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當代大發明

當代大發明

發布時間: 2021-01-14 14:23:38

A. 中國古代和當代的四大發明是什麼圖片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來,指南針,紙張,自印刷術和火葯。當代的四大發明就不好說了。有說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但是這世上並不是中國發明的,只不過是中國在推廣應用方面較為領先。嚴格上的講當代的中國四大發明,沒有。

B. 中國近現代有哪些偉大的發明

數學機械化方法
●發明人:吳文俊
●當選理由:給中國傳統數學注入活力
「文革」以後,吳文俊的研究興趣轉向了中國古代數學史,並開創了被稱之為數學機械化的研究工作。在計算機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他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數學的傳統,轉而研究幾何定理的機器證明,徹底改變了這個領域的面貌,被稱為「吳方法」。
吳文俊的數學機械化方法「把中國傳統的數學思想方法化腐朽為神奇」。牛頓發明了微積分,從此西方數學佔了上風,中國傳統數學只能「靠邊站」了。可吳文俊受到中國古代數學的啟發,結合當代計算機的原理,開創性地發明了「吳方法」。
記者觀點:該方法雖然是開創性的,但是數學機械化方法至今仍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數學結果。一項數學方法除了方法本身是否具有開創性,還應該起到實際數學作用,如果過去一直證明不出來的哥德巴赫猜想被這一數學方法證明出來,那則是當之無愧的。

雜交水稻
●發明人:袁隆平
●當選理由:第二次綠色革命,解決全球飢餓問題
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袁隆平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對解決世界性飢餓問題的貢獻已經惠及幾億人。
記者觀點:雜交水稻的確是袁隆平的創新,但是過去外國同行曾經做過雜交小麥,所以這個創新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創新,但是雜交水稻對全世界的貢獻毋庸置疑。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發明人:集體
●當選理由:首次用人工合成生命體
1965年9月17日,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志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其意義與影響是巨大的。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多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
記者觀點: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這在以前的確沒有過,但是後來被世界其他國家追了上來,別的國家紛紛做了類似的研究,合成了大量的生命物質,目前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已經沒有了。

陸相成油理論
●發明人:李四光集體
●當選理由: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中國在大慶、大港、勝利等地連續建成大油田,陸相成油理論的作用功不可沒。此前,人們一直認為,只有在海相地層中才有可能出現大的油田,西方人確認中國貧油,就因為中國一些大型中新生代盆地多為陸相沉積。
我們的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只要條件適宜,陸相沉積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論。這個基礎理論的突破,讓我們發現了自己腳下的油氣資源。
記者觀點:陸相成油雖然是中國人率先提出來的,但是佔世界大部分的油田仍然是海相的沉積,所以說對人類利用石油的貢獻比海相成油的貢獻就少多了。

也有其他說法,如:
1、 雜交水稻 :1973年,中國的袁隆平向世人捧出了「雜交水稻」這一震驚世界的答卷。這無疑是史書上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不多的中國,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糧食問題,還為亞洲甚至全世界糧食問題的解決做出了巨大貢獻。

2、漢字激光照排:漢字激光照排技術,是基礎理論的重大突破,給出版印刷行業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大大提高了印刷出版業的效率。它在促進中華文化傳播的同時,也對日、韓等國家的印刷出版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都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是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對於人類探索生命奧秘的影響是巨大的。

4、復方蒿甲醚:復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葯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葯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個亞非國家指定為瘧疾治療一線用葯,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C. 中國當代的四大發明是什麼

這中國當代四大發明是從建國以來的科技成果中選出的,

一、雜交水稻使人口多、人均耕內地面積少的中國,解決容了自己的糧食問題,還為亞洲乃至全世界糧食問題的解決做出了貢獻。

二、漢字激光照排給出版印刷行業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提高了印刷出版業的效率,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傳播。

三、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蛋白質,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四、復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葯品,對治療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D. 四大發明對當代社會發展的作用與意義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古代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跡,是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象徵

