有者。而這場紛爭最 後隨2002年和2004年,中國深圳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中國和美國關於「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裝置」的全球基礎性發明專利授權落 下帷幕。由此,法律上而言,U盤的國籍為中國,撫養權屬於深圳朗科,發明人為朗科的創始人鄧國順和成曉華,鄧國順被行業成為「U盤之父」,可謂國人之驕。

然而,最早記錄有U盤銷售的公司確實是新加坡的Trek。到2000年之前,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所有U盤均為新加坡Trek研發、製造、銷售的,當時的名稱 叫大拇哥或硅盤。而朗科的創始人起初留學新加坡,作為Trek公司的U盤軟體驅動工程師,1999年回國創立朗科,起初作為Trek公司U盤在中國的銷售 代理商。與此同時朗科進行自有U盤的研發,並先於其它公司在中國和美國申請了U盤的全面專利。憑此2000年又吸引Trek公司的注資,同時注入Trek 公司的上游存儲資源,從而奠定了朗科,更確切的說奠定了U盤日後井噴的基礎。而對於知識產權的疏忽,讓Trek將永遠記住這個教訓。

『貳』 U盤是哪個國家製造的發明人叫什麼

是中國的朗科公司。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自己是第一個發明了USB快閃記憶體檔。包括中國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獲得U盤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卻是中國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該專利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該專利權的獲得引起了整個存儲界的極大震動,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無效復審,一度成為全球快閃記憶體領域震驚中外的專利權之爭。
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最終結束了這場爭奪
——
中國朗科公司才是U盤的全球第一個發明者。美國時間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託美國摩根路易斯律師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院遞交訴狀,控告美國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國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與PNY達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簽訂專利許可協議,PNY向朗科公司繳納專利許可費用1000萬美元。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美國本土收到巨額專利許可費用。也進一步證明了朗科是U盤的全球發明者。
快閃記憶體檔,是中國在計算機存儲領域二十年來唯一屬於中國人的原創性發明專利成果。

『叄』 u盤是那個國家發明的,發明人叫什麼名字。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自己是第一個發明了USB快閃記憶體檔。包括中國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獲得U盤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卻是中國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該專利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該專利權的獲得引起了整個存儲界的極大震動。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無效復審,一度成為全球快閃記憶體領域震驚中外的專利權之爭。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最終結束了這場爭奪。.中國朗科公司才是U盤的全球第一個發明者。美國時間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託美國摩根路易斯律師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院遞交訴狀,控告美國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國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與PNY達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簽訂專利許可協議,PNY向朗科公司繳納專利許可費用1000萬美元。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美國本土收到巨額專利許可費用.也進一步證明了朗科是U盤的全球發明者。 U盤,全稱「USB快閃記憶體檔」,英文名「USB flash disk」。它是一個USB介面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可以通過USB介面與電腦連接,實現即插即用。U盤的稱呼最早來源於朗科公司生產的一種新型存儲設備,名曰「優盤」,使用USB介面進行連接。USB介面就連到電腦的主機後,U盤的資料可與電腦交換。而之後生產的類似技術的設備由於朗科已進行專利注冊,而不能再稱之為「優盤」,而改稱諧音的「U盤」。後來U盤這個稱呼因其簡單易記而廣為人知,而直到現在這兩者也已經通用,並對它們不再作區分,是移動存儲設備之一。