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

火葯武器的發明:火葯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E. 中國現代的四大發明是什麼

中國現代的四大發明:

1、機械理想內燃發動機:由於機械理想內燃機的發明,人類在21世紀從中國開始了第三次世界工業大革命。

2、流力學基本定理 :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彈性流變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3、白金分割:任何物體在流體中都有兩種自然屬性:升阻比屬性和效率屬性。其中球體是特殊幾何體,球體的升力為零,因而升阻比為零,球體的機械效率也為零。

4、靜態晶元裝載由時鍾程序驅動的電腦桌面操作系統 :由時鍾程序驅動的,靜態電腦桌面操作系統。不言而喻,靜態操作系統不僅節能,打破微軟技術壟斷,而且更加方便快捷安全適用可靠。

(5)當代大發明擴展閱讀:

古代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艾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書中提到:「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

F. 當代四大科技發明是什麼

一、雜交水稻(袁隆平)
使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積少的中國,解決了自己的糧食版問題,還權為亞洲乃至全世界糧食問題的解決做出了貢獻。

二、漢字激光照排(王選)
給出版印刷行業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使漢字印刷「告別鉛與火,邁向電與光」,提高了印刷出版業的效率,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傳播。

三、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中科院生化研究所、北大化學系及中科院有機化學研究所合作)
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蛋白質,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四、復方蒿甲醚
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葯品,對治療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復方蒿甲醚仍是惟一被世界廣泛承認並在世界廣泛銷售的中國專利葯品,是中國惟一真正走向世界的葯品。

G. 我國當代科學家【重大發明,發明時間和發明意義】有哪些

我國的100個優秀發明創造!我驕傲!我自豪!!

我國人民自古以來都有發達的創造性思維,具有發明的光榮傳統。例如龍和鳳。鳳是用雞頭和孔雀身軀及其羽毛組合而成的神奇動物。龍更具有創造性,龍是由馬頭、鹿身、蛇軀、鷹爪、麟體、魚尾組合而成的神奇動物。再者,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對我國古代的科學和技術成就進行了深入地研究,撰寫出世界聞名的巨著《中國的科學與文化》(中譯文書名為《中國科學技術史》)。羅伯特·坦普爾在李約瑟博士指導下,於1986年出版了《中國――發現和發明的國度》一書,以簡明通俗的文字介紹了中國的一百個「世界第一」。下面按發明先後順序介紹給大家。

1、鼓:

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獸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達米亞的蘇默人製成了一人高的圓鼓,鼓身還繪有圖畫。後來有了小銅鼓和大銅鼓。15世紀騎兵用的大銅鼓,17世紀時開始為樂團採用。1692年蒲塞爾為「仙後」所作的配樂中就用上了。這種鼓現在叫定音鼓,19世紀有了低音大鼓。鼓聲可使節拍鮮明,粗獷有力。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定音鼓。

2、二進位制:

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周易》就是五經之一的《易經》,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周易》相傳是由約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畫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辭,並經過孔丘修訂而成為《易經》。當代的電子計算機用的不是十進制而是二進制。二進制是誰發明的?《周易》中的「易數」用的就是二進制。換句話說就是伏羲發明了二進制,伏羲就是神農。傳說神農嘗百草才有五穀,我國才有原始農業。伏羲對我國社會的進步可謂大矣!我國北京的先農壇就是為了祭奠神農(即伏羲)而建造的,這里表達炎黃子孫對他的敬佩之情。

H. 如果評選中國當代的四大發明,應該是哪些

古有造紙、指南針、火葯、印刷術四大發明,隨著科技發展,中國誕生了更多引世界矚專目製造和技術。猜猜老外屬心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是什麼?
近日,北京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對「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的青年最愛的中國生活方式進行了調查。在國外青年「最想把中國的什麼帶回國」的采訪中,評選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分別為: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