『肆』 U 盤是誰發明的又是哪國人

1999年發明世界第一款快閃記憶體檔,2002年底才第一次接受媒體的專訪,深圳市朗科公司總裁鄧國順的低調超出了許多人的想像。盡管如此,但他仍然沒能逃脫 「皇袍加身」的命運。近年來,包括《計算機世界》在內的眾多國內IT媒體都打破了沉默,在鄧毫無准備的情況下,賦予了他「快閃記憶體檔之父」的美譽。 閃盤之父在中國!在計算機產業發展的20多年歷史中,有關「XX之父」的光環第一次籠罩在了中國人的頭上,這無疑是值得慶賀的。但鄧國順卻從沒將光環當作個人榮譽。他曾經表示,快閃記憶體檔將在未來的兩年內徹底取代軟碟機,並將成為計算機的標准配置。這一標准將由中國朗科公司倡導並參與制定,相信這是中國計算機行業走向「標配時代」的開始。 鄧國順甚至認為,「閃盤之父」賦予他更多的是一種民族使命感。按說第一台VCD是誕生於中國萬燕,但現在萬燕何在?中國DVD企業還要集體向國外上繳專利使用費!鄧常常在想,假如萬燕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假如萬燕及時申請了專利,並果斷地拿起法律武器對付蜂擁而至的仿製品,那麼今天的萬燕或許已經是中國家電企業中的「巨無霸」,或許萬燕可以向國外巨頭說「不」,或許中國企業可以跟自己人討價還價…… 太多的盲目演變成歷史的遺憾!所以當鄧國順在發明快閃記憶體檔後,第一時間就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以及全球二十幾個國家申請了發明專利;所以當朗科公司獲得了發明專利的正式授權之後,也是第一時間就拿起了法律武器,以堅決捍衛朗科公司的合法權益與正當利益。盡管有人不解,盡管有人感到「震驚」,但鄧國順知道,沒有震驚就不會有警醒,沒有警醒中國就還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從新加坡留學歸來的鄧國順不相信,許多國際「巨人級」企業的成功經驗,在中國會一文不值;鄧國順同樣不相信,擁有核心技術、擁有發明專利,會使朗科公司倍受國人責難? 2003年,國內權威調查機構的一份報告表明,朗科優盤以50.06%的絕對優勢第三次蟬聯移動存儲市場銷量冠軍的寶座,這讓他變得更加自信。鄧國順簡介: 出生於湖南省,畢業於中山大學計算機專業本科,後在中國科學院北京計算機中心取得了碩士學位並在聯想公司任職。90年代初期留學新加坡,曾擔任亞太地區Philips公司系統經理。1999年與成曉華共同發明世界第一款快閃記憶體檔,取名優盤——鄧國順因此被業界譽為「快閃記憶體檔之父」。同年回國創業,成立深圳朗科(Netac)科技有限公司,任總裁至今。2002年7月,朗科公司正式獲得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發明專利權,填補了我國在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

『伍』 請問電腦硬碟的發明人是誰

第一款硬碟IBM 350 RAMAC

以「磁」作為存儲介質的存儲方式早在硬碟出現之前就已經出現了,比如軟盤。不過受容量以及易保管性等諸多方面的限制,軟盤的發展很快就達到了極限。雖然也有諸如Zip盤之類的高密度軟盤出現,不過都只是曇花一現,如今已經很難見到了。上世紀問世的一個採用金屬塗磁的存儲設備,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與其說是硬碟,不如是一個「硬桶」。它由一個塗磁的金屬筒和幾個磁頭組成,工作的時候金屬筒旋轉,磁頭靜止並讀取數據。這種由紙帶聯想到的設計並不成功,很快即被更先進的設計思路所淘汰。

IBM 350 RAMAC的應用環境

1956-1966
世界上的第一款硬碟是由IBM於1956年設計並製造的。這款名為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的硬碟產品體積十分龐大,但容量僅為5MB,總共使用了50張24英寸的碟片。這在現在是無法想像的,但在當時,已經算是相當先進的產品了,其容量相對同時期的電腦應用模式來說已經可以算得上是「海量」了。

在那個年代,尚未誕生PC的概念,也就是說以「個人」名義,是無法擁有一台電腦的。那時的電腦大多數應用於軍事領域或是大型企業。當時IBM 350 RAMAC主要面向的用戶是航空公司、醫療企業、銀行以及宇航等領域。

在硬碟誕生的最初十年,電腦的應用領域並不廣泛,硬碟的應用領域也相應地受到限制,因而導致硬碟的發展相對緩慢。這種情況直至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有所改善。究其原因並非是因為應用拉動了對存儲空間的需求,而是IBM 350 RAMAC的體積太大,並且其物理結構導致其壽命相對較短。

1967-1976
1968年,硬碟發展史中的第一個歷史性突破由IBM公司完成—IBM研發成功了「溫盤」技術,即Winchester技術Winchester技術主要針對硬碟的物理結構提出了更多的改進。簡單概括為:密封、固定並高速旋轉的鍍磁碟片,磁頭沿碟片徑向移動,磁頭懸浮在高速轉動的碟片上方,而不與碟片直接接觸。

『陸』 炮兵計算盤的發明人

南京炮兵學院的吳大梁教授,根據蘇聯的計算尺,按照中國人的習慣,製作的。

『柒』 軟盤是啥時發明的,發明人是誰

發明者是艾倫·舒加特(Alan Shugart,後離開IBM創辦了希捷seagate公司),常聽到的軟盤標專准「軟盤」之屬父就是此人。1967年,艾倫·舒加特所在的IBM的SanJose實驗室的存儲小組受命開發一種廉價的設備,為大型機處理器和控制單元保存和傳送微代碼。這種設備成本必須在5美元以下,以便易於更換,而且必須攜帶方便,於是軟盤的研製之路開始了。 4年後又推出一種直徑8英寸的表面塗有金屬氧化物的塑料質磁碟,這就是第一代的8英寸磁碟,容量為81KB

『捌』 桌子上的轉盤誰發明的

知道現在飯店裡圓桌上的轉盤是誰發明的嗎?是山西省萬榮縣的人發明的,大回家應該感謝這位無名答氏,他給大家帶來了方便。

據說萬榮人有紅白大事就要許多人在一起吃飯,人一多,桌子也就大了,夠不著離自己遠的菜,於是有人就發明了長筷子。

但長筷子能夠夾起遠處的菜了,但送到自己嘴裡又很不方便,於是有人就提議大家都不坐,排著隊轉著桌子吃。

轉著圈走著吃倒是所有的菜都能吃到了,但是很累,於是有人就提議大家還是坐下,輪流有一個人鑽到桌子底下,用手托著桌子原地轉圈,這樣就吃飯的人不動而桌子轉起來了。

總有一個人鑽在桌子底下,這也不好,最後終於發明了在桌面上放個轉盤。

『玖』 羅盤的發明者是誰

羅盤是楊公發明的。羅盤,是用於風水探測的工具,理氣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羅盤主要由位於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中國古人對於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楊公作為贛南楊公風水術的祖師,不但創造了完整的風水理論,對風水術的工具羅盤也進行了合理的改造。公元854年,年方二十歲的楊公登科第入仕為士。唐僖宗時,官至朝廷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主管宮廷建築、重要寺廟的規劃布局,以及天象觀察、皇族祭祀等職。公元875年黃巢兵起,880年京都長安陷落。為避兵禍,楊公私攜御庫秘籍《郭璞·葬書(禁中玉函秘書)》逃離長安。輾轉奔波,南逃至虔州府轄崇賢里,寄宿黃禪寺。地盤二十四山盤是楊公創制的,楊公之前沒有完整的二十四山盤,只有八卦盤和十二地支盤。漢代的羅盤雖然也有、八卦、地支和天乾的標記,但不是均分度數,而是將天干、八卦和十二地支分成三層,所佔度數不一致。楊公將其重新安排,把八卦、天干、地支完整地分配在平面方位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地盤二十四山的挨星盤,即七十二龍盤,是楊公晚年創制的。楊公通過長期的堪輿實踐發現:陰陽五行普遍存在於四面八方,陰陽五行的分布按照八卦五行屬性來確定與實際情況不符,用陰陽龍來格龍過於粗糙,通過反復研究,為十二地支配上天干,用納音五行來表達龍的五行屬性,稱為「顛顛倒」五行。《青囊奧語》中「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倒倒顛,二十四山有火坑」中所說的「顛顛倒」就是指七十二龍的納音五行。

『拾』 振動盤是誰發明的,有什麼故事背景

振動盤是有日本那邊引進過來的~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